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冈崎夫人的心愿
孙东民
6月下旬的北京,炎阳烈烈,宾客云集。中日友协的客人冈崎女士再访北京。与已往不同,这次日程排得很满,但她不顾八旬高龄和旅途劳累,接连拜会了李鹏总理、王震副主席、邓颖超大姐,看望了众多熟识的和不太相识的中国朋友,像是有说不完的话语要对人倾诉。
论社会地位,冈崎时子女士在日本只是名家庭主妇。然而她到中国却受到特别接待,视为上宾。这位知名度也许并不高的慈祥老人,她的夫君便是大名鼎鼎的冈崎嘉平太。
人们记得,去年李鹏总理访日时,冈崎老先生亲陪总理去了他的家乡冈山县,并在中国朋友的祝福中度过92岁寿辰。同年5月,老先生再度来京,实现访华百次的夙愿。正当他即将应邀来北京参加新中国40周年大庆,开始第101次访华,并为南开大学的周总理雕像举行揭幕仪式前夕,不料在家中上楼梯时摔倒,溘然长逝。中日友好事业痛失一位贤哲。
冈崎夫人说,她这次来北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向中国人民深表谢意,感谢中国方面对丈夫冈崎的关怀和他去世时中国人民的情意。的确,共同生活60余年的伴侣突然离去,老夫人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正当她茫然若失、不知举措之际,中国领导人、社会团体发去唁电和信函。中国驻日工作人员前往吊唁,老先生的生前好友纷纷著文,沉痛哀悼这位德高望重的中日友好的开拓者,对她当然是个慰藉。著名画家袁熙坤怀着崇敬的心情,精心创作了冈崎老先生肖像(见图),再配上著名画家范曾题诗,由驻日大使杨振亚郑重送到冈崎夫人手中时,老夫人动情了:“袁先生为冈崎画的肖像画那样传神,弄不清我面对的是肖像还是冈崎本人。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画,是中国人民的友情。冈崎在天有灵,当有同样感怀。”冈崎夫人把袁熙坤的这幅画视为家宝。
为冈崎夫人访华,中日友协举办了一次茶话会,冈崎先生的生前好友在会上缅怀老先生的功绩,回忆起他与周总理交往中的佳话。自1962年冈崎应周总理邀请首次访华后,就一生景仰周总理,尊为人生的良师。周总理去世后,冈崎先生一直把周总理的照片放进贴身的口袋里,朝夕相伴,一往情深。老先生多次说过,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九泉之下第一希望就是再见周总理。冈崎是怀揣周总理的遗像辞世的。冈崎夫人说:“我丈夫一生热爱中国,尊敬周总理,现在他又回到周总理的身边聆听教诲,再没有比这更使他满意的了。”
身处中国朋友中间,冈崎夫人好像年轻了许多。她精神矍烁,言谈中不乏幽默。她问周围的朋友:“你们说,中国人民欢迎我,是为什么?我想,一是因为中国人好客、重情;二是因为我是冈崎的妻子,沾了他的光;第三,也许因为我这80多岁的老太婆还有可爱之处吧。”
是的,中国人民是重情义的,任何作过贡献的人士,中国人民都不会忘记他。冈崎先生之所以为中国人民所怀念,是因为他体现了一种“冈崎精神”,始终主张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每当中日关系发展出现障碍时,冈崎老人总是为中日睦邻奔走呼号,仗义执言,并严斥反华势力的怪论奇谈。而冈崎夫人虽不出头露面,却总是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中国朋友当然不会忘记她这位贤内助之功。
“过去几次来中国,都是跟在冈崎后面,”冈崎夫人说,“今后我要以冈崎时子的身份,带领全家儿孙再访中国,为日中友好出力。”老夫人的这个心愿,不正是她对自己的“可爱之处”所作的注脚么!
