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偏师借重高科技
——沈阳市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探索
新华社记者 姜敏
中国的经济振兴将依赖于科学技术。素有“机械城”之称的沈阳市,在传统产业面临的困境中勇于探索,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以创办“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嫁接”、转产高新技术成果的实际行动,来迎接跨越世纪振兴的新曙光。
传统产业的抉择:出路在科技
辽宁中部的重工业城市被称为中国的鲁尔,沈阳则是这一地区的心脏,进入80年代后期,沈阳面临一个令人焦虑的现实。
在过去的10年中,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的沈阳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无锡、苏州、常州等中小城市。1988年,沈阳市工业总产值已从50年代的“亚军”位置、70年代的第4位退至第7位。
1989年,面对着以治理整顿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大调整,沈阳市亏损企业比上一年增加了60%,亏损额增加1.3倍。
一连串的数据表明,沈阳市的产业在传统技术上徘徊,产品在低技术上繁衍的状况成为长期困扰沈阳经济发展的症结。
技术上的劣势使沈阳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苦力”状态。沈阳素称“机床之乡”,可是五六十年代的“母机”下不了80年代的“金蛋”。许多出口机床实际上是廉价出口我国也十分短缺的钢材。外商只要在机床上安上电脑系统,转手就卖大价钱。
传统产业的出路在哪里?市长武迪生说: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全力推进科技进步,抓住治理整顿这样一个时不再来的良机,使经济跃上一个“台阶”。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沈阳严峻的现实,沈阳人做出了果断的抉择:拿出50年代的革命精神和80年代的科学态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牵动传统产业走出困境。
去年8月底,国家科委批准沈阳为全国第一个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的试点城市。
沈阳市以此为契机,落实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案,确定以南湖科技开发区为突破口,以机器人、感光材料、无纺布等五大高新技术基地为依托,以新材料、生物技术等5个技术开发中心为先导,形成机电一体化,微电子与计算机、精细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制造业5条高新技术产业“龙”,最终为传统工业密集的铁西工业区和张士出口加工区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实现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从而建立起老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开发区的“铁三角”关系。
“国家队”争当“主角”
翻开项目表,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133个子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国家队”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项目,这里有数控机床高档控制系统、冷轧高精度带材等等。
沈阳市拥有40万名科技人员,每年有数百项高技术成果问世。但在科技与经济“老死不相往来”的年代,大部分成果成了“展品”、“样品”,有的长期锁在档案柜里“睡大觉”。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试点,从一开始就把“国家队”同企业紧紧地拴在一起。
被沈阳人称为“金凤凰”的感光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是从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分离出来的专业性科研单位。20多年来,他们对上百种彩色感光有机物进行跟踪、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中试成果。
前些年,生在沈阳的这只“金凤凰”却只在保定和南阳“安营扎寨”,为部属企业服务。“中心”的学术带头人、高级工程师高伟华几次牵头与沈阳的企业“联姻”,终因条块分割的壁垒而告吹。
试点的序幕一拉开,沈阳市各方为之协调奔走,牵线搭桥,使“感光”终于冲出了“楚河汉界”,与沈阳有机化工二厂、石油化工厂、新城化工厂“结亲”,创建了以高技术作为主要股份的产业集团。去年年底,这只“金凤凰”终于产出了“金蛋”。
这种“国家队”与企业携手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正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精密仪器厂研制的机床高档数控系统、交流伺服拖动系统,正在沈阳第三机床厂安装调试。这两项高技术与传统机床“对接”,将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沈阳人盼望已久的数控系统国产化、传统机床智能化已经为期不远了。
“国家队”这支主战场上的生力军,在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也显示出夺人的“魅力”。
南湖科技开发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这里有12所大专院校、27个科研院所和3个国家级科研开发基地、210个大型实验室,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智力密集区。
1988年动工兴建的“科技一条街”已初具规模,数千名科技人员在这里开辟科技门点,创建科工贸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年来,“小硅谷”新建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共承担高新技术开发项目286个,“孵化”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磁控溅射仪、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近百种高新技术产品。
金融界为临产的高技术“筹粮备饷”
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联姻为“金娃娃”的孕育创造了机遇,而“金娃娃”们的呱呱坠地还离不开金融界这一“助产士”。沈阳市引导金融界将投资重心适度向高科技“倾斜”,为之拆墙搭桥,“筹粮备饷”,开辟科技资金的来源渠道。
