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亚运艺术窗

  亚运会歌凝深情
——第11届亚运会会歌诞生记
洪叶
当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开幕式的时候,场上将演唱一首亚运会会歌。
前10届亚运会并没有统一的会歌。第11届亚运会确定在北京举行之后,这一届亚运会的组委会就想到亚运会应该有自己的一首会歌,以表现亚运健儿的共同心声。于是,在1987年曾向社会广泛征歌,但来稿不太理想。亚运会歌并不好写。它的歌词既要体现亚运会的宗旨,又要写得感情强烈;既要反映亚运健儿竞技的心态,又要反映亿万观众兴高采烈的心境;既要有亚洲的特点,也要有在中国举办的特点。会歌的曲调,除了充分展现歌词的意境、情绪外,还要考虑到在开幕式上演唱时的宏大场面和热烈气氛,还要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有庄严、神圣、优美之感。
后来,经过广泛征集,反复筛选,确定石祥创作的《高举起亚运会的火炬》为第11届亚运会会歌歌词。石祥从事歌词创作近30年,曾以《十五的月亮》等歌词而为人们所熟知。他曾从不同角度写了多首亚运会歌歌词应征备选,最后,这一首被选中。这首歌词,以反问和肯定的方式,把亚运健儿的远与近、陌生与熟悉,巧妙地联结在一起,像老朋友相见娓娓交谈,亲切如故,形象地表现了亚运健儿手拉手、臂挽臂的雄姿。
亚运会歌歌词确定以后,亚运会组委会曾组织作曲家谱曲。组委会最先收到了施光南写的歌曲。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培养的作曲家之一。他见到歌词后,昼夜谱曲。他曾设想过几种方案,几易其稿,终于谱成了这首会歌。此曲的设想是,当“前奏曲”响起、铜管乐进入时,在亚运会主会场的几个入口处,各有一队身穿白运动服的女运动员手举鲜花跑向点火台,在点火台上下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接着唱会歌的主体部分,唱完后点燃圣火,当圣火熊熊燃起时再回到“前奏曲”结束。为了加强气势,他还在“前奏曲”里加填了“燃烧吧,亚运圣火,亚运圣火,燃烧燃烧吧”这样一句歌词。
施光南谱写的会歌,得到了音乐专家王震亚教授的首肯。他认为谱写得不错,只是对合声部分提了点意见。后经音乐家吴祖强、时乐濛、杜鸣心、乔羽等评定,亚运会组委会审定,确定这首歌曲为第11届亚运会会歌。当时专家们认为,这首歌写得庄严,有气势,但群众唱起来可能困难一些。
亚运会会歌如果既适于在隆重、庄严的亚运会开幕式上演唱,又便于群众传唱,当然最好,但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是很不容易的。广为流传的《手拉手》其实并不是奥运会会歌。奥运会是有自己的会歌的。早在1896年雅典第一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曾演奏了一首歌,那是一首大合唱形式的歌曲,以后几届奥运会都用了这首歌。50年代,国际奥委会正式作出决定,将其定为奥运会会歌。《手拉手》其实是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完团体操后演唱的一首歌曲。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会歌《意大利之夏》,也不是一首流行歌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认为:“会歌不同于一般歌曲,它是在亚运会开幕式点燃火炬时那种特定环境下演唱的,应具有庄重严肃、气势宏大的特点。”
会歌制成电视片《亚运序曲》在电视台播映后,收到了一些听众的意见。当施光南正准备加工、修改时,不幸英年早逝。
为了圆满完成施光南未竟的遗作,1990年6月1日,亚运会组委会吴重远、康维等人组织施光南的好友、作曲家王酩、王立平、王世光、张丕基、段五一和石祥,一起对会歌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如果电视台、电台反复播映这首歌,群众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配器比较杂乱,演唱也感飘忽不定。大家决定主旋律不改,重新配器,重新录制。王酩主动推荐上海的配器高手马友道配器,还承担了请演员、乐队、录音等杂务。会歌仍由胡晓晴、佟铁鑫领唱,中央乐团合唱队演唱。人们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屏幕上,大概已经欣赏到这首凝聚着无数颗爱心和奉献精神的歌曲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剧团建设与观众意识
康洪兴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题为“沈阳话剧团‘探索之路’学术研讨会”上,听到了该团团长陈欲航同志的一席话,颇有启发。他的讲话精神概括起来大抵是这样的:在当前戏剧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事业都处在低谷的情况下,剧团的每个人都必须真正认识到,剧团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赢得观众和服务于观众。
据文化部戏剧管理处一位负责同志讲,全国现在共有各种剧团一千八百多个,而在目前这种困境下能办得有声有色并在艺术追求上取得显著成绩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而在这“几个”中,其中就有两个话剧团体,一个是盛名不衰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另一个便是沈阳话剧团。
说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确实,这几年里,他们也有一些戏在观众中很是“叫座”,有的甚至连演三四百场而不衰。也许有人会说他们靠的是牌子老、牌子硬。其实不尽然。要知道,自从话剧于八十年代初跌入“低谷”以来,他们为了适应时代、跟上时代,在如何争取观众和服务于观众的问题上做了多少工作!为了了解当代观众对话剧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他们组织人力,不厌其烦地做各种调查研究工作;为了使青年观众热爱话剧,他们派艺术家到学校、工厂去作辅导,培植校园戏剧、业余戏剧;为了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少年戏剧爱好者,他们专门制作了适合放映用的“课本剧”……
由此可见,北京人艺之所以在新的考验面前表现出“老”而不衰的面貌,其中也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强烈的“观众意识”。
众所周知,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不仅是因为没有观众观看,演出就无法进行,而且是因为没有观众的支持,剧团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这个意义上讲,观众是戏剧的“上帝”。但这并不是要求把观众当作神灵那样去顶礼膜拜,也不是故意去迎合低层次观众中存在的某些不健康的审美要求;而是要像北京人艺和沈阳话剧团那样,尽一切努力去做艺术家群体与广大观众之间沟通心灵的工作。也就是说,要把观众当作知心朋友一样来对待,要真正懂得他们的审美心理需求,给他们送去他们真正喜爱的,然而又是健康的精神食粮。
任何一个戏剧演出团体,无论是求队伍生存,还是求艺术发展,想要获得成功,都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因此,谈到剧团建设,除了应不断地努力提高艺术家群体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技能之外,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要时刻把观众放在心上。说到底,就是必须要有强烈的观众意识。


