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巴基斯坦国营企业稳步发展
本报记者 任毓骏
在巴基斯坦工业展览会上,国营企业生产或组装的带空调设备、可调整座位的豪华旅游车,小巧灵活、节油高速的吉普车,各种各样的重 型机械和车床,以及种类齐全的化肥、水泥等引人注目,并使巴基斯坦人引以为自豪。
发展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
若从数量上看,巴基斯坦的私营公司成千上万,而国营企业只有74家。但这些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却起着骨干作用。这74家公司又分别属于8个总公司,它们是:巴基斯坦机动车公司、国营机械公司、联邦化学与陶瓷公司、国营肥料公司、巴基斯坦工业发展公司、巴基斯坦国家水泥公司、巴基斯坦国家炼油和石油化工公司和巴基斯坦钢厂。这8家总公司直属联邦政府生产部领导,接受政府在生产、销售、价格等方面的指导。
巴基斯坦机动车公司下属15个企业,其中3家生产拖拉机,4家生产汽车,1家生产摩托车,其余生产部件或维修。今天,奔跑在田野的拖拉机,行驶在街头的汽车,年轻人驾驶的摩托车,带有“巴基斯坦制造”商标的越来越多。米拉特牌拖拉机已经打入国际市场,为国家挣取外汇。
以前,巴基斯坦为进口化肥曾花费了巨额外汇。70年代以后,国家既发展国营肥料企业,也鼓励私营企业生产化肥。政府为了优惠农民,对化肥实行控制价格,使农民从合理使用化肥中得到实惠。这一方面提高了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化肥业的发展。如今,国营肥料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的化肥,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已开始出口。
巴基斯坦钢厂是国营企业中最大的一家,如今已具备年产110万吨钢的能力。这家钢厂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成为国内机械工业的材料,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进口钢材的外汇。如今,一些海湾国家已开始从这家钢铁厂进口钢材、生铁。钢厂的奋斗目标是在近年内达到年产300万吨的能力。
政府的政策措施
由贝·布托总理领导的人民党政府执政一年多来,在巩固和发展国营企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贝·布托政府的经济政策虽是支持和鼓励私营企业,不再扩大国有化,但对现有的国有化企业却进行了认真的调整、充实和扶持。联邦政府生产国务部长夏希德·扎法尔说,政府对国营企业实行目标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官僚的行政干预减少到最低点。
一年多来,政府针对各家国营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三项措施:重建已关门或瘫痪的企业;扩大重要企业的生产能力;为企业开发新的投资来源。
新政府接管政权时,有一些国营企业,如建于独立前或50年代的纺织厂,糖厂,设备早已过时,生产能力很低,有的负债累累。政府集中对这些企业进行财政和技术援助,使之逐步走出谷底。钢厂、肥料厂、水泥厂等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企业,政府则对这些企业在原料上加以保证,在资金和销售上给以优惠,在价格上给以保护,使这些企业能充分扩大生产能力。
在开发投资来源方面,政府鼓励私人通过购买股份向国营企业投资,吸引外资或合资经营。与日本合资的巴产铃木汽车厂已合资进行扩建;有些厂家继续与一些西方国家合资经营;一些海湾国家、东欧国家也开始与巴基斯坦合资经营。
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巴基斯坦的国营企业已取得稳步发展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89年国营企业总产值已达373.94亿卢比,比上一年度的349.19亿卢比增长了7.1%。在上交国库利税方面则有更大的增长,1989年国营企业上交国库利税高达92.72亿卢比,比前一年增长了34%,而这一成就是在国营企业就业人数只提高了1.4%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说明国营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74家国营企业中,1989年创造利润的有43家,生产状况比上年度有明显改善的有27家,转亏为盈的有6家。整个国营企业的经营情况好于上一年度。
巴基斯坦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虽然不起主导地位,却起着骨干作用。贝·布托政府正在充实和完善关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政策,使已经初具规模的国营企业在调整巩固中得到发展。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振兴中的巴林经济
徐伟
