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城烛光
余和林
春夜,好静、好静。古老的新宁山城全浸在夜幕之中,唯有县委招待所崀山宾馆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全县部以上领导正在向前来视察老少边穷地区的湖南省省长陈邦柱汇报工作。
一位副县长汇报说:“我县处在资江源头,江水易涨易落,严重影响正常发电,像今天晚上电压太低,居民便无法看好电视,为了保证开会照明,我们不得不把全城的电都停了……”。
正在全神倾听汇报的陈省长听到这里,突然“霍”地站了起来,声音颤抖地说:“乱弹琴!电压低,点蜡烛也可以开会嘛,为了我们几个人开会,怎么能停了全城的电呢?!”
会场上顿时静得可以互相听得见心跳声。一些与会者不禁想起了陈省长来县后的一些事:昨天上午,陈省长风尘仆仆来到新宁,县领导为他安排了一桌无酒便宴洗尘,找他入席的时候,他已买好了一盘豆腐和一碗青菜汤,正和别的旅客们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呢。饭后,县领导以为他要休息一会,没想到他却立刻驱车60多公里去了回龙镇。他来到新宁二中,没有急着听汇报,而是去察看教室、学生和教师的宿舍,随便和老师学生闲聊去了。晚饭铃响了,他来到学生食堂,问学生们:“生活还过得去吗?”并要过一位学生的饭钵亲口尝了尝,点了点头说:“还可以。”……和蔼可亲的省长,此时怎么竟会生这大的气呢?
陈省长来回踱着步,突然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我们共产党人要处处为人民着想,走到哪里,只能把光明带到哪里啊!”
话语很轻,但却像一击重锤敲在与会者每一个人的心里,他们的脸上流露出负疚的表情。
“马上送电吧。”陈省长心情沉重地说了一句,便大步走出会议室,登上晒楼,深情地注视着浸在夜色之中的山城。
“唰!”山城顿时灯光齐明。“哗!”山城顿时一片沸腾。
陈省长欣慰地露出一丝笑容,回到会议室“嚓”地一声点亮了服务员送来的蜡烛。如豆的烛光照亮了陈省长安详的面容。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宁县广播电台)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凌河畔“杨树王”
张乃堂 陈树栋
如果说画家能在宣纸上泼墨出栩栩如生的“白杨图”,那么周玉石却在辽西走廊的大凌河畔描摹成一幅浩瀚恢宏、郁郁葱葱的林海“全景画”。
27个年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一直默默苦恋着那片理想之树……
眼前,大凌河两岸尽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荒漠,生长缓慢、树干弯曲、枝叉横生的小青杨在风沙中摇晃。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一种速生优质的好树种代替小青杨,能让这荒凉的河滩快一点绿起来?年轻时的周玉石,萌生着根治河害的强烈欲望。
可是,到哪里去寻找想象中的好树种?那时,周玉石偏偏听到了这样一个近乎神话的传说。青坨子村有个农民,打捞淤柴时,发现一棵树型奇特的小杨树,砍下枝条栽进坟地,10年后竟长成罕见的梁材。当时,刚从林校毕业、血气方刚的周玉石,便去寻那人、那树。可是迟了,坟早平了,树早锯了。可他仍走村串户、四处查寻。初冬的一天,他偶然在一个农户的大门口,发现了几棵树型特别奇特的杨树,周玉石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他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那种奇特杨树的后裔!
冬去春来,4年过去。经过去劣选优,他终于培育出200株优质树苗,精心植进自己的那块“试验圃”里。
深夜,狂风卷着暴雨,撕拽着柔嫩的幼苗。周玉石的心也被肆虐的风雨抽打着。他拎把铁锹,用雨衣裹着马灯,从一间小土屋里冲出来,跌跌撞撞扑进苗圃,把冲倒的树苗一棵一棵地扶起来。暴风雨折腾了一夜,他就在“试验圃”的沟沿上整整守护了一个通宵。
时光荏苒。一晃儿,10年过去了。那树果然长得奇特!树干高耸挺拔、木质坚硬,少枝叉且抗虫害。小青杨长30年才碗口粗,而周玉石培育的这个树种,已悄然长成梁材。
然而,好梦难圆。正当他准备大面积推广这种当时还叫不出名的优良树种时,突然间大字报横飞过来。“成名成家的树,资本主义的果,要砍掉!”周玉石闻讯后不顾一切,从当时“学习班”的“小号”里溜出来,跑了10公里,赶到林场,百般央求,说:“实在要砍,那就砍我的脑袋吧!”那样的年代,不用说,周玉石的一家,当然是苦不堪言,妻子成天是泪伴日落。这时,周玉石把心一横:“搬家!把家搬到离那200棵生命之树越近越好!”他好静下心来,专门照料那些大地的“天之骄子”。
