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踏虹过巴厘
  陈魁元 黄妙英
在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地方特别使人留恋,像印尼的巴厘岛,就叫人一辈子忘不了!
车子还没进岛,就耳闻许多有关巴厘的传说。待车驶到海边,只见整座海岛一片寂静,车不动,船不开,连人也不出门。经打听,原来当天是巴厘岛的民族节日“入闭”节。按规定,这一天全岛居民都不能有任何活动,连国外的游客也要遵守节规。我们只好在海边小镇的一座旅舍里小住了一夜。当晚,我们对巴厘岛的神秘感更加浓厚,忽然忆起20多年前,我们在以大海为背景的照片上写给父亲的诗句:“愿乘长风去,踏虹过巴厘。”
巴厘是小巽他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同爪哇东岸隔着一条狭窄的巴厘海峡。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就在该海域附近。巴厘虽只有约5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在印尼这个“千岛之国”中算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小巧玲珑,在地缘上,延续着爪哇岛的火山带,就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一串翡翠项链中。
我们在香港启德国际机场登机启程时,正是料峭的早春二月,寒风阵阵,毛衣外套裹在身上,仍感御不住风寒。到巴厘后,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气温骤变,按理是酷热难熬,不宜适应,但在巴厘岛,即便是阳光灿烂的正午,仍有海风徐徐吹来,沁人心脾,清凉之意使很多游客忘却了这个溽热的时节。
巴厘是神的国度,有无数陵庙。所到之处,均可看到用各种彩色布块装扮着的陵庙和神社。这些陵庙有的是农事上的祭祠,有的是姓氏血统的宗庙,有的则是印度教的大庙,各式各样,雕塑装饰也迥然不同。巴厘的寺院是典型的印度巴厘教装饰,有左右对称的门墙和善恶互制的神象,神祇祭台就供奉在庭院里。巴厘人的主食是稻米,副食的品种不计其数。他们认为,米是水神与地母的爱情结晶,以稻米为食的人才是神圣的。巴厘人敬畏鬼神,加上这片“神赐”的土地十分肥沃,物产相当丰富,人们似乎乐天知命,世世代代在这里默默地生息。
巴厘的舞蹈十分迷人。我们抵达的次日,恰是“入闭”节后开禁的第一天。沿途居民兴高采烈集结在海滩一处,搭起舞台和各种游乐场所,庆祝他们的节日。人们在婆娑的修竹下翩翩起舞,在大海边尽情歌唱,充分展示了巴厘人的豪放性格和艺术才华。舞台上的演员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男的粗犷强悍,女的温柔美丽,那甜润的歌声,那独特的音乐,那轻盈的体态和优美的舞蹈,把我们带进了诗的意境。他们的舞蹈形式多样,有一定的规律,但无固定格式,有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有虔诚庄重的祀神舞,有轻松愉快的民间舞和自由活泼的集体舞,强烈地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趣。在多面铜鼓、各式铙钹和主导旋律的竹笛组成的打击乐团的伴奏下,这些舞蹈特别有节奏,也十分协调统一。
陪同我们的伊拉万先生,对巴厘很有研究。他说,到巴厘观赏民族舞剧与甘姆兰音乐是了解巴厘文化的捷径。这些舞蹈大都脱胎于宗教信仰。藉着音乐舞蹈,巴厘人将他们潜意识中的善恶、强弱的斗争作了最好的表现。
巴厘的自然风光淳朴归真。在这里,山,绿得浓重;海,蓝得纯净。特别是海滩之美令人陶醉难忘。
巴厘的旅游热点库塔,吸引游客的不是城镇建筑,而是小城外的一处海滩。库塔海滩每天接纳成千上万海外游客,我们见到很多日本人、美国人和欧籍人士,据说因邻近关系,澳洲人来得更多。男男女女穿着都十分随便,一条西装短裤,一件背心或一件当地买的印有巴厘地图的汗衫,就可无拘无束地来往于大街小巷。在海边,人们裸露上身,旁若无人,静静地坐着或躺在柔软的沙滩上,尽情享受着日光浴。
在库塔以东的沙努尔,我们观看了日出。斯时海天幻景殷红,景致物我两相忘。我们将调好的像机交给近旁的两位日本小姐,可能是太激动,照片拍得模糊不清,只见太阳不见人。但这也是一种留念!
