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重读《阿房宫赋》有感
车敏瞧
我幼年读过《阿房宫赋》这篇文章,但不求甚解。最近,我又反复重读了它,特别觉得尾段总结得实在好。它既高度概括地总结了秦和六国兴衰的历史教训,又富有深奥哲理。我把《阿房宫赋》尾段作为书法条幅书赠给一些老战友。没有料到反响那么强烈,有的赐书与我,谈对这个条幅的理解,有的当作座右铭,有的赋予新意,同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相联系,以鼓励自己。
战国、秦汉之际,是我国历史上戎马倥偬的年代,留给人们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赋文尾段首先断然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作者认为六国之灭和秦之族灭,都不是外部原因,而是六国和秦的自身原因,都是咎由自取,自取灭亡。同时,作者并没有排斥外部原因。如这里“非秦也”、“非天下也”,后面的“足以拒秦”、“谁得而族灭”,指的都是外部原因。但是,作者在分析事变发生的主客观因素时,强调起决定作用的是六国和秦的主观原因,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当时可以说是了不起的。即今天来看,也是合乎辩证法的。
在分析六国之灭和秦二世而亡的内部原因时,作者指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实际上这是古已有之的“民本”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不可能懂得,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任何政治上比较“清明”或“圣君贤相”统治的时代,不会有真正的“爱民”。只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实行真正的爱民。古往今来,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古语至今仍然起着警钟长鸣的作用。
作者接着用了四个“哀”字,一层深似一层。既醒目,又引人深思。历史就是那样无情。秦人速亡,迅即土崩瓦解,还来不及总结历史的教训,就落个“不暇自哀”的下场,只好留给“后人哀之”。作者进一步申述,如若后来的统治者仅仅停留在“哀之”的表面,而不去作历史的借鉴,不去吸取历史的教训,“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就会重演,就会重蹈秦亡的覆辙,这里重点地突出地用了个“鉴”字,而且尖锐地指出了“不鉴”的可怕后果。画龙点睛,一字千金。这是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载舟覆舟”绝非妄言。《甲申三百年祭》,也不是郭老随便写的。当形势越好的时候,我们越要谦逊谨慎,居安思危,越要密切联系群众。好了伤疤忘了疼,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历史虽然不能简单地类比,但是历史的、带规律性的经验教训是必须借鉴的。《阿房宫赋》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佳作,除了它的艺术价值外,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它那丰富的思想内容,这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一千多年前,作者能提出上述光辉思想,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今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赋予它以新意,可望起到古为今用之功效。
    (本文作者原为吉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心如三春晖
牛雅杰
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这话听来不免叫人心酸,可王素英自得其乐。她伏案于《作文》月刊编辑部,头发变白了,眼睛老花了,心却与小读者融会一起,永远年轻。前两年,她当教授的老伴决定到海南,已与她联系好了工作单位。她舍不得《作文》月刊,没有去。
她温文尔雅,说话不多。但有人说,王素英一张口,就能看见她的心。
是的,她常常用自己的心,去换别人的心。多年来,她与许多小读者交了知心朋友。她生活在真情之中,被成千上万颗赤诚的心温暖着。
1986年,四川江津县梯子乡石院村一个名叫田明的初中生寄来一篇作文,说她是个残疾姑娘,10岁时患病腿残了。她感到周围的人都歧视她,包括老师、同学和父母。文中写道:“在没有爱和温暖的世界里,我异常孤单,痛苦,倒不如离开这个冷冰冰的世界。”她说她写好了遗书,准备离去时留给把她当作累赘的家里人。王素英立即给田明回信,并寄去两本书,鼓励她振作起来。田明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学,在家带养小侄子,痛苦的生活又使她几乎走上绝路。王素英不断给她写信,寄书,指点她自学。经过多次失败,田明终于在王素英的帮助下有了可喜进步,1988年被评为江津县广播站优秀通讯员,受到县里表扬。1989年又被团县委评为“十佳优秀团员”。她在给王素英的信中说:“我没有忘记,是你把我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生我养我的是父母,但使我能够活到这一天,走到这一步的是你!你比我母亲还亲,能让我叫你一声‘妈妈’吗?”
《作文》月刊上曾发表过陕西省咸阳市汤家村汤飞权的一篇作文,题名《雪的回忆》。在发表过程中,王素英与作者所在学校和他本人联系过。事隔一年,她突然接到宝鸡市监狱的一封来信:汤飞权因家庭困难,参与卖假酒而被判刑。在思想极度混乱萌生自杀念头时,他想到有一位热心帮助过他的编辑。王素英接信后立即复信,鼓励他改过自新,并寄去100元,解决他母亲的燃眉之急。王素英此后仍不断写信教育他。小汤在狱中除劳动改造外还练习作文,去年宝鸡市文联举办“当代诗潮”征文大赛,他征得劳教管理人员同意参赛,获得一等奖。当他被带到领奖台时,全场惊诧:“怎么是个犯人?”后来,小汤因表现好而被提前释放。
王素英生活十分简朴。出差坐火车,带两袋方便面。加班工作,买个馍回办公室喝开水。然而对别人却绝不马虎凑合。1988年春节前夕,安徽省一个女中学生,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受到全村人嘲骂,她感到无法生活下去,决定弃学出走,浪迹天涯。王素英读到她的作文后,立即寄去路费,接姑娘来郑州过春节;临走又送衣服和学费。姑娘坚持学习,现在参加了工作。
编辑离不开信、稿。各地读者、作者的稿件、信件,每天雪片似地飞向王素英。到了下班时间,她仍情绪饱满地工作着。
有人问:“你这样忙,整天兴致勃勃,真的一点不想老伴?”
“我的生活很充实,”她说,“一个人干着自己想干的事,就会从中找到无穷乐趣。太忙了,太乐了,我顾不得去想他了。”她慨叹:“世界上很难有绝对完美的东西,生活也是这样。我生活里充满了歌,可我不会唱。”
                (作者单位:河南文心出版社)


