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艺林新叶

  几本“翻检家底”的小书
高姗
古诗云:“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这是纯中国式的诗境,其感人之处是和我们的四合院式建筑分不开的。中国的庭院是四周盖房子,中间留院落,属封闭式;而欧洲的庭院是中间盖房子,四周留院落,属开放式,住在那里是断难吟出“庭院深深”的佳句的。由此看来,四合院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北京四合院》(邓云乡著)一书的魅力,就在于从四合院的大量风俗掌故中折射出京都的人文精神,连作者雍容、清幽的文笔也带有一股浓郁的“京味”。夏日将至,读到书中有关四合院消暑的段落——冷布糊窗,竹帘映日,冰桶生凉,天棚荫屋,再加上冰盏声声,蝉鸣阵阵,午梦初回,闲情似水……保管让住在火柴盒式单元楼中的你心驰神往。然而,四合院毕竟即将完成它那庇护了无数代北京人身心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对此,作者抑制不住一丝伤感,希冀“能保存它一点‘音容笑貌’于文字中,与未来的作为‘文物’的北京四合院供后人对照看看”。
像四合院这样有形的文物尚容易保存,而除夕夜用食品奉祀家鼠一类民俗已经踪迹难寻了。难怪钟敬文先生在《话说民间文化》一书中要大声疾呼:“请大家都来关心民俗遗产,动手抢救民间艺术!时间紧迫,稍纵即逝!”早在30年代就创用“民间文化”这个术语的钟敬文先生断言,尽管近两三百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不发达,但“并没有成为一无所有的破产户”,“我们还是有一定家底的”。
当海内学子以责怪祖宗为时髦的时候,一位70岁的外国人第一次读到《论语》便为之倾倒,80岁时将《论语》编成小说《孔子》。他就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这本名列1989年日本文艺类十大畅销书之首的新作,从一个虚构的杂工蔫姜(即老生姜)的视角来观察、谈论孔子,落笔不凡。就在美国专栏作家索尔兹伯里大张旗鼓地重访长征路的前后,井上靖先生不声不响地6次考察鲁豫两省孔子的足迹,还为孔子用不用筷子、吃的是否米饭多次不耻下问。因为他相信,这位中国文化的先哲也是全人类的导师,孔子的思想属于整个世界,也属于21世纪。
这三本“翻检家底”的小书都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推出,在当前一派弘扬民族文化的呼声中可谓生逢其时。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艺林新叶

  关注农村的“文化饥渴症”
王进业
地处沂蒙山区的酸枣峪村去年麦收前放映电影,忽啦啦聚拢了几千人。不巧,电影刚放映,突然停了电,但群众不肯散去,整整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又乐滋滋地一直看到深夜。
“文化饥渴”何止贫困村庄!地处胶东半岛的莱州市莱州镇搞了个农民即兴文艺晚会,可容纳千人的礼堂人满为患,走廊、窗台上都站满了人,人们争先恐后登台表演,大出主办者的意料。
物质生活无虑之后,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自然成了广大农民的追求。
但不少地方文化生活冷落。地处沂蒙山区的西北庄村两年没放过一场电影。“农民富了,电影跑了”已是农民多年的呼声。不少地方供电不正常,农民生气地说:“电要半夜到,电视看‘再见’。”
新华书店在农村没有销售网点,农民难以买到需要的书。有的村订的报纸,群众基本看不到,堆放在村办公室或干部家,成了糊墙纸或包装纸。农民自己订的报纸由于邮递员不能直送到户,丢失严重。
文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广大农民呼吁电影、电视、剧团要面向农村,深入生活,为农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县长实验田”
为把科技兴农工作落到实处,辽宁省锦县七名县长、副县长分别在农村创办了“县长实验田”,进行玉米免耕、水稻旱种、生物防虫等项科学实验,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密切了干群关系。
图为副县长王心诚(右一)正在自己的实验田中进行软盘水稻园田旱育苗。李铁成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天津市和平区桂林路有个名中医门诊部,大夫们都是离退休的老大夫,他们的医术、医德名传遐迩,赢得患者好评。
