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谁知他的心
李守民 刘发忠
“唉,可真难为你了。”韩瑞杰叹了一口气不无遗憾地对妻子说,“如果不是跟着我来到戈壁滩,你也该成为一个大学生啦。”
是呵,妻子没随军之前在山东的一所小学教书,后来是他把她给拽到戈壁滩来的,那时有次上大学的机会她失去了。当飞行员的妻子不容易呀。
“你这个人是怎么啦?总爱唠叨这事。不来新疆哪能吃这么多哈密瓜和葡萄,有所失也就有所得嘛!”妻子说完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妻子越是安慰他,他越觉得对不住这个家。自己在这个地方当了20来年“老飞”,立过三等功,也立过二等功,戴过光荣花,可妻子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孩子也没有条件受良好的教育。
记得不?有一次他上三年级的女儿从电视上看到猴子非常喜欢,她觉得猴子调皮而又聪明,好有意思哩,便闹着要看真猴,这戈壁滩哪有猴子,在内地农村还有个耍猴的。他前年探家时一狠心带着孩子绕道到北京在动物园逛了一天,让孩子看看这里的动物世界。那次在北京的情景孩子至今还没忘记。前不久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记一件难忘的事”。孩子便写下了《记在北京动物园看猴》:“北京的小朋友真幸福,天天有机会去看猴,而我们在这儿连鸟都很少看到。”
“像我们在边疆工作的‘老飞’,一个人工作,全家人‘牺牲’,两代人奉献。歌里总唱‘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怎么都把孩子给忘了”。
对家庭的内疚和对事业的追求,常使他内心难以平静。
出了家门回到飞行大队,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他的“徒弟”杨文强写来的。这个杨文强隔三差五地给他来信。“韩教员,没有你的帮助,就不会有属于我的这一片天宇”。嘿,这个小杨子还挺重感情。他记得小杨刚上飞机时呕吐不止,有时吐到嘴里又咽了回去。“他可真有毅力,不能让他丢队。”走下飞机他让小杨先到一边休息,自己爬到前舱替他清理吐出来的脏物。他鼓励小杨说:“你小子有种,好好飞,一定能成功。”读罢小杨的来信,他心中升起一片彩云。作为一个老飞行员还有什么比培养出一个新飞行员而更让人感到幸福和自豪呢?
“小胡家来电报说他父亲病逝了。”他推开门就对妻子说,“十八九岁的小娃娃还顶不住这打击啊。”
“那你怎么劝他?”妻子停了手中的活,关切地问。
“自古忠孝难两全。你也知道,我父亲去世时,我也因飞行训练没有回去治丧。”妻子一撇嘴逗他说:“你真是贫下中农的后代,有阶级感情啊!”玩笑开过之后妻子对孩子说:“你们以后要多向爸爸学习”。
“学习什么呀?”他的小女孩歪着脑袋天真地问,“爸爸,老师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你的闪光点在哪?”
他说:“爸爸是一级飞行员,带飞过汉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壮族4个民族的39个飞行学员。是全团之最,爸爸飞行3750小时,在全团飞行员中飞的时间最长”。
孩子瞪大眼睛说:“哇,这么大的闪光点。”
其实孩子并不知爸爸的心。他觉得像他40岁出了头的飞行员是出“成品”的时候,多干一年可为国家多做不少贡献。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相当于付出一个飞行员体重的黄金,如果早早停飞,对国家是有愧的。他还想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再扩大一些,飞到50岁,飞行时间达到5000小时,带飞50名飞行学员。
孩子,如果真这样,你和你妈妈将会做出多大的牺牲。
愧疚心,事业心,韩瑞杰心灵的天平该倾向哪头?
谁知他的心?……
妻知他的心……放心飞吧。
            (作者单位:新疆空军政治部)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英雄的群雕
——读《冻土地上的雕塑》
戴学江
读了这部报告文学集,一股浓郁纯朴的部队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书中的作品虽然大都出自业余作者之手,但是因为写的是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撷取的是那些真实生动的生活画面,所以就很有立体感,仿佛一座座英雄模范人物的雕塑展现在我们面前。
过去,我曾在这支部队生活、战斗过十几年,对这支部队是比较熟悉的。她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由三部分抗日武装组建而成的。不久,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紧接着挥师北上,参加鲁南战役,和兄弟部队一起,歼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攻克枣庄,歼敌整编第五十一师;参加莱芜战役,继而又参加孟良崮战役,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在鲁南出击中,为了迷惑、牵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同数倍于我的敌人周旋,在极其险恶的境遇中保存了自己,圆满完成了任务。在著名的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她都英勇善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52年,这支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开始守卫东海岸,继而开赴中线与美七师激战,在丁字山、四次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打得敌人闻风丧胆。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她长期驻守边疆地区,在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边界自卫反击战中,也打出了国威军威。
这支部队不但打过许多大仗、硬仗、恶仗,而且在政治思想工作中也很有创建。解放战争时期,她首创的立功运动,很快普及到各个部队,后来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项制度,长期传了下来。
一支好的部队,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英雄模范人物。在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出现了神枪手肖炳连、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施刚魁;在朝鲜战场上,出现了特等功臣、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爱民模范金遗华、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战斗英雄杨林等等。进入80年代,这个部队又出现了边陲优秀儿女尹千锡;探索治疗癌症的中医专家胥尚勋,指导员标兵桑亚斌,优秀班长杨继友,军人的好妻子杨凤兰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特点的“四有”新人。《冻土地上的雕塑》中描写的人物,只是这个英雄群体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些缩影,我们看到了一个长长的英雄行列,看到了这支部队生龙活虎般的形象。
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保证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永远合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本报告文学集的出版,有助于宣扬英雄模范人物,有助于造就更大的英雄群体,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最近欣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已把这本书列入战斗在军旗下报告文学系列丛书之一,这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陆续看到一组又一组神采各异的雕塑出现,这必将使我军英雄模范人物的长廊,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系沈阳军区副政委)


