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昔日群众上门求助 如今干警登门解忧
西安解决4万余人户分离问题
本报讯 西安市委市政府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入手,为稳定社会服务,近期为4万多户群众解决了人户分离问题,受到市民的好评。
据统计,今年年初,西安市人户分离4.2万多户,涉及18万多人。由于人户分离,群众买粮难、买煤难,生活诸多不便。
西安市党政领导把解决人户分离问题当做稳定社会、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来抓。市长袁正中、副市长郝树茂等领导同志像抓“菜篮子”那样,深入到西铁分局家属院现场办公,当场解决70多户人户分离群众的户粮迁入问题。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殿奇同派出所干警一道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为136户人户分离的居民办理了户粮油煤迁转关系。
西安市还进一步完善了户口迁移的有关法规和制度。(尚迎宾 孟西安)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廉政建设要真抓实干
毛致用
从去年初开始,我们对全省的廉政建设提出了“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排难而进、取信于民”的指导思想,确定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一件一件地建立廉政制度,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综合运用教育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一件一件地抓落实。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先后抓了九件事:一是坚决刹住农业生产资料在流通环节中的不正之风;二是清理党政机关干部在城镇违纪建私房;三是清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侵占和拖欠的公款;四是坚决刹住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五是严禁购买进口豪华小汽车;六是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七是查处经济犯罪的大案要案;八是制止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经商;九是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这九件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支持。一年多的实践告诉我们,廉政制度建设要紧紧抓住建制、执行、检查、监督这四个环节,真抓实干。
在建制方面我们注意了两点:一是实事求是,可行性强。如制订《关于党政机关干部在城镇违纪建私房的处理规定》时,我们首先组织省直十多个有关部门和全省11个地市的同志深入群众,进行了历时5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从干部建私房中的130多种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具体表现,归纳出8个方面、62种违章、违纪、违法问题,然后再分门别类地作出有关具体规定,通过试点检验,付诸实施。各地反映,这个《规定》既遵循了已有的政策、纪律和法规,又考虑了过去和现在的客观实际,既体现了从严治党治政的要求,又注重了对犯错误干部的教育和挽救,在经济处罚和组织处分两方面都注意了宽严适度、合情合理。二是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我省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各项廉政制度,在办事的意义、目的、内容、政策、程序、违章处罚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界定。
在执行制度时,我们始终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在遵守制度上起表率作用。凡要求下属单位做到的,领导机关必须首先做到;凡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做到。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市县及其部门的领导同志也一再公开表态,从自己做起,并且管好自己的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从实践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言行一致的。去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对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流通环节实行“两公开一监督”的若干规定》后,没有一个领导人批条子。
我们在制定的每个具体制度中,对执纪部门应如何进行检查监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监督不力或不及时查处的,也明确规定要追究失职、渎职的责任。同时,注意及时采取措施克服影响查处的思想障碍。查处当中,我们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3名违纪吃喝的厅局级干部和1名违反农资供应公开办事制度的副县长,都按公开处理的原则,在省报上作了通报批评。
廉政制度得以有效贯彻,群众监督是保证,也是取信于民的关键所在。我们一方面将每项制度公布于众,使群众知道监督哪些内容,如何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各级还普遍加强了廉政举报机构的建设。对于群众举报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迅速组织力量,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开。这样做,既调动了群众大胆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廉政制度不断得到落实。如我们在清理党政机关干部建私房的过程中,全省普遍做到了干部建房的情况公开,省委、省政府有关清房工作的文件公开,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违纪问题的查处结果公开,群众反映很好。省委还组成督查组,分赴全省11个地、市,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鼓励群众监督。实践证明,只要真正发动和依靠群众,廉政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一年多实践还告诉我们,廉政制度建设要同党的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形成更加有力的约束机制,逐步走向“依法养廉、以法保廉”的轨道。       
