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各地纷纷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鼓励优秀教师 提高教育质量
空军
本报讯 空军首次从所属20多所院校近万名教员中评选出“教书育人十佳教员”。9月6日,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政委朱光中将为他们颁发了“育人奖”荣誉证书并佩戴光荣花。  
空军从今年起设立“育人奖”,每年教师节评选、表彰“教书育人十佳教员”,这是空军党委加强教员队伍政治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项具体措施。这次被评为“教书育人十佳教员”的,有执教蓝天的飞行教员,也有专业技术教员;有老同志,也有新园丁;有现役军官,也有文职干部。飞行教员张延明在学院地处新疆戈壁、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执教蓝天21年,积极探索学员思想特点,写出30多万字的思想工作资料,培养出26名合格飞行员。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女副教授王淑苗近5年教学工作量每年连续在1500学时以上,还到病房为住院学员补课和做思想工作。他们为空军院校近万名教员教书育人树立了榜样。
                   (庄聪生 王咸金)
武汉 据新华社电 武汉市教委9月7日召开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并授予68名教师省特级教师称号。
黑龙江 据新华社电 9月6日,6名来自黑龙江省乡村和边远山区的小学教师,在哈尔滨接受了由《黑龙江日报》社颁发的“乡村教师奖”证书和奖金。
这6位获奖者是龙江县白山乡八村学校校长、高级教师张淑君,德都县莲花山乡龙凤小学二级教师徐明玉,山河屯林业局先锋林场学校高级教师王景全,尚志市河东乡朝鲜小学特级教师金惠淑,同江市街津口乡中心校校长、高级教师尤玉镯,铁力市王杨乡爱林小学一级教师张玉梅。
天津 本报讯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天津市自去年教师节以来,为中小学教师增加住房达8.1万平方米。该市还多渠道筹措资金800万元,用以解决教师公费医疗超支问题。今年年初,制定公布了《天津农村年老病残民办教师离岗后生活补助费实施办法》,为农村民办教师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广州 据新华社广州9月6日电 广州各界人士组成的百名评议团成员今天评选出广州中小学“十佳校长”。华南师大附中蔡汉平、市16中钟旭槐、黄船小学王凤娣、旧部前小学刘淑贤等20位校长分别荣获广州市中、小学“十佳校长”称号。
民进中央 据新华社电 民进中央负责人9月7日来到北京通县,慰问在教育战线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师。
民进中央副主席叶至善向通县教育局赠送了赵朴初手书的“尊师重教”条幅,并向通县8000名教师赠送了《马叙伦先生法书选集》、《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
在通县期间,民进中央负责人还与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中小学校。
本报讯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教师节期间,青海、深圳等省市将对从教20或3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奖励。四川、山东、湖南等省分别摄制了反映教师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为人师表的电视艺术片。
今年辽宁省评选出300名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安徽省表彰了300名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甘肃省表彰德育先进个人300名、先进集体200个,四川省评选了德育先进工作者535名。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期间,各地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电视、广播讲话、座谈会等方式向广大教师表示节日的问候;同时走出机关,深入农村、厂矿、边远地区学校,检查学校危房改造情况,了解教师疾苦,解决实际问题。
贵州省党政军领导还亲赴医院探望住院治疗的教职工。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李铁映回母校向老校长祝寿时说
要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本报北京9月9日讯 记者颜建军报道: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今天上午回到母校——北京育才学校,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向年届百岁的老校长谢肇奶奶祝寿。
