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平凡中的伟大
——记列宁的办公室与故居
本报记者 张允文
去年10月,笔者对苏联的访问是从参观克里姆林宫内列宁的办公室和居室开始的。
深秋的红场显得分外肃穆。穿过红场进入克里姆林宫后不久,就见一座18世纪的建筑物。这是苏联部长会议办公的地方,当年列宁的办公室就在这座建筑物内。
这是一间朴素的办公室,一切陈设都保持70多年前的原样。墙上的军事地图和桌上的蜡烛、老式电话机都使人联想起电影《列宁在1918》里的场面。那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同各种反动势力生死搏斗的艰苦岁月。由于电力不足,办公室经常靠烛光照明。地图上星罗棋布的小红旗标志着国内战争中红军推进的情况。从1918年3月起,列宁在这间办公室工作了5年。这是苏联历史上翻天覆地的5年。在这间办公室里,列宁每天工作18至19个小时,他批阅文件,制订作战计划,实际上这也是列宁指挥国内战争的司令部。办公室旁有一把硬椅子。秘书曾要给列宁换一把软椅,列宁不同意。他对秘书说,“我到这里来是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办公室也是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书房。书橱中摆着世界名著、百科全书、政治经济书籍。有个小书柜装的是列宁的论敌们的著作。作为一名严肃的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列宁总是认真研究对手的作品。
办公室隔壁是会议大厅,这是当时的人民委员会和苏共中央开会的地方。当我们步入会议厅内时,耳边响起了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的演说录音,那洪亮的充满激情的声音使人回想起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列宁的居室离办公室很近,一共4小间。列宁和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以及列宁的姐姐玛丽娅住在这里。列宁把最舒适的一间让给了姐姐。房间里没有什么贵重的实物,一把俄式茶壶是家传的。冬天室温只有10度左右,经常要穿上大衣。全家喜欢在稍为暖和一点的厨房里喝茶取暖。一间小会客室是列宁经常以果酱款待老战友和国际共运人士的地方。
列宁居室内也到处是书籍。书籍共分88类,几十种语种,近万册。列宁藏书中不乏珍本,其中列宁从国外买来的一本马克思著作是1872年的版本,全苏联仅此一本。列宁的书都是自己出钱买的。有一次秘书用公款为他买了4本词典,列宁坚持要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他说,词典是为我买的,应由我付款。
列宁办公室墙上的挂钟指针定在8点15分。1922年12月12日8点15分,列宁熄了灯,回到卧室即病倒了。以后,列宁再也没有回办公室工作。但仍坚持在卧室里准备讲稿和口授信函。1923年5月19日才迁居郊外。
列宁养病的地方是莫斯科东南35公里的高尔克村。养病期间,列宁也从未停止过工作。高尔克村现已辟为350公顷的保护区。这是一片风景秀丽的丘陵地带。在一个阴雨天笔者来这里参观,环顾四周,白桦成林,落叶铺地,一派典型的俄罗斯晚秋风光。列宁生前十分喜爱这个地方,亲切地称之为“我的小瑞士”。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中,尽管半身不遂被困于轮椅之中,他依旧忘我地工作、写作,后来只能口授秘书草拟书信文件。他的名著《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多种著作之一。这里有列宁的各种遗物:衣服、鞋靴、猎枪、书籍、电话机,以及列宁的手书与批示……。一切都是那么简朴而平常,但是,这平凡中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
列宁卧室墙上挂钟的指针定在6点50分。那是1924年1月24日晚上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刻。
离别高尔克村时,我思绪万千。这里曾经生活、工作、奋斗不息的是一位伟人,也是一名普通的俄罗斯人。
归途中,遇到一群前来参观的活泼天真的小学生。老师介绍说,列宁的名字对孩子们是神圣的,我们常来这里瞻仰,要用列宁的精神教育孩子,使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代代相传。
(附图片)
图为莫斯科东南方向离市区约35公里的高尔克村列宁故居附近的一条林荫道。这里是列宁常来休息和疗养的地方。当年列宁很喜欢在这条林荫道上散步。
本报记者 张允文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日欧贸易面临新课题
胡泳
4月初,第四次日美经济结构问题协商就中期报告达成协议,日本保证对外国商品和投资开放其市场。然而,欧共体国家却对此投来警惕的目光。主管对外关系和贸易政策的欧共体执委会委员安德里森说:“我们不能阻止日本与美国签署协定,但是这个协定不应当是歧视性的。不管它包含的让步如何,共同体应得到同样的待遇。”
欧共体的反应表明,它认为日本也应该关注日欧贸易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欧共体在双边经济关系上对日本的不满由来已久。70年代后期,欧洲商界就开始抱怨日本对欧洲搞商品倾销,但直到最近,共同体国家才意识到日本“入侵”的严重程度。
