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王丙乾谈我经济改革和国际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朝好的方向发展
将稳步协调地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与外部世界的往来与合作
新华社华盛顿9月25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今天在此间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发言时说,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都将稳步、协调地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积极发展与外部世界的往来与合作。
他说,中国经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经过两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形势已发生可喜的变化。目前,夏粮已获丰收,工业生产回升加快,货币回笼情况正常,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控制,外贸取得顺差,国际收支继续好转。
他说,中国愿意努力发展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最近一年多来,世界银行对中国这样一个完全符合贷款条件、认真履行所有义务的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工作一直遭到外来的阻挠。”他呼吁国际金融机构能够尽快排除外来阻挠,为更好地完成其使命继续努力。
在谈到国际经济形势时,王丙乾说,中国希望90年代的最后十年能够成为振兴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的新时代。
他说:“回顾过去的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作为整体的发展中国家的确令人失望。”虽然发达国家保持了战后为期最长的连续增长,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未由此获得预期的增长动力。”“世界经济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导致南北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
他说,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海湾出现的紧张局势给世界经济的前景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它将使不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石油进口国的发展更加困难。
王丙乾说,那种认为只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看法是狭隘短视的。发达国家要真正解决商品市场、资金出路和原料来源等问题,仍然免不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他呼吁国际社会从资金、技术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变贫困,并希望发达国家为经济的发展多承担责任。
在谈到债务问题时,王丙乾说,中国认为,解决债务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从外部给债务国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向债务国提供充足的新的资金和加快实施各项减债减息措施,并扩大其适用范围。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通过第669号决议
委托制裁伊拉克委员会审议一些国家经援要求
本报联合国9月24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会议今天下午以15票对零票,一致通过第669号决议。决议授权安理会制裁伊拉克委员会,审议因制裁伊拉克而遭受损失的一些国家所提出的援助要求,并向安理会主席提交采取适当行动的建议。
据悉,安理会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决定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后,至今已有约旦、也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向安理会提出了经济援助要求。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如果一个国家因执行安理会的决议而蒙受经济损失,那么它就有权同安理会就解决有关问题举行协商。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些国家代表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
要求各国遵守安理会决议 和平解决海湾地区的危机
本报联合国9月24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第45届联大今天开始一般性辩论,一些国家政府首脑或代表谴责伊拉克武力吞并科威特,要求各国一致遵守联合国安理会为解决海湾危机而作出的7项决议。
巴西总统科洛尔表示,遵守安理会的决议是解决海湾危机的根本途径,各国必须在遵守这些决议时承担“法律和政治上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法国总统密特朗说,科威特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员,任何国家都无权结束它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容妥协的。只有伊拉克撤军并释放扣压的人质,其他国家才会从海湾撤军。他说,法国仍希望外交能压倒对抗,通过对话,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海湾危机。
塞舌尔计划和对外关系部长表示,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行动粗暴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一个国家的主权。她吁请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不结盟运动加强努力,寻求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办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建议
延长两伊军事观察团任期
