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我国的访问
  金日成主席离南京回国
  江泽民总书记到车站送行
本报南京10月13日电 记者刘水明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圆满结束对我国的访问,今天晚上乘专列离开南京回国。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特地从扬州赶到车站为金日成主席送行。
今晚,南京车站张灯结彩,红旗招展。临上车前,金日成主席同江泽民总书记热烈拥抱,亲切话别。6时整,专列徐徐启动,金日成主席站在车厢门口向欢送的人们挥手告别。数百名青少年挥动中朝两国国旗和花束、彩带,热烈欢送金日成主席等朝鲜贵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省长陈焕友,南京军区司令固辉,政委史玉孝等也到车站送行。
金日成主席的主要随行人员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韩成龙,中央委员、中央书记金容淳,中央候补委员、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姜锡柱等同车离开南京。
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朱良,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铁道部副部长石希玉,中国驻朝大使郑义,陪同朝鲜贵宾前往我国边境城市丹东。
金日成主席一行是结束在扬州的参观访问,于今天下午乘汽车抵达南京的。今天上午,金主席由江总书记陪同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以电力抽水站为中心的综合利用工程。该工程1961年开始规划建设,1977年基本建成,总投资5亿元。在今年夏天我国南方发生大水灾时,该工程的抽水站排水28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苏北里下河平原的灾情。金主席参观后题词:“治山治水乃天下之大事,搞好治水工作,建设鱼米之乡,战胜洪涝灾害,显示了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中午,江总书记在扬州宾馆设午宴为金日成主席饯行。
金日成主席在结束访问前对江泽民总书记说:“我现在同江总书记更加熟悉了。这样一来,我就同中国的三代领导人都熟悉了,我非常高兴。”
  (附图片)
10月13日晚,金日成主席结束对我国的访问,乘专列回国。江泽民总书记在南京火车站与金日成主席亲切握手话别。 新华社记者 方爱玲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抓科技攻关 促经济繁荣

  献给共和国的圆满答卷
  ——记“七五”科技攻关大军可歌可泣的事迹
本报记者 樊明经 何黄彪 谢联辉 温红彦
编者按:这篇通讯,是本报几位记者集体采写的,文字虽然长了点,但读起来却使人动情。那些为科技攻关无私奉献了自己一切的人们,是多么可敬可佩!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这句精辟而份量很重的话,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说的。从事科技攻关的那些无名英雄们,就知道怎样爱国。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一代接一代,为了摆脱外国强权势力的欺侮,寻找救国之道、爱国之门,前仆后继。过去,好样的,拿起枪,上战场拚杀,创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好样的,就是敢于摘取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的桂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气势磅礴的“七五”科技攻关在凯歌声中完成;多如繁星的科学难题经过艰苦努力一一得到解决;13万参战大军向共和国献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4292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关系的攻关专题全面告捷;
1.1万项科技成果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艰难诞生;
数千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了国外的封锁创造出来,有的步入世界80年代先进行列,有的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1339条新的试验生产线、872个工业试验基地、2513个农业试验基地相继建立;
成果转化已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0多亿元,其潜在效益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此;
国家的经济实力随着“七五”科技攻关的展开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水平随之迈上一个个新台阶……
自豪,参加“七五”攻关的祖国的优秀儿女;光荣,可敬可爱的科技大军。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突破重重艰难险阻,为人民描绘出这样一幅色彩绚丽的科学画卷?又是什么精神驱动他们迎难而上,为社会主义祖国创造了这样的丰功伟绩?
  敢于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
纵观参加“七五”科技攻关的英雄群体,人人心中都激荡着这样一种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敢于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
如果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规模宏大、技术先进的“郑州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的研究过程,就会从中触摸到科技人员是怎样奋力争夺“金牌”的脉搏。
郑州北站,俯卧在中原腹地,是全国列车来往的枢纽。1986年以前,它的改编作业量虽居全国之首,但一天最多只能办理2万辆车。历任铁道部长走马上任,必到此巡视,因为“北站一发烧,全国打喷嚏”,一旦出现事故,从郑州到北京、武汉、徐州、西安方向的列车就发不出去。繁重的作业都是靠作业人员超负荷的劳动来完成:人工操作,人工制动,手抄数据,耳听脑记。一位在制动操作中被轧断了腿的工人倒在血泊中痛心地说:“什么时候能实现自动化就好了!”
