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会议上指出
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承担主要责任
新华社内罗毕8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金余、国际电台记者万玉珍)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今天在这里开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次特别理事会会议上指出,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全球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必须负有主要的历史和现实责任。
他说,在过去一两个世纪中,发达国家追求工业化,造成了上述问题。它们现在仍然是世界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
曲格平团长敦促西方工业国为全球环境问题承担更多的实际义务,其中包括提供充分的资金、环境保护技术和经济发展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实力,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能力。
他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考虑,同步、协调地进行。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摆脱贫困或不发达状态,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
他说,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召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希望这次大会能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明确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明确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益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要求,加强和推动环境和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曲格平最后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全球环境问题,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大进展。他认为,中国做好自己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是对世界环境保护的贡献。
这次特别理事会会议将审议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议采取各项实际行动,并且为8月6日至31日在这里召开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1次筹备会议作准备工作。
中国政府代表团一行6人于7月29日到达这里,参加这次为期3天的特别理事会会议。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以史为镜
可见兴替
石权
古罗马的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说过:“不知道他出生前发生过的事情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读了人民日报8月2日刊登的《发自美国的一个声音》之后,深感认真地读一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多么必要!离开了“历史渊源和发展条件”,而把两种社会制度作“极肤浅的比较”,必然会得出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作者约翰·P·里德指出,欧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历史因素是那段极不光彩的殖民主义时代。这使我不禁想起了《格利佛游记》中的一段辛辣的文字:“船只争先恐后地起航……他们被授予了进行一切贪婪和惨无人道的行动的自由,大地散发着土著人鲜血的刺鼻腥气。雇佣一群最残忍的屠夫去执行使那些崇拜偶象的野蛮人皈依文明的虔诚使命,这就是现代的殖民”。当美国的黑人来到摩天大楼林立的纽约华尔街时,难道他们中不会有人心中漾起“老人河”那首歌曲所倾诉的黑奴们的哀怨?当中国人走在保持着维多利亚时代风貌的伦敦摄政街时,难道他们中不会有人回想起鸦片战争、圆明园废墟和亿万两白银赔款?中国没有华尔街和摄政街,但当长征3号火箭腾空而起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的,而我们的共和国还不到41岁!
现在有那么一批人大谈“社会主义失败”,资本主义“魔力无穷”。里德却用历史事实说明,资本主义不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失灵,而且在西方世界也一再陷入危机。他特别举出了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所描写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那幕人间悲剧。历史已一再证明,资本主义是无法摆脱其周期性危机和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社会矛盾的。
70年代,在非洲曾流行着一本名为《欧洲是如何使非洲不发达的》的书。该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欧洲的富有和非洲的贫困是分不开的。正如里德在文中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国家中那些认为资本主义是更好选择的人们,实际上并未看到资本主义繁荣和第三世界的从属地位这两者之间的这一残酷而无人道的联系”。今天,“西欧和美国之所以能维持其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是利用其资本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控制”。真不知鼓吹中国要当300年殖民地的人是无知还是天良丧尽!
里德指出,西方大众媒介目前之所以宣传社会主义失败的观点,“这一方面是一场资本主义企图摧毁社会主义并确保资本主义支配世界的阶级斗争;另一方面它也表明了发表这种言论的人思想的无知和困惑”。这句话讲得很深刻。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见闻征文

