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见闻征文

  情系中华
严钟
使馆的国庆招待会正在热烈举行。在优美的中国乐曲声中,大红宫灯下,绿茵草地上,来自各界的朋友们为大洋彼岸中国的进步和成就干杯,为中国和阿根廷两国人民的友谊祝福。
突然,有人在我的后背轻轻地拍了一下。我回过头来,一下子认出来了:是十八年前访问过中国的几位老朋友。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刻语言已难以表达大家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那还是六十年代,一批阿根廷议员应邀访问中国。除了北京,北国的长春、东部的上海、中原的武汉和南方的广州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工厂、农村和学校,这些来自远方的朋友受到了热情友好的接待。神州古老的文明,绚丽的风光,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友情,令他们流连忘返,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作为年轻的翻译,和他们一起愉快地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光。我们相约另找时间叙谈。
聚餐会就安排在拉西内斯先生的家里。除了在首都的几位朋友,还有从外地来的。我们共同回忆起他们访华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心情激动不已。拉西内斯说,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总理和他亲切握手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中国加入联合国时,他们曾聚会庆祝;一九七二年得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他们又在一起衷心道贺,因为这实现了他们多年来的愿望。他们一直怀念中国,盼望有一天能见到在北京结识的朋友。莫拉是位教师,访华回国后他用在中国拍摄的大量幻灯片多次作报告,向那时还很不了解中国的听众介绍访华见闻。他还把当时拍的两张彩色照片放大送给我作为纪念。来自北方的莱斯卡诺大夫希望我以后能去他家作客。说话间,拉西内斯夫人拿来一个笔记本,那是她访华时写下的日记,兴致冲冲地念了起来,但多次被大伙的笑声打断。她从书中取出一根籽粒饱满的稻穗,我们的思绪回到了稻谷飘香、蕉园丰收的广州郊区农村……这时,她的小女儿玛尔塔回来了,腼腆地笑着插话:“我还是半个中国人呢。”正在我纳闷之际,拉西内斯笑着透露,他们是在中国访问期间怀了这个孩子的。时已深夜,谈兴仍浓。是啊,十八年,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我不由感到,虽然冉冉岁月为他们的两鬓增添了缕缕银丝,可他们内心深处对中国的情谊却始终是那样执著、真切。他们始终关注中国巨人的脚步,为她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对她受到的挫折觉得惋惜。
在阿根廷工作的几年里,我还结识了许多像拉西内斯这样的朋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力所能及地为培育友谊之花而辛勤耕耘,感人至深。
老作家科尔顿已年过七旬,他和夫人曾八次访华。在新中国被封锁和敌视的五十年代,他冒着风险发起组织了对华友好的文化协会,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传播中国文化。科尔顿曾经因为“与中国有关系”而坐过牢,但他身陷囹圄而不畏惧,对中国友好矢志不移,获释后仍继续为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不知疲倦地工作。他访华后除了发表文章和出席报告会介绍在中国的观感之外,还写了几本介绍中国的书,帮助阿根廷读者了解遥远的中国。老作家在回首往事时向我吐露了他的肺腑之言:“我一生中有两件事情是明确和值得自豪的。第一,我始终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第二,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直至生命终止。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丰富了我的文学创作。”梅拉蒂公司董事长鲁道夫先生一九五四年访华后,便开始与中国做生意。几十年来,在进行贸易交往和与中国朋友的接触中,他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和中国人民,为发展阿中友谊奔走。一九五五年中国第一个贸易代表团访问阿根廷时,恰逢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情况十分危急,鲁道夫便把代表团接到自己的家里去住,热情招待。后来,他还接待了不少中国访问阿根廷的团、组。七十年代,是他帮助中国打开了铝矾土的销路。八十年代,鲁道夫积极倡议成立了阿根廷中国生产、工业和贸易商会,为发展中阿贸易关系作出新的建树。
努涅斯教授曾经九次访问中国,对中国古老而璀璨的文化作了深入的研究。早在战火弥漫的四十年代,努涅斯怀着为反法西斯出力的热情,参加了“支援盟国卫生委员会”的工作,分工负责支持中国抗战的部门。从那时起,他渐渐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幻想成为“阿根廷的马可·波罗”,为介绍古老的东方文化尽一分力量。他曾在蒙得维的亚电台主办过两年的“今日人民中国”专题节目,在大学里举办过中国图片展览。努涅斯利用访华中积累的大量材料,到处作报告,办展览,开讲座,每年多达近百次,使阿根廷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辛勤浇灌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舞蹈家劳拉女士,至今还珍藏着二十多年前毛泽东主席接见阿根廷艺术家代表团的剪报和照片。岁月飞逝,友情长存。当看到她当年在中国传授的阿根廷民间舞蹈“高原上的节日”由中国艺术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舞台上演出时,她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和中国舞蹈演员的又一次聚会、交流,使她年轻了许多,也更加思念中国。此外,在北方的胡胡伊,中部的科尔多瓦,大河之滨的巴拉那,我都遇到了热心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洒下汗水的阿根廷友人。位于西半球南端的阿根廷与中国相距何止万里,但天涯若比邻,这许许多多的阿根廷朋友情系中华,不辞辛劳地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大厦添砖加瓦,实为难能可贵,令人起敬。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对伊拉克实行制裁措施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6日电 (记者杨跃华)联合国安理会今天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拉克进行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
决议要求所有国家立即停止进口伊拉克或科威特的一切商品和产品,停止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出口一切商品和产品,包括武器和其他军用设备,并且不要向伊拉克提供任何资金和任何其他财政和经济资源。
决议吁请各国保护科威特合法政府及其机构的资产,并且不要承认占领国扶植的政权。
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李道豫在投票前的发言中指出,中国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并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他说,中国将对决议案投赞成票。
他重申,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安理会8月2日通过的要求伊拉克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的第660号决议必须立即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他希望并支持阿拉伯国家继续作出努力,进行调解,以寻求和平解决阿拉伯国家之间分歧的方法。
他呼吁有关各方要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国际关系准则,不要使事态扩大,以维护海湾的和平与安全。


