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展经济 稳定边疆 富民兴滇
——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
本报记者 任维东
记者最近借中共云南省第五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之机,就“八五”期间振兴云南经济的基本思路问题,采访了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
记者:富民兴滇,是云南各族人民和广大干部的历史使命和孜孜以求的共同心愿。请普书记简要介绍一下过去五年的经济情况。
普朝柱: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七五”期间,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全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1984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2.6%,国民收入增长60.4%,财政收入增长2.1倍,是建国以来较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也很好,农业夏粮和早稻增产3.5亿公斤,秋粮长势喜人,可望突破最高年产量。上半年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7.6%,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4%,但全省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与经济发达的兄弟省市差距仍然较大,还存在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如农业基础脆弱,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支柱产业单一,人口增长过快等。
记者:云南省委提出,到本世纪末云南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请问,拥有3600万人的云南省,将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普朝柱:持续稳定地发展经济是全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逐步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省委认为,今后五年云南发展经济的基本路子是:以农业为基础,确保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继续发挥烟、糖、茶产业的优势;加强交通、能源的基础建设;重点开发磷化工、橡胶加工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林纸加工业四大产业,同时为机、光、电、仪、旅游、香料、医药等后续产业的开发创造条件。以略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
记者:请具体谈谈如何结合云南实际,实现这一思路。
普朝柱:省委、省政府准备着重抓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办好农业,确保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实现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为了在1995年实现粮食生产达到年产120亿公斤的目标,省委确定从今年起,用6年时间建成2500万亩稳产高产田,改变粗放经营、浅层开发、低度利用土地资源的状况,走依靠科技、深层开发、集约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要调动3000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坚持土地、山林公有,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切实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增强发展后劲,克服短期行为,要把从各方面压下来的投资,把省地县三级用于生产建设的大部分财力和物力,集中投入到农田水利、农用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煤炭、教育科技和邮电通信建设上来。针对交通滞后这一制约云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坚持国家地方一齐上,加强公路干线的改造和新建,尽快修通几条重要经济连接线,加速南(宁)昆(明)铁路建设,争取广(通)下(关)铁路早日列项,同时发展航运、水运,逐步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在能源建设上,认真抓好漫湾及鲁布革电站等续建工程,争取大朝山电站和昭通褐煤坑口电站及早开工,加速澜沧江中下游水电的连续梯级开发,新建和改建骨干火电厂和骨干煤矿,同时发展中小水电和地方乡镇煤矿。
第三,推动科技进步,继续发展烟、糖、茶等优势产业,充分挖掘现有企业潜力。要依靠科技,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搞好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开发磷化工、有色金属、橡胶加工、林纸加工等四大产业,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真正使这四大产业成为云南新的经济支柱,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
第四,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必须破除保守观念,增强开放意识,广辟交往渠道,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要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继续发展我省同欧、美、日等地区与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把对外开放的重点转移到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方面来,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逐步把云南建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陆上通道。要多出口、多创汇,大胆引进外资,做好消化吸收工作,鼓励各方人到云南举办“三资”企业。本着互助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发展同兄弟省市的横向联系,欢迎来投资办厂、开发资源,给予必要的优惠。
要实现上述要求,其保证条件是:必须坚持教育为本、科技兴滇;控制人口、保护生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真正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云南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展社会化服务与深化农村改革
赵华胄 张广友
我国农村在实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改革究竟怎样进一步深化?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我们以为,建立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中心环节。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其本来意义上说,包含着家庭经营和以服务为主的统一经营两个层次。家庭经营是重要的,但统一经营也不可缺少。保留家庭经营优越性,克服局限性,一项比较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社会服务。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服务的好坏,对家庭经营的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关系极大。有的同志把社会化服务同家庭经营对立起来,这是值得商榷的。