本报联合国9月24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21日向安理会提出报告,建议将联合国派驻伊朗—伊拉克军事观察团驻留期延长两个月。
报告说,伊拉克今年8月17日开始从两伊争议地区撤军,是全面执行安理会1987年第598号决议的重要步骤。至此,所有部队从国际公认的两伊边界后撤已接近完成。然而,在一些地点,两方部队仍未撤出。因此,建议将两伊军事观察团的任期延至今年11月30日。其任务是继续执行监督两伊停火、撤军、释放战俘,帮助双方解决可能发生的紧张事态,并协助双方建立隔离区。
根据两伊军事观察团首席军事观察员给秘书长的通知,报告还建议将来自28个国家的402名军事观察员总数削减40%。
联合国两伊军事观察团是根据安理会1988年8月通过的619号决议成立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花园城市国家——新加坡
李佑
新加坡共和国由新加坡岛和50多个小岛组成,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是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和亚、欧、非、澳四大洲海空航线的交汇点。面积622.6平方公里,人口270万。
新加坡地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植物终年常绿。政府十分重视绿化,尽管高楼林立,但建筑物之间均留有相当空地,遍植花草树木。政府还以严明的法令保护树木和环境卫生。整个国家就是一座整洁美丽的花园,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所称道。
新加坡古称淡(单)马锡,又有狮城、星洲、叻埠等别名。18世纪至19世纪属马来亚柔佛王国。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退出马来西亚,成立共和国。
新加坡国土狭小,又缺乏自然资源,连淡水也依靠国外输入。但凭据地处两洋四洲交通要冲这一地理优势,政府大力发展海空运输、转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并能针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重视高科技的引进消化和本国劳动力的培训,现在其经济发展程度居“亚洲四小”之首,炼油、电子、航空和修造船工业均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并且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据新加坡政府宣布,1989年人均国民收入达1.9万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0.56美元),排名在世界前30名之内;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第17位;以进港船只总吨位计算,新加坡已超过鹿特丹居世界第1位;航空客货运量居世界第9位;外汇市场日成交额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为此自豪地说,“我们是小国中的大国”。
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新加坡考古发现的文物中有我国宋代的瓷器、钱币,清代官员的邸宅。19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闽粤沿海一些劳动者远涉重洋,移居新加坡,同当地人民一起生活劳动,繁衍生息,成为当地居民的一部分。1900至1911年,孙中山先生为发展海外革命力量,曾8次抵达新加坡,居住在晚晴园。1966年,中山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晚晴园被修葺一新,增塑了中山先生的坐像,成为当地名胜之一和中新人民友好的见证。
新加坡独立后,中新两国虽未建交,但在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质性的合作。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4次访华,第一副总理吴作栋曾6次(含部长任内)访华,前第一副总理吴庆瑞1985年应邀担任我国沿海经济开发顾问兼旅游业顾问。我国领导人邓小平、李鹏、田纪云等访问过新加坡。不久两国将正式建交,一定会使两国的良好关系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外长抵纽约出席联大
本报联合国9月24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前来出席第45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下午抵达纽约。
据悉,在纽约的两个星期中,钱其琛外长除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言外,还将参加安理会讨论海湾局势的部长级会议;同数十个国家外长或其他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出席亚洲协会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午餐会并发表演说。钱其琛外长还将代表中国政府首脑出席将于本月29—30日在联合国总部开幕的第一届联合国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
钱其琛外长是在结束了对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4个南美国家的访问之后前来参加联大会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大使向民德领导人表示
中国尊重德意志人民的选择
新华社柏林9月24日电 (记者王德峰)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张大可,24日在柏林向民德人民议院主席、代理国家元首贝格曼—波尔表示,中国政府尊重德意志人民和平统一祖国的抉择。
张大可是在贝格曼—波尔为驻民主德国的外交使团举行的告别招待会上向她表达这一看法的。张大可强调,中国同两个德意志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政府愿意同统一后的德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业已存在的良好关系。
10月3日,随着民德加入西德,德国将实现统一,民德作为一个国家将不复存在,它同135个国家的外交关系也将终止。贝格曼—波尔是在民德加入西德前夕,以国家元首身份正式向各国使节告别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议会授予总统特别权力
戈尔巴乔夫将领导制定向市场经济过渡方案
