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亚运博览

  亚运:培养一流观众的契机
本报记者 陈华
    (一)
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以来,成千上万观众涌向体育场馆。是他们的参与,把赛场气氛渲染得红红火火,也使“团结、友谊、进步”的气氛和爱国热情得以强化和张扬。
体操男子团体决赛后,我国体操运动员李敬这样说:“我很高兴,没辜负祖国和现场观众的期望。”在看台上的退休老工人王兴舟则说:“看着国旗升起,我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强烈的爱国主义,沟通了台上台下的两颗心。北京大学的王小彤也有同感:“听到国歌奏起,我只觉得热血上涌。”
开赛一周,较能体现中国观众心情的,恐怕是中国与南朝鲜足球队交锋的那晚。丰台体育中心远离市中心20多公里,球迷仍把看台上3万多个座位塞得满满的。场内看台上打出的横幅,显示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和四面八方:“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纺织拉拉队”、“重庆球迷协会”……
毫无疑问,人们正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届运动会。北京市组织了一支20多万人的文明拉拉大军,有统一的指挥,喊一致的口号。一位外国记者目睹后说:“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个首创。他们好像把看比赛变成了节日。”
    (二)
连日来,中国运动员的节节胜利鼓舞人心。与此同时,人们对中国运动员的期望值也在上升。这是正常的,但是否也有负面的成分掺杂其间?比如,有的观众看排球比赛,觉得连赢三局不算啥,干脆在看台上叫“来个15∶0”。在足球场上,中国队未输球时,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一概是“加油”的震天喊声和锣鼓声;等到输了球,锣鼓的调、球迷的音顿时大降,责难声、起哄声接踵而来。
胜负本是体育竞赛的永恒主题。可是,一部分观众总没有正视失利的思想准备。正因为如此,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刘吉在强调培养世界级运动员的同时,呼唤要有“第一流观众”。
    (三)
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举行,为我们的观众提供了逐步成为一流观众的契机。
青年社会学者郑也夫这样侃“球经”:“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热情的球迷,说明中国人走进了现代生活的潮流。”不过,作为一个球迷,郑也夫又认为,一个民族的狂热和热情,常常需要冷静和理性来平衡。
专程来北京观看亚运会的重庆球迷协会会长王绪明,算得上是“传奇式”的人物。他把自己开火锅店、书店的劳动所得,几乎全献给中国的足球事业。可他迷而不狂。他说:“中国体育处在初级阶段,咱们球迷的水平也和这个阶段相适合。中国要有更多热情和有水平的球迷,体育冲不出亚洲才怪呢!”
另一位球迷胡金兆是个戏剧编辑。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他以戏喻球,谈到球迷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他认为,球迷要学会助威,就得从外行看热闹转到内行看门道。亚运会为亿万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普及体育的大课堂,我们要珍惜。
胡金兆真是一位谙熟体育的老人。他的观点,与体育界行家的看法十分相似。中国女排与中国台北队比赛时,中国队员起身扣球,看台上有时会响起有节奏的“一、二、三”,声震中天。可效果怎样呢?女排主攻手李国君说:“这样的喊声,虽然给扣球手以节奏,同样也给对方以拦网的节奏。结果,常常一拦一个准。”她还讲起发球。那一刻,发什么球,发到哪个位置,都需要冷静考虑,拉拉队一个劲地喊“加油”,会使人分心。希望我们的观众们留心看看:运动员在何时用何种方式为队友加油。
拉拉队需要提高。我们相信,伴随亚运而来的体育热,将促使体育观众的水平登上新的台阶。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心系亚运
佛门弟子体育热
在佛教胜地普陀山的普济寺,每当上午亚运会节目一开播,斋堂内就涌来近百名和尚、院工和香客,争睹比赛实况。
每当中国健儿夺得金牌,甘于淡泊的和尚们竟兴奋得欢呼雀跃,寺院的宁静时时被打破。
普济寺当家觉悟法师自谓“出家人身在佛国,心系亚运”。他介绍,全寺的僧人分成了两组,一组白天看电视晚上做佛事,一组则相反。工作与观看亚运盛会两相不误。          (据新华社)
    老教师倾囊观女排
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三中退休教师张幼锐,1981年花去整整一个月的工资、给在日本夺冠的中国女排拍了一份贺电后,好象与她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回,他把去年全家节衣缩食攒起来的1500元钱取了出来,一路坐硬座于8月27日到了北京。
在女排队员进“村”前,他特地前往训练馆看望。为了便于观看女排决赛,老人特地搬到离首都体育馆较近的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住下,表示要一场不落地去助威。                      
  (袁践)
    父母从湛江来
张小冬对比赛充满了信心。这不仅因她曾两次夺得莱赫纳尔A—390级帆板世界冠军,实力在握,也因为父亲张卫林、母亲姜宝惠千里迢迢,自费从家乡湛江市赶到秦皇岛来了。
张小冬和父母匆匆见上一面,就忙着去整理器材,出海比赛。每天上午,父亲都来到停船场,在调试器械的女儿身边,默默地站一会儿。等女儿回亚运村,父亲就陪她走一段,嘱咐她几句。其实,站在张小冬身边的何止是自己的父母!
                         (秦保仁)
    “亚运快讯”传捷报
亚运会开赛后,山东师范大学的6000多名大学生急切想知道中国运动员的战绩,但苦于要上课,没有时间看电视,报纸又来得晚。校团委和学生会便临时组织了一支亚运报道小组,每天晚上十点半前写成“亚运快讯”,贴在校门口的布告栏里。
自此,布告栏前从早到晚簇拥着众多的大学生,他们仔细地观看“亚运快讯”上报道的中国运动员获金牌的项目和总数,并对即将比赛的项目和赛势进行分析。
                       (据新华社)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人物速写