第8版(副刊)
专栏:

  开在军营的文艺鲜花
——记北京军区基层文艺活动
陈辉
1990年北京军区业余文艺汇演,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拉开了帷幕,全区11支业余演出队大展身手,400多名业余演员各显千秋。话剧《餐厅来客》,反映前线归来的侦察兵与牺牲的战友“对酒”的悲壮场景,催人泪下;舞剧《驼兵的爱》,表现边防军艰苦戍边的奉献精神,动人心弦;舞蹈《娇娇的玉兰花》,展示了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兵之歌》则激奋了战士的心田……150多个歌舞、曲艺、小品、话剧、器乐作品在舞台上绚丽多彩。
“军营不甘寂寞,战士需要文艺。”这就是部队业余文艺赖以生存的土壤。长期驻守在大沙漠中的官兵们说:“我们宁可伙食差,也不愿文艺生活枯燥无味。”某团长年散居在人烟稀少的深山中,一次集团军派业余演出队进山为官兵演出,由于点多线长,难以全部满足需要,有两个执勤点的战士竟不辞路遥,往返百里观看演出。内蒙古莫尔道嗄位于大兴安岭,在茫茫林海中有无数个哨所,文化生活单调得使官兵们只好在“拱猪”、“侃大山”中找乐趣。后来,边防团成立了业余演唱组,穿林海,走哨所,官兵们屡看不厌,场场座无空席。北京军区目前已有51支战士业余演出队、军乐队,1500多名业余文艺骨干活跃在华北地区,为战士们献歌献舞。
北京军区基层业余文艺活动,一方面为了官兵们的娱乐消遣,另一方面也为了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某坦克团班长邓应贵在探家路上为抢救落水女青年,英勇献身,业余演出队为此创作了《不灭的烛光》,教育、启迪战士们。某炮师战士王卫东火车道上临危不惧抢救老人,师业余演出队创作、演出了《铁马惊车》,在当地军内外反响强烈,大街小巷到处贴着“远学雷锋,近学王卫东”的标语。
军营业余文艺活动,还加深了军民之间的情谊。内蒙古察右后旗牧尔台处于偏远地带,因当地没有电,牧民们连电影、电视都看不上。驻地部队组织业余演出队为牧民演出,许多群众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隆重的演出。为了答谢演出队,牧民们每家端出一盘菜盛情款待演员。运城人民银行开展储蓄宣传活动,可自己却没有宣传队,某坦克旅业余演出队前来援助,银行领导称他们是“雪里送炭”。在河北大地、内蒙草原、吕梁山区到处都留下了北京军区各部队业余演出队为群众歌舞的身影。
地方政府和文艺团体对部队的文化活动十分支持。天津警备区组织186个连队进行“风鹏之声歌咏比赛”,天津市工人文化宫、和平区文化馆等单位的文艺行家,义务担任评委,足迹遍及大小军营。天津电视台专门成立军事组,他们创办的《津门子弟兵》专题节目,每期向观众展现驻津部队业余演出队的一歌一舞,收看率在电视台各个栏目中居第二位,比外国电视剧《老干探》还要高。
也许一首歌曲、一台小戏、一个相声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却给军营带来了生机,给官兵们带来了欢笑。它是军营生活的调色板,不仅激发斗志,也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启迪心灵。