这些事实深深地刺痛了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研究员李周槐的心。他深感自己作为这个专业的科技人员不能为国家改变这种落后状态而羞愧,于是下定决心,要把郑州北站建成世界第一流的编组站!
夏日炎炎的1986年7月,李周槐作为攻关组技术总体负责人,肩负重任,率领30名科研人员,远离家人,奔赴郑州,同郑州铁路局、北方交通大学、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承担了这项艰巨复杂的浩大工程。
攀登开始了。李周槐和同伴们一头钻进了科学技术难题的丛山峻岭之中。白天,他为了考察现场,总是顶着酷暑来往于编组场上,一次次地测试着数据,探索着控制的规律;一回回地访问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夜晚,他伏在灯下,绞尽脑汁,绘制着一张张图纸,思考着一个个方案。淡黄的灯光,经常把他那蜡黄的脸照到天亮。日夜的操劳,加上有过8年的肝炎病史,他身体一天天支撑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得了严重的糖尿病。为不误攻关,他一边服药一边减食,靠每天只吃4两饭支撑着工作。尽管如此,而要把世界上作业量最繁忙、车辆类型最复杂的郑北站建成世界第一流的自动化,却是难上加难,简直不可征服啊。
“生命的价值不就是在勇猛的搏击、执著的探索、不停的冲刺中才显得有意义吗?”每当遇到科学鸿沟难以逾越时,他总是这样鞭策自己;
“往前挪一步,就可以摘取这顶科技的桂冠,就此止步,便永远是望洋兴叹。咫尺之间,可以成就一项重要的事业,一步之差,也可造成终生的遗憾!”每当攀登得精疲力尽想要稍稍停歇的时候,他总是这样激励着自己。
 几度花开花落,几度大雁南飞。他和他的同伴们经过锲而不舍的拚搏,在80年代结束之际,一座亚洲最大的自动化编组站终于在郑州北站诞生了!如今,当人们走进闪烁着五颜六色的指示灯的工作室里,只见操作人员面对荧屏,轻巧地按着电钮、键盘,窗外的十里站场,股股轨道,排排列车,就会井井有序地顺着各自轨道奔驰而过。自动化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使郑北平均作业能力提高15%,最多时一天可办理车厢数达2.6万多辆,相当于新建一个20股道的一级二场编组站。每年增创经济效益近1亿元,相当于工程全部投资的4倍,调车人员减少了38%,其驼峰作业过程控制系统完全由自己开发成功,自动化程度与功能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作业量与编组效率堪称世界第一。
这种敢于问鼎世界冠军的雄心壮志,又何尝不闪耀在参加“5兆瓦低温核供热反应堆”、“二氧化碳激光器”、“自锁紧接插件”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科技人员的思想里。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所长王大中教授,正是以这种气魄带领全所100名矢志献身核能事业的科技人员,在首都远郊的虎峪山下,团结奋战了4个寒暑,连续3个春节没放过一天假,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固有安全性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并在这个项目中一举夺得两项世界第一,从而登上了西方发达国家想攀登而未及攀登的高峰,摘取了当代科学家想摘取而未能摘取的桂冠,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53岁的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李适民,则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奋起直追,经过10年攻关,终于解决了用于激光加工的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关键技术,并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500瓦级纵向快速流动二氧化碳激光器。在紧张的攻关中,他的头发虽然一天天脱落光了,眉毛一根根掉完了,但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和同伴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因为他们研制成功的这种激光器的激光额定功率、功率稳定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美国的同类激光器。“自锁紧接插件”的发明者金元贵,不怕失败,顽强战斗,同样历经整整10年时间的探索,研制成功了比传统接插件接触面积大出几百倍的新型接插件,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没有解决的电路接插件的接触电阻难题。我国享誉当今世界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采用了这种高性能的接插件。这一器件的研制成功,为进一步提高数字万用表、电焊机、整流器以及许多精密仪器的精确度,立下汗马之功。这一技术很快轰动了国际接插件领域,金元贵又为我国夺得了一枚新的世界“金牌”。
  越“卡脖子”越要突破
中华民族曾经饱经忧患,有过长期遭受列强凌辱的历史。但是,中华民族又有一种特别的硬骨头精神:不怕欺,不怕压,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在这次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到,这种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在参加“七五”攻关的科技大军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他们乐意参与国际合作,进行技术交流,但是,对于那些存心对我国实行封锁的重大技术,他们就越是竭尽全力加以突破。
那是1985年的冬春之交,一位外国学者来到西子湖畔的杭州制氧机厂讲学。当这位学者谈到新的增压型常温分子筛净化空分流程时,坐在台下从事空分设备工艺流程的设计员徐谦先为之一震。职业的好奇心使他想进一步请教,然而那位专家微微一笑说:“这是技术秘密。”
这种回答虽然不失礼貌,却使这位1961年走出浙江大学校门的徐谦先感到了一种屈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他暗暗下定决心:“请不要小看中国人,我就不相信搞不出来!”