(作者是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公开办事制度 接受群众监督
各级劳动部门加强廉政勤政建设
本报讯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劳动部门重视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为把劳动部门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的政府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级劳动部门选择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招工、招生、调配、调资升级等方面公开办事原则、制度和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方便基层和群众,减少扯皮、推诿现象,堵塞说情和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今年上半年,劳动部机关先后制定了63个办事制度和规章,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廉政、勤政,做好本职工作的规范。这些制度从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群众出发,以政策、法律为依据,对机关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程序和办法、责任和权限以及工作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并印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要求他们对部机关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北京市劳动局、大庆市劳动局等省市分别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建立了劳动执法监察机构,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和滥用职权的现象,有利于基层和群众开展对劳动工作的监督。
许多基层劳动部门抓廉政建设首先从勤政抓起,做好本职工作,改变作风,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北京市劳动局知青处两年来在审批知青子女回城落户工作中,带着公章下到各区县劳动局,坚持现场阅卷,当场审批,方便了基层,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年各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普遍由领导带领工作组,深入停产、半停产企业,同企业领导研究对策,制定措施,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各级劳动部门十分注意坚持对职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职工廉政意识和抵制腐败的免疫力不断增强。大连市劳动局去年拒吃请76人次,拒收礼物折合现金34900多元。该局李玉泉同志做劳动调配工作近5年,为1.7万多人办理了调转手续,拒收礼品30多种、270多人次,拒吃请百余次,拒收人民币3万多元,连续几年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吉林省四平市劳动局长郭振忠在劳动部门工作30多年,深入基层企业无数次,没有一次接受过吃请,没占过企业一点便宜;他安排了许多困难户子女就业,却没有安排过自己的一名亲友。           (刘学民)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常抓常议 落实责任 推广典型
山东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
本报讯 山东省委从1986年开始,把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作为推动全省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一件大事。4年来,全省共整顿贫困落后村党支部领导班子18232个,占同类型支部的94%。通过整顿,有15312个党支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有6092个上升为一类支部。
省委对贫困村党的建设非常重视,并要求各级党组织层层建立抓贫困落后村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并实行党委领导成员包片、部门包村制度。同时把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
为有效地解决贫困村党支部班子的问题,省委决定每年从省直机关抽调10%,从市地和县乡机关抽调15—20%左右的干部到基层挂职包村,重点帮助整顿贫困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不少地区还抽调得力人员,分期分批地组成工作队,深入基层抓后进班子的整顿工作。几年来,全省3次下派干部到贫困后进村挂职包村,共14719名。
他们还总结推广了开展党支部工作“达标升级”活动的经验。以党建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为标准,划定支部类别,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达标升级要求,年底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评比,把达标情况与支部领导成员的报酬挂起钩来。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全省已有2000多个贫困后进村转化升级。    (鲁祖彤)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李国瑞母亲来京慰问“亚运卫士”