曾遭受数百年殖民统治的巴林,一九七一年获得独立后,致力于发展经济、振兴国家,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一九七一年以前,巴林几乎没有工业,许多人靠制陶器、纺织和采珠为生,国家十分贫困、落后。巴林探明石油以后开始建立石油工业,但经济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国有化,巴林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年石油收入接近十亿美元。比起其它石油大国,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对巴林这个人口不到五十万的小国来说,却是颇为可观的收入。据初步勘察:巴林的石油储量约一点四亿桶,可开采十二年。除石油资源外,近年来,巴林还探明了天然气资源,储量为二千二百五十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五十年左右。
巴林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但它不像其它海湾国家拥有丰厚的石油资源,因此,巴林政府一直注重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济。
引进外资,合资办企业是巴林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巴林的大部分企业为合资企业:最大的一家石油化工公司是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合资兴办的,各持股三分之一,总投资约四点五亿美元,一九八五年开始投产,目前日产氨和甲醇各一千吨;国营制铝厂是与澳大利亚合资兴办的,巴方占股百分之七十七点九,澳方按协议将向制铝厂提供制铝原料二十年,一九八八年,该厂产铝一点八三万吨,预计到一九九一年将增至二十二万五千万吨;最大一家钢铁厂是由巴林政府、巴林实业家与日本和海湾诸国联合投资兴建的,资本约三亿美元,年产钢铁四百万吨。为了保护和鼓励巴林国民创办合资企业的积极性,巴林政府不久前颁布了商业法。该法规定:所有合资企业的股东必须是巴林籍人,如需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巴林方的持股率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一,并须征得巴林商农部批准;外资使用期不得少于三年,如外资只使用巴林的设施,并不在巴林境内销售,可以缩短使用期限。
近年来,巴林的金融业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略次于石油工业。一九八三年是巴林金融业发展的鼎盛年,全国的金融单位达到一百八十三家,境外金融单位的总资产达六百二十七亿美元。由于受世界石油价格浮动的影响,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五年巴林的金融收入下降,先后有四家海外金融单位和五家银行办事处纷纷撤离,海外资产总额亦有下降。一九八七年底金融状况逐步好转,资产总额不断回升,去年已达六百三十四亿美元。巴林金融资金来源和流向主要是阿拉伯国家和西欧。巴林现已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成员国之一。
巴林积极发展经济的另一个标志是致力于发展对外贸易。巴林资源较贫乏,大多数生产资料、工业原料以及人民的生活消费品大部须进口,年进口额约三十亿美元左右。巴林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其它还有铝锭、钢材以及金属制品等,年出口额约为二十五亿美元左右。除了进出口贸易外,巴林的转口贸易也十分活跃,最高年份转口额达一亿七千万美元,主要转口烟草、化工产品和机械等产品。一九八六年,巴林—沙特大桥竣工,这也为巴林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活跃于欧洲舞台的奥地利
郑园园
位于欧洲中部的奥地利,素有东西欧“桥梁”之称。当前,东欧局势发生巨变,东西欧交流日益增多,奥地利正利用它的地理优势及其与东欧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传统联系,开展活跃的外交、经济活动。
奥地利外交近期谋求的一个目标是尽快加入欧共体。欧共体一体化的前景对奥地利十分有吸引力,加入了欧共体,无疑会增强其对外交往中的实力,有利于它恢复其“欧洲心脏”的特殊地位。由于“中立国”的地位以及社会党政府长期以来对欧共体采取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奥地利直到80年代中期还未申请加入欧共体。而今,欧共体加速一体化进程,奥地利感到它再也不能在欧共体的大门口徘徊了。奥地利国内曾为加入欧共体与否争论不休,看来,现在准备结束争论了。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2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奥地利是西方的一部分,在所有申请加入欧共体的国家中,奥地利的条件最为优越,尽管奥地利和其邻国意大利、匈牙利、南斯拉夫在加强地区合作,但欧共体仍是它的首要目标。布鲁塞尔方面最近也传出信息:在1993年之前接纳奥地利是不成问题的。
在争取加入欧共体的同时,奥地利还以前所未有的热忱,介入全欧事务。维也纳正在和巴黎竞争,希望成为下一届欧安会首脑会议的东道主。维也纳还在争取成为欧安会常设机构及筹建中的“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的所在地。此外,奥地利正准备在1995年举办一个维也纳—布达佩斯万国博览会。
作为一个中立的小国,奥地利在与东欧国家发展经济关系时似乎有其便利之处,联系较多。在经合组织中,除了芬兰,奥地利是和东欧国家贸易额最大的国家,目前奥地利有800多家企业和东欧有业务联系,其中300多家在东欧办合资企业。奥地利还打算于4月份成立一个东西方基金会,以此为那些打算去东欧国家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便和部分担保。