蛇年春节一过,市科委主任李厚轩邀请市内20多位院所长和各专业银行的负责人直接“见面”,主管科技、金融的一名副书记、两名副市长出席。见面会上,院所长们纷纷抱怨,一些“金娃娃”因为缺少“奶水”而“步履维艰”。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张瑞昌当场拍板:请各专业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科技投入。当即有6家银行的负责人表示:把1989年的科技贷款增加到5000万元,“助产”一批“金娃娃”。
与此同时,金融界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科技小银行”——工商行沈阳分行科技开发信贷部,专门办理科技开发等专项贷款,解决科、工企业的燃眉之急。
8月26日,沈阳市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科技债券,8家科研院所联合发放1000万元有奖有息短期科技金融债券,仅半天时间便销售一空。
正是这可贵的探索使高技术的启动资金有了来源,逐渐从依靠政府“小财政”跳入依靠社会的“大金融”。1989年,沈阳市发放5670万元科技贷款和四方筹措的3539万元科技流动资金,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特种金属材料、大型钛铸件等项目上规模、出效益。
金融界“助产”的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6,利税率为24%,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沈阳化工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发出“双酚A”醛醛树脂化肥综合联产技术,投产缺乏资金,交通银行慷慨解囊200万元使之迅速上马,明年将大批量投产。
专家们满有把握地预测,133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完成后,可为沈阳市创造产值20亿元。
传统产业振兴的新曙光就在前面。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双向服务的探索
——宜昌市发展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
新华社记者 施勇峰 新华社通讯员 刘新根
资金紧缺,是许多学校办学的一大难题。开展教育与社会双向服务,用服务去换取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自觉资助,是湖北省宜昌市教育部门发展教育的一条新路。
宜昌市在地方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年以13%的幅度递增,大大高于地方财政收入5%的增长速度,社会筹集的办学资金每年也有200多万元,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欠帐太多,在校学生增长太快,经费不足始终困扰着教育界。到1985年,宜昌市中小学仍有6万多平方米危房,80%的课桌凳是五六十年代配备的。
要增加投资,路在何方?
发展教育受到资金制约,振兴经济又受到人才的限制。宜昌市教育部门开始从教育与社会的共同需求上找出路。于是,从1985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教育与社会双向服务活动。
为使职工技术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宜昌市教育部门依据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设想,广泛调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注意按社会需求办学,除了开设电子、医药、纺织、服装、冶金、食品、印刷、橡胶、农技、烹调等需求量大且相对稳定的专业外,还开设了一批急需的冷门专业。如市重点建设项目煤气工程急需人才,他们就开设了煤气管道和煤气工程专业,招收了5个班的学员;小学、幼儿园缺乏音乐美术教师,他们就开办了艺师班。市教育部门还组织师资对电工、焊工、压力容器检测工、司炉工、建筑登高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职前培训和职后深造,企业对此十分感谢。到目前为止,宜昌市已经建立了33所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达9000多人。
成人教育是职后教育,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宜昌市教育部门在为社会服务中,既抓学历教育,又抓岗位培训,把社会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近4年来,他们先后对2.4万名初级技术工人进行了技术补课,合格率达96%,对1.5万名职工进行了高中文化补习。与此同时,市教育部门还与各企业的教育机构相配备,集中力量抓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80%以上的职工参加了岗位培训。
宜昌市的工业区学校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质量差,学生不愿在那儿上学。从1985年开始,市教委集中力量,狠抓了4所基础薄弱的工业区学校建设。许多工人为子女转学四处奔走,市教委在师资办学条件方面都给予资助,使教师安心教、学生安心学,学生家长也解除了后顾之忧。工业区的企业领导都说教委办了一件大好事。
教育为社会服务,激发了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为教育服务开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教育为社会服务中得益较多的工矿企业,自觉自愿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先后建立的“支持教育协作会”、“社区教育管委会”、“发展教育基金会”等支教组织纷纷筹集资金,为工业区内的中学添置教学设备,修缮教学楼、教师宿舍。一些企业在自身也有困难的情况下,主动伸出手来帮助校办工厂增强“造血功能”。
教育与社会双向服务,结果是双方得利,双方受益。近4年来,全市除教育经费每年递增13%以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资助达1600多万元,共翻修、新建、扩建校舍52万多平方米,修建教师宿舍550多套,基本消灭了学校危房。近几年来,全市初中升学率一直在90%以上,中小学生的流失率控制在0.8%和0.1%以下。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读书,整个教育呈现一片兴旺景象。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强化基层领导
——山东省计划生育工作纪实(下)
本报记者 艾笑
在政策、队伍、计划等问题基本理顺,各项措施初步配套以后,山东全省的计划生育工作怎样更上一层楼呢?