家搬到大凌河岸附近,听河水潺流,看绿树摇曳,少了干扰与麻烦,多了宁静和追求,心里尽是铺向天边的绿涛……
阴云压顶总是暂时的,而太阳的照耀却是永恒的。春风又一度拂绿了他的那片钻天杨,也温煦着他的科研之路。1985年春,来自全国的14位林业专家,聚集锦县大凌河林场,在这里做出了“锦县小钻杨的选育,丰富了我国的树种资源,加快了绿化祖国的步伐,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论断。当专家纷纷在科研鉴定书署上他们的名字时,周玉石这个铮铮的汉子却躲在遮天蔽日的林地里,抚摸着挺拔的小钻杨,热泪夺眶而出……3年后,周玉石的那篇《速生优质好树种——锦县小钻杨》的论文,在当年的国际杨树年会上,引起了轰动。随之,英、美、联邦德国、新西兰、比利时5国林业专家来到大凌河林场实地考察。外国人连声称道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OK,锦县小钻杨!”,“OK,周玉石!”
十几年间,锦县小钻杨悄然从大凌河畔绿遍辽西,蔓延省内,波涌全国。如今,它又以速生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跻身于世界优良树种之林!它的选育人周玉石呢,曾多次被授予国家、省市林业科研先进工作者,并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如今,大凌河畔果然变成了一幅绮丽的“画”!昔日风沙弥漫的锦县城,今天被誉为绿色明珠。身为大凌河林场场长的周玉石,还是那么戎马倥偬,仍然没有停止那行向绿海深处跋涉的脚印……
      (作者单位:辽宁锦州日报社、锦县文联)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洁白的护士服
宋曙光
编者按:“金马人物特写”征文到今天为止截稿;选用稿件继续刊登到本月底。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和作者对这次征文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无论白天黑夜,医院里那长长的甬道,总会有接踵不断的白色的衣袂,在病房与诊室之间,天使般地飘闪、飘闪……王瑾秀曾经有过这青春的剪影。她1951年从高级护士学校毕业,那身洁白的护士服,就没有脱下过,一直穿了40年。
年轻时,王瑾秀在天津市结核病院搞预防。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病人很多,有一次有个危重结核病人出院,赶上她值夜班,就跟车一直扶着氧气瓶护送到村里。到家后发现病人妻子也患有结核病,不由产生同情心,不仅帮着做熟了饭,临走还留下一些钱,感动得患者夫妇直掉眼泪。“文革”期间,有些熟识的农民病人,担心她会挨整,就相约进城看她,在医院里到处说:“王大夫可是个好人,你们可不许批斗她哩!”
长长40年的护龄,该为患者付出多少情和爱?王瑾秀从普通护士晋升至主任护师。被有些人认为是枯燥乏味的护理工作,她却一干钟情,表现出无可挑剔的责任心。
她深谙护理工作的艰辛和甘苦,但从没有过后悔和怨言。夜班时突然尿血,同事们急得什么似的,她自己反而觉得没什么;身为护士长本不必值夜班,她大年三十儿晚上硬要同大家在一起,不想临产了,值班护士不得不帮她去办住院;当了护理部主任,除夕夜仍然值夜班,偏巧那天上午刚拔了牙,中午疼得连饭都没吃,下午赶了4个小时的路程,天黑时才到医院值班室,没向任何人吐露牙痛和疲劳。去年10月,她的肩膀照像后怀疑锁骨有恶性病变,需要住院手术。领导和同事们见了她,都伤心得流眼泪,弄得她心里也酸楚楚的,直到下午在护士长会上,布置完下季度工作,才放心地回去住院。麻醉科主任到病房找了她两次,见她回来了就问:“你怎么一去就是一天?明天就手术了,要全麻、备皮,可你还像没事人一样……”
护理部有250多名护士,王瑾秀对待她们就像自己的女儿,熟悉每个姑娘的脾气秉性,关心、爱护她们,“命令”式地让她们轮流出外进修业务。只要她在班上,每到中午,必须亲眼看到每个护士都吃上午饭,她自己才坐下吃;下班时,她习惯于挨病房转一圈儿,查看交接班情况;宣布她当护理部主任时,护士们围着她掉眼泪,舍不得她离开病房,她说:“哭什么呀,我也没离开医院,你们不是还在我领导下吗?”
王瑾秀根据几十年临床实践,制定出严谨、科学的护士手则,还写了许多篇论文,在全国及华北地区肿瘤学术会议上宣读。她负责的科室和病房,被评为先进或一类病房,她本人连续几年都是市级科协先进人物。王瑾秀已经60岁了,按理说55岁就该退休了,但是医院领导挽留她,护理部更需要她留在岗位上。她要干的事情还有许多。
病人出院时向大夫道完谢意,常常忽略曾经陪伴她们度过日日夜夜的护士,然而,在医院那长长的甬道上,永远年轻的白衣袂影,仍在飘闪、飘闪。王瑾秀和她的护士们,始终作为南丁格尔的后继者在跋涉。任何曲折,只会使心灵的火花,迸射更夺目的光彩,白色衣袂将为此永远圣洁……
             (作者单位:天津日报社)


