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站在人生之巅的士兵
刘业勇
李润虎,一个年逾40岁的普通中国士兵,以他那寻常和超常的所作所为,默默地、不知不觉地走进人民的心里,登上了人生之巅,以他那没有光泽的泥土般的朴实和品行延续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最优秀的部分,使生活在中国所有了解他的人和即将了解他的人,再一次感到了共和国的美好和人世间的温馨。
李润虎是兰州军区某部修理所的一名志愿兵,入伍18年来,他共立功18次,受嘉奖29次;21次获得师以上单位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我只是从他所做的难以计数的好事中拣出了3件,3件在他看来极寻常的事。
1984年5月,远在家乡的女儿娜娜病危住院,李润虎接到电报后,带上仅有的200元钱连夜赶到医院。在病榻上,他看着女儿那可爱而孱弱的小脸蛋,心里一阵一阵地难受。军人的孩子,总比别人少一份爱抚;而作父亲的他,又比别人多一份愧疚。他想,应该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好玩的,让彼此的感情稍稍平衡一点。可是兜里只有200元钱,这是明天准备给孩子输血的钱,救命的钱啊!他嘴唇动了一下,终于没将钱掏出兜。晚上8点钟,走廊上抬来一个不省人事的男孩,这孩子的左胳膊刚被电锯锯去,鲜血从断臂处直往外冒。孩子的父母到了医院才发现钱没带够——还缺200元。这一切正好被李润虎看在眼里,他几乎没加思索就掏出自己兜里的200元,一把塞到孩子父亲的手上,说:“这正好是200元,赶快拿去给孩子救命!”然后,又帮助夫妇俩把孩子送进了手术室。而娜娜因血液中毒造成局部组织坏死,高烧不下。第二天护士通知李润虎去交款准备给孩子输血,李润虎光答应却没法挪动脚步。他知道,没有钱,血液是不可能流进孩子的血管的,他手脚无措看着妻子怀里昏迷不醒的孩子,轻声说:“孩子,原谅爸爸一次吧,先救一个哥哥。爸爸再去给你借钱输血!”
李润虎的父亲有严重的心脏病。1987年7月,老人突然犯病,李润虎借了800元钱送父亲来到了西安某医院。住院后的第二天,一个昏迷不醒嘴吐白沫的妇女被几个人抬进急救室,这妇女是位来西安进货的个体户,不幸随身带来的货款被人骗走,她痛不欲生,服毒后幸被人发现。医院规定要收500元押金,可六神无主的事主身上只有100元,生命垂危的病人躺在担架上,随时都可能停止呼吸。李润虎见状二话不说,掏出了400元递给事主,要他赶快交款救人。病人终于被送上了急救台。恰在这时李润虎的父亲病情恶化需转院,可李润虎已是囊中空空,连为大小便失禁的父亲买件内衣的钱都没有了,他只得脱下自己的内衣给父亲换上,然后着一套外衣为父亲借钱转院。那位妇女被救活了,才记起那位救命恩人,可四处打问,李润虎和其父亲已无影无踪。至今,他们谁也不知道谁的下落。
1989年3月8日,陇海线上的小站秦岭铺满了厚厚的积雪,一个农民蹲在月台上失声痛哭,他的面前是一具男性尸体。一个个身影走过来,又慢慢走开,他哀求的目光并没有留下一个前来帮助他的人。终于,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没有离开,他抬头一看,是位解放军,便情不自禁地扑过去,大呼见到救星了。这农民叫陈四化,和妻弟杨水明从四川去河北邯郸走亲戚,返回途中,杨水明在火车上被人推下摔死。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身上只有几角钱,在这人地生疏的漫漫雪天里,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哭了!李润虎替他擦干了眼泪,先去派出所报了案,又领着他吃了饭,最后,把一张火车票和一包点心递给他,要他赶回四川报信,尸体由李润虎看守。陈四化含着泪水走了。守尸人变成了李润虎。夜晚,在这杳无人迹的山区小站,寒风刺骨,阴森恐怖,嗅到尸体味的野狗在远处瞪着幽绿的眼睛,李润虎怕尸体被野狗咬了,便把尸体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还找来了帆布和芦席盖上。