本报讯 日前,“共和国卫士”李国瑞的母亲于春花专程来京,慰问担负亚运会比赛场馆安全保卫的李国瑞生前所在部队——武警某部干部战士,并赠送了亚运书籍,鼓励他们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确保亚运会安全,为祖国争光。
                     (王济民 孙延东)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孺子牛征文

  奉献的人生
石冰心
鞍山火车站。
一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踉踉跄跄地背着两个大旅行包上车,列车员拦住了她:“倒腾买卖的,你补超重费了吗?”这个妇女解释一番后,列车员感动地说了声对不起,就帮她把东西抬上了火车。
原来,辽阳市太子河区望水台乡民政助理员朱秀坤,发现乡里的贫困户缺少干活时用的衣帽鞋物,就求在鞍钢工作的丈夫去收集工人们遗弃的尚可穿用的服装鞋帽。日落黄昏,奔波了一天的朱秀坤感到满身疲惫,可一看到丈夫带回的物品时,她就来了精神,一件一件地端详着衣物,琢磨着每件衣物的用场。第二天一早,当她登车为乡亲们送衣物时,发生了上述的那一幕。
朱秀坤家住鞍山,每天五点钟起床,六点钟出家门,乘电车,赶火车,还要换汽车,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她当民政助理员近二十个年头,从没误过一天工。朱秀坤没有多少文化,只上过三年学,对民政工作,她有自己朴实的理解:就是像一条牛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每个民政对象做事。
七月,人们身着背心还热得喘不过气来,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却穿着一身又脏又破的厚绒衣来到了朱秀坤面前。一番对话之后,她得知这位老人叫容志俭,是段夹河村的残废军人。文革大动乱时期,他的残废证无端地被收缴了,同时,一顶“假八路”的帽子也飞到他的头上。从那时起,屈辱和血泪便伴随着他,一条伤腿两根拐杖,撑着他的残老虚弱之躯踏上似乎永无尽头的上访路。这天,他怀着尚存的最后一丝希望来找朱秀坤……朱秀坤说:“您放心,这事儿交给我,我马上就办。”
朱秀坤丢下才八个月的孩子,奔波于乡村、市县和省城之间,上汇报,下取证,调查核实材料。几个寒暑过去,朱秀坤费尽周折,终于把问题弄清楚了。当她把印有民政部制的残废军人证和补发的抚恤金送到容志俭手里时,老人热泪盈眶。
朱秀坤是千百个普通平凡的民政助理中的一员。平凡的朱秀坤用她一颗赤诚的心展示了她的不平凡。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古稀老人的足迹
——记卢嘉锡考察贫困地区
丘庆兰
年逾古稀的卢嘉锡自从1988年年底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以来,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多次深入基层考察咨询,为贫困地区鼓实劲,办实事。
前不久,卢嘉锡刚刚出院,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就率领农工民主党赴贵州省毕节试验区考察咨询组下去考察。毕节地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也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共同支援的贫困地区。从贵阳到毕节大约240多公里,要翻越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卢老不顾旅途劳累,投入了安排紧凑的考察活动。贫困村晏家洼村民组在半山坡上,卢老为了实地看看村民的住房和生活情况,舍车步行,拄着拐杖,沿着村路,一步步走到目的地。卢老考察后对身边同志讲,扶贫工作是振兴中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责无旁贷。
贵州省山区有一种地方性氟骨病(简称地氟病),这种病是氟中毒引起的,病人异常痛苦。卢老观看了有关地氟病的录相后,心情十分沉重,久久不能平静。他动情地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没有人就没有一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应该排到日程上来。环境是影响人民健康的直接因素,保护环境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农工党是以医卫界为主的党派,应该为贫困地区人民的保健和医疗多办一些实事。
在毕节地区考察期间,本来没有安排到毕节师专考察的计划。当卢老听说毕节师专多年来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很多贡献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增加去毕节师专考察的项目。
在毕节试验区考察过程中,卢老根据所见、所闻,和省、地领导交换了意见。卢老认为,毕节地区把握住“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控制人口”这个主题,大方向是正确的。当前,解决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迫在眉睫,万亩样板田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要尽快铺开。贵州省和毕节地区的领导非常重视卢老意见并予以采纳。
去年春天,卢老率农工民主党赴河北省秦唐沧开放区考察咨询组先后到沧州、唐山、秦皇岛进行考察,对开放区的发展规划纲要和建设方案提供了客观的决策咨询,引起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唐山考察期间,考察组的农业专家发现唐海、丰南两县稻田中的害虫稻山象甲虫口密度已经相当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卢老得知这种情况后,心情异常焦急。当时,适逢田纪云副总理在唐山视察。卢老当天晚上就约见了田副总理,面谈了疫情。回到北京后,又立即向有关部门递送了“关于尽快消灭稻山象甲的紧急呼吁”。直到农业部有关部门回函说,已在唐山地区召开现场会,采取措施控制了疫情,卢老才放了心。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侨乡纪行

  耄耋归侨立新风
本报记者 张安南
著名侨乡福建晋江县的钱仓有位耄耋归侨姚望墙,带领乡邻破除旧俗,勤俭节约办红白喜事,树立新风尚。
姚望墙88高龄了,耳聪目明。他的追述依然清晰:他从海外归来,见到村里有位老人病故,家属并不富裕,却张罗办了10多桌酒席,结果背了一身债。他同村里的长者和干部商量要破除这个旧俗。几天后,钱仓村“新风促进会”应运而生,望墙老人担任理事长。