第8版(副刊)
专栏:

  笑来的节日
朱昌勤
商场内外,市声哗然。
“啊,你是商场总经理,真想不到……”一顾客喜形于色惊叫起来。他认出那个帮他抬冰箱的中年汉子,正是他在电视上见过的南昌商场总经理李树华。这顾客从100多公里外的九江市来。他听说:南昌商场是一家“笑出门”商场。
九江客果然笑着出门了。
李树华说:“微笑服务,当然需要,而且是起码的要求,但顾客进店毕竟不是花钱买笑来的,主要目的是买到自己可心的货。微笑服务的成功,是让顾客笑着出门——既笑在脸上,也笑在心里。”
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为使顾客“笑出门”,商场个别职工几乎要“哭出门”。李树华的“笑出门”,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一整套售前、售中、售后系列服务的措施。商场管卖还管用。对确属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实行包退、包修、包换。有很多很多的麻烦和困难。有个职工说:“等着瞧吧,有我们哭的时候!”李树华拍拍他的肩头笑笑:“等着瞧吧,有我们笑的日子!”
俗话说,出门不认货。既然商品“三包”,货出门,认不认?认!果然有人来退货了。果然有人来换货了。果然有人来修货了。又果然都按规定照办了。
这天,有个姑娘买了一双皮鞋。穿了10多天后,鞋帮裂了。姑娘来到了柜台前。营业员一看,左鞋帮的确裂了。没的说,换。又过了10多天,姑娘又提着鞋来了。左鞋帮又裂了。皮鞋质量有问题?李树华不信,他曾亲自去鞋厂检验过。很可能是姑娘左脚有些畸异。请姑娘伸出左脚一看,果然如是。“姑娘,你以后买鞋应买宽帮的。”一番悉心指点,姑娘含羞而又感激地出了店门。
刚送走姑娘,又来了一条汉子。汉子提着一只高压锅,说是漏气,要换。营业员一看,锅是好的,是使用不得法。不换。看来,这位顾客不能“笑出门”了。且慢。“同志,请稍等一会儿。”营业员转身而去,不多时抓来了一把米,就在柜台上为顾客作示范操作。生米很快成了熟饭。“同志,对不起,我们事先没有说清使用方法,使您多跑了一趟。”“这一趟跑得值!”汉子高兴地说。
但到底还是有“骂出门”的。这是一位古稀老人。他拿来了一件上衣,儿媳妇说是在南昌商场为他买的“高档品”。老人细看之下,衣料很差。他在柜台前生气了:“都说你们商场服务好,信得过,没想到你们也假冒欺人!”营业员看过衣服,不禁笑了起来:这衣服不是这儿买的。这儿从未进过这种货。原来,不是商场“假冒欺人”,是儿媳妇假冒欺老了。老人火了,拿过衣服骂着走出门,他在骂儿媳妇。
老人骂出门的事尽管与南昌商场无关,但李树华从老人的骂声中听到了群众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气恼。本商场既然敢于宣告“三包”,就在于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求严。于是,他发动全场职工,制订了一个“十不准出售”的规定。今年早些时间,食品部有2000盒饼干刚过期,但没变质,有人打算送进工厂改换包装再出售。请示李树华,回答一句话:“全部销毁”。稍后几日,仓库里有1000斤白糖被雨水淋过,李树华也责成全部清除。职工有点惋惜:“这样做,商场太亏了。”“不这样做,顾客不是太亏了?”
是的,柜台前的“笑”是严肃的,忠诚的。没有虚假,没有做作。让顾客“货真价实”地笑出去!商场内外,顾客如流。一批“笑出门”的人们,成了这家商场的活广告,活商标。荣誉像顾客一样挤着进入了商场。职工们十分兴奋。李树华说的“会有我们笑的日子”果然来了。那个曾经说过“会有我们哭的时候”的职工特意在李树华面前美美地憨笑了一番。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晚报社)


第8版(副刊)
专栏:

  母与子[油画] 李槐惠


第8版(副刊)
专栏:

台湾台北天府川剧团最近赴大陆四川省与大陆演员同台演出,图为《别洞观景》,蔡雅筠(台)饰白鳝仙姑。 田京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