这是脑病专家王秀儒老中医在为患者诊病。
宋树川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在改革的大潮里,近千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从城市、机关来到乡村、厂矿,把青春和智慧献给山西忻州地区这块贫瘠的黄土地……
基层是个大舞台
李仁虎 胡有恒 贾晓东
下乡找到用武地
1985年5月,组织上把尤贵如从五寨县农业局农技站调到离县城25公里的杏岭子乡担任乡长。这个乡是全县有名的穷乡,缺水少电,土地瘠薄,人均收入不过百元,粮食亩产不过百斤。1974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的尤贵如本想搞专业,由技术员、农艺师再到高级职称。他感叹命运的捉弄,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
刚上任的这年夏天,老天爷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劈里啪啦一阵石子大的冰雹把满山遍野绿油油的糜子、谷子砸倒伏地,秋后收成锐减。面对命运的挑战,31岁的尤贵如走村串户、跑坡下沟,虚心向农民群众问计,一个改变传统种植结构、科学种田的宏大计划在他的头脑里逐渐清晰起来。
根据市场、土壤和气候情况,尤贵如首先看中了大面积种植葵花和地膜覆盖西瓜。为了让山区农民亲眼看到地膜覆盖这门新技术的好处,尤贵如在乡政府院里用地膜覆盖种了半亩西瓜、西红柿、豆角等山区稀罕物,长势出奇地好,村民们称赞不已。
尤贵如抓住这个机会宣传,敦促乡政府补贴2000元购买地膜,以安家坪村为重点,在全乡推广。
1986年这一年,全乡人均总收入360元。
尤贵如乘胜前进。他给农民大讲科学种田的好处,号召发展畜牧业,推广配方施肥,选育良种,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
1989年遭受特大旱灾,两次冰雹,农业生产没有出现大的滑坡,粮油总产284.5万公斤,人均918公斤,人均收入828元,居全县第一。
尤贵如奔波忙碌,白皙的面庞变得黑而粗糙。“当初不想下基层,没想到一下来却把路子走对了。”尤贵如盘腿坐在炕上笑着说。
他感到比坐机关心里充实,所学的专业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
工科大学生成了造林功臣
孙效文,1975年太原工学院农机专业毕业后,在神池县农机局农机修造厂工作,很是得心应手,还当了车间主任。1983年机构改革,他被分到远离县城的八角镇,改行搞林业和农业工作。这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
但是,乐于积极面对现实的孙效文在后来的7个年头里,一步一个台阶,由副镇长、副书记到镇长,如今已当了书记,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他不熟悉农林工作,就多看书,什么小流域治理手册、粮油种植技术等等,都学。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再到实践中学习、锻炼,同林业专业队一起栽树,与农民一道种地。由陌生到熟悉,后来竟喜欢上了新的行业。
对地高山荒的八角镇来说,绿化至关重要。1986年,孙效文被选为镇长,便推行了一套造林办法:以民兵专业队常年为主,群众季节性突击为辅,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当补充,全镇每年造林3000亩。
目前全镇造林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6%,成活率在62%以上。八角镇因此多次被省、地、县评为绿化先进单位。
孙效文因领导造林有功,多次受到省、地、县的嘉奖。忻州地委、行署给他记一等功,他还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流域治理功臣和忻州地委行署水土保持模范干部。
小厂是个大世界
1982年,当曲降伟走出太原工学院大门回家乡五台县化肥厂的时候,师生们都为这个高材生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工作而惋惜。
两年之后,当他27岁出任化肥厂厂长,把一个无名小厂变成一个中型明星企业时,同学们又都羡慕他。
毕业分配时,曲降伟也想留在城市,是患难之交的乡下妻子“拖了他后腿”。家乡这个小厂,破败的厂房,黑乎乎的办公室,老鼠嬉戏的宿舍,与大学校园有着天壤之别。他止不住心头的悲哀,蒙着被子,眼泪奔涌。
一件小事改变了曲降伟对现实的态度。他看到一台设备面生,漫不经心地问一位工人师傅:“那玩艺叫什么名字?”师傅笑了:“这是冰机,难道课堂上没讲过?”
