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胡子将军的车
马平
北京,长安街。
车流中,一辆破旧的吉姆车缓缓行驶。在高级轿车的行列里,本来毫不起眼的小车,却显得非常醒目。
老将军孙毅坐在车中,观赏着街边的景致。手指敲打座靠,不时抚摸一下他所喜爱的胡子。这胡子,自红军时期就蓄着,那模样与鲁迅先生的胡子有几分相似。几十年过去了,胡子依旧,只是已经花白。熟悉他的人,亲切地称他“胡子将军”,有的则喊他“孙胡子”。他听了,总是乐呵呵的。
这会儿,他可不会乐了。
十字路口,红、黄、绿,指示灯依次闪烁。绿灯亮了,司机“嘟嘟嘟”踏了半天油门,吉姆车才发动。刚驶出几步,红灯又亮了。司机一瞧,不好,交通警过来了。转而一想,好家伙,这辆车你也敢拦!警察偏偏不买帐,扣住车辆不放行。将军实在耐不住了,跨下车几步走到警察面前,虎着脸,挥手向警察身上一拍,随后指着自己的司机严厉地说:“这样的司机要严肃处理!”说完,迈着军人步伐往前走了。
警察下意识地“嗯”了一声,随后忙问司机:“这是谁?”
“孙毅,”司机红着脸轻声地回答。
“孙毅?是不是人们常说的孙胡子?这就是他啊,这么大的首长,这么老的资格,就坐这样的车呀?”警察看看那车,车旧得不能再旧了,有点半信半疑。接着又对司机说:“我们有时也会错拦首长的车,轻则说情,重则一顿臭骂。像这样首长真少有。”
司机心里很惭愧,又让老将军徒步走路。“这破车!”他不禁嘟哝一句。
这辆车是1958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从工作出发专门为将军配备的,至今颠簸了30多年,大修了好几次,实在破旧得不像样子,但将军仍不让换。警卫员和司机很有意见,在老将军面前说过多次:“首长,坐这破车去开会,不怕丢人吗?人家警察认车不认人,破旧车不让进停车场,叫停在老远的地方,你这老将军被挡在会场之外,不嫌难堪?我们都挺丢面子的,还是赶快换换吧!”孙将军一听,呵呵笑起来:“车破人不破,不叫咱进会场停车算啦,把车停得远远的,咱们多跑几步路,锻炼身体,活动活动筋骨,有啥不好呢?”
也许是司机被旧车时常发生的故障搞怕了,公开要求换车,老将军肯定不答应,有次就使了个小心眼,先斩后奏,领回那辆被将军退过几次的高级轿车,藏在车库里,临出发时才突然把车开出来。老将军一看,花白胡子气得抖了起来:“搞什么鬼!旧车呢?”
司机忙说:“坏了,一时修不好。”
老将军还不放过:“修不好,换车为什么不换辆吉普车,偏偏换辆高级轿车呢?”将军脸色越说越暗,声音越来越大:“你想想,我已退了下去,主要做青少年的工作。如果车越坐越高级,坐着它去见孩子们说什么?”说完气呼呼地向公共汽车站赶去。
只有司机,只有接近将军的人,才会明白他的苦衷,从他过于固执的举止里体味他的思虑。
几年前,将军到某省去了解民情,顺便看望一位当年的老部下,现在的司令员。他没有乘车,也没让人陪着,独个儿徒步走去。在警备严密的大门前,他被盘问了半天,随后又被秘书挡驾:“对不起,首长很忙,没有时间。”将军为此感慨万分,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回家以后,他便郑重其事地叮嘱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说:“今后,我们家来人,不要看是坐小车来的就笑脸相迎待若上宾,而对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走路来的就冷若冰霜,追三问四。”打这以后,司机知道,这吉姆车是跟定了将军的,将军的家,也成了街坊邻居经常进进出出的地方。
一天深夜,将军家里的争吵声惊动了邻居。他的两个女儿通融司机开车去看电影,被将军发觉后,把大门上了锁。三个年轻人自知理亏,回家不敢叫门,只好翻墙跳进院子,脚还未落地,就被守在那里的老人“抓”住了,他吼着对女儿、司机说:“你们胡来!早就和你们订了规矩,这小车不能随便使用,必须由我批准才行。小车是公家的,汽油也是公家的。你们行啊,多大的派头!坐小车去看电影,太不像话!”老人越说声音越高,直到三人一一认错,才算完事。
左邻右舍说不清是该责怪老人对儿女的苛求,还是景仰将军。他们知道,将军的车并没有闲过,病人、孕妇,反倒比他的儿女更有“特权”。
一次,胡子将军走进胡同里的一个人家,对孕妇的家人说道:“如果半夜送医院,就去敲我家的门。”
果真让将军遇上了。那天,将军正要出门去开会,孕妇的家人前来求援。他听说后,立即毫不含糊地让司机送产妇去医院,自己徒步赶去开会。
婴儿平安落地,孩子的爸爸上门感谢将军。老人说:“不要谢了。产妇坐车应该,我走路也应该。她安全生产,我锻炼了身体;她好,我也好,两全其美,这多好!”
这话轻巧,风趣,诚恳。说罢,将军摸摸胡子,拍拍那男子的肩膀笑了。
             (作者单位:江西贵溪冶炼厂)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闲览非“闲” 短章不“短”
——读谷林《情趣·知识·襟怀》
谭宗远