他急如星火地跑回家里,一把拉着深深理解他的妻子的手说道:“我要全力以赴投入空气分离新流程的研究,一定要为祖国出出这口气!”
然而,要想采用新的方法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以及其它气体分开,又谈何容易?
现有制氧流程,都是给空气逐级加压,再让高压空气经过绝热膨胀变成大大低于常温的液态,然后通过复杂的控制温度过程使氧气和其它气体分别在各自的沸点中释放出来。80年代初,我国生产的大中型空分设备与国外差距甚大,许多厂家虽然花了大量外汇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但都是旧的流程,根本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性格倔犟的徐谦先毫不畏缩,一头钻进了攻克新型空气分离流程的“科学大山”之中。他整日坐在计算机终端前面,思忖着一个又一个设计方案,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空分流程计算,力图从中寻找出一个最佳的可行方案。他往“左”闯,此路不通,退了回来;往“右”闯,悬崖断壁,跨不过去;有时由于改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好像出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可当他继续向前攀登时,忽又云遮雾罩,一片迷茫!
长期的苦思冥想,使他茶饭不思,容颜憔悴;不分昼夜的计算,使他头晕目眩,肝区隐痛。有时,失败的烦恼使他独自倚在窗前,望着那浩瀚、深远的夜空发出长叹:“难道我就真的跨不过这座‘火焰山’?”
此时,那位外国学者的面容又映现在他的眼前;
此时,许多国内厂家花巨资购买外国产品的事实又在刺痛着他的心。
“当代世界科技之竞争,宛如在一个巨大的棋盘上角逐,强者才能取胜,弱者只有败北!我,作为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把这盘棋走胜!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分分秒秒,日日夜夜。经过半年多未曾喘息的战斗,他的计算结果终于证实了属于“技术秘密”的增压型常温空分的优越性;随之,他们在厂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大胆采用一系列特殊的配套设备,终于在1989年庆祝共和国诞生40周年之际,一次安装调试成功我国第一套采用增压流程常温分子筛净化空分设备,从而结束了外国在这个重大领域的技术封锁。
艰难的攻关使科技工作者经历过无数磨难,然而成功的喜悦也给人以自信。路要自己走,中国人的志气要靠中国人自己去长。
我国微电子技术在“七五”期间跨上1微米级台阶,又何尝不是广大科技人员在顽强突破外国的技术封锁中告捷的啊!西方国家直到现在还规定,只要属于2微米级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管芯,就要对中国实施禁运,进行封锁。而我国当时已有的(包括引进的)生产设备还只能生产5微米级的集成电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具有硬骨头精神的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的同志们,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迎难而上,主动请缨,承担了1至1.5微米成套工艺开发的攻关任务。在研制开发1兆位汉字只读存贮器这项关键技术时,从电路设计、工艺专题、流水试制、测试分析以及超净环境的保证等,都要经过近百个环节,每一步的疏忽都直接影响到研制的成败。为了早日完成攻关任务,全所放弃了假日和暑假的休息,大家团结协作,层层把关,连续作战,奋力冲刺。
经过5年的攻关,他们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力量,研制成功1兆位汉字只读存储器芯片,跃上了1微米级的新台阶。它能在面积为6.4×6.5平方毫米芯片上(也就是小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集成106万个晶体管,最小线宽只相当于1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这项技术的开发成功,不仅缩短了我国集成电路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自主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也奏出了一曲突破外国技术封锁的志气歌!