不少地方的实践表明,即使在其他条件没有多大改善的情况下,只要社会化服务得到加强,农业就能够稳步增长。“大包干”故乡安徽省滁县地区粮食连续11年增产,一年一个新台阶。1989年的商品粮的产量比10年前的总产量还要多几亿公斤。他们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下功夫建立多层次系列化服务网络,农经、农技、农机等“六站一公司”遍布全区。黑龙江省肇东市,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近几年他们社会化服务搞得好,全市326个村,村村都能提供机耕,灌溉,购买化肥、良种、农药等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服务。良好服务加上其他因素,四年间这个市的粮食产量就翻了一番。值得深思的是,这恰恰是在全国粮食生产徘徊时翻番的,是在社会上议论家庭承包已经没有活力时翻番的。
(二)发展社会化服务,是农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重要步骤。在这种经济行为的背后,农村经济在悄悄地进行着新的组合和分解。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组合。在县、乡、村以及农户联合体不同层次的服务网络中,把国家、集体、个人拥有的技术、资金、劳力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组合起来,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过程的分解。它把原来集聚在一个农户的生产全过程的职能,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若干环节,分解开来并分离出去。正是这种组合分解,冲破农村自给经济封闭的格局,使农户的家庭经营成为整个社会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协作体系中,由此推动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和推行先进科学技术创造有利的条件。
发展社会化服务涉及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这可以从农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在农业内部,建立双层经营结构,使家庭经营的小规模,与服务社会化的大范围相结合,从而收到规模经营的效益。在我国,目前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和城近郊区外,大部分农村由于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农民脱离作为生活保障的土地还有不少顾虑和阻力,从服务入手实现规模效益农民却很乐意接受。社会服务既满足了农民发展生产的要求,又不触动农民最敏感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会引起心理或社会振荡。第二,在农业外部,社会化服务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亿万农户经济活动与国家计划之间,架起一座用经济手段联结起来的桥梁。国家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提供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的信息,并在资金、技术以及物资的扶持上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要求,体现出鼓励或限制的政策导向,影响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减少不利于国家计划的盲目性,同时克服市场波动给农民带来的风险。
不能把发展社会化服务单纯地看做一种经济行为,它还关系到农村上层建筑的完善。最明显的是,有利于推动基层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干部作风的转变。实践表明,凡是社会化服务搞得好的地方,一般都是基层组织比较好的地方,干群关系也都比较融洽。
(三)从许多地方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践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由于各地生产力水平不同,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建立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区别情况,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可一刀切,更不能重犯“一平二调”的错误。在那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可以从农民最需要、对发展生产作用大的单项服务起步,向多项服务发展,由提供种植业产前、产后几个环节上的服务,到逐步提供生产、科技、流通多功能综合服务。
——要调动国家、集体、农民等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层次社会化服务网络。村级集体经济在社会化服务中无疑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构成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内容不单纯是村级集体经济,还有国家和农民两头。商业、供销、运输、银行、科技等部门,农民自办的灵活多样的各种协会、研究会、服务站、购销站等组织,都应当纳入到这个网络之中。必须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方针。
——向农民提供服务,还要注意坚持自愿原则,低利原则,方便原则。不可以强迫农民接受你的服务,不可以沾染衙门和官商作风,给农民带来不便,更不可以借服务之名,行吃农、坑农之实,把好事变为坏事。遵循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行政型向经济型转变是对的,可以而且应当进行有偿服务,但是要适当,要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不要忘记服务这个大目标。应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思想,把本部门事业和农村经济捆在一起,在服务中发展自己。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综合措施,必须同农村各项工作,特别是基层建设协调配合进行。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放权到乡镇 服务到村户
——莱芜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
