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平凡与高尚的启迪
——看短片《雷锋是谁》随感
陈光忠
一部只有二十分钟的纪录短片,怎样深刻、生动而真实地反映“学雷锋”这个主题?“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青年编导陆芸芸在生活中追寻和思索着。
雷锋是谁?似乎这个问题提得多余、突兀,其实,却十分现实、尖锐,它引起我们内疚、惶愧、痛苦和感悟。影片开始,是几位年轻人对采访摄影的直率回答:
“现在拍‘雷锋’电影有什么意思?”
“小时候我很崇拜雷锋,现在忘得差不多了!”
“我们怀念雷锋,应该学雷锋精神。”
人的心灵往往会在生活瞬间“曝光”。短短的几句话,匆匆的一组镜头,以不同的方式说明了时代的发展,时代的情绪,时代的矛盾和时代的使命需要认识“谁是雷锋”——这是影片选择和处理这个题材的新角度和新视点。
影片面对时代生活,潜入心灵的深水区,运用纪实的特性,用事实的力量,叩击观众的心扉;赋予历史资料新的内涵并伴以富于情感和思辨色彩的议论来深化主题,避免新闻报道和就事论事的重复感,增强思想形象的可信性和亲切感。
影片再现了追悼雷锋的场面。灵车、人群。“一位过路的老大爷问:这是哪个大人物死了?”别人告诉他“……是一个普通战士。”有限的画面,寄托着无限的怀念,温情的呼唤,深沉的反思。雷锋离开我们二十七年了,时光流逝,世事变化。雷锋精神也一度被新潮淹没了。影片概括地反映了这股逆流的社会影响。在改革开放面前,确实有人被商品经济的孔方兄弄得脚跟失重,道德倾斜,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不正之风。然而,那位年仅22岁的汽车兵雷锋长久地活在人们心底,不枯不朽的雷锋精神依然在净化、感奋人们的灵魂。影片向我们介绍了当年学雷锋的盛况,但是,影片中“雷锋是谁”的时间坐标,却没有固定在当时的水平线上,而是放在了对当代生活的俯瞰和当代意识的思考上。
影片通过介绍当今许多学雷锋的人和事。如: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丁红军热心同几百个各行各业的陌生朋友通信联系,为他们排忧解愁。上海残疾人走上街头为身体健康的人按摩治病……它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不仅局限于雷锋自身,而是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瑰宝,属于我们时代,属于你、我、他,属于人民。现实生活中许多救死扶伤,路不拾遗,抢救落水人,抚养孤老甚至勇斗歹徒等英勇行为,人们都称之“雷锋式”或“活雷锋”。尽管雷锋生前并没有和歹徒浴血搏斗过,也没有跃进漩涡救溺水者,但人们已经习惯把雷锋的名字与人类真、善、美精神融为一体。雷锋是个普通人,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献身精神的高度结合,是理想与奉献精神的高度结合。
影片总的基调是真诚、真切、真实。陆芸芸亲自担任该片的解说,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那轻柔、温婉,娓娓道来的心灵絮语般的旁白,无疑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我们毋须要求一部短片承受过重的思想任务。《雷锋是谁》已经给我们启迪:雷锋的事迹平凡,平凡得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不平凡是他的精神。不管你工作职位高低,雷锋精神的砝码将无情面地“称”出每个人的觉悟和道德来。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勇于探索 锐意创新
——观黑龙江省京剧团三出折子戏
傅彦滨 王百顺
黑龙江省京剧团演出的《江祭》、《砸佛堂》和《打冤家》三出折子戏,以其“新”意,引起首都观众和戏剧界的兴趣。
《江祭》是在传统剧目《别宫祭江》基础上,重新整理、加工而成的一出青衣唱工戏。改编者用当代意识写古人的心灵。揭露封建礼教、宗法对古代妇女的严酷束缚和摧残,使孙夫人这一悲剧人物得到了当代人的同情和理解。改编本用一百句唱词贯穿全剧,将孙夫人与刘备的奇特恋情,离愁别恨之情,蜀汉开国创业的经历和与太后、孙权、周瑜等人关系和冲突中的思想、感情和心态,层层地拓展和深入,使剧本的主题思想,进一步地升华。