第7版(国际)
专栏:

  科威特埃米尔会晤沙特王储
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战斗中身亡
据新华社开罗8月6日电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今天会晤了沙特王储阿卜杜拉·阿齐兹。
科威特王储萨巴赫和王室其他成员,以及外交、内政和国防等内阁大臣会晤时在座。
与此同时,科威特驻安曼使馆今天发表一项声明,否认伊拉克宣称已开始从科威特撤军的说法。
据新华社开罗8月7日电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席、科威特埃米尔的弟弟谢赫·法赫德·艾哈迈德在上周抗击伊拉克入侵和保卫王宫的战斗中身亡。
这是法赫德的儿子艾哈迈德·本·法赫德6日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的。
艾哈迈德在声明中还说,在这次战斗中身亡的,除了他父亲外,还有他的两位兄弟。


第7版(国际)
专栏:

  科威特表示如伊撤军可谈判 阿拉伯领导人继续进行斡旋
据新华社开罗8月6日电 科威特驻埃及大使坎达里今天说,“在伊拉克撤军的条件下,科威特仍然愿意同伊拉克就一切有关问题举行谈判”。他呼吁全世界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来阻止入侵者。
与此同时,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今天继续在阿拉伯世界内部调解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冲突。阿拉法特将去沙特阿拉伯会晤沙特国王法赫德,然后再去巴格达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举行会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今天同约旦国王侯赛因就海湾局势通了电话。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见了来访的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双方一致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第7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处于全面戒备状态
新华社开罗8月6日电 据此间今天收到的消息,伊拉克已处于全面戒备状态,全国正在加紧备战,以对付美国可能对它发动全面军事行动。
消息说,鉴于美国已宣称它对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将不排除采取军事干预,伊拉克已开始对400万巴格达市民和其他城市居民进行疏散演习,并向执政的复兴党数万党员和该党的支持者分发了武器。
据伊军方人士说,为了保卫伊拉克和“科威特革命”,已有数万伊拉克人自愿参军。


第7版(国际)
专栏:

  沙特否认曾宣布全国总动员
据新华社科威特8月6日电 沙特政府今天否认它曾宣布全国总动员及在靠近科威特的沙特边界地区集结军队。
沙特通讯社援引一位政府官员的话说:“所有这些报道完全是不真实的。沙特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它会立即宣布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特使访问土耳其
伊关闭经土耳其的一条输油管
据新华社安卡拉8月5日电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5日派特使、第一副总理亚辛·拉马丹对土耳其进行了闪电式的访问。拉马丹向土耳其总统递交了萨达姆总统的信件,并举行了近两小时会谈。
拉马丹在结束访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土耳其决定对伊拉克采取经济制裁,两国关系将出现不信任气氛。”
据新华社安卡拉8月6日电 土耳其主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部长今天下午在这里证实,伊拉克定于当地时间今天下午6时开始完全关闭通往土耳其南部地中海港口尤穆塔勒克的两条并行的输油管中的一条,使伊拉克石油出口量降至其出口能力的70%。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在海湾增加军力
本报华盛顿8月7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据五角大楼透露,美国“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载有巡航导弹的“威斯康星”号战舰以及2100名海军陆战队员将在8日从佛罗里达州启航驶向海湾。此外,“独立”号和“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已分别抵达北阿拉伯海和东地中海。同时,美国驻扎在英国的一组F—111轰炸机已抵达土耳其。


第7版(国际)
专栏:

  又一次“石油冲击”?
本报记者 张亮
伊拉克8月2日入侵科威特之后,世界石油价格连日暴涨。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已从每桶20美元左右涨到28.05美元,并呈继续上涨趋势。受此影响,美国各地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也在加码,每加伦上涨4—15美分不等,平均涨幅为10美分。连日来,美国老百姓对大石油公司趁机抬高汽油价怨声载道。而令人们更为忧虑的是,这是否是第3次“石油冲击”的前奏?
对“呆滞”的美国经济来说,石油价格暴涨等于是“雪上加霜”。按年率计算,今年头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平均仅增长1.45%,而通货膨胀则上升到5.9%。而且,美国经济已出现一系列衰退症状,然而,石油涨价又给美国经济造成了新的冲击,甚至有人担心“在近期内发生衰退”。
在当前情势下,石油涨价无疑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第一,石油涨价将加大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据政府有关部门估计,每桶石油涨价5美元,一年后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就会上升一个百分点。第二,石油涨价使进口费用增加,进而加剧美国的贸易逆差。据美国石油研究所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石油进口量平均每天为842.5万桶,约占其国内需求总量的50%。如果每桶石油涨价5美元,美国每天就得多付4200多万美元,一年则多付150多亿美元。据官方数字,美国每年石油进口费约占其外贸赤字的40%之多。第三,石油涨价使白宫与国会关于削减联邦预算赤字的谈判更加困难。白宫和共和党议员本来曾建议提高汽油税,而石油涨价将使这一计划落空,因为消费者无法承受过高的油价。第四,在经济增长“呆滞”的情况下,联邦储备委员会按理应当放松银根、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衰退。但是,石油涨价加重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利率问题上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因此,连日来石油涨价已在美国引起了某种程度的恐慌,因为人们对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冲击”的影响记忆犹新。
专家们指出,这次“石油冲击”虽不会像前两次那样严重,但其影响不能低估。
美国目前虽有5.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但最多也只能维持70多天。
此间有专家估计,油价可能涨到每桶30至40美元之间。如果这种估计准确的话,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本报华盛顿8月6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石油价格猛涨 西方股票价格暴跌
新华社伦敦8月6日电 在联合国通过全面制裁伊拉克决议后,6日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继上周每桶上涨了4.45美元以后,6日又上涨了3.56美元,达到每桶28.05美元。
同一天,在欧洲现货市场上,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上涨了3.35美元,涨至26.75美元,中东迪拜原油每桶上涨了3.15美元,涨至23.75美元。
本报华盛顿8月6日电 纽约股票交易所今天再度出现跌风,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93.31点,跌至2716.34点,降幅为3.3%。
自8月2日“伊科冲突”以来,道·琼斯指数已下跌182.92点。
据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在伊拉克军队侵占科威特后,世界石油价格剧升,使西方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股市行情下跌。
6日,东京日经225种股票指数继上周下跌1558.04点后,又下跌916.23点,降到28599.53点;同一天,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在上周下跌了48.7点后再跌64.4点,降到2220.2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