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比较文学之我见
季羡林
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显学,在中国也正是方兴未艾,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气象。
然而,若干年前,外国学者有的已经发出了比较文学有了危机的呼声。当时对这个危机声,也没有过细地去推敲研究,只不过是“只等秋风过耳边”而已。
可是,最近中国方面也有人扬起了比较文学危机的呼声。这就促使我不能不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我感觉到,这样的呼声不是没有根据的。
危机何在呢?现在不少作者喜欢中外文学家的比较。在中国选一个大作家,比如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等等。又在外国选一个大作家,比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等。选的标准据说是有的,但是我辈凡人很难看出。一旦选定,他们就比呀,比呀。文章有时还写得挺长,而且不缺乏崭新的名词、术语。但是结果呢?却并不高明。我自己往往如堕入五里雾中,摸不着边际,总觉得文章没有搔着痒处,写了犹如不写。比较文学真好像有无限的可比性。可比性而到了无限的程度,这就等于不比。这样一来,比较文学的论文一篇篇地出,而比较文学亡。
我觉得,这就是我在北京市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言时灵机一动的根源。我那个简短的发言颇得到几位比较文学老前辈的首肯,可见我的想法还是有一些代表性的。
比较文学的比较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也可以称为规范。这个想法在将近六十年前就有人讲过了。已故陈寅恪教授在1933年《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写道:
“即以今日中国文学系之中外文学比较一类之课程言,亦只能就白乐天等在中国及日本之文学上,或佛教故事在印度及中国文学上之影响及演变等问题,互相比较研究,方符合比较研究之真谛。盖此种比较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否则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取以相与比较。荷马可比屈原,孔子可比歌德,穿凿附会,怪诞百出,莫可追诘,更无所谓研究之可言矣。”这一段话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我曾在一次会上讲到,我希望年轻的比较文学者们把比较文学看得难一点,其最基本的动机,即在于此。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想搞比较文学,至少必须通中国文学,另外再通一门外国文学,不能精通,也要稍通。对中外文学的理论和发展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解。具备了这样的基础,就不至于乱比、瞎比。比较的结果也会有助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因此,我奉劝有志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年轻朋友们,要把比较文学看得难一点,再难一点;越看得难,就越有好处。


第8版(副刊)
专栏:

