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出版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最近出版。李先念、王震、薄一波、宋任穷、聂荣臻题词,马文瑞、王平、王首道、王鹤寿、邓力群、伍修权、杨得志、杨静仁、陈丕显、陈再道、陈锡联、李力安、李德生、李聚奎、洪学智、姬鹏飞、耿飚、黄火青担任顾问,李力安作序。
这本国内第一部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专用工具书由首都近百名专家和理论工作者精心编写,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约230万字,分为三部分:一是单篇著作提要及导读,包括题解、版本、背景、主要内容、文章意义等;二是对有关人物、事件、会议、机构、社会团体、报刊、文献、学说、思想理论、成语典故、方言土语、特殊语汇等的注解;三是《毛泽东选集》版本索引,毛泽东单篇著作版本索引,研究《毛泽东选集》及单篇著作的文章索引等。全书内容详实、注释准确。


第5版(理论)
专栏: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作用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阮知伟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并针对现代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气魄和理论勇气,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提醒全党、全国人民高度重视这一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马克思最先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变革作用。他指出:“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220页)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中指出:“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2页)后来,列宁、毛泽东同志也都论述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1977年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7页)在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同上,第85页、84页)1988年,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鲜明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
邓小平同志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阐明,而且在实践上竭力倡导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1986年3月,他亲自倡导制订了我国第一个“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鼓励科技界积极参与世界高科技竞争,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年4月,邓小平同志又作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为我国高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得到充分论证,而且从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证实。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新产业革命的到来,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揭开了人类社会又一新篇章,即加速了生产过程从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向主要依靠脑力劳动的转变,智力密集型生产正逐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形式。今天,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竞争,日益演变为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从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的战略方针。当今,谁先掌握高科技,谁就能在国际上称雄;谁在高科技领域落后,谁就要被动挨打,任人欺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主要标志。
 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伟大作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使发展科学技术成为造福于人类的崇高事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与亿万人民的实践、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首创精神相结合,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相结合,可以产生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力量。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中央十分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引导和推动一系列新兴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到六七十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科技战线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在面向经济主战场、发展高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这三个方面奋力拚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顺利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的经验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开拓了光辉前景。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加速科技发展,也只有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战略意义,在于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加速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就是把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四大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把经济建设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进步是富国之源。三位一体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
为此,当前需要解决一些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来说,已不允许采用过度消耗资源、能源、材料等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完成工业化的过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去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提高速度、质量、效益。(二)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在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之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开放的环境中,抱残守旧,只能长期落后。开放的环境不允许我们在科学技术上踏步不前,迫使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去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三)改革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追求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当前,要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必须首先解放科技生产力。只有走上技术创新之路,企业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四)目前,我国已拥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潜力。我们必须下大决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迎头赶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潮流。
  三、在改革开放中,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到实处
为了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一)在目前全国许多地方和部门实施“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农”等战略的基础上,在全党全国人民中确立依靠科技进步的战略思想,以唤起全党和全国人民重视、支持、参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实践,使各项事业纳入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导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依靠、面向”的方针,明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支持科学技术工作,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引导经济建设,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根据“八五”和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并尽快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同时,抓紧制定和实施“科技进步法”,把科技发展纳入法律保护的轨道。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四)加强国家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在做好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注重解决人口、环境、资源等重要问题,继续加强基础性研究等纵深部署的同时,对科研力量及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重组,集中力量抓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像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聂荣臻等抓“二弹一星”那样,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阵地,抓几件大事,力争获得具有重大经济社会价值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壮大国力,提高国威。
(五)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同时,基于国际科技迅速发展和日趋一体化的潮流,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六)目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研究发展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2%以上,而我国仅占0.7%左右。这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把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作为非生产性投入的观念和做法,下决心增加国家对科技的拨款,并以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的增长,鼓励企业的投入,加大银行贷款额度,为科技研究与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七)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他们是工人阶级中有知识有活力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我们必须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采取果断措施,解决科技人员待遇偏低,工作条件较差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全社会进一步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培养和造就宏大的科技队伍。
下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能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搞上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应该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5版(理论)
专栏:

  《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序
  李力安
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修订的《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之际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响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满怀信心地去完成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实现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创造性的实践。毛泽东同志对这些独创性的实践,又作了科学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再实践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最大特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鲜血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它并没有穷尽真理。它不是教条而是革命实践的指南。它必须发展,也能够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三大和十三届七中全会都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这一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创造性贡献,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因此,学习《毛泽东选集》时,应该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学著作结合起来,应该同学习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同志和邓小平、陈云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学著作结合起来。当然还应该同研究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这才是用毛泽东思想学习理论的科学的正确的态度。
在《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的时候,适应全党全国人民学习《毛泽东选集》,研究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的需要,《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也问世了。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选集》中重要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以及作者是如何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情况和提出方针任务的,该辞典还对原文中提到的一些事件、人物、典故、成语等,做了详细的注释。我认为编委会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相信这部辞书的出版,对于我们学习《毛泽东选集》会有所帮助和裨益。因此,我愿把这部书推荐给广大的读者。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培育主体 充分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
中共江苏省宜兴市委书记 张伯端
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人才是决定的因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队伍是主体,是主力军。“七五”期间,我市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0.9%,1990年达到59.2亿元,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主要是因为有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市、乡、村三级农技队伍。工业生产的发展,就更离不开人才。乡镇工业从诞生那天起,就同人才的开发利用紧密相联。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把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工程来抓,注重培育主体,充分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
一是优化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全市人民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开拓者,破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旧观念,彻底消除对知识分子的一切不正确看法,在全市形成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风气。各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知识分子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特别是注意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改革和四化建设中的热情,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多年来,我们一方面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用人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搞活科研机构,鼓励各级科技工作者大胆进入经济领域,发挥才干,多作贡献。另一方面,我们还组织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决策活动。1989年建立“市科技经济咨询委员会”,作为全市最高决策机构的智囊团,遇有重大的技术经济决策,先交其咨询,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在深层次上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教育引导,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这是一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对这支队伍加强教育、明确方向、激发热情,是我们近年来十分重视的一项任务。我们在科技人员中,广泛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持续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帮助知识分子认清自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同时,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活动,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成为人们崇敬的楷模和榜样,并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发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治学严谨、崇尚真理的求实精神,从而提高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热情,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社会气氛和舆论环境。同时,我们按照经济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现有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快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
三是拓宽渠道,逐步壮大科技队伍。随着经济建设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市原有的科技队伍无论在数量和专业结构上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拓宽渠道,加强了对科技人才的引进、聚集和培养工作。首先是积极引进外地科技人员。我们在办好市人才服务中心和加强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民事业性质的乡镇工业技术指导站,改进了引进人才的管理办法。凡是由外地调到乡镇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其人事、行政关系都挂在工业技术指导站,各项待遇不变,较好地解决了引进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其次是广泛联系宜兴籍科技人员。宜兴在全国各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较多,这是一个推动我市科技进步的潜在宝库。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联络工作,已同几千名宜兴籍科技人员建立了联系,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有694名,中级技术职务的有824名。为了密切同他们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先后在北京、天津、西安、南京和上海等地,建立了宜兴籍科技人员联络站。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共收到宜兴籍科技人员提供的信息几百条,帮助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再次是大力培养各类技术人员。近年来,我们以组织实施“星火”计划为重点,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以及与高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全市开办了多个大专班、中专班;举办了多期各类专业技术教育班,并不断向大中专院校选送代培学生。目前,我市培养的大批农村科技人员已逐步成为农村各级各业科技工作的主力军。


第5版(理论)
专栏:

  《东方文化》丛书简介
最近江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由季羡林等主编的大型丛书《东方文化》,为文化问题的研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而东方三大文化圈内各自发展的巨大历史背景的差异,使东方文化在整体上呈现出纷然庞杂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使许多关心东方文化的西方学者感到迷惘,难以把握,就连我们身为东方人,也常常会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之中。《东方文化》丛书旨在系统地介绍东方各国的文化发展情况,探讨其规律,确定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讨文化问题,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无疑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该丛书的另一个特色,在于侧重研究东方内部及其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如季羡林的《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和周一良的《中日文化关系史论》等。历史证明,一种文化的发展,除了内部的驱动力外,外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因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交流。以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例,这两大文化体系自古至今一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掌握文化交流的过程与实质,有利于我们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总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准确地评价和研究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及其交流,将为我们确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