  “洗手间先生”
本报记者 李力
“你问我的名字?咳,甭写我,不就在这儿守着洗手间吗?咱这为亚运的贡献也太间接了。”
小伙儿叫赵武,年方20,1米70,眉目清秀,一颗虎牙好有味道。夜礼服打领结,在新闻中心洗手间门口彬彬有礼地为每一位光顾这里的中外先生们开门。
“在家里,我是‘老疙瘩’。现在我妈还老给我洗衣服。”孩子在父母跟前老长不大,老么更如此。
赵武是北京23中外事服务班的学生,父亲是位退役军官。小赵8月16日“进驻”新闻中心实习,分给他的工作就是当“卫生间先生”。
“我倒没觉得有啥难为情的。我一点也不懂体育,也不喜欢运动,但这亚运会是咱中国人的事儿,哪儿缺了人都不行呀。”
“在家我可不怎么干活儿,在这儿还真干不少活。镜子上不能有水珠,水池里不能有剩水,手纸卷的开头一定要叠成三角形,卫生间哪个角落都不能有灰,水池里也不允许有一根头发……”
让小赵感到踏实的是,没有一个人抱怨他干得不好。赵武每天7小时,就一直默默地工作在这个天地里。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团长访谈录

  “主要是来学习”
——访澳门代表团团长萧威利
本报记者 温宪
“中葡联合声明发表之后,澳门体育代表团参赛亚运会很有意义。”刚满三十八岁的澳门代表团团长萧威利说。
澳门代表团由七十七人组成。萧威利说:“澳门地方小,选择运动员的范围很有限,体育设施也不完备,因而我们不应对运动员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来到北京,主要是来学习。同时,也想表明参加比竞赛更重要。”
萧威利先生一九八一年曾率曲棍球队来过北京,之后又四次前来访问。“我对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奇。”他说,“很高兴中国举办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会。我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想看到二○○○年的奥运会能在北京举行。”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团长访谈录

  “亚运成功也是叙利亚的成功”
——访叙利亚代表团团长萨米赫
本报记者 刘水明
五十多岁的叙利亚体育代表团团长萨米赫·穆达莱拉,二十五年前来中国参加过举重比赛。他说,这次来到北京感慨万千:北京前进的步伐太大了!
在采访中,萨米赫先生特别提到亚运前夕,《人民日报》对叙利亚运动员备战训练情况的报道,非常感谢中国新闻媒介和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萨米赫说:中国是文明古国,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文化,为科学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伟大中国继续在为之努力。他认为,本届亚运会是亚洲体育史上空前的盛会,它的顺利举行将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他说:“我们十分荣幸地参加亚运会并努力促其成功。因为,本届亚运会的成功,就是叙利亚的成功,也是整个亚洲的成功!”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团长访谈录

  “我们要做得更好”
——访泰国代表团团长乍律阿里拉差加兰
本报记者 申明河
“这次非常成功的、盛大的开幕式,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泰国体育代表团乍律阿里拉差加兰团长从这里谈起。他说:“这次亚运会在北京举行,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他向记者简介了第5、6、8届亚运会在曼谷举行的情况,认为本届亚运会从规模上和现代化的程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他说:“亚运村的各项建筑雄伟、壮观,设备先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已决定第13届亚运会1998年在曼谷举行。中国给作了榜样,我们一定要做得更好。”
乍律阿里拉差加兰是泰国奥委会秘书长,也是国际藤球联合会主席。
他说,尽管藤球是泰国的强项,但在29日凌晨输给了马来西亚队。队员和前来助威的人员都哭了。他说自己的心情也不太好受。然而,作为国际藤球联合会主席,他希望泰国队要认真总结经验,争取在下届亚运会创好成绩。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流光溢彩