  在纽约贫民区小住
丁桦
去纽约游览之余,很想能有机会到贫民区走走,以了解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另一面。恰巧一位朋友要去纽约的布朗克斯区看望女儿,她邀我同行。
我们来到贫民集中的布朗克斯区。这里的楼房多为五、六层,显得十分破旧。街道很窄,地上有不少垃圾。建筑物的墙壁上有许多现代派的画。朋友说画壁画的人并不领取报酬,他们只是为了表现自我。究竟体现什么,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
朋友的女儿名叫简。她三十七八岁,前夫是牙买加人,所以住在西印度群岛移民集中的地区。简是位热情、外向的妇女,因不愿意修几门不感兴趣的必修课,没有读完大学。简很喜欢绘画,家里挂满了她的作品,身上的牛仔服也用油彩画上了自己设计的图案。因曾嫁给过牙买加人,她的头发按西印度群岛人的风俗编成一种特殊的发式,也非常喜欢穿着色调鲜艳的服饰。
简的工作是照料一位黑人残疾妇女。这位妇女腿部受过重伤,只能靠轮椅活动。简帮助她打扫卫生,并为她上街购物。她自己不能生育,所以特别喜欢孩子。她抚养了几个弃儿,由政府付抚养费用。这些孩子一般没有合法的父亲。年轻的母亲或没有固定的收入,或吸毒成瘾,无力抚养。简已经将两个女孩抚养成人,其中一个仍和她住在一起。她还带着两个幼儿。这使仅有一间卧室和一间客厅的房间显得十分拥挤和杂乱。
简住的楼房安全设施可谓严密。大门有一道锁,这锁白天也不打开,来人只有与楼内的人通过话方可进入。每个住户的房门上都有“猫眼”,里面人看清楚了来人才会开门。不少人家还养狗以防不测。即便如此,偷盗还是不断发生,简的家就被盗过数次。后来她把贵重物品放在祭神的坛子里面,果然躲过几次劫难。
布朗克斯区的未成年母亲很多。许多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怀里抱着婴儿,有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她们大多没有工作,只是等着领救济金。简抚养成人的两个女孩子,都是高中未毕业就怀了孕,不得不辍学,以后又被人抛弃,重演着她们母亲的悲剧。简才三十七八岁,却早早做了外祖母。
我和简在上街的路上,看到许多无所事事的人聚在一起闲聊,其中有的人还对我们说些不三不四的话。简毫不客气地将他们顶了回去。路边有几个打扮得很妖冶的女人,简告诉我,这些人都是妓女。我们买的东西并不多,简碰到一个老朋友,便让他替我们提着。末了给他一美元,权当小费,那人还挺高兴。真是美国式的人际关系。我和简在街上逛了大半天,买了不少东西,饿了就坐在街头吃快餐。
临别前的一天晚上,简邀我一同去夜总会。这家夜总会不大,有的人坐在桌旁喝饮料,也有些人随着音乐在成双成对地起舞,舞姿大都比较健康。简告诉我,播放的音乐除了几曲迪斯科外,都是西印度群岛的民间音乐,来这里的也几乎都是西印度群岛的移民。我本来只是想看看,但一位男青年几次邀请,也就只好上场。我们一面跳一面交谈,但因所操的英语都不纯正,带有口音,交流不免有点困难。大概由于我是唯一的东方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不断有人邀请我。夜总会午夜开始,要到凌晨才结束。我不敢久留,一是我并不善舞,二来对夜生活不习惯,简和一位朋友便中途送我回家。她们又转回去,直到早上方尽兴而归。
我们在简家住了四天,看到了纽约的这一角——观光旅游者不常光顾的地方,使我开了眼界。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美元跌风何时休
本报记者 张启华
7月30日,巴黎街头外汇银行的标牌上显示:一美元只能兑换5.23法郎。曾记得,在7月5日陪友人兑换法郎时,一美元还换到5.42法郎。不到一个月,美元比价又下跌了10多个生丁。这个比数对法国经济生活的影响不可小视。按过去的说法,每当1美元贬值10个生丁,法国就可从进口贸易中节约10多亿法郎。
事实上,从1988年年初以来,美元一直疲软,跌多升少。它同法郎的比价,跌幅在10%—13%之间。“跌风”持续如此之久是过去少见的。
众所周知,作为西方头号货币的美元行情的变化,对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是颇有影响的。奇怪的是,如今美国对此现象的态度却相当沉默、“冷淡”。它一点也不像过去那样,或是大量收购美元,或是与其它西方国家财长会商,进行有力的干预。难道美国就心甘情愿地“见跌不救”?当然不是。美元贬值对美国出口有利,自然是一个原因。但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坚挺,主要靠经济活力来支撑。美国国债连年越堆越高,已达3万亿美元,高到了难以偿还的地步,加上巨大的财政赤字,经济增长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美元贬值,也是难以避免的。
问题还在于,西欧国家对美国的“消极”态度似乎心照不宣,因此未曾提出异议。因为权衡起来,美元贬值对西欧利多弊少。以联邦德国来说,美元与马克比值近日已达到1∶1.59,相当1988年初的最低点。他们不怕美元跌价减少出口收入,相反的,美元下跌,使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更上一层楼,从而保持大量顺差。至于法国,它出口的农产品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飞机制造商也不得不提高造价,但法国近年进口大于出口,因此从美元贬值中得到的好处也是明显的。仅仅石油进口一项,1年就可少花100多亿法郎。从价格指数看,1年也可减少0.4%,3年加起来,物价上涨至少可以减少1%。法国近年来一直能把通货膨胀率稳定在3%左右,这与国际货币环境不无关系。所有这些都对维护马克、法郎地位,压缩通货膨胀,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日本和西欧的经济生活要比美国好过一些。难怪西欧经济界人士说,美元下跌对西方不再是“不祥之兆”,而且由于某种因素,它们希望以此继续维持低通货膨胀率和低速增长的经济指标。
当然,从中期来说,美元下跌的后果和影响也许要复杂些,但只要美国财政经济状况不能迅速改观,美元的地位自然是难以提高的。行家们认为,近期内,美元的跌风还不会过去,而今日的美元比价也似乎更符合它本身的价值。
                (本报巴黎7月31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染上艾滋病毒人近千万
世界卫生组织研治艾滋病计划负责人梅尔松博士7月31日在日内瓦说,世界上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在800万至1000万之间。
他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南部地区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继续恶化。
他说,尽管在西方国家染上这种病毒的人数趋于下降,人们仍应谨慎,因为在这些国家的部分人口中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仍在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1990年将有更多的妇女和儿童染上艾滋病病毒。据该组织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约50万名妇女和儿童染上病毒。


第7版(国际)
专栏:

  全球艾滋病例达二十六万多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一份公报说,全世界目前报告的艾滋病例已达266098例。
但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估计,全球的实际艾滋病例可能已达70万。
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1500万—2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艾滋病患者增多
日本厚生省艾滋病监视委员会7月31日宣布,截至6月底,在日本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已达285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已有1406人。
据《每日新闻》报道,今年5、6两个月,日本国内感染艾滋病病毒者达21人,其中有7人已被确诊患有艾滋病。
日本厚生省艾滋病监视委员会认为,日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断增加的趋势已日益明显。许多人是因使用血液制品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将首次进行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最近宣布,英国将于今年9月开始艾滋病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
英国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试验已经研制成一种名叫P24—VLP的制剂。动物试验证明,它能够产生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第7版(国际)
专栏:

  艾滋病国际会议结束
为期3天的国际艾滋病专家会议最近在芬兰坦佩雷市结束。专家们认为,目前研制艾滋病疫苗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动物试验已成功地表明艾滋病疫苗可预防HI或SI艾滋病毒。            
   


第7版(国际)
专栏:

肯尼亚总统莫伊7月27日在内罗毕宣布,一种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新型药片“凯姆隆”(KEMROW)在肯尼亚研制成功。这项研究是由肯尼亚医药研究所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协助下研制成功的。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