列入“七五”科技攻关课题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性能测试技术,也同样回荡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充满志气的昂扬的旋律。虽然这种测试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可刚刚成立的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课题组长陆际联教授的带领下,勇敢地挑起了这副科研重担。攻关第一步是计算空间重构方法是否可行,这需用照相机进行原理演示。可当时实验室条件很差,没有一架照相机。几个人环视着实验室,有一位同志忽然灵机一动,兴奋地喊道:“办法有啦!”马上拾起墙角一个废暖瓶壳,用一块玻璃片挡在瓶壳的颈口上,一个模拟相机做成了。再把一条方凳拿来涂了8个白点,然后用这个“相机”分两个位置测得每一个白点的4个象面坐标。经过空间重构的计算,与实际测量完全吻合。从此,机器人性能测试研究就靠这三个极简陋的装置走上了正轨。
当课题组正向成功的顶峰冲刺时,一个出人意料的“拦路虎”——残象效应出现在眼前。如果不消灭这只“拦路虎”,整个试验就要告吹。经过仔细分析,出现残象的原因是由于采取了某国一家公司的CCD感相元件。他们马上给这家公司写信,回信却是:“我们是采用特殊方法消除残象的。”不言而喻,这就等于拒绝回答。
读罢此信,大家气得脸庞通红。半晌,陆教授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话:“丢掉‘洋拐棍’,咱们自己干!”
课题组6个人憋足了一口气,大家分头想方法,做实验,经过6个月的顽强拚搏,终于也用“特殊方法”解决了残象问题,使残象率由30%—40%压缩到4%—7%。这样的残象率已经接近某国那家公司对我国禁运的具有消残象结构的最新一代CCD器件的水平。他们又为共和国谱出了一首自力更生的颂歌。
  默默奉献最宝贵
有人说,科学的攻关也是一种战场。它虽然看不见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也听不到炮声和硝烟,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同样需要广大科技人员意志与毅力的付出,热血与生命的奉献。
当你迈动脚步来到“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课题组,寻觅他们所经历的艰辛和所付出的代价,那么,你胸中就会禁不住热流涌动。
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它味甘,性温,平补阴阳,保肺益肾。据记载,它很早就传到国外,14世纪已大量出口日本,至今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这种药材只在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省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才能生长,现已濒临绝种的危险。
为了挽救这种名贵药材,四川中药研究所从“六五”期间就开展了对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但由于难度太大,因此进展缓慢。1986年又接转为“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研究仍然徘徊不前。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研究所领导大胆起用了攻关课题组唯一的女将曾纬作课题负责人。她在组里职称最低,年龄最小,甚至还带着几分稚气。
好心的人们都为她捏把汗:“担子沉重,小丫头上阵,行吗?”
脸庞白净,蓄着一头短发的曾纬毫不退缩。她以“小丫扛大旗”、“穆桂英挂帅”的气魄,很快带领“虫草组”一行十几人,背着铺盖卷,翻越二郎山,插过康定城,再骑马数小时,爬上海拔3800多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贡嘎山峡谷里安营扎寨。
天哪,这哪里是人呆的地方!眼前群山耸立,连绵千里,沟壑交错,不见人烟;山上的温差变化更是捉摸不定,刚刚还是万里无云,转瞬间便是雨雪交加。稀薄的空气使他们产生了剧烈的高山反应,整日头晕目眩,呕吐不止。
他们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与大自然搏斗,向科学进军。他们搭帐篷,建实验站。晚上睡觉时冻得全身发僵,大家只好戴上棉帽,盖上三层厚棉被。白天工作时冻得全身发抖,他们只好不停地走动,不停地工作。由于高山气压低,吃饭成了大问题,菜从来烧不熟,只有像煮饭一样将炒好的菜放进高压锅里进行二次加工。有时,由于道路、桥梁被雨雪阻断,后勤供应不上,他们只好用雪水和野菜充饥……
如果说,生活上的困苦他们还能够忍受,那么,“菌虫结合”这个难题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要证明人工培殖的冬虫夏草是否成功,必须打通这道关。冬虫夏草是蝠蛾属幼虫被冬虫夏草菌侵染后形成的虫菌复合体。也就是说,它是蝠蛾属幼虫生了病,身体僵化,从虫的头部长出形状像草苗一样的东西。实际上那不是草,而是真菌的繁殖系统。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有20多个科研组织开展了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研究,找到了近10个菌种,但这些菌种是不是真正的冬虫夏草菌,必须经过接种成功这个事实来证明。当时,没有一家科研单位能突破菌虫结合这一关。
曾纬带领她的课题组踏遍四川、青海等省20多个县的虫草产区,对虫草的各虫态习性、幼虫食性、菌种分离培养以及幼虫的感菌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一种方案实施了,观察了几个月之后,失败了;另一种方法用上去,又是试验好几个月,告吹了。时间在流逝,汗水在白流。他们痛心万分,不免流下一串串的泪水。有一段时间,曾纬像是得了“虫草恐惧症”,只要一听到“虫草”二字就起腻,心里不住地说:“别再提它!别再提它!”然而,他们意志坚强,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倒。大家群策群力,不断调整方案,进行一次又一次新的探索。终于,他们举起生命和智慧的火炬,照亮了深奥无穷的科学迷宫,弄清了冬虫夏草菌侵染昆虫的机理,以及昆虫从感菌到发病僵化全过程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将人工接菌的感菌率由自然条件下的8%提高到95%以上,将形成虫草的周期由自然条件下的3年左右缩短到1年半,总结出一整套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新技术。
8年啊,与冰雪云雾为友的8年,在寂寞荒凉中过着近乎“野人”生活的8年。当年那位脸庞白净的年轻姑娘曾纬,如今眼角已经平添了几丝皱纹。青春年华悄悄流逝,可她个人还来不及找到停泊的港湾。每当人们以钦佩而遗憾的心情向她提起这事,她总是爽朗地一笑:“要想在科学上干成一番事业,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八五’期间不仅还要攻虫草关,也要攻攻我‘个人的关’。”