曲降伟从此放下了大学生的架子,下车间,身穿油腻的工作服,甩开膀子干活,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尊重工人师傅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感情交往,与工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一年之后,厂里把一个技术改造项目交给他,也是想称称这个大学生的份量。
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他夜以继日地啃图纸,找资料,自己关禁闭苦干90多天,把生产变换系统设备和物料热量衡算全部完成,使厂技术改造程序提前9个月,还节省了3.4万元设计费用。
施工后,他又在变换炉中成功运用硅酸铝纤维贴壁技术,使全厂生产能力扩大3000吨,成为全省首家采用这项新技术的厂家。
1985年全国性化肥行情跌落,五台化肥厂陷入困境。曲降伟聪明机灵的头脑急速地转动,出人意料地花了一大笔钱买下了一项专利——螺栓松动剂。这项专利技术应用后当年就赚回了本,以后产值直线上升,到1989年达100万元。
接着他又购买了几项小专利,生产出市场上畅销的新产品:太阳能照明灯具和固体浆糊、乳胶手套等17种精细化工产品。厂里还办起养鸽场、养鸡场、蘑菇场。
几年的艰苦努力,曲降伟把化肥厂办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珍珠企业”。它转向快,经济效益有保证,能够经受市场的冲击。一个年产1.2万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厂在他的手中滚动成年产2.5万吨合成氨的中型化肥厂,1984年到1989年共实现利润903万元,固定资产由330万元增加到1600万元。
谈起化肥厂的发展变化,浓眉大眼的曲降伟感叹道:“不要看不起小厂,小厂是个大世界。我希望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到那些不起眼的中小企业去。只要路子走得正,就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科技丰富了沈阳人的餐桌
新华社记者 刘欣欣 姜敏
沈阳人的餐桌如今不再是那么单调乏味了。
“嘿,现在谁家还老吃白菜萝卜的,这一冬我也是细菜不断,什么青椒、西红柿、韭菜、黄瓜啥的,哪天不吃点?!”
说这话的是沈阳市宁山路小学教师王素娥。从她这个中等收入的三口之家开始,我们可以看看整个沈阳人餐桌上的变化。
餐桌:四季总有绿
过去,沈阳人在长达6个月的冬季里,上顿下顿吃的大都是“老三样”:白菜、土豆、大萝卜。如今,即使在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黄瓜、西红柿、青椒、菠菜、芹菜、茄子、韭菜等也是人们的家常便菜。
餐桌上的“绿色革命”来自席卷农村的“白色浪潮”。
1980年,沈阳市政府便开始大面积推广塑料保护地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解决市民冬季“吃菜难”。如今,在沈阳郊区,到处可以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塑料温室、塑料大棚,宛如白色的海洋。
4月初的一天,记者走进北陵乡下坎子村一座塑料温室。里面绿盈盈的黄瓜秧已有一米多高。每株秧上都挂着四五个黄瓜。
“你们的黄瓜下来得真早啊!”
主人高国新说:“不算早啦,早的2月份就上市了。过去我们种黄瓜都是6月中旬才开园,谁能想到现在3月末就已经大量上市了。”
高国新的这幢温室是50多米长的标准化温室,选种、播种、施肥、管理都采用新技术。像这样的塑料保护地生产蔬菜技术,在沈阳农村已比较普及。保护地面积去年已发展到4.7万亩,占全市菜田总面积的1/4多,冬季大量生产蔬菜已成为现实。
“东北虎”不再“下山”了
过去,沈阳市吃肉难、吃蛋难、吃鱼难,因此沈阳人一出差去外地,就大包小箱地往回买猪肉、鸡蛋、粉条等。久而久之,沈阳人到外地抢购副食品被讥为“东北虎下山”。
然而,科技兴农化解了诸多难题,今日“东北虎”已无需再“下山”了。
过去,沈阳的鲜蛋占有量平均每人每年不到一公斤,1989年已达14.59公斤。
80年代,沈阳市的养鸡业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告别了几千年一把米、一把菜散放养鸡的历史,普遍推行了笼养新技术,采用全价饲料和配合饲料喂养。全市养千只鸡以上的农户就有867户,万只以上的26户,9年间鸡蛋产量增长了15倍,达到8万多吨。
近几年,沈阳的养鱼业在推广了高密度精养新技术后,淡水鱼产量的增长也是惊人的。1980年全市淡水鱼产量只有1554吨,1989年达到1.4万吨,增长8倍多,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开始大量外销。
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使沈阳的养猪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化。养猪户程思本,是沈阳市3300个养猪大户中的一户。
他家的十几间猪舍都是红砖墙、水泥地,冬天还要罩上塑料大棚,由敞圈饲养变为暖圈饲养。他家里已没有过去农村常用的熬猪食的大锅,饲养方法也由过去喂熟稀食改为喂生的配合饲料加清水,而猪的育肥期却缩短了。
科学养猪法的推广,使沈阳市去年猪肉产量达到7.2万吨,自给率由30%提高到60%以上。
沈阳市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1亩,用这有限的资源来丰富餐桌只有靠科技提高投入产出率。
近几年沈阳实施了万亩保护地蔬菜高产栽培、万亩池塘高密度精养鲤鱼、30万头猪规范化饲养、200万只鸡规范化饲养等10个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建设了10个科技示范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市农村输送新的配套技术,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了,沈阳市在全国13个计划单列城市中第一个实现了粮、菜、蛋、奶、鱼基本自给。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大学生需要光辉榜样