第8版(副刊)
专栏:

  神奇的五谷树
王春瑜
在江苏省建湖县蒋营乡谈赵村的大路旁,屹立着一棵神奇的树:春天满树白花,夏天结果,但所结之果,往往年年不同;形状有时似稻,有时似麦,有时似黍,有时似稷,有时似豆,故人称五谷树。更奇特的是,从五谷树所结果实,可以预卜年景:如形似稻,则这一年稻必丰收,余类推。同时,对水旱灾也有预卜作用:如果这年雨水太大,果实必呈鱼形,而且特别与夏天爱在河面上迅速游来游去的穿条鱼(又名白条、白跳)酷肖。即使是村民中最年长的人,也说不清这棵树的来历,只知道它世世代代与勤劳的乡农一起迎朝晖,送落日,栉风沐雨,大概有几百年了。但是,稽诸史籍,五谷树却是大有来历的,在明清史料中,屡有记载。
明代隆庆年间赵善政著《宾退录》卷一载:“胡惟庸家中有一树,名五谷树,夏月其实若稻麦者,则其年大有,若为鱼形,则其年大水。”胡惟庸是明初丞相,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万历中期的南京学者周晖,在所著《金陵琐事》中,专门写了“五谷树”这一条,指出南京城中有两棵,一棵在报恩寺,一棵在皇城内,并指出“不但结子如五谷,亦有似鱼蟹之形者,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此物。”不过,五谷树在南京的命运并不美妙。胡惟庸被朱元璋“炮打功臣楼”,处死并灭族后,昔日繁华壮丽的丞相府很快沦为榛莽,五谷树是被毁?还是被人移走?不得而知。而报恩寺的那棵五谷树,到了万历末年,也不知下落了。对此,与周晖同乡而稍晚的学者顾起元,在名著《客座赘语》卷一,记载的很清楚。尔后,在明末清初的大史学家谈迁的《枣林杂俎》中,对五谷树的神奇,也曾有所记载。“造化钟神秀”。凡是有益于人类生产活动的至宝,自有苍生护持。不知何年何月,五谷树传到了苏北里下河水乡。现在,五谷树在乡亲们照料下,生长得根深叶茂。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意味的电视系列片《中国当代侨乡》上海集、广东集、福建集摄制完成,已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外华侨、华人的欢迎。
    (袁)
△中国评剧院一团、二团近日在京上演两出反映当代生活的新戏《寸草心》和《花溪情》。      
                  (书政)
△由北京市教育局、北京电视台主办的“富丽校际儿童歌唱比赛”,近日在京闭幕。236所小学615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共决出高、低年级组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这次比赛丰富了儿童业余文化生活,也暴露出新儿歌严重匮乏的问题。                 
           (艺)


第8版(副刊)
专栏:

军营晨曲
杨桂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