副省长宋法棠说:“关键在基层,潜力在基层,希望在基层。”
听罢,记者一气儿跑了10来个乡和村。
在连续6年计划生育率都在99%(全国不到50%)以上、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达7.71‰(全国1989年14.33‰)的半农半工的淄博市,计划生育干部说:“罚款?早就不用了。个别需要做工作的,谈谈就通。婚育观的转变,确实使计划生育工作好作了。”
今年37岁的房英在家乡已干了18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现在是张店区南定镇计生办主任。这位农家女27岁结婚,只要了一个孩子。她说:“晚婚晚育,在我们镇里很普遍。1989年下达给我们全镇的生育指标是1210人,实际只出生915人,还有96对夫妇自动退出了2胎生育指标。全年的计划生育率、综合节育率和晚育率全部是100%”。
房英专管计划生育,她在育龄妇女心目中的形象又如何呢?
一次,郭辛村里一位姓王的姐妹不慎计划外怀了孕。她自觉这件事不大光彩,可又舍不得做人工流产,就偷偷地躲到外地。房英得知后连续几次往返于她的娘家和婆家做工作,一个来回就是近百里,终于使她自觉回来采取了补救措施。房英买了补品到医院看望她时,王家父母十分感动地说:“给你找了这么多麻烦,真对不起。”
通过为全镇妇女查病治病,这几年房英还热心张罗为32名患不孕症的妇女求医问药,已帮助21人生了孩子……
转业前曾经研制过火箭的淄博市临淄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玉琨说:“两年的实践证明,序列化管理确保了我们对人口计划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使计划生育工作向超前型服务大大跨进了一步。”
序列化管理,就是依据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育龄妇女婚育发展变化过程为基础,把整个过程划分为几个程序、几个阶段,根据不同时期发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规范,提出具体的管理任务措施。
这无疑是一宗精细、严谨的系统管理网络,它的准确性是在临淄区53万人群中经过走村入户检验过的。在人们惊呼有的地区人口统计漏报比较严重的时候,临淄区的人口漏报率仅为0.19%!