新华社莫斯科9月24日电 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经过辩论,今天通过了《有关稳定国内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补充措施》的决定,授予总统特别权力,即在1992年3月31日前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总统可随时发布具有规范性质的法令。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今天在议会上就此问题进行辩论时指出,苏联的局势要求权力机构,首先是执行权力的机构有效地发挥作用。他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政治、法律和经济的稳定。为此,他要求苏联议会把一部分立法权授予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要求虽然遭到俄罗斯议会主席团和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的反对,但在苏联议会仍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苏联议会今天还通过了《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紧迫措施》的决定。
苏联议会几天来讨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3个方案:以苏联现有立法文件为基础的政府方案;主张“向另一种社会制度模式过渡”的沙塔林院士方案,即“500天计划”;以“500天计划”为基础并吸收政府方案中某些成分的合成方案。
议会今天通过一项提案,委托苏联总统在上述3个方案的基础上拟订出一个统一方案,于10月15日前提交议会审议。
新华社莫斯科9月25日电 苏联总统新闻发言人伊格纳坚科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昨天通过的决定,将组成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为主席的领导小组,来制定一项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统一方案。
伊格纳坚科宣布,参加这一小组的有沙塔林、阿巴尔金、阿甘别吉扬,以及苏联总统经济问题助理彼得拉科夫和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


第6版(国际)
专栏:

  民德退出华约议定书签字
本报柏林9月25日电 记者许宏治报道:民主德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昨天在柏林举行。民主德国裁军和国防部长埃佩尔曼和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卢舍夫大将在议定书上签字。
议定书规定,民主德国从10月3日起不再享有华约成员国的权利,也不再承担对华约的义务。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代表最迟应于10月2日从华约领导机构退出。华约在民主德国领土上存放的军备物资应交还苏联军队,秘密文件应予销毁或交还苏联。
民主德国从1955年华约成立时起一直是华约成员国。根据民德人民议院有关决议和两德签署的统一条约的规定,民主德国将于10月3日正式加入联邦德国。
统一后的德国将是北约成员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世界油价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本报华盛顿9月25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世界石油市场价格24日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纽约期货市场上的轻质低硫原油11月份期货价昨天每桶再涨2.82美元,升至38.25美元。无铅汽油和家用燃油10月份期货价则分别涨至每加仑(42加仑=1桶)1.0423美元和1.0392美元。
据专家分析,引起油价猛涨的主要原因是海湾局势紧张。交易商们担心,如中东油田真的遭到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全球性石油短缺。
受石油价格暴涨的影响,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昨天下跌近60点,降至14个月来的最低水平(2452.97点)。美元对除了日元之外的其他西方主要货币的比价全面下跌,而黄金价格则每盎司骤升13.60美元,涨至403美元。
据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综合本社记者报道,24日,在欧洲现货市场上,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上涨了2.80美元,达到每桶40.40美元。这是自1980年11月份以来现货市场上的最高原油价。当时两伊战争爆发不久,原油平均价格曾上涨到每桶40.85美元。
24日,欧洲现货市场上的中东迪拜原油每桶价格上涨了2.70美元,涨至每桶33.85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

  华约裁军会议在布拉格举行
华约成员国特别裁军委员会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在布拉格开会,讨论各成员国应保留的各类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最大限额问题。
据捷通社二十三日发表的会议公报说,与会者在规定各国飞机和直升机的数量方面取得了相当接近的意见,但在坦克、装甲车和大炮的限额问题上则没能达成一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将列入九月三十日在纽约举行的华约成员国外长会议的议程。(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律宾总统表示不想参加政党
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最近发表声明说,她目前没有打算参加任何一个政党的计划,但她可以支持菲律宾的一些组织和政党一起为菲律宾人民服务,并且实现共同的目标。
据报道,目前菲律宾联合执政的最大政党——菲律宾民主战斗党,一直在试图说服科·阿基诺总统加入该党,以便在她一旦决定参加一九九二年大选时能有一个政党作依靠。该党主席内·冈萨雷斯最近又建议总统加入并领导该党,以便壮大她的力量,能够更有效地治理国家。但是,科·阿基诺拒绝接受这项建议。
科·阿基诺总统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她不打算参加一九九二年的总统竞选。(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不参加第四十五届联大
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二十三日说,由于美国的阻挠,伊拉克不能参加第四十五届联合国大会。
阿齐兹在给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的信中,指责美国政府拒绝让他的专机在纽约降落是蓄意阻挠伊拉克出席联大。
他说,美国这一举动的目的实质上是要阻止伊拉克在联大会议上阐明伊拉克对于海湾事件的观点并与各成员国对话。
