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德里一瞥
任毓骏
有位学者说过,研究印度要花费一生的精力,了解德里起码要一年的时间。用一星期的时间看德里,只能是走马观花,以管窥豹。但就是一星期的游览,德里也能给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
    历史名城
印度名都德里,由老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组成。你不能简单地说老德里代表印度的过去,新德里体现印度的现在,但德里的发展史,就是印度的发展史。德里是印度的缩影,德里是印度的窗口。
据印度史诗《摩呵婆罗多》传诵,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般度族的英雄们就在此地建城,并把他们所建的城池称为“雷霆神住地”。至于德里的得名,有人说来源于波斯文“门口”一词的发音,意为“神地之门”;也有人说取之于公元8世纪左右一位重建此城的土邦王的名字。总之,德里之名存在于印度历史上已有一千多年之久。
印度的历史,也是一部古代诸侯割据,继而异族、异教入侵的历史。德里当然也随之历尽沧桑,几度兴衰。直到17世纪莫卧尔王朝正式在此定都后,德里才走上逐步繁华的道路。时过20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度并强行迁都加尔各答,德里又受到冷落。然而,德里毕竟是印度民族的发祥地,印度独立的策源地。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抗英怒潮就来自德里并发展到全国。印度国父圣雄甘地也是以德里为基地开展“不合作”运动,领导人民与英帝国主义作斗争。1948年8月15日印度获得独立,第一面三色国旗就是在德里的名胜红堡城门上首先升起的。
    花园都市
“花园都市”是新德里的美称。新德里1929年建成,从1931年起成为首府。
亚热带的气候,使新德里一年四季草木常青。新德里街道平整开阔,以印度门广场为中心呈辐射状四通八达。在辐射线路和每条球形路交叉之处,都建有街心花园,种着鲜花和热带灌木。不少街心花园中都有雕塑和喷泉。来往车辆一律绕行,这既省却了交通警指挥,又美化了城市环境。乘飞机低空飞行时俯看新德里地面,这些街心公园和环形路组成一个美丽的太阳图案。
新德里的大街两旁种植着常青乔木,道路中间的隔离段则建成花坛,甚至一些通往郊外的公路也是如此。
新德里市内建有许多公园,这些公园不像北京的公园一样有许多讲究的亭台楼阁,而是以喷泉、树木、花卉和草坪为主。观其建设意图,首先是为市民们提供一个散步、休息的场所,同时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面。印度政府规定,不得在新德里市内兴建工厂,严格控制人为污染,再加之新德里主要是政府部门、外交使团的驻地,所以新德里市区空气清新,街道整洁,花木茂盛,称之为花园都市是当之无愧的。
    动物天堂
在新德里无论是在市内的公园还是一些纪念馆,游人都能见到鹦鹉、八哥在林木中鸣叫,孔雀在草坪上漫步,各种鸟儿有时数以千计地成群呼啸而过。像一些欧美城市一样,鸽子也是市民们的宠物,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安详地在人行道上啄食。
公园草地里还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刺猬、黄鼠狼经常在草丛中出没。拖着毛茸茸尾巴的松鼠成群结队,它们是公园为数最多的居民。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人,就在你脚下窜来窜去。有一天笔者在公园里亲眼看见,一群小学生在公园野餐,小松鼠们也乘兴而来,爬上孩子们的膝盖分享小朋友们赐给它们的美餐。
还有那些至高无上的“神牛”,它们可信步走到任何地方,而人们只能给它们让路而不得驱赶。“神牛”若在大街上挡住过往的汽车,人们也只好耐心地等它们横穿马路。
    贫富之间
新德里不一定代表印度富的一面,老德里也不一定代表印度穷的一面。实际上,老德里也有富人,新德里也不乏穷人。
新德里虽然没有摩天大厦,但近年来相继有许多豪华旅游饭店、公司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一些钢玻璃结构的新建筑代表着印度的技术水平,新德里的富人住宅区内,是一幢幢别致的花园别墅,在同一条街上,你找不到从建筑模式到色调都相同的两座楼房。
无论新德里还是老德里都有贫民窟。最贫困的要数窝棚区了。这里的筑屋材料是树枝、塑料布、油毡和水泥袋。窝棚连窝棚,绵延数百米甚至数公里。窝棚的主人大多是贱民阶层或从农村流入城市的无地佃农。