王玉琨说,1986年以前他们地区每年不得不做人工流产的人次都在5000以上。自打实行序列化管理以后,全区有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与流引产之比,就从1987年的100∶3.6,下降到1988年的100∶1.8和1989年的100∶0.94。可以说,他们的工作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常年抓引流产的紧张状态,基本做到了以避孕为主的孕前型管理。
副省长宋法棠说:全省的不平衡情况还很突出。现在,还有1/5的县、1/4的基层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还比较被动。通过重点帮助实行“情况单列”,坚持严格管理和治标治本并举,已产生效应。
1987年,山东全省的计划外生育74%集中在35个县,这些地方的总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0%。1988年伊始,省委省政府就将这些地方的转化列为工作重点,并明确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尽管近几年的经济成就一年比一年突出,但1988年肥城县因人口出生率高、计划外生育率高、人口漏报率高,还是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评,并被撤消了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称号。
事后,县里各级干部都自觉承担责任,决心扭转局面。
一位农民说:“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好天好地不如选个好支书。”
对,强化基层领导是个关键。经对全县588个行政村摸底排队,把81个困难村做为重点,充实调整了53个工作水平不高的领导班子。对群众意见大的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和遗留问题作了坚决的清理,维护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
去年,县乡两级增加了计划生育的投资,为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部门配备了专兼职干部,所有乡镇都建设了服务站配备了专用车辆,80%的行政村建了服务室。1989年肥城全县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3.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83‰。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肿瘤电化治疗仪克制体表癌
由瑞典医生欧登斯强姆开创、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引进并发展的用直流电化学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刚在我国开始一年多,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肿瘤研究所和西安星火电子工程应用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就将这项最新的医疗技术模拟进一个小巧的全能仪器中去了。
这个被称为ZLY—1型的肿瘤电化学治疗仪最先用在侯女士口腔中的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上。侯女士的恶瘤曾经历4次手术后于去年7月又复发,而且又长到3.5厘米大。当她躺在陕西肿瘤研究所的病房里接受这种仪器治疗后3小时,活检组织再也找不到癌细胞了。
又过了几天,肿瘤基底一层组织全部坏死脱落,伤口愈合平正光滑,还长出了新肉。
临床统计,这种刚刚使用半年多的新仪器的近期疗效为:能使肿瘤完全消失、癌细胞退化坏死的占57.7%,能使肿瘤缩小1/2以上、症状消失者占33.3%,能使肿瘤缩小1/3至1/4、活检仍有残留癌细胞者占11.7%,肿瘤及症状无改变者占5%。这种仪器已于去年9月通过了陕西省卫生厅的技术鉴定。
  (刘俊琪)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中国营养丛书》出版发行
由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主编、近20位知名营养专家教授参加指导和编写的《中国营养丛书》,最近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套书共分7册,分别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几个主要年龄段,阐述了生命首先在于营养的科学道理,是我国第一部以自有营养源为基础系统讲授营养知识的、具有权威性的科普读物。它的出版对指导我国人民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提高全民族营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王娜梅)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多波长氦氖激光器通过鉴定
一种多波长高稳定单频单模稳频氦氖激光器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主持了鉴定会。
氦氖激光器自1961年问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计量院院长赵克功于1986年12月在联邦德国技术物理研究院利用自己研制的612纳米氦氖激光器,首先发现了能同时辐射611.8、629.3、632.8、635.1、640.0、650.0纳米6条激光谱线。回国后他又重新复现了这一成果。在此基础上,计量科技人员李成阳、赵克功、刘汉田等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多波长单频单模稳频氦氖激光器。
这种激光器的制成对推动氦氖激光器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医学、物理、生物以及精密干涉测量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系留气球用途广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多用途小型系留气球系统。
这个系统是由水滴形和流线形两种形状的系留气球构成。水滴形的体积为4至500立方米;流线形气球的体积为5至180立方米,有效载荷能力为2至35公斤。升空高度最高达1500米。系留气球是通过缆绳或专门用途的系缆拴在地锚或专用地面设备上的气球。它能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升空平台,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通讯、勘探、摄影、广告宣传、环境监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这一气球系列采用了强度高、重量轻的塑料复合薄膜。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升降灵活、造价低廉。   
  (阎新华)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在宽畅的会议大厅里,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客商、科研人员,他们正在凝神静听一个女孩子讲演“汉字全息码”……
  “赢得灵心万口夸”
吴培恭
这个女孩子叫杜冰蟾,今年15岁,是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初三学生。她经过3年潜心研究,发明了“汉字全息码”,在汉字电脑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报纸报道了这个消息后,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她被特邀参加最近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规模盛大的“双交会”,介绍自己的发明,向国内外推广。
妈妈一句话使她开了窍
小冰蟾从小勤奋好学,善于思考。
前几年,她的爸爸、中年辞书专家杜晓庄主编王竹溪《新部首大字典》。爸爸工作时,她常在旁边问这问那。王竹溪在分解汉字时,有一条先高后低的法则,有一次,碰到“义”字,到底“、”高,还是“乂”高,就把人难住了。
小冰蟾忽然说:“能不能按笔划顺序来分解汉字部首呢?”