据报道,奥地利股票交易所在与东欧国家做生意时得益最大。1989年,维也纳股票指数创纪录地上涨,首次达到600点,今年年底可望上升到650至700点。维也纳银行家估计,交易所的开价证券今后还将大幅度上涨,维也纳将成为东欧国家的证券进入西方国家的一个“通道”。
对于奥地利目前在东西欧之间这种左右逢源的地位,奥地利舆论中也有一种比较冷静的分析,认为前景未可如此乐观:一些国家经济困难,这将使经贸往来受阻,而且,东欧局势如何发展,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奥地利的金融、企业界人士们不应抱过高的期望。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经济札记

  困境中的呼声
孙毅
面对日本、西欧等国在高技术领域中的挑战,一贯崇尚自由贸易、不喜欢政府介入的美国高技术产业的经营者们终于开始寻求政府的帮助了。美国《商业周刊》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透露,以往那些自恃技术先进、产品畅销的加利福尼亚“硅谷”和马萨诸塞128号公路高技术区的企业家们正在吁请美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放松反托拉斯法的限制,修改财政、金融政策和贸易政策,帮助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恢复竞争力。
照说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为什么它的高技术会落后于日本的发展速度呢?答案并不难找。最近美国国内不少人就撰文指出,美国高技术发展的停滞与政府的政策失误不无关系。美国著名的高技术企业国际商用通讯公司总裁格罗夫说的更加尖锐,“实际上与我们对立的是两个政府,一个是日本政府,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政府”。
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在全球性的高技术产业竞争中曾处于领先地位,高技术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的兴起也为美国经济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在金融政策上采取了降低美元汇率的措施,在财政政策上实行税制改革。尽管政府这样做的意图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困扰多年的两大赤字,但在客观上却产生了抑制高技术发展的后果。在政府实施的低值美元政策的影响下,美国的钢铁、木材和其它传统工业出现了明显的复苏,但由于资本市场向重工业倾斜,高技术产业被冷落了;1986年开始的赋税改革,使政府的资本收益税实际上增加了50%,致使高技术产业的价格—收益率大大下降。这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相反,日本政府为促进本国高技术的发展,不仅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战略,而且在资金方面也给了高技术企业很大的帮助,并极力保护本国市场。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国是很难在同日本的竞争中取胜的。另外,美国政府对科学教育缺少财政资助,也是不利于高技术发展的。据统计,至今为止,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也还未达到60年代的水平。1970年美国的科研经费为620亿美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7%,日、西德、法和英的科研经费总和仅380亿美元。到1988年,上述四国的科研经费总和为1300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1242亿美元,而日本的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在1985年就超过了美国。由此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不够是导致美国高技术发展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技术产业的落后,不仅将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还会影响到它的长期发展战略,甚至会削弱其军事力量。现在,美国不少的上层人物已经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对过去以国防部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战略进行反省,研究日本通产省的作法。但国会中仍有许多人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政府大规模介入有可能损坏正常的市场秩序。目前美国的决策人士仍在为政府是否介入高技术市场争论不休,企业界显然已不耐烦了。但他们的呼声能得到白宫的同情吗?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技术革新是经济发展的牵动力。日本的制造业正趋向于工厂的自动化、无人化发展。图为日本一家无人化工厂车间。
本报记者 孙东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