——张子祥潘星兰杨大兰事迹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
李梦超
1990年3月9日晚,“新时代的活雷锋”张子祥、“社会主义农村金融卫士”潘星兰以及杨大兰生前所在地区和单位的领导,首次来到北京高校,出席了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张子祥、潘星兰、杨大兰事迹报告会。
那场面是异常激动人心的。
这天中午,举办报告会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校园。通过新闻媒介已经晓得他们事迹的师生,都想聆听英模的声音,一瞻英模的风采。
报告的内容很富有戏剧性:张子祥,这位英姿勃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讲的不是在疆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净化周围小环境,刻苦钻研技术,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讲的是发扬雷锋精神以及伟大的军队与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潘星兰,这位略带腼腆、工作在和平建设岗位的女青年,讲的不是如何利用信贷推动生产,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却是在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中,保护了国家财产;讲的是中国新一代青年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贞不渝。
报告强烈地震撼了大学生。两盘没有结尾的盒式录音带上,记录了62次热烈掌声。
潘星兰和枝江县农业银行党组副书记陈新翠在追述与歹徒搏斗的经过时,同学们屏住呼吸,有的潸然泪下;在讲到授予“二兰”光荣称号时,掌声才变得热烈而频繁。报告结束时,掌声分别持续约半分钟。
张子祥的报告朴实无华,但大学生们仍报之以35次掌声。
纸条递上来了。有的写道:“我们敬佩您的精神面貌,愿子祥同志作为一名军人真诚地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交朋友,您是一名合格的农民的儿子。”
学9楼105室的同学热情地要求与张子祥一晤。89级统计专业团支部希望张子祥留下通信地址。
英模们受到大学生这样的欢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想那感人的场景,人们不得不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大学生需要光辉的榜样。
随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深入,纠正各种错误思想,清理以自我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影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逐步提到应有的日程上。多数青年学生具有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热忱。然而他们需要扶持。张子祥、潘星兰、杨大兰的事迹给了他们巨大的启发和力量。新闻系88级一位同学说:“听了张子祥的报告,我们觉得找到了同伴。张子祥在社会空气很沉闷的情况下,坚持学雷锋,不愧是位勇士,我们要向他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使雷锋精神融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国际政治系89级一位同学说:“前几年有人片面鼓吹发展个性,一味追求实现自我,造成了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一些同学陷入了思想混乱的痛苦之中。人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柱,张子祥的事迹使我们找到了闪光的路标。”
张子祥、潘星兰、杨大兰在校园中的出现,也使同学们找到了衡量自己的尺度。一位同学说:“在鼓掌的同时,我们也权衡着自己。”中共党史系第一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研究生,听了报告无限感慨地说:“入了大学似乎进了象牙塔,总有一种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感觉,认为知识分子总是用知识启蒙别人的。听了报告,才知道我们把工人、农民、战士都看低了。在这些甘作泥土、小草、石块的普通人身上,闪耀着人类崇高思想的光华。我们应当回到这些普通人中去,踏踏实实地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人杰地灵

  “我不信国内干不出名堂”
——记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曾平
王孟陵
立足国内,培养英才,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内有许多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有许多基础雄厚、设备先进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论培养能力,并不都比国外某些大学和研究所差,同样可以并已经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青年学子欲成大器,途径很多,包括出国留学或先“留土”后“留洋”,但请不要忘记,九州恃风雷,天将降人才,在国内接受教育和参加研究,前途也未可限量。陈曾平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相信,像这样的例证还有许多许多。本版愿从今日始,开辟专栏,陆续介绍这类人物,欢迎来稿。      编者