德里,先进与落后共存,历史和现实交叉。印度独立四十多年了,建设成就是世所公认的,然而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努力。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世界奇趣旅馆
杨建华
当今世界,以奇趣为色彩的旅馆业正勃然而兴。
如果你到新西兰走一趟,毛利人的“茅舍旅馆”会立即让你回到几百年前:伞形房顶是用麦草铺盖的;墙壁或是用泥土构筑而成,或是用黑烟熏过的土砖堆砌,屋内的陈设多表现出毛利人原始的文化,连招待员都是地道的土著打扮。
英格兰巴斯城郊的“庄园旅馆”,清新典雅。这里,游人们可以观赏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风貌,饱尝用几个世纪以前的工具酿造的白兰地酒,买到中世纪时期的军用地图、战刀及古董仿制品。还可在乔治王朝时期的教堂里做礼拜,浏览庄园古老图书馆里的藏书。
在非洲贝宁一些地方,船形的旅馆星星点点撒在水面上,它大多由家庭开设,接待对象也是举家旅行户。宿居此处,一切劳作均由自己承担。由于屋内家什均具非洲特色,再加上旅馆老板有意在地板上留下方孔,以观赏水中嬉游的鸭、鱼,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有些旅馆完全是从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能领略的心理出发开设的,美国犹他州的“监狱旅馆”就是这样。这种旅馆宅深墙高,每个房间有一个通气口,走廊上挂着脚镣手铐,服务员身着狱服,气氛“肃杀”,游客在此“蹲”一夜,可体会到犯人生活滋味。冈比亚的“奴隶堡式旅馆”和意大利的“修道院旅馆”也属于这一类。
澳大利亚于1987年秋天建成了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动旅馆”。游人到该旅馆住宿,只能通过高速双体船或直升机运送。通过馆内的水下观测台,可以看到海底奇观和珊瑚佳景。
在东南亚和南美洲,人们兴办了“森林旅馆”和“树上旅馆”。前者是布质吊床,拴在两棵树上,游人睡在上面摇摇晃晃,好不惬意;后者是在树上用木板筑“窝”,人像小鸟一样钻进窝里,别具情趣。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围绕处理“魔窟”之争
随着两德统一进程的加快和柏林墙的拆除,柏林的地位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许多国际著名的大公司和大企业为了预早能够在这里抢占到有利地盘,相继将目光转向拆除后的柏林墙这块很长又很宽的窄长地带。而其中的一块茅草丛生、野兔出没的无人地带最为炙手可热,原因是这里在45年前是纳粹德国的“魔窟”所在、希特勒的自杀之地。
不少国际财团竞相出高价在此购得地产。西德奔驰汽车公司希望在“魔窟”之上建办公大厦,日本东芝公司和东京银行亦不甘落后,打算投资在这里盖一幢摩天大楼。当地人议论纷纷,有的说这里应该修建一条公路,还有的建议把它辟为一个公园,修建游泳池或建成动物园。绿党干脆号召把它搞成一个绿化带,用作柏林城空气净化地。还有一些人出于对历史遗址的考虑,提出将“魔窟”维持原样保留下来供后代参观。
对于这块荒芜多年的无人地带的开发问题,当局表现出特别谨慎。目前正在审定各个公司和团体的开发计划和图纸。较大的倾向性意见是将“魔窟”内的所有完好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填掉,彻底不留痕迹地抹去“第三帝国”的遗迹,并在上面建立各项公共事业,使这块荒芜之地成为闹市。
                      (曾东)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非凡的嘉宝
师秀峰
四月十五日,享年八十五岁的影星葛丽泰·嘉宝在纽约逝世,身后留下了她从艺二十年主演的二十七部影片。
在好莱坞群星闪烁的天幕上,嘉宝璀璨夺目。与大多有成就的艺术家一样,她极珍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然而,嘉宝又有所不同,正当事业的丰产之际,荣誉的巅峰时刻,她急流勇退,销声影坛,选择了寂寞与孤独,直至悄然离世。这更使她的一生充满神秘的色彩。
嘉宝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从小机敏聪颖,能歌善舞,迷恋戏剧。十六岁时父亲病逝,不得不辍学自谋生计,她当过理发店清洁工,服装店售货员。艰苦的生活使她更加发奋进取,贫寒的身世坚定了她心中的梦想。