这是怎样一种金子般的情怀,又是何等可贵的奉献精神!如果说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那些英勇杀敌的指战员们最令人敬佩,那么在科技强国的今天,这些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同样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研究员侯惠民,就是一个为了科学不顾性命,敢于“以身试毒”的人。
侯惠民博士于1985年5月从日本留学回国,正赶上参加国家制定全国制剂专业“七五”攻关规划,并且担任了“Ve高生物利用度”和“胃漂浮地尔硫草缓释片”两项攻关任务。为了选择最佳的促进剂来提高Ve的人体吸收度,他带头亲自服用Ve试验品,进行药效及毒副作用试验。试验中,他身体非常难受,经常呕吐,但他没有中途辍止,一人就服用了3种含有不同促进剂的Ve。每次服药后,就得抽血,测试血药浓度。为选择一种新型促进剂,他竟在自己身上抽了30多次血。
为测定地尔硫草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和胃内漂浮情况,他又顾不得药物及射线对身体的危害,第一个服用了含有放射剂的制剂,并且在X射线照射下连续跟踪制剂在胃内的情况。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可靠的胃漂浮照片和准确的数据。这真是:次次服药,倾注了他对科学事业的奉献;滴滴鲜血,凝结了他对人民健康的深情。
那块竖立在黄淮海盐碱地上的山东陵县西大洼纪念王守纯的汉白玉碑,也许更加强烈、更加集中地体现了中华科技儿女那种“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思想光焰吧。王守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研究员、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改变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黄淮海中低产田落后面貌,他从60年代第一个春天起就带领一批科技人员来到豫北盐碱最厉害的新乡洪门乡安营扎寨,每天挽起裤腿,赤着脚,同农民一道下地,一起吃糠咽菜,一起探索治理盐碱地的办法。60年代末,他又带着全家西上,来到“盐碱到处白花花,荆棘茅草都不长”的山东陵县西大洼安家落户,在这里一干就是十七八年。80年代初,他又不顾年迈多病,主持了“六五”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的攻关项目,长年在试验第一线探索鲁北盐碱土形成的原因和演变规律,并根据土壤盐碱化的不同程度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措施。他主持的陵县治理盐碱工程成了我国治理盐碱地的样板,使全县每亩棉田由平均产棉二三十斤增加到现在的七八十斤,原来种粮食平均每亩200斤左右,增加到现在一季就达七八百斤。先后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到这里参观,都竖起拇指称赞他们的试验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对之也发生浓厚兴趣,拨给了上千万美元的低息贷款。80年代后期,可怕的癌细胞在侵蚀着他的身体,使他病倒在医院。当“盐碱窝”的干部乡亲来京看望,告知他国务院下达的大规模开发黄淮海、改造盐碱地的战斗已经打响,他兴奋而焦急地锤打着双腿高喊:“医生,快把这不中用的双腿锯掉吧,我要坐轮椅回盐碱窝去!”病情在继续加重,癌细胞在迅速扩散,他的生命之光即将熄灭。就在他进入昏迷前获悉他用毕生精力总结出的“综合治理,综合开发”方案已成为黄淮海“七五”攻关大规模治理开发的重要方针时,顿时那憔悴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并以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嘱咐着儿子:“我死了以后,就把骨灰撒到黄淮海盐……碱……地上去……”
斯人已去,英名长存。王守纯逝世的两年后,时时刻刻缅怀他的山东陵县人民,用心血,用泪水,用情意,用爱戴,在“昔日荒凉地,今日麦谷香”的西大洼土地上,为他树立起一座巨大的记功碑。
亲爱的读者们,13万参加“七五”攻关的队伍,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群体。他们虽然经历了种种艰难,但都不愿意谈论自己,只说是集体的功劳。可我们总觉得蕴藏在这个群体的感人事迹,真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一部看不到头的画卷。这里有取不完的珍珠,写不完的诗篇。我们此次所写的虽然是从浩瀚大海中捧取了几滴,从百花丛中采撷了几枝,然而,从这小小的局部里,我们不是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充满理想,充满志气,炽热如火地对待祖国、对待事业、对待人生吗?!如今,“七五”攻关的战斗虽已告捷,但他们又在这样告诫自己:“且放下祝捷的酒杯,先莫饮醉人的琼浆”,又与新参加的同伴们一道,扬鞭跃马,登上了“八五”攻关的征程,继续用创造性的劳动,向共和国献出更新更美的答卷。(附图片)
图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研究员李周槐(左一)与郑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攻关组同志讨论控制方案。莫敌摄
图为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主要技术人员正在认真讨论“非接触式机器人性能测试系统”中的问题。右二为课题组组长陆际联教授。李刚摄
图为清华大学微电子所设计与工艺研究人员正在对1兆位汉字只读存储器芯片性能作测试分析。右上角为1兆位汉字只读存储器。王呈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活动
  李鹏总理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粮节粮活动的通知精神,国务院确定从1991年起,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这一周定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社会稳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各国都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目的是唤起世界公众注意粮食问题,鼓励各国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国际合作,为在本世纪内在全世界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而斗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民以食为天,党和政府历来把保证人民吃饭问题作为首要的任务。解决好这个问题,一靠增产,二靠节约。