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忍着难耐的饥饿和寒冷,仅凭一件军大衣硬是坚持了3天4夜,直到12日早晨陈四化领着人赶到……据不完全统计,入伍以来,他从井里救出一个奄奄一息的儿童,从窖里救出两个遇难的社员,从塌方的水渠里救出两个民工,同别人一起救回了6条人命和一头耕牛,为部队和驻地群众修理拖拉机、自行车、桌椅炉灶达7600件。他拿出数千元钱接济别人,自己欠了数千元的帐却多次拒绝救济……
现在,李润虎已成了全军学雷锋的典型之一,但这个穷苦出身的战士,仍顽强地走在他既定的人生路程上。他不祈望走进名人的行列,他只希望走在共和国坚固的大厦下面,成为一块默默无闻却不可缺少的基石。
其实,他正站在人生的巅峰上。
      (作者单位:解放军二炮司令部)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唱给新疆的赞歌
高占祥
提起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宝地新疆,人们都会心驰神往——作为闻名全国的歌舞之乡,会神往她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作为闻名全国的瓜果之乡,会惊叹她到处飘香的神奇;作为以丝绸之路上众多名胜古迹誉满天下的旅游胜地,会羡慕她令人流连忘返的壮丽。读了新疆诗人黄秉荣的诗集《天山风情》(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你会了解这一切。
读了《天山风情》,我仿佛游览了巍峨雄伟的天山、珠光宝气的葡萄沟、绿风荡漾的石河子新城、流香溢彩的绿洲草原……又仿佛会见了“歌声像夜莺一样婉转”的维吾尔族姑娘、“雄姿像飞鹰一样矫健”的哈萨克族小伙……总之,从这些作品中,我领略了新疆特有的诗情画意。
这些诗篇,富有鲜明而强烈的时代气息,可以说是唱给新疆的赞歌,献给时代的花环。诗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热烈拥抱崭新的时代、崭新的生活。“啊,我要以倾心的爱恋,还有色彩和芳香,编织献给这永恒春天的诗的花环。”这是他诗作里的主旋律。
无论展现天山南北新美如画的风貌,还是描绘鲜花盛开的中国西部风光,他都意在满腔热情地歌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化雨,滋润绿洲,滋润心田。透过《依偎在故乡的怀抱》、《唱给绿洲的恋歌》、《金色的云朵飘飘,飘飘》、《放牧着一片桔红的云》等篇章,可以叩听到他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祝福和赞美之情。诗歌作为一种抒情的艺术,就应折射现实生活的五彩光环,展现祖国的云霞朝晖,闪耀着思想感情的灿烂火花。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许多诗构思巧妙,他既致力于运意、征声,又苦心于选色,可以说他的不少诗作是神彩飞动的“有声画卷”。他或是选用一种单纯明丽的色彩,作为画面和意境的主调,或是杂取多种色彩晕染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轴;加之语言的优美,这就形成属于他自己的像绿洲一样清新、像雪山一样明丽的艺术风格。
黄秉荣同志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即奔赴新疆工作,三十年来对他的第二故乡一往情深。他本人的气质、激情与“婉约”“秀美”亲近,所以,他的作品热烈而少凝重,流丽而少深沉,似乎欠丰富和欠变化。尽管如此,作为执著追求了二十多年的业余作者,他取得的创作实绩是值得赞赏的。我相信,在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他一定会再接再厉,编织出更多姿多彩的诗的花环。