在《情趣·知识·襟怀》一书的《题记》里,谷林这样自述他写作的缘起:“1979年以还,有机缘随时写些短章小篇,都是些业余闲览的杂札,用来弥补自己日渐衰退的记忆,并以充作刊物的补白。”
这里所谓“业余闲览”、“短章小篇”云云,大抵概括了本书的特色。
称读书为“闲览”,妙在这个“闲”字。“闲览”则摒除了一切俗虑,心地纯净,心平气和,专捡喜欢的书读,其从容接近陆放翁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其乐趣又与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相通,好不快哉。谷林闲览,“游方随喜”,既博且杂,颇有“兼爱”之志,小说、自传、年谱、日记、题跋、回忆、经史、尺牍、诗词、笔记无所不看。读有所思,思有所记,日积月累,终于成帙。
谷林的文章常见于《读书》杂志。他不搞长篇大论,只写随笔式的短文,是地道的“短章小篇”。收入这本《情趣·知识·襟怀》的44篇文章,除第一篇评《人到中年》的篇幅较大外(也不足4000字),其余的都是千把字。这是很不容易的,是需要有不为“长”风所动的信念的。文章虽短,却很充实、耐读,常能于别人不经意处品出书的味道,常能借题发挥,来一通恰当而精采的议论,常能宕开一笔,扯点儿与这本书似无关系的话题,也常能准确地指出书中存在的年代错误、印刷错误等等。对作家来说,这样的读者难觅,文章难求;对读者来说,这样的评论实在,能开启心智。
这些随笔,语言圆熟,行文简洁,写法上也力戒刻板,不拘一格,看得出在文章的组织上作者是动过一番心思的。随手拈出几段文章的开头便可尝鼎一脔:“住在美国新港的张充和,旅行到南德的明兴,在那边,她用楷书写了一幅皮纸朱丝阑的卷子,写的是《归去来辞》。”(《复还的喜悦》)“《富兰克林自传》曾是我的兄长们在中学时代学习英语的课本,我小了几岁,没有能赶上。”(《大味必淡》)“半个多世纪以前,上海曾先后开张两家鞋店,先开的一家打出的招牌是‘皇后鞋室’,后开的一家呢,‘皇太后鞋室’!”(《而未尝往也》)看看,多么活泼,谁能说好的书评不是创作呢?这样的文章和叶灵凤的读书随笔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山梨雪
冯恩昌
四月的山乡,被透明洁净的清明雨洗过,宛若一个水晶的世界,一切显得新鲜清亮,温馨柔美。村西山坳那片梨园,一夜间被温煦的南风吹绽了千枝万杈的花蕾,荡起连绵的雪海银涛。春意浓艳的青山,蓦然变成一位款款翩舞的白衣仙女。
我沿蜿蜒山路,拾级而上,刚走进梨园柴扉之门,就被这春山雪景迷住了。挂在梯田上的层层叠叠的梨林,涌起万丈雪浪直扑蓝天,甩下壮丽银瀑漫了峡谷,缕缕清香袭来,香得我心旷神怡,顿然如痴如醉。在梨园的一道悬崖下,从石缝里探下几棵梨树,银花织起的云彩遮掩着一个竹篱小院,有雏鸡追逐啄食,有花衣树枝上晾晒,但不见主人踪影。我正在犹疑之时,忽闻梨林深处传来女子银铃般的笑声。我匆匆攀上十几层石阶,眼前豁然一亮,只见一棵梨树撑起的银花屏幕上,嵌着两颗圆圆的嫩红的太阳,汗莹莹地微笑着,光彩照人。这是从花枝缝隙间露出来的,两位年轻姑娘俊俏的脸颊。她们见我齐声笑说:“呵,昌哥,欢迎您!”原来是我邻家的两个妹妹,雪铃和雪英。她们在为梨花传授着花粉,那纤细灵巧的手指,攀着花枝轻轻地弹动,那神态,那俊姿,人面梨花相映生辉。言谈间,我攀过一枝盛开的梨花,观察着一朵朵粉突突的花儿。但见圆圆的瓣儿在阳光里震颤,花心吐出几根银丝举着鲜艳的红点点,唱着嘤嘤小曲的金色小蜜蜂,沾了一头两腿的花粉,却仍不飞走。我想到,这两位妹妹就是不怕辛劳的蜜蜂,她们用晶莹的汗水酿出了银色的花海,到秋日凝结成满园的黄梨,给城乡人们的生活浸进更多的甜蜜。
小歇,她们领我步入悬崖下的小院。想不到,这里是她们亲手建立起来的小家庭。她俩都是高考落榜生,曾经为前途苦恼过一阵子,前年挣脱了舆论的压抑和父辈的束缚,勇敢地承包了这片梨林。把理想寄托于故乡的黄土,在深山里燃起了第一缕生活的炊烟。彩色的思绪也从这里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一棵棵梨树,在她们纯朴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了。向往的美景常常在梦里浮现。没有了落榜的灰心,消除了生活的烦恼,摆脱了世事的纠缠,她们年轻的心,变得如梨花一般洁美,山泉一般清莹,一切都是静谧而欣慰的。我禁不住问:“你们在这深山老林里,日子过得好吗?”她们笑出了满眼的泪花,雪铃说:“傻瓜,这地方多幽静呀,有泉水弹琴,山鸟鸣唱,野花喷香,梨林为伴,我们愿在这里生活一辈子!”“那么就不嫁人了吗?”我问得她们有些尴尬,两人的脸霎时都红成了怒放的杜鹃花,雪英幽默地一笑,伸手向梨林那边的苹果园指去。我望见那里,正有两个长得挺帅的小伙子,在给苹果树浇水。这时,我才深信她们确实在山里扎了根。她们的行为,使我默默地思索着人生之路。
在我告别之际,二位女子坦荡而畅快地哼着小曲,又钻进了雪雾茫茫的梨林,弹奏起多彩的富有情趣的劳动乐章。在摇曳的花枝间,那两颗嫩红的太阳又升起来了,闪现着更加诱人的青春光彩。我不禁又一次被梨花的清香灌醉……