  流光溢彩
一号楼的祝贺9月29日凌晨,马来西亚的藤球队获亚运会冠军。这是该国代表团,也是住在亚运村一号楼各国运动员得的第一块金牌。因此,全楼为他们感到高兴。当马来西亚藤球队回来时,值夜班的人员特地在前厅列队欢迎。楼长还准备了精美的画册和六盒红茶等,登门向他们祝贺。      (一荣)
慈父严师 中国台北网球选手王思婷,有亚洲网球“女神童”之称。她的教练就是父亲王文直。王教练在谈到女儿时说得很简单:“每天上午带她去上课,下午带她去训练。也许我对她比对别人更严格些。”然而,记者曾听他悄声问王思婷:“肚子饿不饿,要不要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黄晴)
小小拣球员 网球中心有一群小家伙,大都10岁上下。任务是在场外拣球。一次,比赛进行到夜里12点半,孩子们也坚持到底。有个叫张圆的没赶上公共汽车,又回到网球中心,最后在警察叔叔护送下才回到家中。  (黄晴)
拉拉队之战 英东游泳馆里日本与南朝鲜水球队争夺决赛权激战正酣。看台上日本拉拉队与南朝鲜拉拉队也展开了激烈的“拉拉争夺战”。“日本队”挥舞印有国名的运动衫,“南朝鲜队”扯出一面旗帜。“日本队”击掌助威。“南朝鲜队”以椅代鼓,击打椅面嘭然作响。南朝鲜水球队虽输给了日本队,但别出心裁的南朝鲜拉拉队却赢了这场“拉拉战”。        (夏珺)
连赛带买 世界上能够生产全套体操器材的只有五六家,我国的春合体育用品厂是其中之一。亚运会上,一些国家对体操器材极感兴趣,不等比赛结束,便找生产厂家索要价目表。菲律宾队和巴基斯坦队干脆当时付款,从备用器材中买走几件。
张口就是“Good” 记者询问几位蒙古选手对中国体育器材的印象。谁知几位小伙子不用蒙文翻译,异口同声地说:“Good!”据了解,他们对北京亚运会印象不错,“Good”一词的使用率很高。
  (高初建)
众“老记”亡羊补牢 男子花剑团体决赛爆出本届亚运会击剑赛第一个冷门:香港队以9∶7击败剑坛劲旅日本队,夺走铜牌。而如此精彩的比赛几乎没有记者在现场采访。原来,记者们普遍认为日本队的实力要比香港队强一大截,大局已定,看完上午的比赛后就都走了,没再盯下午的铜牌争夺战。晚上冠、亚军争夺战结束后,记者们涌进新闻发布室才得知这一消息,但发布会只有冠亚军队出席。众多记者当机立断,舍去对冠、亚军队的采访而赶去采访香港队,以求亡羊补牢。
巴林运动员的座右铭 巴林参加本届亚运会5个项目的角逐,由于体育水平有限,得奖牌希望不大。每逢有人问及此事,巴林选手就指着运动员餐厅墙上的两条标语说:这是我们参赛的座右铭。记者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餐厅正面墙上左右两侧分别用醒目的阿拉伯文写着“团结、友谊、进步”,“胜不骄、败不馁”。
郑海霞妙答记者问 中国女篮战胜中国台北女篮后,有记者问郑海霞,“你觉得中国队能获冠吗?”满面笑容的郑海霞答:“我有信心。”“你认为对中国女篮威胁最大的是哪个队?”“在没打之前,每个队都有威胁。”(据新华社)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韦唯:托出心灵唱劲歌
晨文
在一次迎亚运的晚会上,台下的韦唯不时咳出声来。她病了。我问:“能唱吗?”她笑笑:“能不唱就好了。”掌声阵阵,还是把她催上了台,唱的是首《北京之约》:北京城向你伸出双手,北京人愿做你的朋友,五千年文明不再沉默,五千年等待这般长久……
谈起这首歌的创作,韦唯说:“那是暮春的一个黄昏,我乘公共汽车去一个什么地方。汽车里人声嘈杂,我默默站在乘客中间,忽然一个旋律清晰地响起,像是来自一个美妙却又模糊的电影画面,又像从我记忆深处涌出,它重复着,没有词,但是我再也没有忘掉,很奇怪。”
韦唯喜欢这个旋律,创作的冲动怂恿着她,一定要写成一首歌。
几天后,中央电视台亚运节目《光荣与梦想》的编导请她参加演出。她想试一下自己的作品,尽管当时歌的主题内容尚未确定,导演还是大胆拍板,并建议她以“欢迎四面八方客人到北京”作主题。
“多少年来,我们第一次举办这样大的盛会,开开国门探知外面的世界并对其报以微笑,友好地伸出了双手,和其他的民族交朋友。我们用了多少年走出了这一步,因此我给它取名《北京之约》。”
这首歌凝聚着韦唯的情和爱。她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长城、天安门,表现中国独有的气质和历史,蕴含民族的凝聚力和博大之爱。
韦唯对自己这首用心创作的体育型歌曲十分钟爱。“在我唱过的很多歌曲中,它是我喜爱、满意的一首。我将它献给亚运会。我借它托出心灵,献给人们。”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一句话评论