陈曾平,国防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虽然不满23岁,却已经从事科研4年多了,而且是舰船目标识别系统数据采集课题组的组长。
1983年秋,16岁的陈曾平作为“尖子”来到了国防科技大学。那密密麻麻的电路图,那奇形怪状的元器件,对他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别人娱乐时他也能如醉如痴,沉湎其中。特别是在实验室看老师实验,他眼睛都不愿眨一下。久而久之,他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居然成为校园的“电器通”。
在他的课桌里、枕头旁,不时地出现着一张张卡片,上面都是国内外电子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或者是某位专家的新见解。他从广泛的信息中感受着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萌发着攀登科技高峰的进取心。到了大学三年级,他这颗“小苗”就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了“舰船目标识别系统”这个具有当代先进水平课题的研究领域。
陈曾平很快就崭露头角。1988年春,陈曾平捧着几年的科研成果,来到了全国动态测试会议。许多科研所和产业部门对这位20刚出头的年轻人怀有极大的兴趣。北京某单位提出:“暑假就到了,你来这里度暑假,费用我们全包。如果能设计一套所需的存储设备,给你5000元设计费。”陈曾平婉言谢绝。
就在这个暑假里,他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天,他边吃饭边想着怎样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速度和容量。当他的目光接触到手中的筷子时,突然想到了用两路并行存储代替原来的一路存储,就能使速度和容量都提高数倍,而只要解决两路并行同步的技术难题就能实现这一设想。
他高兴得饭也顾不上吃,就去找导师报告去了。
就在这一年,陈曾平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中连续拿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用于识别飞机的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陈曾平来自福建侨乡,每次探亲回去,都有人劝他到国外去。
去年,家里给他物色了一个女朋友,如结婚就可带他出国,他却一口回绝。人们责备他太死心眼:“像你这样有学问的人出国,什么都会有的,你留在学校能干出什么名堂来?”陈曾平仍然是那句话:“我就不信在国内干不出名堂!”
1989年11月,北京。著名宇航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芳允教授听了陈曾平等年轻人的情况,兴奋地说:“我从这样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我国科学事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我国研制成新生儿黄疸测定仪
HD—368型一洲黄疸仪,是当今世界上检测新生婴儿黄疸的最先进光电技术设备,是国内首创产品,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的空白。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黄疸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早发现和治疗,轻则可能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和脑损伤后遗症,重则死亡。
长期以来,我国检查新生儿黄疸是靠抽血化验。由于抽取新生儿的血液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通常是医生先用肉眼观察新生儿皮肤的颜色,然后决定是否需要抽血检查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医生靠肉眼来判断往往有差异,难免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进口国外生产的黄疸仪,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但由于价格昂贵,要花费大量外汇,使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现在,我国有了自己的非创伤性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测定仪。这种高技术的最新仪器,是香港一洲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世界纪念孔子专辑》年内推出
晓夕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世界对中国儒学的研究,台湾人生哲学研究会港九分会副理事长、香港中威公司总经理陈春先生一行,日前就出版《世界纪念孔子专辑》与中国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达成意向。本专辑汇集世界各主要国家首脑、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人的题词,以及海内外教育界、文化界对孔子、儒家文化有造诣、有兴趣的学者名人的学术论文和纪念文章,借以共同发掘孔子、儒家思想的精义。双方为此在山东省济南市设立了编辑委员会。
该专辑年内将由孔子故乡的济南出版社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