  “舞神”——戴爱莲
海溪
她三岁开始学习芭蕾舞,五岁登台表演,人们称之为“开创中国芭蕾舞的一代宗师”、“人民的舞蹈家”。自任华北大学舞蹈队队长起,她就有十多个头衔。她就是戴爱莲,如今已74岁高龄。
1987年金秋,她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到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采风。短短的十几天,戴女士踏遍了文山州的壮乡苗岭、彝村瑶寨,每到一地,都与各族民间艺人促膝交谈。地处中越边境的麻栗坡、富宁、西畴县,由于许多乡村不通公路,几十公里路程的村寨,戴女士都是步行。半路上,干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饥饿了,和大家一起啃饼干。由于年岁太高,加之从未走过山路,所以,每爬一坡,每上一坎,戴女士都会气喘吁吁。同行的人过意不去,想跟当地农民租用一匹马给她骑,她却摆手制止,说:“艺术之路本身就是一条坎坷艰难的路,要在这条路上攀登的人,不吃点苦,不流些汗,哪行呀?”
现代舞起源于美国,创始人是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到了鲁道夫·拉班时,进一步发展了现代舞。拉班创造的舞蹈速记法,被称为“拉班舞谱”。在国际上,“拉班舞谱”在很多国家的舞蹈学校已成为必修课,有些国家还设有舞谱图书馆。戴爱莲在我国也举办了拉班舞谱学习班。初级班于1980年开学,共有学员70多名。戴女士不顾年迈,不辞辛苦,每周教课四个下午。她耐心指导,细心讲解,使学员掌握了初级知识。1982年,她又举办了拉班舞谱中级班。这期间她病倒了多次,但坚持授课。学员们终于学会阅读用中级水平舞谱记载的舞蹈资料。他们开始用舞谱记录中国舞蹈,有人记西藏舞、朝鲜舞,有人记自己的作品,还有人记京剧动作。为了减低学习费用,戴爱莲腾出自己家里的客厅当教室,拿出自己的舞蹈书籍、舞谱资料和录音机。培养专职舞谱人材,建立舞谱中心,是戴女士多年的心愿。她真切希望我国也能建立舞谱研究机构,促进舞谱的推广和提高。
舞蹈艺术在戴爱莲心目中占居着神圣的位置,使她沉醉其中,乐在其中。早在青年时代她就深入广西和西北各地采风,记录、搜集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丰富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瑶人歌舞》、《青春舞曲》等瑶、藏、彝、苗、维吾尔民族舞蹈。1946年,她在重庆演出一台“边疆舞蹈大会”,同年在上海主演了“边疆舞蹈晚会”,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掀起了“边疆舞蹈热”,戴爱莲也获得了“边疆舞蹈家”的美称。
近年来,戴爱莲作为一名国际舞坛使节往来于亚、欧、美各国,为促进中国与世界舞蹈文化的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各国艺术家之间播下了友谊的种子。为表彰她的功绩,表达对这位中国舞蹈家的敬重,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她的一尊雕塑头像安放在学院大厅;同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博物馆里也陈列着这一头像的复制品。
(附图片)
戴爱莲近照 沈今声摄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傩和面具艺术
刘厚生
傩(Nuó),这个字对于一般读者可能相当生疏,但是作为古老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却实在是源远流长。傩、傩仪、傩祭、傩舞、傩戏以至傩面具等等,从周秦以来,可以说史不绝书。不过这个“不绝”仅是“不绝如缕”,仅在史籍中很小的范围里受到注意,有所记载。最近十年左右,在改革开放的大氛围里,学术界对傩文化——特别是傩戏的寻找和研究,才出现了一个相当热闹的新局面。
过去,由于材料的缺失,人们以为傩戏最多只是在云贵川湘等山区还有些原始遗留,但是现在却发现,江苏、安徽也有相当完整的傩戏或傩舞,远到东北嫩江流域,也有傩舞的踪迹。傩舞、傩戏不仅是一种历史存在,而且在现代仍然是一支庞大的艺术家族。它的各分支的历史发展情况,它在各地的现实生态,同中国戏曲主流的关系,今后的趋向等等,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和关注。1986年以来先后召开了傩文化或傩戏的讨论会;成立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出版了《傩戏论文选》和《中国傩文化论文选》等书;研究傩文化和傩戏的专家学者已遍及一二十个省市区,数以百计。傩文化以至傩戏,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可以说已经打下了初步基础,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和研究。
傩是我国古代过年期间举行的驱疫逐鬼、消灾纳吉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歌有舞,有整套仪式。可以在庭院室内举行,人数不多;也可以组成队列仪仗,上街巡游,规模很大。一般认为,大致到宋代,在傩舞的基础上,发展出傩戏。这是一种原始型的戏剧形式。据了解,我国现在约有十几个民族有着二三十种各有特点的傩戏,其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已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
傩舞和傩戏在人物装扮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戴用面具。自然,用面具的戏并非中国所特有,世界上许多国家——主要是东方国家的多种民族舞蹈和民族戏剧中都有用面具(盖在脸上或套在整个头部)以装扮神鬼鸟兽和人物的。中国的傩面具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面具艺术之一。研究傩文化、研究中国戏剧史、对中外民族戏剧进行比较研究,都离不开面具。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几乎完全是空白。现在,终于突破了零。一本豪华的《贵州傩面具艺术》出版了。贵州是中国傩文化、傩戏和傩面具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1988年在贵阳举办了贵州傩艺术形态展和贵州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眼光,有魄力,他们同贵州省艺术研究室合作,从搜集到的五百多具傩面具中选出了227具精品,一具一照,全部用彩色图版印出。书前有傩戏研究专家皇甫重庆写的长篇绪论。是研究傩文化不可缺少的形象参考书。


第8版(副刊)
专栏:

  看紫禁城陶艺展
张仃
中国彩陶文化从仰韶期算起,有五六千年历史。前几年我到浙江看到河姆渡黑陶,上限到七千年。最近我看过甘肃博物馆彩陶,才知道这几年在黄河上游挖掘出的彩陶已有八千年历史。这是人类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陶艺在世界上获有盛名。但到封建社会末期,开始走下坡路。清乾隆以后,特别是官窑,陶艺走向繁琐庸俗。强调特技、绝技,如某地名窑瓷器追求薄如纸、声如钟等等。艺术评论、新闻导向也时常作自欺欺人的宣传,降低人民欣赏水平,歪曲人民审美趣味。
美景不常,靠老本过日子已经不行了。中国名窑陶瓷,在外国变成地摊上的廉价货,国际市场被人家占领。
怎么办?明式家具有过有益的经验。那就是艺术家与艺人相结合,在历史上产生优秀的艺术品。直到目前仍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
弘扬民族文化,但绝不是抱残守缺;而是把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并向前发展。对其他民族好的东西,也要借鉴,但不是抄袭,更不是代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仍是重要的方针。
看了北京紫禁城陶艺展,令人振奋。这样多优秀的艺术家投身陶艺,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复兴和发展带来希望。


第8版(副刊)
专栏:

  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
——读《历史·史剧·现实——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
黄侯兴
近年来,以历史题材创作的影、视、小说、话剧、戏曲,层出不穷。正是在创作活跃而需要更多的理论借鉴的时候,傅正乾同志的《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这本专著,在总结郭沫若史剧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郭沫若的史剧理论体系。这对方兴未艾的历史文学创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在探讨郭沫若史剧理论体系时,力避孤立、静止的研究方法,而是结合剧作者近半个世纪的创作道路,循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对郭沫若的史剧理论与创作实践作了动态的、细密的考察。
在论述郭沫若的悲剧理论时,作者注意了纵横比较。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直至高乃依、德莱登、狄德罗、莱辛、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以及“五四”以来的胡适、欧阳予倩、余上沅等的理论主张作为参照,较系统地阐明了郭沫若在悲剧理论建设上的继承与创新。
郭沫若是史学家、剧作家,但他早年学医,接触过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并不断汲取西方近代人文科学的丰厚营养,这使他的戏剧理论有可能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例如他强调作家写历史剧除了要懂得史学、哲学、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还应具有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识,方能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典型。作者对此作了专题研究,明晰地勾勒出了郭沫若史剧理论独具的这一特色。
结合郭沫若的理论主张,作者还深入研讨了文学的民族性与史剧的民族化问题。作者认为,话剧这一戏剧形式虽然是从外国移植的,但作为史剧首先应体现中华民族的特点,剧中人的气质、性格、习俗和语言,都应该是民族化的;外国戏剧形式的引进,也应加以溶化和改造,使之具有本民族的特质。当然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要不断革新、创造,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与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
此外,从提高戏剧技巧的角度,作者还较完整地归纳了郭沫若提倡的几种艺术手法,如伏笔与显笔、冲突与节奏、化入与化出、环境描写与气氛渲染、幕后伴唱与语言诗化、人物独白与心理描写等。
这本专著,倘能结合郭沫若美学思想的演进,艺术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等进行多视角的研究,对指导当前的话剧创作,定会有所助益。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一位随着中国建筑工人走向中东劳务市场的工程师,火热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5年时间,数易其稿,业余创作了长篇小说《情满波斯湾》(王履辉著)。这部小说题材新颖,描写的是中国建筑工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到异国他乡工作的故事。中国工人面对激烈的斗争,振奋民族精神,改革旧的体制,终于在中东承包市场上赢得地位和信誉。作品颂扬了他们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日前,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单位在南通召开了座谈讨论会。      (单木)
△长篇小说《黄花谷》(关登瀛著)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一个下肢瘫痪的农村残疾少女王秀梅在获得知识后,经过顽强的拚搏,终于成为一个造福残疾人的女企业家。                 
      (丁)
△1950年解放的舟山群岛,已建成千岛之城。为了反映这一历史变革,歌颂40年光辉历程,浙江省舟山市文联、市作家协会、《海中洲》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庆祝舟山解放40周年”文学作品征文活动。     (何)
△现应聘担任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的中国小提琴家薛伟,8月30日晚与中央乐团联袂在北京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演出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的协奏曲作品。指挥韩中杰。27岁的薛伟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林耀基先生,1985年赴伦敦留学,这以后曾在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东京国际音乐比赛、卡尔·弗拉什小提琴比赛获奖。        
                (肖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