第8版(副刊)
专栏:世纪风

  石榴
陈强
住底楼得个小院,心里十分高兴。有几盆花几棵草后,便想栽一棵树。早春的时候,碰巧朋友家有宽裕的,就请车拉了一棵石榴来栽。
树还没有发芽,主干短,分枝低,疏密有致,样子很好。栽后洗手的时候就开始担心埋不深,土不肥,水不够。日日只盼它活。天还寒得很,那一天见枝上苞芽鼓胀,但并无绿色,嘴上说活了,但心底还不敢欢呼。而后连洒两夜微雨,那一丝新绿便于粉色朝雾里透出一派天真。于是又盼它快发一个芽,好让这令人心颤的喜悦得以巩固——因为这是一个对生命的保证啊。
一早起床不觉就到了树前,然后才去刷牙洗脸。离开家门的时候,要看它一眼,直到午间再见。午后再看一下,因为傍晚的时间更宽长。那天我出差一周回来,远隔了院墙,已见那满树绿色的鸟嘴——每对小叶张开着,根本分不出是谁在唱。  
五月的嫩蓝衬托着石榴的黄绿,三三两两的黄昏,都在树下诗一样的风中消磨,直到把月亮寄存于树间。
起码有两回硕果满园的梦。那不是石榴,是红水晶,是海。又过几日,春的翅膀下开出了石榴花的殷红。每一朵都是有数的。那红从绿中跳出来,一朵比一朵开得高级。有时,雨后初晴,清亮的阳光打在小树身上,连闪闪的叶片都在开放,那不曾修剪的树梢一跃而起,像要和墙外的高柳握手。
花开花还落,总有瓣瓣夭折,怀着明天的果,留树下片片残红,叫妻心疼不已。是何原因,内行外行都来看过,意见有分歧。
说实话,多少我不在乎,只要有下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已经至少给五个以上的朋友许过秋天的愿了。届时他们已调好琴弦。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韵

  海南马鞍火山口
蔡常维
早已“灰飞烟灭”的火山口,位于海口市西南方20公里处,海拔220米。整个山体远看两边立起,中间低凹,状似一具马鞍,因而得名马鞍岭。据有关专家考证,火山口形成于第四纪全新世晚期,距今约100万年。
沿着褐色石阶小径盘旋而上,直到火山口顶端,居高临下,才看清火山口的“真容”:洞口呈漏斗状,口径200米,深90米,洞内灌木簇生,杂草遍布。再顺着石阶下到洞底,只见被堵塞的地下岩浆通道白惨惨的,高温的流痕清晰可辨,喷火方向分明,只是它已经“死”了,留下一个古老的躯壳,让人们去瞻仰、猜测、感怀、叹息。
马鞍岭下有72处神奇洞穴,如蜘蛛网,纵横交错,互相通联,但又形状迥异。有的大如宫殿,雄伟壮观;有的状如巨蟒,曲折蜿蜒;有的犬牙交错,形奇状怪。这些神奇洞穴,是由于火山爆发时,岩浆由火山口溢出,四处横流,表面凝结后,地下岩浆继续流动,而形成的。
火山留给大地的,不全是灾难和毁灭,也有绿色生命。由于火山喷发时飘下厚厚的灰烬,使附近石山长满了奇花异草和灌木,并使山羊大量繁殖。这里的山羊肉特别香嫩,没有膻味,成为当地的名产。
火山口不远处的石山镇,有间闻名遐迩的羊餐馆,馆内悬挂着香港作家梁羽生的即兴之作:“混沌初闻奇景在,天湖曾注古岩浆。更有佳肴堪品味,东山羊与石山羊”,道出了“古岩浆”与“佳肴”的内在联系。
海南马鞍岭火山口是当今世界保存得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有很高的科研与观赏价值。这几年,火山口迎来了一批批的国内外游客。


第8版(副刊)
专栏:

  伞
冉庄
小镇春雨,
如雾似烟,
像银丝根根,
若珍珠串串,
刹那间,
浇开满街伞。
雨中伞,
红艳艳,
时而飘过小桥东,
时而飘进农资站。
一把把,一串串,
转眼随雨飘进山。
伞下的小伙,
背夹化肥闪闪;
伞下的姑娘,
露出张张笑脸。
把把小雨伞,
雨中朵朵花瓣。


第8版(副刊)
专栏:

八仙人物两幅
画家易扬的水墨人物画独创一格,以书法中之狂草法作画,线条飞动,挥洒自如。人物的形体往往用草书之法一笔相连,一气呵成,韵味浓厚。他的系列作品《十八罗汉像》和《八仙图》等,生动简练具有感染力。这里选刊的就是
《八仙图》中的两幅。
(如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