《江祭》将全剧分成“遥祭夫君”、“回首往昔”、“母女辨争”和“投江西去”等四个层次,并以此为主线,集中突出剧本的悲剧色彩。前两个层次,孙夫人以唱为主,形体动作侧重于“静”,八宫女用舞蹈衬托人物内在情感的“动”;后两个层次以“动”为主,表现人物情绪的异常激愤。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使戏剧矛盾冲突逐渐激化。导演改变了江水在天幕的常见手法,将江水移至舞台的前沿,以利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交流。孙夫人面朝观众纵身跳入江中,在一刹那切光之后,整个舞台呈现出大写意式的处理手法,用四幅长蓝绸象征滔滔的江水,孙夫人在江中翩翩起舞,渐渐淹没水中。舞台构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画面美。
《砸佛堂》是一出以老旦应工,唱做念舞俱重的新编历史折子戏。主要写老妇邹敏莲一生吃斋念佛,祈求神灵助其子“成龙”。待子科举落弟,归途为虎吞吃后,方觉被神佛愚弄,遂怒砸佛堂的故事。
《砸佛堂》一剧的导演,在舞台调度、程式运用、技巧安排上,都力求一个“新”字。为表现邹敏莲“虔诚拜佛”的神态,提练了“洗手、净面、整衣、跪拜和敲木鱼”等既典型,而又有艺术美的形体动作。“闻子遇难”一段,用“硬僵尸”和“吊毛”表示人物的昏死状态,并在二十六句大段二黄唱腔中,进行合理的调度,抒发了邹敏莲对于丧子的无限悲痛的情感。“怒砸佛堂”一段,导演用“三砸”和“三举拳”将戏引入了高潮。在虚幻见儿时,又用180度“转身僵尸”的高难动作直摔在地。引起观众对这一悲剧人物的同情与共鸣。
《打冤家》是根据传统剧目《金玉奴》第八场“捧打”加以整理、改编的。改编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别善恶、寓褒贬”这一传统刻画人物的美学特点,塑造了金玉奴和莫稽两个鲜明对比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得到了美与丑、善与恶的直接感受。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方面,均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主题。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品演员赵本山
张世英
近几年,在电视台推出的一台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欢会中,小品越来越走红。在诸多的演员中,赵本山又算得上走红的一位。
1987年,赵本山在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出拉场戏《1+1等于几?》,崭露头角。当年中央电视台在国庆晚会上播放后,这个朴实、憨厚、可爱的农民形象,从塞北关外闯入大江南北千家万户。打这以后,每年的元旦、春节、国庆的电视晚会上都少不了他。河北电视台还专门录放了一台他演出的拉场戏、小品晚会,真可谓“一朝成名天下知”。
赵本山从铁岭八进沈阳城,在“沈阳大戏院”连演206场而不衰。他一上台,观众就能认出来,不少人会背他的台词。赵本山不仅在东北吃香,在大上海、西子湖畔的杭州,同样也受到了南方观众的欢迎。
赵本山不仅赶上了好时代,还遇上了一个重视创作反映现实生活作品的好领导——市文化局,以及提供了丰富的作品——许多辛勤耕耘在二人转艺术上的作者。有了富饶的土壤,又有园丁的悉心栽培,禾苗才能茁壮。
我们通常所看的“二人转”是一男一女两名演员,跳进跳出、载歌载舞的表演。而拉场戏里有人物,也有戏剧成份,但通过二人转唱、说、扮、舞各种手法和曲牌腔调来表演人物,所以是二人转的一种形式。
生长在农村的赵本山,熟悉农村中的生活、人物,了解他们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有什么举动,较好地找到了角色言行内在的依据,把握了角色的思想生活逻辑。因而他的舞台感觉分寸适度,人物性格准确,演得真实、传情。加上群众化、生活化的语言,通俗易懂,不论歌颂新事物,还是针砭时弊,演的是群众的生活,道的是他们心里的话,与现实十分贴近,观众倍感亲切。
赵本山不仅使“土玩艺”的“二人转”雅俗共赏,从农村转到了城市,扩大了观众层次面。去年秋天又转到了国外,他随同中国辽宁省地方艺术团,到日本富山参加了国际青年演剧节。来自五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青年艺术家和日本观众,第一次欣赏到中国的“二人转”。


