1991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人民日报《大地》月刊征稿启事
人民日报《大地》月刊将于1992年1月正式创刊,公开发行。
《大地》月刊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地》月刊的编辑原则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突出思想性,注重艺术性;突出文学性,力求可读性;突出报告文学,务必丰富多彩。
《大地》月刊是以发表报告文学为主体的综合文艺月刊,栏目丰富多样,有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党史春秋、人物传记、社会广角、文化广场、艺术世界、影视天地、散文风采、杂文随笔、诗叶采风、时事纵横、体坛经纬、异域风情、国际风云、文艺评论、大地论坛等。
《大地》月刊80页,可容纳15万字,优秀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等可以连载,还可发表美术、书法、漫画、摄影等艺术品。
《大地》月刊竭诚欢迎文艺界、新闻界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踊跃投稿,将各自最优秀的作品寄《大地》月刊发表。
来稿请寄:北京朝阳门外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大地》月刊社,邮政编码100733;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地址、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发表时署名听便;勿寄个人,以免延误;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3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大地》月刊愿成为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忠实朋友。
            人民日报《大地》月刊社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大地之歌
——《大地》月刊发刊词
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在我们站立的脚下,大地以其不朽的生命力绵延前伸,通向海洋,直接寰宇,把数十亿人连接在一起。把自己的一切默默无私地奉献于人们。
大地,厚德载物,是滋养我们生存繁衍和发展壮大最雄厚的基础、最强有力的支撑、最富人情味的温床。我们,大地之子,永远感谢大地的馈赠,我们《人民日报》由久及今以它命名文艺副刊;如今,又以它命名新创办的文艺月刊。我们与大地永远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朝夕相处在一起。
浩瀚雄奇的神州大地,是《大地》月刊的立足之地。这片神奇的大地,历千万年而不衰,经百年浩劫而雄踞于茫茫寰宇中,集十数亿众而向世界高峰攀登,有写不完书不尽的英雄业绩、爱国壮举、名人轶事、历史掌故、风物人情、稀世珍宝,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众生相;《大地》月刊不忘历史前事师,不搞民族虚无主义,将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帜长期地深入地插在我们钟爱的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进而驱开历史的云烟,穿透文明史的尘埃,让人们在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等作品中品鉴历史的真实情节和细节。
改革开放的热土,更是《大地》月刊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使我们夙夜生活的大地出现了一片新绿,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充盈着时代的朝气,显示出社会主义国土上的蓬勃生机,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巨轮在风云际会、波诡云谲的海洋上激流勇进;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出现了一株株令人叹为观止的参天巨松,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气象、新景观,令人放声讴歌的新人物、新事物、新风尚,以及令人痛恶的轮回游淌的大小蛀虫和爬虫、必欲彻底锄掉的杂草和毒草。《大地》月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这一片新绿的一枝新叶;它将激情满怀地吹奏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并使之久久地回荡在这片热土上;它将追踪改革的热点,捕捉重大事件,反映人民关心的问题,鞭挞贪污腐化分子以及其他破坏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法分子;它永远植根于人民大地的深厚土壤中,在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与文学的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中,让人们看清方向、辨明良莠,在一幅幅时代画卷、一部部当代实录中,展示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这片热土建设得更加灿烂辉煌。
大地辽阔而悠远,广博而丰富,多情而动人;大地之上,既有巍巍昆仑和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又有西湖风景、小桥流水人家,既极具阳刚之气,又富有阴柔之美;既有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又有人与自然交汇所形成的怡然自得的神韵和雅趣。《大地》月刊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突出思想性,注重艺术性;突出文学性,力求可读性;突出报告文学,务求丰富多彩。它将大地的千般风情、万种神态尽收眼底,将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杂文随笔、影视及其他艺术品、文艺评论等统摄其中,将人们凝注的兴奋点与对艺术的审美追求组接起来,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三维空间中,展示大地的斑斓绚丽、多姿多彩、一派豪情灌注的广博胸怀。
神州大地与五洲四海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既与12个国家毗邻而居,又与40多亿人民友好往来。五洲大地,时而山崩地裂风雷激,纵横交错云水荡,时而风息浪止一片晴,清泉十里出蛙声,字字句句总关情。《大地》月刊关注着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注视着稍纵即逝的国际风云,将转述异国他乡的纷繁事态,欣赏异域的风土人情、人民的心灵美和艺术美;它充分发挥国际新闻文学的优势,将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及时晓以众人,将外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活动传告人们,让人们披阅《大地》而知晓天下,一卷在手而知国际经纬、时事风云。
我们深感我们栖息的大地是那样的真诚、质朴、深厚、沉重,又是那样的清新、芬芳、流畅;大地的品性和风格还是那样的令人称羡、令人着迷。《大地》月刊将与大地的品貌相辉映,让人们在亦庄亦谐、亦雅亦俗、生动活泼的文艺作品中,品味到大地的意趣神旨,领略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风流神采,感受到大地取之不尽的恩泽和潇洒超迈的卓然风姿,体会到大地的种种风韵。
《大地》月刊由始及终与大地同在,与深爱大地的人们一起开拓新的未来。