日本对欧洲咄咄逼人的姿态引起了欧共体国家的严重不安。去年12月法国《新经济学家》刊登一篇封面文章,题为《东洋杀手:日本人怎样耐心而无情地包抄扼杀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对于日本的迅猛攻势,西欧同美国一样,普遍感到疑虑和恐慌。一些强硬派甚至宣称美国早已“投降”于日本的经济势力,认为欧洲绝不能重蹈覆辙。70年代末期,美国迫使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签订了“自愿限制出口”的协定,此后日本价廉物美的汽车开始充斥欧洲市场。到1980年,日本不得不对欧洲的汽车出口作出同样的“自愿限制”。最近几年,又对一部分日本产品,从机床、滚珠轴承到计算机集成电路征收惩罚性关税。
欧共体国家担心,1992年大市场建成后,西欧将实现没有边界限制,没有贸易壁垒的商品和资金的自由流通,而在此之前,日本企业已经在一些重要部门如保险、汽车制造业上站稳了脚跟。果真如此,日本将成为大市场的“掠夺者”,可能会在国内生产复杂的零件,然后在欧洲组装、销售。面对这种前景,欧洲委员会要求,任何日本厂家在欧洲制造和销售的产品,都必须包含一定的“当地成分”。日本企业接受了这个要求。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认为,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四国都对日本汽车的销售量作了单方面的限制,并且主张1992年后仍然保持汽车限额。而西德、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则认为应取消限额。在汽车限额问题上的这种分歧,只是共同体对日本步调不一致的一种表现。由于缺乏一项共同贸易政策,12国无法对日本采取共同立场,因而也削弱了自己在日欧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日本对欧洲采取了新策略。它吸取了在美国过于冒进的教训,保持低姿态,避免在欧洲引起抗日情绪。它们竭力表明自己是“欧洲公司的好伙伴”。同时,日本对欧共体的指责也开展了反攻,指出日本的贸易顺差在去年已有所减少,并表示愿意在一些行业范围内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对日本的两手策略,欧共体也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努力协调12国的立场,制定共同的贸易战略,在压日本就范的同时,促进和支持最具有竞争力的出口部门,加强科研和发展方面的工作以增加在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欧共体也认识到,完全遏制日本的进攻浪潮是不可能的,因而也愿意同日本在一些领域进行有效的合作。对美日刚刚达成的贸易协议,欧共体可说是喜忧参半。它给日欧贸易带来了新的课题。可以预料,西欧将密切注视协议的贯彻执行,以根据新产生的情况“出牌”。在日欧贸易问题上,日本将受到进一步的压力。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美国通讯

  华尔街的最大舞弊案
本报记者 张亮
4月24日,曾一度声势赫赫的“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在纽约联邦地区法院供认6条罪状,并同意缴纳6亿美元罚款。米尔肯此举使华尔街历史上这桩最大舞弊案基本上得以了结。
米尔肯的6条罪状包括欺诈客户、帮助他人进行违反证券交易法和税收法的活动以及操纵股票价格等。现在看来,米尔肯正是以这些非法交易活动为其母公司——德莱克塞尔投资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在短短几年内突然变成了“十亿富翁”,而且还被美国新闻界称为“摩根之后美国最有权势的金融家。”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米尔肯是美国“垃圾债券”的创始人。这种债券收益高,但风险极大,其中相当数额是用于企业兼并活动。1978年,30岁刚刚出头的米尔肯为德莱克塞尔投资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弗利希尔斯开办了“垃圾债券”分公司。当时,美国的“垃圾债券”数额有限,鲜为人知。这位金融“奇才”先是向中小企业出售“垃圾债券”,立足之后便向大公司扩展。由于80年代美国兼并风盛行,“垃圾债券”成了华尔街的“抢手货”。德莱克塞尔公司也大发横财,1986年该公司的纯收入猛增至5亿多美元,一跃而为华尔街盈利最多的证券投资公司。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时间里,德莱克塞尔公司发给米尔肯的薪金共计11亿美元之多。另外,米尔肯还有其它大笔额外投资收入。这般身价使米尔肯的权势急剧膨胀,甚至说一句话就可收入百万美元。米尔肯的发迹诱使许多金融家效法,纷纷成立了“垃圾债券”公司。到1989年美国发行的“垃圾债券”已由1985年的590亿美元,猛增到2000亿美元,德莱克塞尔投资公司占其中的大约40%。
然而,德莱克塞尔公司和米尔肯的好景不长。1986年华尔街的一名股票投机商博斯基自供犯有“内线交易”罪,并揭发了德莱克塞尔公司和米尔肯的非法经营活动。联邦调查人员对德莱克塞尔公司和米尔肯的调查随即开始。1988年德莱克塞尔公司对其6条罪状供认不讳,同意缴纳6.5亿美元罚款,并解雇米尔肯。次年3月,米尔肯正式受到起诉,被指控犯有98条罪状。起初,米尔肯拒不承认有任何犯罪行为。德莱克塞尔公司和米尔肯雇佣了100多名著名律师为其辩护,每月的律师费用多达100万美元。