爸爸眼睛一亮,鼓励她说:“这个想法很好。你也可以搞一套新的汉语检索方法嘛。但分解所有汉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
她爸爸收藏着大量辞书,她就去翻阅,看别人是怎样分解汉字部首的,她看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540个部首,明代梅膺祚的《字记》和清代《康熙字典》是214个部首,现代《新华字典》是189个部首。小冰蟾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大约有两年时间,小冰蟾始终在200个部首表左右徘徊,面对着长长的从001—200的数码表,总觉得很难编码,既难于归入26个拉丁字母,也归不进两位数码。她寝食不安,冥思苦想。
有一次,她妈妈催她赶快吃饭,她听不进去,仍在用筷子在桌子上划个不停。
她妈妈心里着急,突然冒出一句:“为什么一定要200个部首呢?100个不是很好吗!中国人喜欢100,100很吉利的。”
小冰蟾一下子开了窍,高兴地说:“对!对!用100部首,从01到00可以编进两位数的数码,归进26个拉丁字母,容易编码!”这一天她从下午一直写到深夜,删去100个部首字,取出组字能力最强的100个部首表。一张眉目清楚、一目了然的“100部首表”诞生了。
自修数学派了大用场
小冰蟾在研究发明“汉字全息码”时,遇到了排列组合和概率分布的离散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知识,她在初中教科书中都还未学到。
1989年整个暑假期间,她提前学习了高三教科书中的排列组合部分,初步掌握了介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离散数学知识。她从电话号码的排列中获得启发,认识到汉字编码要用到“重复排列”的公式。她运用这个数学工具,意识到用足26个字母比少用一个字母,要增加离散度6万多,可以大大减少重码率。她发现拼音中的“O”很难对应部首字,于是小冰蟾聪明地把“O”作为去重码的功能键,在组字能力特别强的25个键各部首后面跟一个“O”,在后面多部首字中将“O”码代为续笔部首,通过插入“O”并移动“O”达到去重码的目的。
熬夜对她是家常便饭
小冰蟾在选定100个部首的正体与变体时,真是煞费苦心。每裁减、确定一个部首字,往往要化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比如“子”字,是一个组字能力较强的、常见常用的部首字,却容易造成重码。对这个收不进又丢不掉的“子”字,小冰蟾真是伤透了脑筋。在翻阅过大堆大堆的辞书仍一无头绪之后,她疲倦地打开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个“了”字部首闪进她的眼睛,她高兴得跳起来。于是,她采用了“了”字部首,删去了“子”字部首,连夜将有关汉字重新编码,一连编了几个通宵,发现“了”字组字能力更强,而且不会重码。
在编码最紧张的半年时间里,她有时几乎通宵工作。晚上做完功课,已是八点多,就动手编写,到次日凌晨一二点,然后睡几个小时,就起来上学。
盈盈十五展才华
在汉字编码领域,可以说是名人辈出,强手如林。
小冰蟾从资料中了解到,至今已有400多套编码,已经实用的有近10种。小冰蟾并不满足于这些,继续钻研,经过3年夜以继日的苦苦探索,终于发明了“汉字全息码”。这个全息码将100个初小学生都能识读的最常用部首字,依26个拼音字头和笔画数,依书写汉字的7条笔顺的习惯法则分解部首,排出了4个拉丁字母和6位数的等长码,使6万个汉字与数十万条汉语词汇都能方便地输入电脑和用电波传送。这样,就使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用户不经过专门训练,就能编码上机。
“汉字全息码”可以广泛用于中文电脑打字、编辑、排版、电报、电传、邮政编码、中外文机器助译、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助译、速记、速抄、缩写,以及图书编目、辞书索引等方面,促进了汉字电脑化。
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著名文史专家苏渊雷挥毫作诗,给予高度评价:“赢得灵心万口夸,盈盈十五展才华。珠盘手落追风雨,压倒群贤四百家。”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辽宁省锦州医学院副教授席焕久(左一)去年春夏之交正在美国学习,并获得在美国合法居住权,美国不少研究部门有意高薪聘用他。但他毅然决然回到祖国。 陈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