两年后,她几经周折终于考取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表演艺术班。她是表演班的佼佼者,可以得心应手地饰演北欧神话和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尤其善于在富有浪漫色彩的悲剧中展示才华。
一九二三年春天,嘉宝被著名导演莫里茨·斯蒂勒发现,从此踏入影坛。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古斯塔·贝林的故事》,使其一举成名。评论界赞叹:“嘉宝神秘莫测的脸初次出现在银幕上,让人们仔细端详。观看她的演出是一种享受,任何一点感情波动都可以从她的脸上表现出来。”随后她又在《没有欢乐的街》中取得成功。她的名字很快从欧洲传到美洲。当接到好莱坞的聘书时,嘉宝异常激动,她向往着那个地方。
然而,当一九二五年夏天,嘉宝来到影业之城时,好莱坞给予她的不是鲜花和微笑,而是嘲讽和白眼。人们根本瞧不起这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姑娘,说她“不修边幅,腿太粗,毫无出众之处,不可能雕刻成一流明星……”。面对各种评头论足,嘉宝第一次感到自尊被伤害的痛苦。她默默地忍受着。但是她对自己坚信不移:“我会行的,你们瞧着吧!”
机遇,在她经受了六个月冷遇之后,姗姗出现。她被导演蒙塔·贝尔选中,扮演《激情》女主人翁。她怀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固有的自尊,使演技得到充分发挥。一九二六年,《激情》在美国上演时,打破票房纪录。接着她又在《肉与魔》中再展风姿,并一跃登上明星的宝座。好莱坞改变了原来的目光,向她投来敬佩和微笑。美国评论界称她为“安详的女神”、“梦幻中的公主”、“爱的象征……”。
一九三○年,在多部影片出色表演之后,她的第一部有声影片《安娜·克利斯蒂》又展露了她那富有感染力的优美低音。随着有声影片的出现,嘉宝更显出卓尔不群的才能。一九三五年,她主演的《瑞典女王》和《安娜·卡列尼娜》轰动世界影坛。一九三七年她饰演《茶花女》,其演技达到顶峰,并摘取了“国际影后”的桂冠。一九四一年,三十六岁的嘉宝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在她拍完最后一部影片《妮诺契卡》之后,毅然作出决定:不再拍电影。一九五四年,嘉宝被授予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嘉宝在其艺术生涯中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可是她亦经受了种种痛苦。因为她的艺术主权并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好莱坞的老板时常让她扮演一些无聊的角色。他们把她当作商品。嘉宝是冷静的。她急流勇退了。
嘉宝孤独、有个性。她生活在痛苦之中。她信守独身的信条。她认为“结婚是相当讨厌的事情,和一个男人同榻而卧是我无法想象的。”
在她结束演员生涯后,她仍感到名声在外的害处。由于常被人认出,她很害怕,便用戴墨镜和取假名等方法来隐蔽自己。她不喜欢别人去打扰,乐于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她生前常居纽约,偶尔也到巴黎和瑞士小住。她像安稳地行驶在湖面上的帆船,在不知不觉中远去了,消逝了……。
(附图片)
葛丽泰·嘉宝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能自动录音的钢琴
日本山叶公司近来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钢琴,它能把演奏录下音来。这种钢琴与普通立式钢琴从外观上看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琴身右上方有一组不太显眼的按钮,琴内装有磁带录音和光纤测控装置,能自动录音。当演奏者需要钢琴重现自己刚才的演奏情形及乐曲时,只须按钮,所有琴键和踏板能自动照原样弹奏,这样演奏者可以立即发现自己演奏时的毛病。
这种新型钢琴上市后,颇受欢迎。人们认为,它使古老的钢琴乐器在科技革命中放射出异彩。(肖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会飞的自行车
最近,意大利一名工程师设计了一种会飞的自行车,车前装有一枚直径4米的螺旋桨,动力完全来源于骑车人的蹬力,而其升力则依靠一枚氦气球。据设计者称,这种“飞车”既可健身,又可娱乐,结构远比传统的人力飞机简单,而且比较安全。(风儿)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尼罗河畔开罗商业区一角  申明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