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在稳定、完善、发展中搞好企业承包制
徐鹏航 汪定国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历史作用;同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我们一定要抓住治理整顿的机遇,把承包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既是稳定企业、稳定经济、稳定全局的重大措施,又是深化企业改革、顺利完成治理整顿任务的重要内容。
    承包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0年来我国企业改革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6年间。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从1978年起在全国部分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1981年试行利润留成办法;1983年试行第一步利改税(即税利并存);从1984年全面实行以税代利的制度(即第二步利改税)。第二阶段,是从1986年起到现在。这期间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大力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与承包制并行展开试点的还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到1989年底,全国90%以上的预算内工业企业、9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都实行了承包制。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普遍实行承包制后的1987—1988年的两年,实现利润年递增率为11.1%,增加的利润比前8年的总和还多38亿元。这两年上交利税的年增长率为11%,显著高于前一阶段。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推行承包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承包制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方式,同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使企业开始形成既有激励机制,又有一定约束机制的新的经营方式,并朝着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二是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项改革配套展开。目前,企业实行由厂长中心地位、党委核心领导和职工民主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三者协调配合的新的企业领导体制,有利于企业内部改革深入地展开。近两年来,不少企业还划小核算单位,设立厂内银行,建立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的新办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引进竞争、风险机制,推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等等。三是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带动了横向经济联合迅速发展,促进了一批企业集团的相继建立。同时,企业兼并、企业承包企业、以及买卖企业等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资源、资产配合的新的形式和方法正蓬勃兴起。四是以包促管,推动了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当前承包制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坚持稳定、完善和发展的方针,更好地发挥承包制的作用。
    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承包制中的问题
在肯定承包制历史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承包的指标缺乏从总体目标、方向和内涵等方面作系统研究和设计,显得不够完整和规范;确定承包基数和增长比例以及上交利税幅度的方法不尽科学合理,既有定得过高、“鞭打快牛”的现象,也有定得过低、保护落后的情况;承包企业及其经营者负亏的能力差;协调党、政、工三者关系的任务还很大;宏观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对承包企业的影响较大,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承包制本身还不完善,但它问世的时间不长,像所有新事物一样,需要有一个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有的则是我们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没有跟上,需要一个学习、熟悉的过程,认真总结经验,把握其规律和特点,切切实实地改进工作。
一个时期以来,对于承包制的问题议论较多的,集中起来有三方面:
其一是,认为承包制诱发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我们认为,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首先,承包者对承包期内目标实现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对承包期后的发展,对此不应笼统地看成是短期行为的表现,这其中包含着承包者对完成合同任务所承担的责任。当然,这里也确有一个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承包人政治素质和进一步完善承包指标体系问题。其次,承包制中产生的某些短期行为,只要我们管理和组织工作跟上去,是可以避免或者得到抑制的。
其二是,认为承包制推动了物价上涨。事实上,1988年以来,由于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社会商品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可供量,从而造成物价上涨过猛。这不能笼统地说是由承包制推动的。但由于普遍推行了承包制,加重了企业向内使劲、挖掘潜力的任务,增强了内部消化能力,一定程度地抑制了物价的上涨。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确有少数企业从局部利益出发,存在乘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行为,但通过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
其三是,认为承包制带来了新的分配不公。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上出现的收入分配过份悬殊的新的社会分配不公,“主要表现在广大靠工资收入的职工、干部、知识分子同许多非生产领域的公司人员之间,同某些从事第二职业者之间,特别是同私营企业主和部分个体劳动者之间”。这个论断是符合我国实际的。这也说明新的社会分配不公不能说是承包制带来的。应该强调的是,由于承包制带动的企业内部分配体制的改革,如实行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既可缓解企业之间的分配不公,也有利于打破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在治理整顿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承包制
不断完善和发展承包制,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深入发展,为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创造了好的环境和契机。我们要及时捕捉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承包制。为此,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一系列工作。
1、把企业承包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承包制在调整结构中的积极作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是治理整顿的重点。目前,实行承包制,对所有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是包的增长,客观上起了“固化”现有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品结构的作用,不利于结构的调整。但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其主要措施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将承包企业和产品分成不同类型,确定其不同基数和增长比例;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承包的指标可以适当提高;对其他类型的企业和产品,则可以分别采取适当降低增幅,甚至是负增长等办法,调节它们的生产能力;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则坚决停产;对一些属限产或停产的企业,主管部门可以进行干预和引导,促进转产或由别的企业兼并、承包,以及参加企业集团等,以达到调整结构的目的。