第8版(副刊)
专栏:

  访日散记
  姚雪垠
今年4月下旬,我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同作家、评论家徐光耀、李准、陈建功和中国作协外联部的李锦琦一起访问了日本。
4月20日13点50分我们乘坐的中国民航班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在机场迎接的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事务局的负责人白土吾夫、佐藤纯子、横川健,以及原信之、小暮贵代。除原信之和小暮女士外,前三个都是旧识。我们到东京的第二天下午,便由佐藤纯子和横川健陪同,去拜访日本著名小说家水上勉先生。他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上层领导的主要成员,在日本文艺界的地位也比较高。
12年前,我随以周扬为团长的作家代表团访日时,同水上已经熟识,这次见面,可以说是老友重晤。他对我们的拜访也很重视,他的夫人准备了精美的茶点,每一块点心上贴着樱花,表达了水上对我们的美好情意。
目前,日本作家喜欢写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水上正在着手写一篇历史小说,故事是日本高僧虚竹和尚有一徒弟,于南宋末年到了中国,适逢文天祥起兵抵抗元兵失败,虚竹的这位徒弟伤心地返回日本。
既然水上勉正计划写的中国历史小说完全出于虚构,我就当场替他虚构了几个有趣的情节。
宾主情绪活跃,满室笑语不绝。水上勉说:“在日本,文艺评论家同作家的关系常常不融洽。李准先生是批评家,如果我的这部小说出版后受到李准先生的批评,我就将责任推给姚先生,声明这些故事情节是姚先生替我想的。”他的话引起了满室笑声。
从水上勉的家中出来之后,我们即去井上靖家,向井上先生的遗像和骨灰献花,并向井上夫人慰问。井上从50年代就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与中岛健藏一起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贡献力量。1978年他来中国访问,下榻北京饭店,约我晤谈。如今井上已经作古人,而我也81岁。
1979年随周扬率领的作家代表团访日期间,井上大部分时间陪着我们。有一些往事,这次访日时又历历浮上心头。有一次我们午饭后乘坐新干线的高速火车,旅伴们都在车上午睡,我同井上靖却在谈话,由横川健先生翻译。我当时充满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为当代的中国文学必然会在世界文学中放出异彩。并讲出许多理由来。
我懂得中国近、现代史,也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学史,所以一谈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前途就充满激情,谈到祖国的古典文学史就充满民族自豪感。当我同井上靖坦露胸怀,侃侃而谈的时候,我见他频频点头,分明也希望中国的当代文学能够有辉煌发展。他真正热爱中国,也了解中国,同意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估价。这次旅途畅谈,已经过去12年了。我本希望在日本重见井上靖,再有一次畅谈,不料他竟然匆匆逝世!