(附图片)
在巴厘岛,几乎家家离不开乐器、舞衣、画笔和刻刀。尤其是这里的雕刻十分有名,也不乏雕刻大师。图为雕刻家们创作的情景。
刘正学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比萨斜塔的归宿
杨建华
自今年一月七日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暂告关闭以来,围绕塔的“前途”,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为保护这座古塔“献计献策”的热潮。
目前,护塔方案已逾一万份。但在诸多建议中,有些纯属离奇之谈。比如,与现有斜塔相对称,再建一座新塔,使之成为“连体姊妹”;用悬浮汽球吊住斜塔,以防之进一步倾斜;英国一家制冷设备公司表示,由其出资,将塔基四周的地层冻住;日本一家电业企业则愿在塔旁安置巨大的电扇,让电扇放出大风来抵抗塔身继续倾斜……然而,罗马方面的权威人士说,所有的建议都可研究,唯有纠直斜塔不能接受。
为解决斜塔因地质不好再继续倾斜的问题,几百年来,各方人士一直在寻找护塔的最佳方案。罗马的专家曾发现,造成古塔倾斜的原因之一是,市民采地下水过多,故于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曾要求居民停止采用地下水。这种方法虽使塔的倾斜速度减缓,却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过,罗马新近成立的研究委员会中的专家考里先生却很乐观,他认为,目前斜塔的年倾斜度是一点一九毫米,按这个速度,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待塔身重心超过塔基边缘而倒塌时,至少还需要二百五十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如能找到斜塔历数百年斜而不倒的真正原因,那么,人们将无须求助于任何外部措施,来保证比萨斜塔永久生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乌桕树下的怀念
陆树林
在伊斯兰堡,我常常喜欢去夏克帕里安小山看望一棵树,一棵不寻常的乌桕树。
这棵乌桕树是周恩来总理1964年访巴时亲手栽的,如今已长成一棵枝青叶茂的大树。前不久,在看完音乐专辑《早逝的乐章》后,我又情不自禁地来到这棵树下……
今年3月19日至27日,我国青年代表团应邀访问巴基斯坦,并参加国庆观礼,团长正是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施光南。我代表使馆负责接待工作。代表团离开的前一天下午,按日程游览市容。施光南问我上哪去,我提到了小山和那棵乌桕树。他一听就感兴趣,当即说一定要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我去机场送行。刚在贵宾室坐定,代表团的吴晓路就告诉我:“我们的团长又有新作了。”我急切表示想知道是什么新作。施光南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在自己的膝盖上摊平。我一看,是写在旅馆信笺上的一首歌,题目正是《乌桕树》。
小吴解释说:“昨天,我们参观了周总理种的乌桕树,施老师连夜作词谱曲,写成了这首歌。”这时,光南仿佛明白了我急于想听这首歌的心意,竟小声地为我哼唱起来,从头到尾,认真极了。不知这首歌现在是否已经发表,我只记得歌的节奏较慢,还带有明显的巴基斯坦民歌的音乐色彩。歌词多处重复“乌桕树,乌桕树”。很显然,作者呼唤乌桕树,是在表达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思念之情,也在歌颂中巴友谊。
我听完施光南的哼唱,激动地站起来,连声说:“太好了,非常动听。”想到小吴是歌唱家,曾因演唱光南谱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而倍受巴基斯坦朋友赞赏,就对她说:“你唱吧,尽情地唱吧,让这首歌在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流传开!”然而,光南却说:“我还得修改,现在手头没乐器,回去后还要在钢琴上修改呢。”
当时,我多想把歌复印或抄录下来,留作永久的纪念。然而,贵宾室的扩音器响了,登机时间到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诀别。
哦,乌桕树!我何时再能听到吟唱你的歌声?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油橄榄
——黎巴嫩的“黑金子”
记得刚到黎巴嫩时,朋友送我一盒油橄榄,说这是黎巴嫩的“黑金子”。这腌制的油橄榄,色泽乌黑,果体柔软,味道极美。