(附图片)
冈崎先生画像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一对连体姊妹的故事
张允文
当你听说一对身体连在一起的孪生姊妹朝夕相处共度了40个不平凡的岁月时,你一定会坠入想象之河:衣食住行社交,一举一动互相牵连,其困难和复杂简直不可思议……
这对同龄姊妹一个叫玛莎,另一人叫达莎(见图)。她们生于1950年1月4日,命运安排她俩永远连结在一起。当她们的妈妈看见自己生下来一对长了3条腿、下半身连在一起的怪婴时,当场因神经受到强烈刺激而进了医院。从此,母女间一别就是数十年。
玛莎和达莎出生后,先在苏联医学科学院的儿科研究所度过了6年。著名生理学家彼得·阿诺欣教授对她们悉心照料,细心观察她们的成长,并竭力帮助她俩克服生理异常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帮助她们懂得生活的意义。
这对特殊的孪生女孩能活下来,并成长起来,是很不容易的。比如在她们长到3岁时,有一次,一人得肺炎,高烧至40摄氏度,而另一人却安然无恙,这时儿科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必须精心为一人治疗,同时安抚另一人。又比如这姐妹两人性格也迥然不同,玛莎言辞生硬,易生气;而达莎温顺谦让,敏捷好奇,因此在教养她俩成长过程中,又给工作人员增加了困难。但是尽管如此,玛莎和达莎毕竟活下来了,虽然她们到了7岁还不能走路,甚至连坐下来也十分困难。
后来,她们被送到苏联一家残疾儿童研究所。从所长鲍里斯·巴波夫教授到全所工作人员都为两位小姑娘奔忙了起来。在那里她们遇到了一位善良的护士娜杰日达·费多罗夫娜。她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形影不离地照料姐妹俩的生活,教她俩读书和写字。
为了帮助两位小姑娘能借助拐杖走路,所里的人们作出了难以想像的艰苦努力。她们扶着三轮车开始学走路。玛莎先踩一下,达莎踩第二下……足足练了两年,她们终于能使用拐杖走路了,以后又慢慢甩掉了拐杖。
然而,她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性格相异,爱好不一。因此有时她们也吵嘴,甚至打架,但慢慢地她俩学会了互相体贴,互相爱护。玛莎体质比达莎强,所以在走路时她几乎承受了两人的全部重量。
在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后,玛莎和达莎又在一个残疾儿童收养所生活数年,接受了中等教育。
1988年,当这对连体姐妹长到38岁时,她俩表示,“我们是人!我们要像人一样地生活下去!”“我们不需要怜悯……我们有两个头脑,4只手。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我们想尽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1988年她们终于转到了莫斯科的一个医学研究所,得以学习电脑和英语。国家也为这对连体姊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医疗保健环境。
当玛莎和达莎的故事公开以后,在从苏联各地源源不断寄来的热情洋溢的信件中,有人邀请她们去作客,有人甚至愿意与她们一起生活。姊妹俩无限感激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当玛莎和达莎懂事时,人们就骗她们,母亲早已去世。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感到人们似乎瞒着她们什么。后来,她们开始寻找自己的母亲,并且不但找到了妈妈,而且还得知有两个弟弟呢!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吃好早餐
国外科学家提出的“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的口号颇为流行。近来日本营养学家主张改变“一日三餐”的传统习惯,实行一日四餐制,强调必须吃好早餐。西方医学家经过试验,证明“早餐马虎,易患胆结石”。
苏联、英、法等国的营养学家研究发现,一日几餐中,早餐的营养吸收率最高,而睡前进餐,几乎无益。
苏联一个科研小组,对1000名营养吸收率调查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结论是,早餐所进的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种其他营养素,被人体吸收、利用最为充分,其利用率比晚餐高85%左右,比中餐高出20—30%。