那天下午,我们乘旅游汽车前往箱根。中途,绕道去参观井上靖文学馆。离文学馆不远地方,汽车在一个景色宜人的村边停下。陪我们的日本朋友同站在路边的一位妇女说了几句话,汽车继续前行。井上靖文学馆建筑在一座小岗上,收藏着井上靖的各种手稿、各种著作、不同版本,供读者和研究者参观和参考。我们在这里参观之后,写下留言,乘车离去。又经过刚才的那个山村,女主人同另外两个妇女已经在路边迎接,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吃茶。这地方叫做樱家,十分幽静。我们吃了茶,在院中欣赏了瀑布流水,然后上车,驰向日本名胜箱根。
从箱根回到东京之后,我知道井上靖已定于当年8月间访问敦煌,这是他访问丝绸之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不记得这将是他第几次访问中国,但我明白他确实热爱中国的历史和古代文化,达到了醉心的程度。我在离开东京回国前,作了一首七律《赠井上靖先生》,用宣纸信笺写出:
堪羡文章早等身,生花健笔总青春。
君怀别趣传杨氏,我有激情读鉴真。
佛窟壁高多艺宝,丝绸路远足风尘。
西行八月秋光好,常伴游踪诗兴新。
第三句诗指井上靖写的一部小说《杨贵妃》,第四句指他的小说名作《天平之甍》。日本当代作家同我见过面、谈过话的人不少,但我写诗相赠的,到今天只有井上一人。
如今哲人谢世,令人缅怀。我们首先在井上先生的遗像和骨灰盒前献过鲜花以后,坐下同井上夫人谈话,表示中国作家们的慰问之意。室中的陈设依旧,我坐的地方大体依旧,而尊敬的主人已于一月前成了古人。我在向井上夫人致词时,百感交集,怅然满怀,不禁声音沉重。坐在井上夫人左边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佐藤纯子女士热泪奔流,几乎呜咽出声,而坐在她左边的横川健先生神色悲伤,默然注目望我。从佐藤的痛哭可以反映井上靖先生对缔造日中两国文化交流事业的巨大贡献,30年来领导交流协会,坚定地度过了政治上的风雨历程。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鼠”戒
  庄敬
《阅徽草堂笔记》中一段文字颇多思想:
“姚安公监督南新仓时,一廒后壁无故圮。掘之,得死鼠近一石,其巨者形几如猫。盖鼠穴壁下,滋生日众,其穴亦日廊;廊至壁下全空,力不任而覆压也。”
好端端的一座仓房,一堵墙顷刻倒覆,能说是“无故圮”么?鼠做壁下穴,鼠食仓中粟。鼠辈儿孙旺,结果,壁下全空,力难支而颓倒。
这桩肇事,颇能拨动人的联想神经。“一廒后壁”颓,身为“监督”的姚安,却视为“无故圮”,是何缘故?“死鼠近一石”,活鼠必成群,姚监督怎能不知不晓?究其底里,或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或与鼠共利。
这则故事,不啻为一条“警枕”,催人惊醒,做番思索:切不可小觑了鼠辈之害。莫说这一座“南新仓”,即或是挺拔、坚固之厦,鼠辈亦有掏空的可能。一旦有姚安者作“监督”,厦亦倾覆无疑矣!
“南新仓”倾倒死了“一石鼠”,未伤人;若屋厦倒了,人能幸免乎?


第8版(副刊)
专栏:

  秋风
  梁平
人们都在议论风的颜色
议论秋之风
以及展示的那个姿势
姑娘的长发泼在阳光里了
如瀑如旌
向后扬一帜金黄
笑浪抑制不住
涌向田野
浓重了谷穗的芳香
晒场上的风车
吞云吐雾
划一道彩虹在天上
旗子飘动一个方向
云雾飘动一个方向
心愿飘动一个方向
那是秋风飘过地方
那里就有一架金桥
在闪耀


第8版(副刊)
专栏:

  北京印象之一(中国画) 孟伟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