的黎波里被称作油橄榄王国。这里方圆几十公里,油橄榄树满山遍野,年产量约4万吨,占黎巴嫩橄榄总产量的4/5。
油橄榄树是常绿乔木,叶子朝阳为绿色,背阴为灰色。开白花,气味香,果实呈椭圆形。黎巴嫩的油橄榄树,以长寿闻名,一般都能活几百年,寿命最长的已有千年高龄,树干几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
油橄榄的收获季节在11月,采集方式五花八门。或先在树下铺上布、毯子,然后用长竿使劲打树枝,直至果实脱落;或站在梯子上,用特制的木梳将果实梳下。近年来,黎巴嫩又出现了摇果机。这种机器可抓住树枝来回摇,让果实纷纷落地。收获季节的橄榄园,农民的歌声,竿子的抽打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油橄榄的实用价值很高。可盐渍,糖饯,营养丰富,是黎巴嫩人餐桌上必备的菜肴。油橄榄又可入药,对咽喉肿痛有特殊功效。橄榄油是唯一从水果中提炼的高级食用油,味道醇厚,爽口不腻,易消化。几千年来,黎巴嫩人一直食用橄榄油。未精炼过的橄榄油,可用来点灯,做化妆品、肥皂等。
黎巴嫩人喜欢油橄榄。在书刊、家具上,大多装饰有橄榄的图案。(王信强)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缆车博物馆
澳大利亚墨尔本西北约200公里处的本迪戈城,群山屹立、壁峭水深,城内外的主要交通工具一向是缆车。
为报答缆车之“恩”,小城的居民创办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缆车博物馆”,向游客展出该城数百年历史中用过的23辆缆车。其中最古老的一辆已200岁,仍可安全载客、作滑行表演。最先进的一辆现正使用,据说完全由电脑操纵,缆车会自动停站、开车,并在途中充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沿途景点。最吸引人的,要算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一辆“黄金缆车”,整个缆车被金线、金箔装潢得富丽堂皇,乘客在里面可一边品尝名厨烹调的佳肴,一边欣赏大峡谷风光。
时下,该博物馆还计划从世界各地收集上百种新老缆车。
(星汉编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法国人与药
魏玉琴
法国人自嘲说,他们是“世界上的吃药冠军”。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也曾幽默地指出,法国已成为地球上最“镇定”的国家。据统计,法国的药品消费量居世界第一。
一项调查表明,一九八九年法国人的医疗开支达五点零一亿法郎,人均开支八千九百二十法郎,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八点九。二十年中,法国的健康投资猛增了十倍,到本世纪末,这方面的费用将超过食品费用。
在药品消费中,以镇静药为最。法国人每年消费一亿多盒镇静药,即平均每人每年消费两盒。专家们吃惊地说,各国的镇静剂消费量都在下降,唯独法国在上升。
法国人大量消费镇静药究为何因?一家杂志认为,“社会压力导致人们忧虑、烦恼是主要原因”,并与人们和社会文化环境相联的病态心理不无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视镇静剂为“生活舒适品”,他们受失业困扰,工作简单枯燥,家庭失和,经济拮据,前途渺茫,于是,便以镇静剂来恢复心理平衡。《费加罗报》指出,法国的儿童、老人和失业者的药品消费量比其它人的高。
法国人的消费心理较特殊,似乎医生开的药单越长越好,因此,医生常应病人的要求开药。另外,法国的药品出售仅限于药房。有的法国人竟同时请几名医生开药,导致了严重浪费。如果仅凭药品消费量推断,人们可能认为,法国人一定都是疾病缠身、弱不禁风。其实不然,法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为七十二岁,妇女的高达八十一点三岁。有些法国人确是“无病呻吟”,他们的健康并不比别人差,但一遇焦虑就乞求于药物。
最近几年,法国报纸不时报道药品过量消费的怪现象,甚至把镇静剂称为“合法毒品”。医生也告诫人们,长期滥用镇静剂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则采取和拟采取多项措施,改变医药业计酬办法,减少药品津贴和医药费报销的百分比。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法国是否要开药品超级市场让顾客满载而归?
原载法国《费加罗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