伊拉克政府上星期要求美允许伊拉克出席本届联大会议的代表团的专机在纽约降落,美国以执行对伊制裁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美国国务院建议阿齐兹一行乘商业航班飞往纽约。(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秘鲁众议院副议长被绑架
秘鲁众议院副议长赫拉尔多·洛佩斯·吉罗斯二十三日晚在首都利马被一些身份不明的人绑架。
据警方宣布,属于执政党“变革九十”独立运动的洛佩斯是在他的住宅中被五名全副武装的人员绑架的。事发后,警察立即进行搜查,但是至今没有取得结果。
秘鲁近来发生了一系列政治暴力事件。二十二日,秘鲁前劳工部长奥雷斯特·罗德里格斯在利马被暗杀,凶手至今尚未抓获。(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班牙恐怖组织第二号头目落网
西班牙埃塔恐怖组织的第二号头目何塞·哈维尔·萨巴莱塔二十三日在法国西南部的比亚里茨被捕。
据警方透露,绰号“瓦尔多”的萨巴莱塔是在离开其女友在比亚里茨机场附近的住处时被法国警察逮捕的。警察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支手枪和各种伪造证件。
“瓦尔多”是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追捕的对象,他曾多次参与恐怖活动。一九八七年十月,“瓦尔多”在警方对他的搜捕中得以逃脱。据认为,“瓦尔多”这次落网是对埃塔组织的又一个沉重打击。一九八九年一月,该组织最高领导人何塞·安东尼奥已在法国境内被捕。(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安全供水国际会议上
百余国代表呼吁改善全球饮水
新华社新德里电 来自102个国家的520名代表最近在90年代安全供水和卫生设备国际会议上呼吁,通过社会管理实现安全供水和排污是90年代的首要目标。
会议发表的《新德里声明》中说,安全供水和排污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脱贫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声明说,在1981年至1990年的10年中,世界上数以千百万计的最贫困的人民得到了安全饮水和卫生服务,这是史无前例的大进步。但对目前发展中国家1/3的人口来说,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声明说,到本世纪末,以目前的技术和方法在全世界实现安全供水,就需要相当于目前投资额5倍的资金。
中国代表在会上发言说,到1989年底,中国农村71.8%的人口的饮水质量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6版(国际)
专栏:

  全球饮水难
张友新
1980年,联合国制定了“饮用水10年计划”,目标是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得到干净的饮水,并改善卫生条件。为了进一步解决“饮水难”的问题,102个国家的代表最近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安全供水国际会议。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作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进展,但世界饮水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饮水难”的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有2500万儿童因饮用不清洁的水而染病死亡,12亿居民得不到每天必需的20升用水,20亿人不能饮用消过毒的水。发展中国家的饮水更为困难,这些国家至少有1/5的城市居民和3/4的农村居民不能获得比较安全的饮用水,有17亿人没有足够的饮水,4/5的常见病是水污染和不卫生所引起的,每天造成大量死亡。东非埃塞俄比亚等高原国家,连年酷旱,数以十万计的人因缺水而死亡。亚非拉许多地方的贫民,为了找水喝每天疲于奔命。
饮水为何如此困难?首先是因为世界上淡水分布极不均匀。在非洲的热带森林地区,每年降雨量达到5000毫米,世界富水“首户”加拿大每人每年平均拥有水资源量高达12.2万立方米,而阿拉伯干旱地带的每年降雨量常常是零,最为贫水的国家如阿曼和肯尼亚,每年人均用水量只有540—720立方米。同时,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本该节约用水,而事实上淡水资源浪费惊人。农业用水占世界总取水量的70%,而今天大多数农民仍沿用古老的灌溉方法(漫灌和沟灌),水的利用率还不到50%,造成极大浪费。另外,淡水污染严重,使饮水问题更加突出。英国近五年来河流遭到污染的事件增加了一倍,美国一些地方饮用水遭到氡、镭、铀等放射性污染。发展中国家淡水污染更为严重。
你也许认为,地球上到处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诚然,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水”,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水的行星”,然而地球上的饮用水并不丰富。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却占去了97.2%,剩下2.8%的水,其中绝大部分又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之中,难以利用;可供人类采用的湖河径流水和地下浅层水,仅占淡水总储量的0.35%。地球上的淡水就这么一点点。
人类在没有发现石油的情况下曾经长期存在,假如数百年后石油枯竭,人们可以用其他能源替代它,不会因此而面临生存危机;然而,水资源与石油不同,没有人造水,也没有替代它的东西。一个社会不能缺水一天,否则就会陷于恐慌;一个人如果每天喝不到一两升水,不久就会死亡。所以,水被称为“生命之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的新闻公报指出,到2000年全世界水的消耗量将上升到相当于现在的10倍,水源的开发和净化问题更为突出了。这次安全供水国际会议研究了对策。解决“饮水难”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当你饮水的时候,都应该想想自己能为缓和“饮水难”的问题做点什么。我们期望今后10年世界上有更多的人饮上足够的清洁水。


第6版(国际)
专栏:

每年9月的女神节是尼泊尔的传统节日。届时,成千上万的尼泊尔人云集加德满都,争相观看“活女神”乘车巡游,并盼望得到她的祝福。
尼泊尔是信奉印度教的国家,“女神”被视为国家的保护神,其地位高于国王。“女神”巡游的首日,国王、王后及政府高级官员都要亲临女神庙前恭候,“女神”要在国王额上点吉祥痣,象征赋予来年统治尼泊尔的权力。
“女神”实际是来自民间的童女,年满十一二岁发育成熟后便退位还俗。
图为“女神”出巡所乘的“神车”。
新华社记者 朱士骧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