4月20日,米尔肯突然改变主意,与联邦检察官达成“认罪求情协议”。米尔肯表示同意认罪,缴付6亿美元罚款。作为交换条件,检察官撤回对他的另外92项指控,并撤回对他弟弟的指控。而德莱克塞尔投资公司已在2月间宣告破产。
法庭将在10月1日对米尔肯正式作出判决。德莱克塞尔投资公司和米尔肯案件是华尔街“白领犯罪”的一个缩影。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二十一世纪的超音速远程客机
乘远程直达巨型喷气客机旅行的人逐年增多,15年来已经翻了两番。国际航运界人士估计,从21世纪开始,往来于大西洋两岸的空运旅客每年将超过5000万人次;亚洲至欧洲和美国的年客运量也将至少有2500万人次。这个即将到来的美好前景对于巨型客机制造业颇有吸引力。
法国和英国的飞机制造公司的工程师已经联合起来进行设计工作。日本、西德、美国和苏联也表示了参加协作的热情。因此,这种将于10年后出世的飞机是欧洲、日本加上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的产物。它的型号为ATSF3。
据报道,ATSF3客机的研究设计费将达百亿美元以上。它是第二代超音速飞机,装有最新电脑操纵系统,铝合金的机身外壳可抗与空气磨擦所产生的华氏266度高温。它可载200名乘客,起飞时重量为230至250吨,最大航程约为1.2万公里,时速2.2马赫。
      (封)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加拿大通讯

  马尔罗尼政府的困境
本报记者 郭文福
以马尔罗尼为首的进步保守党政府今年以来的处境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在二月中的民意调查中进步保守党的支持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一。这是战后以来加拿大联邦政府信誉的最低纪录。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又降至百分之十六。相比之下,联邦议会中最大的反对党自由党日前的支持率却为百分之四十九。导致进步保守党政府声誉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围绕着使魁北克加入加拿大宪法的《密彻湖协议》的争执已陷入僵局;二是政府推行的经济紧缩政策、特别是新的联邦商品和服务税引起公众不满;三是经济情况不佳。
今年六月二十三日将是对加拿大一百二十三年联邦制度的严重考验。这一天是关于加拿大宪法问题的《密彻湖协议》最后能否生效的截止日期。这项协议是马尔罗尼总理于一九八七年五月三十至六月三日同召集十个省的总理经过紧张谈判达成的。协议实际上是对加拿大一九八二年宪法法案的一项修正案,修正的目的是为了使唯一没有在一九八二年宪法法案上签字的魁北克省能接受联邦统一的宪法。《密彻湖协议》接受了魁北克省的一些主要要求,同时也扩大了其他省份的一些权利。其中主要是承认魁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对今后的修宪有否决权,在移民问题上有更多的权利等等。
这项协议自签定之日起就有争议。至今不仅马尼托巴和新不伦瑞克两省议会始终不肯批准,纽芬兰省议会本已批准后又撤回。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争吵更趋激烈。今年以来联邦政府作了极大的努力,但不仅未达成共识,情况反而更加复杂。
《密彻湖协议》之争实际上是加拿大社会中多年来英法裔居民的矛盾、联邦政府与各省政府的矛盾以及各省利益之争的集中表现。马尔罗尼总理亲自倡导搞成了这项协议,但至今无力使它成为法律,并且引发了今日的危机。这自然使人们对政府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同《密彻湖协议》之争相比,百分之七的联邦政府商品和服务税更为引人关切。这项新税制是马尔罗尼政府自一九八八年开始推行的税制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取代实行多年的制造业产品税,使这方面的税制更为合理和严密。但新税制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业,涉及几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因此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近,当新税制在联邦议院辩论时,加拿大几乎全国都有抗议活动。
除了在新税制问题上遭到相当大的压力外,马尔罗尼政府的其他一些经济政策也一直遭人非议,其中最突出的要算是高利率政策。高利率政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提高了加元兑美元的汇率,从而严重影响了加拿大的出口,使加拿大的贸易顺差锐减。加元对美元汇率不断升高一直受到一些企业和出口商的激烈反对。
以马尔罗尼为首的进步保守党自一九八四年执政后,前两年曾因政府内丑闻不断而信誉不佳。但后来改善了经济状况,逐步站稳了脚跟。在此基础上同美国谈判了一直有争议的加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且在一九八八年的大选中获胜,再次执政。日前加美自由贸易已走上轨道,加美两国多年争执的酸雨污染问题也可望解决。但国内的矛盾突出起来,并且使进步保守党政府陷入了困境,能否摆脱这种困境的第一个考验是在六月二十三日以前能否找到一个解决关于《密彻湖协议》问题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