第8版(副刊)
专栏:

  品茶
曹增书
朋友来了
沏上一杯茶
话浓时
茶也淡了
于是送客
走出屋子
看夜空的月亮
像一只白色的茶杯
满天的星星
像一朵朵
永不褪色的茶花
浸透了许多清香的话题
白色的茶杯
静静地伫候在那个角落里
蒙上灰尘的日子
需要朋友的慰藉
我每天都要擦拭那只杯子
让它保持洁净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王羲之的告诫
叶公觉
近读王羲之的《又谢万书》,颇有感慨。
这是王羲之写给谢万的一封规劝信,谢万是东晋名相谢安之弟,当时做了豫州刺史,并统辖四川军事。他正受命担负北伐的重任,但为人恃才傲物,军事上轻举妄动,对部下毫不爱惜,生活上追求享乐,因而引起诸将怨谤,他自己并不觉悟。王羲之与谢家兄弟平素友善,很担心他又很关切他,便写信加以规劝。
全信很短,主要的是这几句:“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意思是要谢万与士卒同甘共苦,不要奢侈,不搞特殊,不要轻视小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8版(副刊)
专栏:

耕 [剪纸]  王经田


第8版(副刊)
专栏:

书法
樵者本在山,山深没樵径;
不见采樵人,樵声如中应。
章汝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