  一句话评论
●许海峰获得自选手枪慢射金牌
——这枚金牌是水平与心理的和谐统一
(《中国石油报》彭元正/记者)
●向获奖的中国运动员说一句
——比赛场上兵刃相见,领奖台上彬彬有礼。当接受奖牌、鲜花时,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
(湖南省郴州地区群众艺术馆杨叔安/干部)
●望去现场观看比赛的人们
——把一半掌声,给予失败的参与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89级刘世/学生)
●看亚运,想自己
——亚运金牌只有308块,而运动场外有无数金牌待我们去摘取。
(河北廊坊市邮电局高荣祯/干部)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国庆北京天气以晴为主
本报讯 记者从昨天下午召开的大型天气分析研讨会上获悉,国庆期间北京市的天气以晴为主。10月1日,晴,偏北风转偏南风,风力2至3级,最高气温22℃至24℃,最低气温9℃至11℃。10月2日,晴转多云。(严冰)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朝鲜北南奥委会负责人宣布
双方足球队将互访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记者徐宝康报道:朝鲜北南双方的奥委会负责人,今天在亚运新闻中心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今年10月,朝鲜北南双方的男女足球队将分别访问平壤和汉城。
这是朝鲜分裂45年来,首次达成的体育交流和互访协议。
双方商定,以南朝鲜体育部长官郑东兴为团长的南朝鲜男女足球队,将于10月9日抵平壤。访问结束后,经板门店返回汉城。朝鲜男女足球队将于10月21日抵汉城。
这一互访协议,是9月28日朝鲜北南体育界负责人在北京举行会谈后达成的。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专线电话

  余志诚究竟来自何方 乒乓球为何仍是白的
农业部汽车队魏洁军问:文莱王子苏夫里·布勒基亚参加了男子飞碟多项个人比赛,请问他的成绩怎样?
答:文莱王子苏夫里·布勒基亚在男子飞碟多项个人比赛中,一共168中,在26名参赛者中名列第24。尽管如此,他仍对能够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非常高兴。
一些读者问:本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使用的球是不是黄颜色的?
答:本届亚运会使用的是白色乒乓球。国际乒联决定从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起才正式使用黄色的乒乓球。(景月 桂林)
广东佛山一位读者来电问:你报报道获男子110米栏冠军的余志诚是广东选手,可有些报纸说他是解放军选手,不知以谁为准?
答:余志诚原籍在广东。但是,他在进入国家集训队之前是解放军的田径队员。按惯例应算作解放军选手。           (一丁)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十年神交隔海望 一朝相聚在北京
本报记者 魏亚南
25日,中国女排和中国台北女排第一次交锋。场外,各自的技术顾问谈得格外亲切。
原来,两人是神交十年未曾谋面的好友。一位是北京体院教授、中国女排科研攻关组组长李安格,另一位是号称“台湾排球王”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竹茂。
说起来话长。十年前,中国女排刚刚以单脚起跳扣球和背飞的新颖打法名噪于世时,林竹茂就开始收集这些技术的发明人李安格的技术资料了,并在本队模仿应用。其间,为了学到李氏的真谛,林教授曾托友人来京拜访。从此,双方书信往来不断。也就是从那时起,本不出名的中国台北女排技术不断上升,在汉城奥运会上打败了强手联邦德国队,在世界排坛名列第9。
这次亚运会,是林竹茂第一次率队来到北京。他第一个拜访的就是李安格。两人一见如故,长谈至深夜。林教授称赞,中国女排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李教授则夸中国台北女排进步很快,并拿出几年来发表的论文要送给海峡彼岸的体育同行。想不到,这些资料林教授早已无一遗漏地收集齐全了。
在北京,林教授还请李教授指导中国台北女排的训练。几天来,两人形影不离,总有说不完的话。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加油!加油!” 陈玉先速写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9月29日,参加亚运会的部分运动员、记者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图为缅甸运动员在长城上(左上),菲律宾运动员骑骆驼留影,泰国记者在现场请运动员谈游长城观感。
本报记者 蒋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