归侨老人80年代初从海外归国定居,原想是度晚年享清福的,自从村里成立“新风促进会”,他成了大忙人。村民曾乌托90仙逝,他的儿子姚贻满先生从海外回来奔丧,准备办几十桌酒席,为高堂做“三朝功德”。望墙老人和“新风促进会”的理事们上门吊唁,开导贻满先生简办丧事。贻满先生满口答应,结果这场丧事办得简朴而庄重,乡邻称道,贻满先生也称心。姚先生从节约下来的钱中拿出3000元,捐给村里办了个幼儿园。姚望沙病逝,他的家属从菲律宾归来奠祭,便随乡入新俗,只举行了一个肃穆的奠仪,把节余的费用20万元菲币捐给村里作教育基金。丧事都简办了,做大寿更可从简。姚贻程先生从海外回来给母亲做80大寿,办得体面又俭朴,皆大欢喜。
从简办丧事,做大寿,工作比较好做,最难做的是婚事新办。尽管破除旧俗的难度大,望墙老人和他的同事总是尽心尽力开导。经过一番努力,婚嫁男女双方还是通情达理的,婚事新办之风也就逐渐拂荡全村。前年,华侨姚先生带儿子回乡结婚,望墙老人上门祝贺,并介绍现时村里婚事新办的新俗,姚先生连声叫好:“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于是,他给儿子举办了一个热热闹闹又没铺张浪费的婚礼。去年,姚桂林在海外的次子结婚时,听说家乡崇尚喜事新办,便把省下的5万元,捐给钱仓小学。
钱仓村“新风促进会”创办8个年头,全村病故的91人,丧事桩桩简办;结婚的24家,婚事件件新办。村里许多侨眷和华侨自愿拿出节余的钱捐办村里公益事业。如今,教育基金会成立了,校舍翻新了,石板路铺成了,石拱桥架好了,灯光球场、娱乐场所也都建成了。望墙老人深情地说:“我们还在村中盖了流芳亭,给立新风破旧俗的乡人留个芳名。”
望墙老人把为乡里立新风视为寻常乐事。他家墙上有副对联,上联:“事能知足心上乐”,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横额为:“乐在其中”。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海里捞针无觅处 退回巨款见丹心
本报讯 吉林省军区干休所原某部队副师长韩景俊,把银行多付给的9千元国库券兑换现金,如数火速退回,在吉林、沈阳两市传为佳话。
7月18日,韩景俊让其儿媳与去沈阳出差的女儿一道,带上家中的国库券兑换现金。19日上午,她俩来到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市沈河票券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室,好不容易换回两捆外加零头的人民币。出于信任,二人未加数点就把钱装进包里。当晚乘509次客车返回吉林。
20日上午韩景俊开包数钱。数了两遍发觉有误:带去的国库券只能换回千元左右的钱,怎么竟是一万多元呢。他把在家的老伴、大儿子、女儿都叫到跟前说:“咱们不能占国家的便宜,现在不知营业员急成什么样子……”他让女儿立即打电话告诉沈阳那家银行。
下午两点半,沈河票券股份有限公司接到电传,为查找这笔巨款忙了一昼夜的经理、营业员们松了一口气。办理兑换业务一不留姓名,二不看证件,在400万人口的城市中,查找犹如海里捞针,他们日以继夜地走访了十余个大单位,毫无结果,没想到从远隔450公里的吉林却传来了回音。  (侯德伍)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高阳县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
本报讯 河北省高阳县为发挥和加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近两年,充实政工干部六十三人,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发展党员六十八人,有四十六名是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人。        (霍林)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南阳法院开展纪律整顿教育
本报讯 河南省南阳地区下辖十三个基层法院共有一千五百二十二名干警,在开展纪律整顿教育中,他们对检查出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严肃处理。南阳县法院一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在办理信贷案件中,将信用社奖励法庭的四千多元现金占为己有。还私自立案,收取好处费八百元。此案已交检察机关查处。
                          (杨文杰)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情暖人间
——记陈国富家庭敬老院
河北省魏县郭堂村农民陈国富,两年前用自己多年积蓄的2.6万元资金盖起13间瓦房,建成家庭敬老院。他把全乡13位孤寡老人接到家里,组成了一个21口人、13个姓氏的特殊家庭。今年5月中旬,邯郸地区民政局受民政部委托,将一块写着“德高义重”鲜红大字的铜匾,送到陈国富的家中,作为对他办家庭敬老院的嘉奖。
陈国富今年52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曾含辛茹苦13年赡养一位烈士的母亲。几年前,他看到一些孤寡老人生活不便,立志设法让这些老人享享福。党的富民政策使他多年夙愿得以实现。1988年7月20日,一个特殊的家庭——陈国富家庭敬老院诞生了。
李志忠 李天增摄影报道
(附图片)
已出嫁的大女儿陈爱珍(上)套上小驴车,专门回娘家接爱看戏的老人去婆家村里瞧戏。
陈国富的老伴宋秀清(左二)早早为老人们拆洗了越冬的棉被。
全家人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碗汤,共享天伦。全家福——13个姓氏的特殊家庭。
全家福——13个姓氏的特殊家庭。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福建某部抵制不良风气
本报讯 武警福建石狮边防大队,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成立一年多来,查出治安、走私案件三百余起,走私香烟四千余箱,走私船只二十五艘,淫秽物品三千多件。部队干部战士有八十多人次拒收贿赂达九万余元。 (邓茹)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齐市民兵预备役师维护治安
本报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军分区预备役师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维护社会治安,被当地群众誉为“拳头部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齐齐哈尔市的发案率比上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二十三。 
(王瑞光 包良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