2、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不断提高效益的承包指标体系。总的原则是,这个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又突出重点地反映出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比例关系。目前的承包指标,既不统一、不规范,也还嫌太少。我们认为,就一般情况而论,指标体系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产出指标,如产品质量或产值、创汇,以及扭亏,等等;二是效益指标,如实现利润、上交利润、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比例,等等;三是国家计划规定上调产品、出口产品的任务数和相应保证的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条件;四是增加扩大再生产能力的指标,如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等,以及少数社会发展指标,如计划生育指标,等等。当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这些指标,但作为反映企业状况和发展后劲的基本指标,都应包括进去。我们可以按行业和产品特点,拟定其最基本的指标体系。
3、逐步摸索确定基数和比例的科学合理的办法。我们提出两个结合设想:一是纵横结合的办法。所谓“纵”,就是从时间上讲,看上一年或上几年的实绩;所谓“横”,就是与本行业、本地区的水平联系起来比较。同时,考虑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结合起来确定承包基数和增长比例。二是系数与基数相结合。这个系数,是指该企业所属行业的资金利税率的水平。通过比较分析,先确定出企业的平均先进的资金利税率,再以企业资金占有情况并考虑其他因素,确定企业的承包基数、增长幅度和上交比例等。近年来,各地还总结出一些好的办法,如加权平均法、加权系数法、差额利率法等,也可以结合实际,借鉴运用。从实践情况看,确定基数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即在注重数量关系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些影响承包基数而又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而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4、用全员风险抵押承包、集团承包等办法,建立企业风险基金;同时,实行资金分帐制度,形成企业资金,逐步解决负亏能力弱的问题。企业只能负盈难以负亏的问题,是承包制中的一个难点。从目前摸索到的经验看,由企业法人代表个人承包向全员风险抵押承包的形式过渡,或由集团承包,可能是解决负亏问题的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这种办法至少可以收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把承包同广大职工的责任和利益联系起来,使承包企业的兴衰、成败同每个职工的责任和利益休戚相关,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热情和创新精神。二是根据承包条例的规定,实行资金分帐制,逐步形成企业自有资金。一旦完不成承包任务,首先就用这笔基金赔补,解决负亏问题。
5、规范发包、承包的主体,完善承包工作的程序,搞好两期承包的衔接。发包方的代表应该是企业主管部门和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有关部门。承包方是企业的法人代表。目前承包的工作程序不尽统一和规范,应该按照承包的工作机构、承包指标的确定、承包人产生的办法、投标招标的基本程序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和兑现合同等方面的内容,逐一进行研究,制订出基本的程序和要求,便于实际操作和执行。两期承包期间的衔接是完善承包制的重要内容。要对前一期的承包者、承包合同执行情况以及承包基数和比例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搞好下轮承包提供依据。
6、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服务,为承包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是贯彻执行好《企业法》和《承包条例》,把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管理权限放给企业,逐步作到自主经营。其次,发挥计划调节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一方面要做好企业的物资、资金等要素的计划供应;另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商品市场和各种要素市场,搞好价格管理,保证承包企业所需诸要素的供应。还有,要加强协调、监督。要实行承包期内的分期考核或分年结算、到期兑现的办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严格履行合同规定,坚持兑现,奖罚分明,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林建公
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体会,它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呢?
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雷锋精神的主线。雷锋在他的一生中自觉地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说:“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1年4月23日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961年10月20日日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属于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就其内容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解放全人类;二是社会主义工作态度,无私奉献;三是劳动人民传统美德,艰苦奋斗。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都是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展开的。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一是雷锋精神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二是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三是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四是雷锋精神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五是雷锋精神体现了言行一致的高贵品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雷锋忠于党,热爱社会主义,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雷锋说得好:“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1961年11月26日日记)“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1962年8月6日日记)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实反映了雷锋的成长过程。雷锋是在我们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雷锋精神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中产生出来的。雷锋短暂的一生,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雷锋日记》是雷锋精神的最真实记录。最近总政治部编印的《雷锋日记》收集了他所写的日记143篇,其中有31篇是直接记载雷锋甘当人民勤务员或为人民做好事的事迹。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表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生命。”(1961年7月1日日记)
雷锋长着一个心眼,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甘愿做“傻子”,把为人民做好事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当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他的一生中,处处以整体利益为重,做到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事事拣重担子挑,扎扎实实地干,一定要把事情办好。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雷锋在我们党内是个好党员,在我们军队是个好军人,在人民群众中是个好青年。雷锋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自觉地执行了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做到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来说,雷锋来自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的联系。因此,他从入伍那一天起,下定决心学习毛主席著作,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保卫国防,做一个毫无利己之心的国防战士。雷锋始终听党的话,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到最宝贵的生命。雷锋刻苦学习革命理论,勇于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忘改造主观世界。雷锋时时以英模人物为榜样,鞭策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又红又专的革命战士,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的这一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地反映了我党我军的宗旨。学习雷锋精神要密切联系当前实际,联系个人岗位工作,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把学习雷锋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读《中西五百年比较》