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粮节粮的宣传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建国4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间,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发展。199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8700亿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今年虽然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等自然灾害,但是,经过广大人民的齐心协力,抗灾夺粮,粮食仍可获得较好收成。我国利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11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然是低水平的。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1600万人,而耕地每年减少几百万亩,人均粮食占有量尚不足400公斤。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我国又是一个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每年都有局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一般五年内就发生一次较大的自然灾害。所以,在粮食问题上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把爱粮节粮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方针,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即使到本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小康目标,也要毫不动摇地贯彻这个方针。
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李绅写下了广为传诵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它说明粮食来之不易,凝聚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不节约粮食。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粮食供应的逐步改善,一部分人不注意爱惜粮食,出现了浪费的现象,有的浪费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全国每年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浪费是很大的,节约粮食大有潜力可挖。
今年是第一次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活动,各地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用多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集中宣传我国粮食面临的形势,介绍节约粮食的先进事例,揭露批评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教育、鼓励人民爱惜和节约粮食,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的新风尚。
广大城乡居民要发扬勤俭持家、爱惜粮食的好传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青少年和儿童要时刻牢记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节约粮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且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切实抓好,使爱粮节粮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我希望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以爱粮节粮的实际行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991年10月13日
        (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将建立三级住房基金
  今后十年筹资近五千亿元建房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张锦胜)为了进一步广开渠道、多方筹集城镇住宅建设资金,深化住房投资体制改革,我国将全面建立国家、单位和个人三级住房基金,以筹集今后10年共需要的4950亿元的住宅建设投资,完成新建住宅16.5亿平方米的重任。
据测算,“八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要新建住宅1.5亿平方米;“九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建住宅1.8亿平方米,10年平均每年住宅建设投资达495亿元。为了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根据住房制度改革中住宅建设资金要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将调整投资结构,使目前住宅建设投资中国家占23%、企业占60%、个人占17%的比例发生显著变化。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区开发与危旧房改造结合
  北京改造二十三片危旧房
本报讯 随着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展开,北京城市建设已进入从新区开发转入新区开发与危旧房改造相结合的轨道。截至目前,全市城近郊区已有23片危旧房改造工程开工,可新建住宅128万平方米。到2000年,将基本完成旧城近1000万平方米危旧房的改造。
解放以来,北京新建住宅8000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半旧北京城的住宅面积,有近400万人迁入新居。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都新建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近几年住宅竣工面积每年都在500万平方米以上。尽管城镇人口已由1949年的176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640万人,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却由1949年的4.75平方米提高到1990年的7.7平方米。