李铁映借此机会代表国家教委向育才学校、北京和全国的教师表示祝贺。他说:“明天是教师节,我代表国家教委,祝全国教师节日愉快,桃李芬芳,健康长寿,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说到这里,他面向育才的教师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会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铁映是在学校师生发言之后、主持人宣布“自由发言”时走上讲台的。他首先代表育才学校的全体学生,向百岁寿星谢奶奶祝寿,向所有年届70的寿星教师祝寿,祝愿所有终身执教的教师们幸福长寿。李铁映饱含激情地说:“老师们好!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李铁映向到会教师献上一束鲜花,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我认为,教师这个名称最亲切、最光荣、最崇高,也是最伟大的!希望全国形成重教尊师的好风气,要使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会后,李铁映与教师们携手同行,边谈边穿过林荫道,来到翠柏掩映的朱红大殿前,分别与新老教师合影留念,久别重逢后的欢声笑语一时充盈着先农坛园内。中午,在学校食堂里,李铁映一边吃着快餐面,一边与教师们唠起家常。
北京育才学校是1937年在延安创办的,53年来陆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育出了大批人才。谢肇同志1941年起在育才学校执教。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建设部部长林汉雄等今天也以育才学校校友的身份回母校向百岁寿星谢肇祝寿,并向所有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李约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发行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报道: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巨著第1卷(导论)、第2卷(科学思想史)和第5卷第1分册(纸和印刷)的中译本,已由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9月8日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了首发式,中顾委常委胡乔木和卢嘉锡、钱三强等到会祝贺。
李约瑟博士早在40年代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时,就对中国的古老文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195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问世。按照李博士新近修订的编写计划,这部巨著拟出7卷共34册,目前已出齐1—4卷英文本。这部著作就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作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促进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相互了解。
周总理早在1964年就指示要把它译成中文出版。1975年由科学出版社分7册出版了原著的第1卷和第3卷中译本,当时对译文作了部分删节。1986年,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博士担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该委员会计划今后每年翻译出版3—5册,争取到1994年把已出版的15册全部翻译出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芳草地

  又一个难解的科学之谜
宇宙尘粒结构竟与地球相似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张继民)宇宙尘太微小了,如同针尖,以至谁也未见过它在眼前飘落。然而,这些来自地球外的物质数量却颇为惊人。从事这项研究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汉昌提供的数字是:粒径大于60微米的宇宙尘,年降落量约为2343吨。
彭汉昌曾随海洋调查船赴太平洋海域打捞宇宙尘,对所获宇宙尘样品深入研究。有趣的是,他们对五个类似球粒测定,发现竟也和地球一样,具有核—幔—壳三重结构,而且每个球粒的核心半径大于幔厚大于壳厚,它们之间的平均厚度百分比一般为53.3∶46.4∶0.8。其比值恰与偌大地球的核—幔—壳厚度之间的百分比54.7∶45.2∶0.5相近。这样,又一个自然科学之谜出现了。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宇宙尘被放大数万倍后,如同闪光的珍珠,绚丽多彩。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芳草地

  可可西里考察新发现“世界屋脊”上有平台
据新华社可可西里电 (记者党周)犹如台风中心的平静,青藏高原峰峦簇拥,它的腹心却山舒水缓。国家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队员实地考察后,把这里称作“世界屋脊”上的一块平台。
从边沿四周看,青藏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千山万壑。然而,考察队在它腹心地带看到的则是另一样的景观。从荀鲁措以西,湖泊一串接一串,山间谷地平坦开阔,山势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几十米到三五百米之间。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研究所边千涛博士说,青藏高原是第四纪整体抬升的结果。在抬升过程中,周围地壳相对下降,所以,造成了高原周边的起伏。可可西里地处高原腹地,没有受到这种错动的影响。这是可可西里地貌形态的主要成因。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芳草地