苏双碧
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主编的《中西500年比较》的出版,是“比较研究”在历史学领域的可喜成果。本书时间跨度大,空间也大,涉及500年间世界的许多国家。由于作者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作了比较客观深入的研究,抓住中西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了认真比较,使全书浑然一体,没有牵强之感,这是很不容易的。
《比较》时间的上限是16世纪中叶,恰好中西历史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历史的构成不一样,中国和西欧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之后,其方向却很不一样,西欧沿着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迅步迈进,中国却沿着封建制度的轨道走下去。本书作者把中西历史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政治、经济、宗教、法律、文化和社会变动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使人对中西历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揭示了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历史根源,许多历史内容的比较是发人深思的。
中西历史走向造成巨大的差距,根本原因是制度不同。欧洲所实行的一切政策,都是于发展资本主义有利的,而中国所实行的一切政策则是于巩固封建统治有利,而不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例如,中国的重农抑商和西欧的重商主义,前者是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形成牢固的自然经济;而后者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出现,就使资产阶级迅速发展。对商业的态度不一样,实行的关税政策也就不一样,对海外贸易也就有拓海和禁海之别。其结果西欧是开拓性的经济蓬勃地发展,中国这种封建生产关系只能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制度根本不同的这个大框架下,中西历史的发展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社会的一切变革性的活动,目的和动机都是相反的。发生在15世纪的西方宗教改革矛头是对着封建专制主义的,而同一时期中国张居正的改革目的则是在巩固封建统治。西方文艺复兴的崛起,矛头是对着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冲击;而中国当时出现的反对复古主义的文艺启蒙思潮,却没有成为反对封建主义的契机。在近代科学方面,西欧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惯性定律等相继发现,而中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写成,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在发展生产力上少有创新。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沿着发展生产力这个方向发展的,特别是飞梭、珍妮机、蒸汽机的发明,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可能,大大地把生产力的发展向前推进一步;而中国则始终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中西在科技发展上的逆差,使中国的生产力始终不能突破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比较》为读者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即西方在15世纪后,一直在开放中发展,殖民活动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足迹走遍世界的许多角落,特别是新大陆的发现,使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非洲、亚洲也都成了他们经商和掠夺财富的对象。而中国则在封建帝国的围墙里,重复着历代封建王朝盛衰轨迹。当清王朝出现康、雍、乾的盛世之时,西欧突飞猛进的历史已经把这个“盛世”的王朝抛到背后。乾、嘉之后,清王朝转入衰世,但清统治者还自我感觉良好,傲然以世界独一无二的强国自居。中国就是在统治者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状况下落伍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开放国门,但伸进这个国门的是强盗的手,是对中国进行掠夺和侵略的手。从此,他们把中国变成一个“血迹斑斑”的社会。
中国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落伍于世界,而中国的开放又是被“强制”的。从此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但是,中国的有识之士毕竟是面对现实的,他们既不愿意固守封建帝国的围墙,也不愿意看到中国被殖民主义者侵略和掠夺。他们面对现实,寻找救中国的道路。这就是鸦片战争在中国“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的作用”的原因。林则徐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又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者。自此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在寻找救国的道路时,总是把视野放到世界范围里。尽管在这过程中收效甚慢,但毕竟是在步步向前走的。中国人民终于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程。
《比较》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比较,包括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侵略与反侵略等许多领域进行比较。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和西方主要态势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是社会主义中国和帝国主义势力的较量。这个较量先后在朝鲜和越南等地进行,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被侵略者的朝鲜、越南一边,迫使侵略者不得不坐下来谈判,从而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中国在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之后,在经济发展上和西方拉开了新的差距。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比较》充分看到中国和西方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同时看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景”。它在政治民主化、多党制等问题上也进行了认真的比较,认为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于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在宪法中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和不可动摇的立国原则。”《比较》是一本较好的历史比较著作。当然,本书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新中国建立后的40年间,我们有过许多失误,这方面谈得较充分,但在发展速度上,例如钢、煤、石油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站在前头的,这方面的比较似乎弱些,再版时在这方面似可作些补充。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投资战略与投资决策》即将出版
张仲启、王立国、郭继庄合著的《投资战略与投资决策》一书,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我国四十年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投资战略特点和层次、投资模式、投资结构与总体经营等内容,阐述了投资决策科学化的要素、条件、过程和步骤,提出了建立有序的投资信息调查与预测系统、投资规划、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基本构思。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当代思潮》第二期出版
《当代思潮》第二期已出版,其中刊有邓力群的《学习〈论持久战〉哲学笔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既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处处闪烁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邓力群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精神,将《论持久战》的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哲学论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写出这部笔记。这对于有志于深入钻研、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的同志,都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期还发表了杨耳、仇启华等同志撰写的关于反对“和平演变”问题的重要论述,继续刊载了《北京动乱暴乱背景》等重要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