英、法的营养学家几乎同时发现,人们睡前所吃的食物,在睡觉时“极其神秘地被人体‘烧’掉了”,而不是常识以为的“变成脂肪和肌肉使人发胖”。科学家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让一些健康正常的男女青年在临睡前“加餐”。这顿“加餐”事前计算总热量为1000卡路里,连续“加餐”100天后,这100人中体重增加1磅者仅2%,其余的人保持“原状”。
营养学家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提醒人们,每天必须进早餐,而且一定要认真地对待早餐。这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健康大有益处。
                     (宝成 编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赫斯驾机飞英之谜
陈封
希特勒的第二号帮凶鲁道夫·赫斯究竟为什么在四十九年前独自驾机飞往英国,迄今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一个谜。这个一级纳粹战犯在英国被拘禁五年,然后在柏林附近的斯潘道监狱被关押了四十一年,据说一直不肯吐露实情。三年前在他九十三岁时,突然自杀身亡,于是流传约半个世纪的“赫斯之谜”便被他带入坟墓。
当年赫斯驾机飞英事件曾成为国际特大新闻,希特勒愤怒地公开斥责他是疯子和叛徒。但是当时各国就纷纷传说赫斯是受希特勒之命去和英国秘密谈判单独媾和。英国政府除宣称赫斯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外,迄今对有关秘密媾和的传言只字不提,关于赫斯在英羁押五年的情况,包括健康检查记录,都列为绝密档案,要在他死后三十年(即二○一七年)才能公布。因此,“赫斯之谜”在本世纪内似乎是无法解开的了。
然而,今年五月上旬,苏联情报机关克格勃在《劳动报》上以署名文章方式发表了一份关于赫斯飞英使命的档案材料摘要。这份材料说早在一九四○年秋季英国军事情报机关第六处便和赫斯建立了联系,其目的是引诱赫斯飞英商讨秘密和约的条件。
材料引述了苏联情报机关领导人贝利亚于一九四二年十月送交斯大林的一份绝密备忘录里的话,其中谈到暗藏在英国军情六处而为苏联服务的捷克籍反间谍上校摩拉维茨曾向他报告:赫斯驾机去英,在苏格兰汉弥尔顿公爵庄园上空跳伞着陆并非像传说的那样是突然发精神病,而是经过数月周密策划的行动,包括规定飞行路线和降落地点。
据摩拉维茨密报:英国情报机构是以汉弥尔顿公爵的名义与赫斯进行通信联系的;他曾亲眼见过双方的往来信件;赫斯在信中明确谈到英德停战的必要性和希特勒政权即将进攻苏联的计划。
《劳动报》的文章作者认为英国情报机关引诱赫斯飞英,使纳粹德国感到有可能与英国单独媾和,从而起了鼓励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的作用。在赫斯抵英后仅一个多月,纳粹德国军队果然大举向东线进攻。
伦敦《泰晤士报星期日版》于五月十三日摘要转载了《劳动报》的文章,并发表了已故汉弥尔顿公爵次子的谈话。他否认英国军情六处曾写信引诱赫斯。他说情报当局于一九四一年五月三日曾书面通知他的父亲说“那项计划已搁置”,但过了一个星期,赫斯突然到了英国。他没有更详细说明。
虽然人们不知道苏联《劳动报》此时发表有关赫斯事件情报文件的目的,但却可以看出“赫斯之谜”的内容肯定比人们所猜测的复杂得多。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用音乐促进蔬菜生长
日本先锋音响器材公司,近年在山形县创建了一座试验菜园,从事音乐与植物栽培关系的研究。
从外观上看,这座菜园与普通菜园没有什么不同。特别之处是,园内安装了若干个扩音器,每日早晨、中午、晚间各播放一次音乐,每次15分钟,曲目大都是莫扎特、贝多芬的名作。
该公司生物工程部负责人称,一般蔬菜“听”了音乐后,平均增产15%。这个试验结果引起不少国家的有关人士的兴趣,专门派人前往考察。
植物真有耳朵、能听到音乐吗?当然不是。专家们解释说,只因为音乐的声波使空气振荡,植物受此影响,便得到某种能促进生长的力量。但是音响不够强,就不足以刺激植物;而音响过大,又会把它“压倒”。因此通过试验证明,一般播放古典音乐比较合适。
                   (肖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餐 (国外艺术摄影拾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