古都北京危旧房多。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完成了东城区菊儿胡同、西城区小后仓地区的危旧房改造,新建起四合院式的低层楼房,既具备现代住宅的一般功能,又体现古都住宅的建筑风格,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北京市长陈希同多次强调,要把危旧房改造作为造福人民的大事,加快步伐,抓紧抓好。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北京市改造危旧房与新区开发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护古都风貌。住宅小区综合开发,同步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做到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适用。
北京危旧房改造工程,将分期分批在十年内基本完成。到目前为止,市政府已批准城近郊各区33片危旧房改造。市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拨出2亿元资金,启动拆迁、改造工程。   (卓妤)


第1版(要闻)
专栏:

  万里会见加拿大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卢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校长唐纳德·威尔斯博士和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凯姆·布莱切福德博士率领的加拿大西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代表团。
里贾纳大学与中国山东大学结成姐妹学校,自1979年开始接受中方派出的访问学者及留学生。目前,有80多名中国学者和学生在该校进修和学习。1989年万里出访加拿大时,该校曾授予他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万里在会见时赞扬代表团成员在促进中加两国教育、科技、文化及人才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表示希望双方通过多种渠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进展。
威尔斯博士也表达了继续合作的愿望。他说,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和学生去加拿大,也有更多的加拿大专家、学者来华工作和交流。
威尔斯博士还宣布,里贾纳大学决定设立一项“万里奖学金”,并希望第一位接受此项奖学金的人选由万里提名。
代表团应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并讨论扩大合作项目等。外专局局长马俊如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善始善终把好事做到底
从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传来消息,在这次抗洪救灾中,成千上万的县、区、乡、村干部和共产党员表现很好。他们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实实在在做到了“勤政”。
目前,大批救灾款物正运进灾区,往灾民手里发放。现在,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将救灾的钱物公正合理地分发下去,这里面,既要“勤政”,又要做到“廉政”。如果真有少数人在发放救灾钱物时私心作怪,巧立名目,为自己或亲友捞一把,有关领导人就应严肃处理。人们希望管钱管物的灾区干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始善终把好事做到底。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贫困区推广地膜玉米见成效
我国贫困地区推广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温饱工程”大见成效,仅两年就增产粮食30多亿公斤,平均亩产增170公斤,10多片贫困地区迅速跨越温饱线。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螺纹钢加工技术有重大突破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先生产出高强度高塑性冷轧螺纹钢的国家。发明这一技术的是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长城冷轧机械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用这种高塑性冷轧螺纹钢筋生产的预制板性能大大提高,抗震性能明显增强,而且还可以节约钢材30%。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上海成为大型客机生产基地
上海已成为我国大型客机生产基地。从1987年7月中美共同交付第一架飞机起,4年来上海陆续交付中国东方和北方航空公司的24架飞机,正在国内外92条航线营运。12日,第25架MD—82飞机也交付使用。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西安军工企业民品比重增大
1979年以来,西安市军工企业已开发投产民品600多种,1990年的民品产值比重已由1985年的31%提高到73.8%。据估计,到1995年西安军工企业民品产值比重将达到80%。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宜昌三峡柑桔批发市场开业
宜昌三峡柑桔批发市场日前开业。据悉,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柑桔专业批发市场。它的建成,为鄂西、川东的柑桔提供了批量集散的场所。
(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造长河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甘肃省目前正在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设施。该工程是将黄河支流大通河水,从甘肃省境内海拔2250米的天祝县引入兰州以北60公里的永登县秦王川,总干渠全长86.94公里,其中33座隧洞长度就达75.14公里,设计引水流量为32秒立方米,建成后可灌溉86万亩地。
工程自1989年7月全面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已在10多个施工点上摆开了战场。图为正在施工中的引水、泄洪、排沙渠首工程。
田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