第8版(副刊)
专栏:

  文艺新书
△《文学风雨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述评》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总结了中国当代文学40年光辉的道路,评述了各个时期文学发展中的文学思潮、创作风格、作品体裁等,以58部作品的讨论为对象,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品进行了综合的评估。     (边)
△《影视美学》(张涵、王冠华、武剑平著)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变化,对其历史演变和审美趋向也作了认真评述。       (王)
△原始、荒蛮的鄂西地区千百年来经济不发达,当钢铁大动脉在这里启动之后,僻壤山区带来了新的生机。报告文学集《鄂西先行曲》生动地记述了这块土地上的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      (翟)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岳阳有个“欧爹爹”
彭见明
湖南岳阳市有一个叫欧阳鸿的女教师,今年已有73岁高龄。73岁的老人还常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围圈圈,做饭饭,拍拍手,蹦蹦跳;描眉毛涂口红,化浓妆,持一杆鲜艳夺目的红旗领着小朋友上街喊学雷锋的口号,维护交通秩序,宣传讲卫生和爱鸟的重要意义;经常率小朋友开进附近五保户和军烈属家做好事……很多很多岳阳人尤其是小朋友们都认识欧爹爹,一言及欧爹爹便陡生敬意。欧爹爹便是欧阳鸿。岳阳人称祖父祖母为“爹爹”。
欧爹爹14岁便开始执教,与孩子为伍。解放后接着从事幼教工作20余载。1974年因患有心脏病、癔病、妇科病等多种疾病而不得不走下讲台。从她母亲般温暖怀抱中长大成材的学生千余众,有许多出类拔萃者,可谓桃李满天下。欧爹爹家里珍藏着若干本市场上最大最厚的那种硬封皮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工整的日记。这种文字一直坚持记到古稀之年的今日。日记里,每个孩子思想品行和学业的细微变化都有详尽实录。这部大概有好几百万字的巨著是一颗高尚的爱心用心血浇灌而成的。
退休后的她又一头扎进了其乐无穷的义务幼儿教育工作中。
她的家在幼儿园。
她的家也成了幼儿园。
往往街道幼儿园的门尚未开,她就到了那里,总是提前,提前,在家呆不住,弄得按部就班的街道干部和幼师都不好意思。欧爹爹义务服务,不拿一分钱报酬,比他们拿工资的总是早到,怎么好意思?欧爹爹弄得大家很紧张。
她长年累月滚在孩子堆中,几乎没有认真管过家务。她先生退休后,便在家里做服务工作,她还常常赶不到饭呢!先生郑伯魁,从教45年,曾出任岳阳师范校长、市教委负责人,堂堂出色的教育家没奈何在花甲之年学做家务。欧爹爹做梦都想孩子的事,老伴听到她的梦呓,清一色是关于孩子的事:画片啦,彩笔啦,节目啦,等等。夜里睡不着,便津津有味同先生讲白天见闻,有时候先生睡一觉醒来,她还在讲。
欧爹爹有5个子女,孙辈已有6人,爹爹带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欧爹爹不称职,是人家孩子的爹爹,还常将家人拖去为她的幼儿活动服务。大儿子会照相,于是欧爹爹组织的频繁的幼儿活动一律请大儿子去义务留影,不得有误;小儿子是儿童作曲家,不但要为欧爹爹管孩子的谱曲,还要教唱,甚至还要教跳,不亦乐乎。人说郑家成了幼儿活动的承包户。然而却是义务承包。
星期天和节假日,幼儿园关了门,于是欧爹爹家代替了幼儿园,孩子们喜欢来她家,她也盼望孩子们来,不然节假日将枯燥无味。人们概念中的休息却是欧爹爹惧怕的东西,如同童话中恐怖阴森寂寞的黑森林。欧爹爹领着孩子上街捡废纸,捡废塑料什么的,然后到收购站换钱,换了钱买书,买雷锋的书、赖宁的书、欧阳海、黄继光、董存瑞的书,节假日孩子们来到家,便让大家排队队,齐齐坐,看书,然后由她讲解,老了,牙齿缺了,不关风,要保持良好的演讲状态,很吃力,但她竭力保持挺胸缩腹的姿态,表情丰富地演讲,使孩子们坚信,她名副其实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欧爹爹夫妇一生甘愿奉献、澹泊宁静。时至今日,一台彩电系几兄妹集钱强行购进,而电冰箱的奢华则是坚决抵制。几样家具老掉了牙,吃穿更是寒碜得很。老两口的积蓄如何开销?子女和第三代是得不到的。倘见报上或电视里报道哪里有灾,即可见老两口摸摸索索寻出存折,然后双双出门进储蓄所和邮局,在孩子们身上也花费不计其数。子女们当然不过问父母的事,也从没想得到父母资助,但难免为父母过分刻薄自己而生点小气。但又想:天底下到哪里去寻这样人格高尚的父母呢?于是和旁人一样,对老人陡生无限敬意。
            (作者单位:岳阳市群众艺术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