  珍贵图书档案有了“保护神”
据新华社南京电 (记者牟维旭)珍贵图书、资料由于纸张酸化而自毁的现象困扰着世界各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不久前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的纸张气相脱酸扩试研究和文书真空脱酸处理设备,标志着我国浩如烟海的珍贵图书、档案有了“保护神”。
用中国传统工艺制造的宣纸可以保存几百年乃至上千年而完好如初,而用现代技术制造的普通印刷纸和书写纸却因含酸而极易发黄变脆,保存期一般不足百年。据统计,我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收藏的早期机制纸印刷品,80%以上都已不同程度地酸化。
这项成果是由南京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和南京市化工设计研究所合作研究成功的。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由光明日报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好校长》通讯征文评奖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揭晓,35篇以中小学校长为主角的通讯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新华社)
△《中小学德育故事丛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分小学、初中、高中3卷共18集,60万字,汇编了239个故事,对启迪和引导青少年的思想很有帮助。                   
     (王娜梅)
△国家教委和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于9月5日联合举行向“老少边穷”地区赠书仪式。这次赠送的图书资料绝大多数是教学参考用书,还有一部分是教育理论书籍和工具书,共45万余册。      
    (袁晓京)
△由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于9月9日在崇文区文化馆举行。    
  (李雅清)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代”字号老师的奉献
——记军事经济学院幼儿园民办教师王和青
王其华 彭泽成 杨谦
1989年10月27日上午,在湖北省襄阳县育红学校三年级的教室里,出现了这样感人的场面:
“同学们,因工作需要,王老师就要离开学校,离开……”没等老师说完,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趴在课桌上“呜呜”地哭开了……讲台上的老师见此情景,眼泪也不禁夺眶而出。
那位“王老师”就是军事经济学院军需二系幼儿园主任王和青。20多年来,她在平凡的讲坛上默默奉献,先后21次被评为县、市、省“学雷锋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德育先进工作者”,1989年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最近又被作为总后勤部的唯一代表推荐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
  创办业余夜校
1963年,正当全国掀起学习“雷锋”活动时,16岁的王和青初中毕业了。
“我能做点什么呢?”思来想去,王和青想起办一所夜校,把知识传给家乡失学的孩子!
她用大队部的那间屋子做教室,用卖柴火的钱换来了黑板、铅笔、作业本……
夜校很快开学了。说是夜校,实际上中午也上课,因为扫盲班和小学班就她一人教,全集中在晚上,只有一间教室是不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夜校刚开办一年,孩子们就会写家信了,那些斗大的字也认不到几箩筐的父母说不出有多高兴。年底,乡亲们一致举手要求生产队给王和青加工分,可她坚决不同意。家长送去的学费她也一分没收。
等到第二年夜校上课那天,教室的门槛差点被挤破,来上学的有儿童,有十八九岁的青年,有怀里奶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甚至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任务虽然更重了,王和青却感到格外的高兴,这是对她的信任啊。因而,她一干就是4年!     洒向学生都是爱
196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也就是王和青正式被任命为民办教师那年,一次,她在公社开会时得知电桶漯村因山高路险,条件艰苦,没有老师去教学。
“怎么也不能让那里的孩子成睁眼瞎啊!”王和青见弟妹渐渐长大,可以适当照料父母了,又主动请缨:“让我去电桶漯吧!”
王和青成了电桶漯的第一任老师,当时也是学校唯一的老师。有的学生买不起学习用品,她就自己掏腰包。学生病了,她就亲自送去好药,并在床边给学生补课。有的瑶族学生听不懂汉话,她就学会瑶语。瑶山里经常有狼嚎熊嗷、野猪奔跑,每次放学后她都不辞辛劳地将学生一个个送下山……
1972年元旦刚过,王和青准备回家休产假。突然,天上出现一团团乌云。“看来要下雪了,可学生们取暖用的柴火还没捆回来。”想到这,她怎么也不忍心离去,带领学生将柴火一捆捆地背到学校。学生们驱寒有了保障,可来回跋涉却使她的女儿呱呱坠地在学校。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给王老师提去老母鸡、红糖、鸡蛋、小衣物……有的家长见她孩子没奶吃,宁愿让自己孩子挨饿而去喂养王老师的女儿……