如何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新的突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山东泰安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总结、推广了所辖莱芜市“放权到乡镇,服务到村户”的做法,取得一定成效。莱芜市的经验表明:强化乡镇政府职能,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一条有效途径。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有28个乡镇,1005个行政村,109.8万人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想致富、盼服务”的农民,迫切要求乡村两级在种、养、加、农、林、牧各个领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够完善,村一级“统”的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旧体制的束缚,设在乡镇的一些直接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分支机构仍然由“条条”管着。“看见的管不着,管着的看不见”,乡镇政府难以有效地协调他们搞好服务。针对这些问题,泰安市委在莱芜进行了农村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在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向乡镇放权,以促其更好地为村户服务,逐步建起了以县为依托、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以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横向分层次,纵向分行业,上下连接、纵横交叉、成龙配套的服务网络,形成统分结合、运转灵活的经营机制。基本做法是:
一、强化乡镇职能,为搞好服务创造一个“小气候”。他们先后将市直属部门设在乡(镇)的农技、经营管理、兽医、林业、水利、农机管理、物资购销以及文化、教育、工商、税务等23个分支机构下放给了乡镇管理,有的是人、财、物三权下放,有的是放了行政指挥权。乡镇政府在不增加编制、人员的前提下,建起了“五委”(经委、商委、农委、文委、社会保障委)、“一站”(统计站),加强对各单位的协调和指挥。
二、健全完善服务组织,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乡、村相继建起了不同形式的服务组织。乡镇一级,普遍以各站、所为依托,建起了经营管理、农技推广、农业机械、土地开发、农田水利、林果生产、畜牧生产、蚕茧生产、农用物资供应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十大服务体系。村一级普遍健全完善了“一站”(购销服务站)、“一校”(农民技术夜校)、“几组”(如林业、农机、科技服务组等)。各种“协会”生产经营联合体、个体服务户等民间自我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些服务组织既承接、转移市、乡服务,又独立自主开展服务,解决了服务到户的问题。目前,这个市村级服务组织已达到4428个,民间技术协会160个,服务性的个体户8100个,联合体805个。
三、建立服务实体,强化服务功能。莱芜市及时总结推广了杨庄镇兽医站“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搞好服务促发展”的经验,走出了一条自我武装、自我壮大、自我发展、以服务养服务的路子。目前,莱芜市市、乡两级实体性服务组织已发展到287个,固定资产4800万元,流动资金2900万元。这些服务实体,大都实行企业化管理,或个人承包,或集体承包,成了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中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村级经过摸索,走出了一条“以两田制(口粮田、责任田)起步,村办企业(多种经营)开路”,“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服务实力”的路子。1989年这个市已有65%的村实行了“两田制”,村办集体经营项目已发展到4500个,总收入达到6.04亿元。
四、明确服务内容和职责,解决好服务规范化问题。乡镇一级服务组织,主要是“面向两个对象:村与户(“户”主要是专业户、重点户)、肩负两重职能(行政管理和经营服务)、运用两种手段(开展有偿服务和集团承包)”。村级主要是“四大职能”,即组织协调职能、利益调节职能、经营管理职能和资产积累职能。
五、健全制度,确保各项服务落到实处。建立了服务计划、双向承包、岗位责任制和检查监督等制度,公之于众,计分考核,考核成果与报酬、干部任用挂钩,保证了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要逐步完善农村信贷投入机制
孔凡桂 薛家富 宋明晓
多年来,农村金融部门向农业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投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农村信贷投入机制,对于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当前信贷资金向农业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纯农业贷款管理偏松,挤占挪用屡禁不止。比如少数基层行社将本来属于农村工副业生产项目的贷款,纳入农业贷款科目核算;某些借款单位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名义取得信贷,然后转移用途,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等。
2、纯农业贷款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农业贷款必须有借有还,按期偿付。而目前某些贷款不仅不能按期偿还,还由于部分行社内部经办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对借款单位的生产项目,尤其是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大型农业机械的购进缺乏严密而科学的评估论证,就盲目发放贷款,结果造成盲目投资;某些单位在没有自有资金(或比例很低)投入的基础上搞“钓鱼”工程,有的连当年的利息也难以付清;有些行社基层单位在办理贷款时只讲究政治需要,不注重经济效益和信贷效益,以至加大了贷款的风险程度。
3、种粮大户的贷款额偏低、限制太严。近年来,各级行社从个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出发,从严控制个体户的贷款额度。这对压缩个体工商业以及其它各业不切合实际的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不利于专业户发展农业生产。
采取对策逐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行计划单列,将纯农业贷款从农业贷款中分离出来,重点管理。
2、从严管理、加强考核,防止挤占挪用。各级行社要建立完整的审批手续,规定严格的审批权限,不宜将大额贷款的审批权限过多地下放给基层。
3、适量放宽种粮专业大户的放款额度。对粮油种植专业大户,在其购进生产资料有困难时,资金不足部分,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应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并根据他们的经营规模,经济承受能力和信用度等情况,适当放宽放款额度。
4、注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信贷运用效益。一要提高行社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对借款对象以及对大中型农业骨干工程深入考察,并给予科学论证;二要强调纯农业借款单位自身的自有资金比例,根据他们的承受能力决定放款额度。对缺乏自有资金,在未经过农行信用社评估论证,就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的单位,不应给予贷款支持。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一个售粮大户的胸怀
全国售粮模范、江西省南昌县蒋巷乡玉丰村农民刘士新今年在议价粮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仍然将6万公斤余粮卖给国家。他说,虽然议价粮价格下跌收入损失近万元,但我是劳模,少赚一点,多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应该的。   新华社记者 刘继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