第8版(副刊)
专栏:

  旧作三首
周谷城
浦江秋月夜
浦江秋月夜,同赏中秋月。中秋月正圆,甚似人团结。台湾与大陆,只有一水隔。为何不团圆,长期相隔绝?原因何所在,百思不能得。本是同根生,不忍长相别。同根有同心,同来建祖国。祖国日繁昌,千秋之大业。台湾其早归,共建千秋之大业。
一九八○年中秋月夜怀念台胞
纪元上溯五千春,只为炎黄是我宗。历史绵延从未断,台湾大陆本同根。未闻彼此精神散,总喜轩渠骨肉情。今夜月明欣共赏,遥知兄弟在思亲。
颂三十六周年国庆预祝祖国和平统一
欣逢三十六周年,建设桩桩奏凯旋。内政外交都稔进,精神物质两争先。老安回忆当时事,后起思齐祖辈贤。国庆高歌添一曲,台湾大陆早团圆。


第8版(副刊)
专栏:

  旅游文化的成功尝试
——舞蹈《盛世行》观后
王曼力
北京歌舞团所创作的宗清乐舞《盛世行》,自问世以来,接待了海内外一批又一批的旅游团、观光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吸引着各方游客,往往在参观了故宫、雍和宫、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之后,旅游部门又适时地为客人们安排这样一台再现康乾盛世的宫廷乐舞,既关照了海内外观众彼时彼地心理需求,又赋予了一种文化审美价值。
北京歌舞团地处京都,负有丰富首都文艺生活和对外展示我文明古国灿烂文化的双重使命。这种使命感促使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埋首于浩瀚的典籍史料中,徜徉于宏丰的文物古迹间。一部作品如何渲染主题并有机地编织歌、乐、舞于一台是门学问,而怎样把观众自然引入整台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更是门艺术。《盛世行》妙就妙在报幕员以导游身份出现,用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口流利的英语娓娓道来,别开生面地引导观众也来一次“盛世行”。如果说白天游客看到的是巍峨的清皇宫,叠翠的御花园,恢宏的帝都城池,那么此刻观众从赏心悦目的满汉文化交融的清代乐舞中,竟随着剧情发展,身临其境般地神游了清朝的宫廷和民间。
全剧有意避开剧式结构,不拘泥于人物考证,不赘述繁缛情节,也不在帝王的文治武功上着墨,而是基于大的历史背景,将凝重的清代王室生活与醇厚的满族礼仪习俗交织在一起。“星祭”一场,清宫的夕祭描述后妃梳妆、焚香,遥向星空拜祭,祈望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当雍容华贵的皇后率领一字排开的24名头戴嵌花扁方、身着旗装、足踩寸子鞋的嫔妃们落落大方款款行走的场面出现时,那具有浓郁韵味的舞蹈,或行云流水般的走步,或奇妙变化的队列,或道万福,或致蹲安,或施抿鬓大礼,把满族上层女性娴淑端庄的性格、举止行为的规范表现得十分细致。为使“演乐”一场的满清风韵、帝京气派更具特色,编导们遍访了清史专家、雍和宫的主持喇嘛、原离宫“清音会”的古稀乐师,仿制出“火不思”、“双清”、“匙琴”等清宫乐器。而对正在进行的演乐忽然定格,以插入“导游”对上述乐器的性能音色讲解介绍的场面,则不但协调了全台风格,而且增加了乐舞的知识性、趣味性。但显而易见,后半场偏弱,结尾尚嫌粗疏松散,再也没有出现《后宫礼仪舞》与《拜祭舞》那样既精雕细刻又富有韵味的舞蹈来。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诗,要对生活负责
钟声扬

我赞美太阳、月亮、繁星,也赞美绿草丛中的点点流萤。
我从宇宙一切闪光的图案中,时时看到你那迷人的微笑,以及诗的激情。

我已将颜色、味道和音韵,全部献给了你,只为自己留下了一圈圈风雨的年轮——这是我的心愿。
我乐在山水,意在田园,我不希求泥土、阳光和空气以外的任何报酬。

我没有忘记我们在春天开始的工程。
你来时,树叶已经泛黄,工程仍在继续,然而我并不疲倦——没有压力便没有奇迹。

江河只有在流动时才能找到歌声,然而那惊雷般的谈吐,有时竟使你深感不安。
大海沉默了,而你却又以为那不过是一种胆怯。——我不想争论;历史与哲学同时告诉我,过了小桥,树林深处有一块十分干净的宽阔的空地。

树林,罩上了朦胧的雾纱。
月牙,隐入了淡淡的云层。
预约的时间已经过去,我该走了。你送来的诗稿,还未及认真修改。我想,生活要对诗歌负责,诗歌要对生活负责。

我从山林走来,除了浑身的蘑菇、松脂、野花的香味和几缕云丝,还能带给你些什么呢?
要知道,用钱买到的都不算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