第8版(副刊)
专栏:

  绝崖
钱家璜
三峡奇景天下绝。
沿途虽然是层峦叠嶂,雄关险峡,但有时可以在山崖的坳坳里看到几片青绿,一簇村寨,三五户人家。这就使这百里大峡中的奇景增添了许多绝妙处,不免令人惊叹,令人感慨。
前面又一个奇景出现了。轮船在湍流中拐过一峡口,一排拔地耸天,直插云霄的峭崖扑面而来。只见崖势嵯峨嶙峋,崖壁如刀劈斧削直立江边,大自然的神笔在壁面上描绘出了斑驳的印迹,加之灰白、铁黑、酱黄、碣红、紫、蓝、翡绿……五颜六色的层岩夹染,乍一看,宛若一幅硕大无比的天然壁画,那壁上仿佛有龙凤翱翔,有大鹏展翅,有虎狼咆哮,有群马奔腾……
壁绝奇险,峡更幽深,崖下的江流浩浩荡荡,湍急汹涌的洪水使这山崖显得更加巍峨峥嵘。峭壁上不见树,不见荆棘,不见杂草,不见飞禽踪影,更不见走兽痕迹。也许由于这崖绝险奇的缘故,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吧!
突然,一个红点在绝崖上出现,在蔚蓝天幕的映衬下,格外耀人眼目。我定睛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红裳的少女背着背篓在绝崖上行走,江风飘拂着她的衣袖,翩翩然,真好似天女下降一般哩!这简直是奇处出奇了,不由令我愕然。这崖壁如刀削成,无路可登,飞禽走兽都望而生畏,她是怎样爬上去的呢?她到这矗入云霄的绝崖上去干什么去呢!?
正在我疑惑时,只见缕缕炊烟在崖顶的另一处冉冉升起,在蓝天上形成铅灰色的云团,接着就有砌着白脊,盖着灰瓦的屋顶在崖顶的凹凹口显现,再接着就在那顶端的坳坳处出现了几栋房子组成的小村寨……啊,这偏远、奇险的绝崖顶上居然有人居住,居然有人在这里扎根度日,这真是绝处有绝啊!
于是,我感叹起人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绝崖上不见长草,难道能长庄稼么?他们在这里是以什么营生呢?!难道他们是猎户?但这绝崖陡壁,禽兽不见踪迹,何来猎物!难道他们是渔民?但绝崖无路,江流汹涌,何以下江捕捞!难道崖顶有珍贵矿石?但千峰叠峙,万壑纵横,纵使有金矿,又何能运出?!……
啊,人的生命力啊!人的生活能力啊!!我不由唏嘘嗟叹不已。一会儿,我又突然想到,尽管这是绝崖,但既然有人,总会有路,既然有路,总会有所营生,倘若无生活之路,无所营生,这山寨上的人怎能生息繁衍呢,不是自古有“天无绝人之路”之说么!人的生命力之强、生活能力之强不是这世间的造化物无法比翼的么!
这时,大江的胸襟敞阔些了,我的视野也开阔些了,尽管两岸依然是层峦叠嶂,但我从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山面上,又看到了布满青绿的山坡、山坳坳里一簇一簇的村寨和小片片儿的梯田。我突然想起“一山分四季,五里不同天”的俗语,不由恍然顿悟:我只是看到了那绝崖的一面,也许在那另一面有路,也有一片青绿哩!


第8版(副刊)
专栏:

  笑迎明天的太阳
张掮中
反映犯人改造的电视剧《明天的太阳》(导演邵波,鞍山市劳改支队、沈阳电视台联合录制)以荧屏视觉语汇通过象征和隐喻的蒙太奇手法,让充满诗意的镜头于“平中”见奇,拍摄出黑灰色中的“亮色”,以感人的视听形象在观众面前展现一个鲜为人知的黑黑的、冷冷的世界。
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劳改队大队长梁亦民,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向雷锋精神学习,并以此影响着犯人们。他高瞻远瞩,请失足不失志终于改造成为新人,并光荣入党、评为市劳模的王志利回监狱给犯人现身说法,使犯人们看到改造的光明前途,提出“学雷锋精神,走王志利道路”的口号,促进犯人的思想改造。他针对犯人的不同罪行、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等,进行过细的思想工作,走访他们的亲友,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来促进犯人的转变。梁亦民也有他的喜怒哀乐,他困惑过,曾一筹莫展,因为他不是“超人”,只是千万劳改战线上的普通一兵。正因为这样,他的工作、精神、生活、感情与心态,才更有代表性。
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个人的痛苦算得了什么?梁亦民自有一位共产党员对人生的新的价值观、道德观,他忠诚于警帽上国徽所赋予他的神圣权力——用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共和国的法律去教育改造犯人,使其成为对社会主义有用的新人。做人的转化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鼓励犯人们树立新的价值观、道德观而扬弃旧我,彻底地与昨天告别,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明天的太阳”!


第8版(副刊)
专栏:

  《苏雪林选集》出版
苏雪林是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女作家,早在二十年代,其小说创作与黄庐隐、冯沅君等比肩而立,随后,其关于当时文坛诸家的一些评论文章亦文采斐然、蔚为一家。最近,由沈晖主编的《苏雪林选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苏早期的小说、评论及散文近八十篇,基本呈现了她早期的创作风貌。
     (韩东智)


第8版(副刊)
专栏:

秋韵(国画) 张学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