1978年,王和青随军来到了襄北的部队,附近的育红学校听说她在老家从教多年,经验丰富,就聘她去代课,并将最棘手的班交给了她。王和青二话没说便挑起了重担。在她的启发教育下,调皮的学生渐渐变好了,成绩也直线上升,一个全校最差的班被她带成了先进班。从此,学校里哪个班难带,调皮的学生最多,领导就安排她到哪个班去当班主任,而她也总是愉快地服从。
一到冬天,教室里冷嗖嗖的。王和青就将一双双冻得冰凉的小手放在自己肚皮上轮流焐热,让学生们能正常地写字、正常地学习……
王和青很注重德育。1985年,她在刚刚接过一个新年级后的家访中,听到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爱穿戴、爱吃零食,浪费比较严重。于是,她立即组织了几场雷锋叔叔艰苦朴素的故事会,并制作了节约箱,号召学生把零钱、铅笔头等储存起来。
这一招还真灵,没过多时,节约箱就满了。她又组织学生将卖废品的钱购置了贺年卡,写了慰问信,寄给法卡山和老山前线的将士,同时还给附近村庄的“五保户”购了年货。
   至今还是民办教师
斗转星移,王和青从教20多年,多少平凡而动人的故事像奔腾的潮水一样从人们的眼前涌过。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她早已“名利双收”,殊不知,她至今还是个“代”字号老师。
40多岁的人了,可工资还不如20来岁的“小年轻”,就因为她的档案里至今没装进“国家干部”的字样,教龄津贴一分钱没有,调级也与她无缘——她至今还是个普通的民办教师!                      
唯有她自己知道:因为工作,她曾错过了三次良机:1971年,王和青结婚后户口迁到了爱人家,而人却在娘家的瑶山教书。上级分配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指标后,两个公社互相指望,结果两家都没给办。1985年初,育红学校安排她参加“民转公”考试,恰逢她胃病发作,加上几个学生的父母出差而将孩子托她管,使她无暇复习准备。1989年她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后,襄阳县教委的领导当即表态:“你是省里表彰的老师,只要有一个‘公转’指标就是你的。”指标是来了,可她又调到了部队幼儿园……
有人为她惋惜,而她却笑笑说:“一个人总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盘!”
这就是王和青,一个普通的“代”字号老师,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许多人的心!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星!中国心!
——写在我国第28颗卫星上天之际
新华社记者 邬鸣飞 陈继明
此刻,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正遨游在太阳同步轨道;此刻,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专家们正打点行装,准备凯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发射了28颗“中国星”。航天工作者肯定地告诉记者,他们还会一次次集结,要把更多的卫星送上太空!
  “外国有的,中国也要有!”
发射卫星,先得有火箭。
那是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南汇县东部的海滩上,我国首枚“T—7M”探空火箭拖着长长的火舌升空,飞行高度8公里。
这是多么不易的8公里!当时苏联撤走援华专家,一些国家对我实行严密的封锁。为了共和国的自尊,中国专家们发奋图强。在上海江湾机场,他们改造了一座旧碉堡作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没有控制两级箭体分离的定时装置,就买来小台钟进行改装;没有专用的火箭燃料加注设备,就用自行车打气筒为压力源,加注推进剂……
第一枚火箭升空后三个月,毛泽东主席即到上海视察。当听说火箭完全自行研制而成时,他高兴地连声说:“好!好!”“8公里,那也了不起,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80年代初,作为我国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总设计师的孟执中遇到了这样的选择:是打一颗低水平的卫星还是瞄准世界80年代的水平?气象卫星一上天,全世界都可接收,如果水平太低,影响祖国的声誉。“外国有的,我们中国也要有!打一颗高水平的,为中国争一口气!”孟执中的想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赞赏。
1988年9月7日,他和同伴们刚把第一颗“风云一号”送上天际,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转入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的研制。
中国的经济状况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的航天专家们却始终跟踪着世界航天列强:
1984年4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1吨多重的通信卫星送入36000公里高度的转移轨道;
1988年9月,第一枚“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试验气象卫星,创造了中外航天史上大型运载火箭首发就取得成功的罕见纪录;
今年4月,他们又把1244公斤重的“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正在走向世界;
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又使中国跨入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自行研制、发射和运行气象卫星的国家行列!
  力争箭箭成功
通向太空的路,同样崎岖不平。
1979年的一个夜晚,我国研制的一枚火箭发射一颗试验卫星。
当火箭洁白的身影徐徐升起到数十米,突然“轰隆”一声,火箭爆炸了。霎时,发射基地一片沉寂,不少人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科学实验允许失败。苏联1960年发射一枚洲际运载火箭时,一点火就发生了爆炸。法国、美国的火箭发射都有过失败的记录。
然而,上海航天局总工程师孙敬良急了。他心里装着这样一笔帐:美国在航天方面年均投入80亿美元,苏联每年200多亿,而我国的总投资少多了。
“这是祖国人民千方百计省下来的钱,我们穷,失败不起呀!今后说啥也要力争‘箭箭成功’!”他的话也是空间专家们的共同心声。
火箭大发动机是箭的“心脏”。针对其振动大、可靠性差的弊病,上海新新机器厂的科技人员大胆修改原设计方案,采取一系列减振措施,大幅度减少了发动机的振动强度。
箭载计算机是箭的“大脑”。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其元器件逐个“复查”:高温试验——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温度被升至60摄氏度以上。第一个人赤膊进去测试,干不到半分钟,就呼吸困难地跳出来,下一个人紧接着进去。七、八名男科技人员,每次要连着干五六个小时。接着便是零下45摄氏度的低温试验——不厌其烦地测试、改进,终于使箭载计算机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凭着对祖国的高度负责精神,上海火箭工作者的夙愿实现了:80年代以来,上海承担研制12颗卫星的运载火箭,创造了无一失败的记录!
    再苦也要多发几颗中国星
我国的航天工作者都是航天事业的“拚命三郎”。1988年,一家制造火箭平台的工厂甚至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科技人员连续加班加点而得到的报酬却极少,妻子奇怪了,一封信写到厂里,问他的丈夫是否犯了错误,下班回家很晚,而拿回家的钱怎么还是那点“赤膊工资”?但航天战士们有滚烫的中国心,他们纷纷表示“国家有困难,我们能理解”,“再苦也要多发几颗中国星!”
——朝鲜族研究员李相荣出任“长四”火箭副总设计师后,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发射基地度过。长年的劳累使他的胃窦炎时常发作,疼痛难忍,但他仍不肯歇脚。上大学的儿子心疼了:“爸爸,你为什么一定要累成这个样子?”“爸爸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祖国的航天事业赶上发达国家!”李相荣动情地说。
——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课题组长、研究员龚惠兴经常带着同伴,通宵达旦地工作。有一年,研制工作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紧张进行,他父亲病危被送进医院。龚惠兴没有离开试验现场,直到父亲临终前夜才赶到病榻前,但已来不及同父亲说最后一句话。这位刚强的汉子哭了:“为了工作,父亲是会理解我的。”
在上海仪表厂,“长三”火箭平台主任设计师余福良的故事同样催人泪下。他曾主持研制大小火箭平台45套,前后参加过10多次火箭发射工作。去年1月,他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手术醒来后,他坦然地问医生:“请告诉我,我还能活多久,我要安排未了的工作。”医生被感动了,如实告诉他:“如果做好大剂量的化疗和气功,可以活3—5年。”“好,那好,我还可以干几年。”为了争取时间,余福良一连做了10个疗程的化疗,继而又是每天清晨5时起来做气功。长时间化疗引起的低热乏力和恶心呕吐,他都挺住了,最要命的是做气功时的“意念”常常转移,脑海里朝思暮想的总是火箭平台。他实在等不及,没等病愈就急急上班了,到车间分析平台故障,撰写科研报告,还一次次加班做实验。
这就是我们的航天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含辛茹苦研制出了火箭、卫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福音,而且也一次次点燃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中国,需要更多的中国星!
中国星,将永远激荡亿万颗中国心!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洪湖市实验小学张爱文从教39年,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图为她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观时,请老工人讲建筑史。  李晓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