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联报纸就李鹏总理访苏发表评论
赞扬苏中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新发展
新华社莫斯科4月29日电 苏联《红星报》和《劳动报》今天就中国总理李鹏访苏发表评论,赞扬苏中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红星报》的评论说,苏中两国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在11个月里所做的事情胜过最近的数十年。
评论指出,如果说戈尔巴乔夫去年在北京的会谈使苏中关系恢复了正常,那么李鹏访苏则是确定了双方合作的基本方向。苏中双方签署的关于经济、科学技术长期合作发展纲要为两国在国民经济所有领域建立密切而互利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评论认为,两国政府关于在苏中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指导原则协定是又一个重要文件,其意义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围,在亚洲国家关系中这是个创新。
评论对苏中两国都主张在国际事务中不使用武力、从外国领土上撤出军队和取消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表示赞赏。
《劳动报》的评论指出,这次访问是在睦邻和彼此愿意继续发展关系的气氛中进行的。评论同时认为,两国积极发展关系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已彻底解决,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合作。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各国舆论积极评价李鹏总理访苏
访问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万成才)世界各国舆论机构近日纷纷发表文章、评论和社论,对李鹏总理访问苏联的结果给予积极评价,普遍认为这次访问推动了中苏关系继续向前发展,这不仅是中苏两国利益所在,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东欧一些国家的通讯社和报纸对李鹏总理的莫斯科之行作了比较充分的报道。
民主德国的《新德意志报》4月24日发表的评论说,中苏发展关系“对两国人民来说只会有利,因为它可以加快合作的速度”。评论强调,“苏联和中国的合作对全世界有稳定作用”,“这次访问有助于亚洲和全世界的缓和与合作”。德通社4月27日发表的文章指出,这次访问“虽然没有发表联合公报,但访问期间签署的协议的内容和提法以及中国总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都不使人怀疑,双方是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接近,发展共同点”。
波兰中央各报发表的文章普遍认为,李鹏总理对苏联的访问“取得了很大成果”,中苏两国的经济、科技合作将进一步发展。《普世言论报》4月25日发表的评论说,中苏在莫斯科签订的几项协定,是“相互关系中的重要事件”。
南斯拉夫《政治报》4月25日发表的文章说,中苏“莫斯科会晤将能促进两个大国的经济合作……,引人注目的是,苏中两国将在征服宇宙方面进行具体合作”。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农业报》4月27日的评论说,“今天把苏联和中国联合起来的东西多于把它们分开的东西……这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稳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的报纸对李鹏总理的访问也作了充分报道并发表评论,认为中苏莫斯科会晤“重申加强合作关系的意义是重大的”;认为中苏签署削减边境兵力协定“值得欢迎”,因为它“不仅使中苏军事紧张得以缓和,而且有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东京新闻》4月24日发表的社论说,中苏“注意务实关系的姿态值得欢迎”,“从扩大亚洲缓和气氛这一点来说,我们(日本)也期望通过这次李总理同苏联首脑的会谈,包括边境兵力的具体削减目标在内,达成协议”。
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4月28日发表评论,强调这次访问结果的重要性。评论认为,“李鹏访苏不仅是礼节性回访”,访问期间所签订的经济、科技合作协定说明中苏贸易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所签署的减少边界军事力量的协定“显然对双方的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更具重要意义”。
各国舆论普遍认为,中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不会损害第三国。联邦德国《商报》4月27日发表的文章说,“讲求实效的中苏接近不会构成对战略均势的威胁”。
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舆论认为,李鹏总理的访问“非常成功”,“取得了预定的成果”。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6日发表社论,强调“中苏不仅签署了协定,双方将从边界削减驻军,合作发展核能和太空研究,提高文化和科技交流,还将大大增加双边贸易,互通有无……而更重要的是,中苏双方公开承认:对方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显示中苏今后将会以更务实的态度发展睦邻关系”。
泰国《星暹日报》4月26日发表的社论说,在中苏两国政府首脑会谈当中达成的关于双方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任务的指导原则协定“属重大成就”。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记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二十届亚太区域大会
本报记者 顾玉清 刘兆祥
4月的北京,百花盛开、春意浓浓,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亚太区域大会,于23至27日在这里召开。28个成员国、7个非成员国和14个国际组织的400多名中外代表相聚在一起,交流情况、探讨问题,共同商讨90年代亚太区域农业发展战略。
近一二十年来,亚太区域农业取得了持续的发展,尤其最近几年,在整个世界粮食生产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亚太区域却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代表们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大家又觉得亚太农业发展的现实仍不容盲目乐观。这是因为,亚太区域大多数国家为农业国,人口众多,但农业资源相对有限,农业人口人均可耕地占有面积仅为0.3公顷,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均1.7公顷的水平。83%的耕地面积已被开发利用,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甚微。
目前亚太是世界上饥饿和营养不良人数最多的区域。据统计,80年代以来,全世界饥民人数达5.5亿人,亚太区域所占比例高达57%。为了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粮食,人们对土地进行的掠夺性经营,正在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比如,土壤退化正毁坏大量耕地;滥伐森林和破坏植被,致使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而引起的恶性循环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农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产品采取了人为的压价,从而使大部分依靠农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上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这也是制约亚太区域农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代表们强烈要求通过“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尽快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会议认为,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的应用,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把粮食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当前摆在亚太区域各国面前的一项极为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这次会议在回顾和审议上年度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对正在实施的一系列计划进行了修改与充实,如将克服特种营养缺乏症、把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等计划定为近期内重点实施项目。
这次会议还强调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寻求更多的国际技术、资金援助。粮农组织所作的这些努力,对于推动亚太农业的全面发展,改善亚太区域的贫困状况,无疑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会议期间,各国代表纷纷发言,介绍了本国在发展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受到与会代表们的欢迎。
泰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改进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发展乡镇企业等多样化的措施,使粮食产量年增长率达到9%,是目前亚太区域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印度在农业发展方面也颇具特色。由于在全国推行“绿色革命”(即研究、推广科技成果,以科技兴农)和“白色革命”(即大力发展以饲养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和禽类生产),近10年来,粮食和副食品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农业部部长何康向大会介绍了我国正在实施并已取得成效的农业发展规划:确保粮、棉增产的“丰收计划”,改善副食品供应的“菜篮子工程”,扶贫促变的“温饱工程”,科技下乡的“星火计划”等。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和很多国家代表称赞这些规划“富有创造性和现实性。”
各国代表通过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既对面临的问题加深了认识,又对自己拥有的优势做出了实事求是的估价,因此,对今后的发展规划充满了信心。代表们一致认为,亚太区域国家只要携手合作,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农业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是完全有能力应付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朝鲜呼吁美国采取措施缓和朝鲜半岛局势
国际调查团赴朝调查南方一侧水泥墙
新华社平壤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24日发表声明,呼吁美国采取实质性措施,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声明说,美国从冷战高潮时期开始,就在南朝鲜举行大规模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进入世界局势走向缓和的九十年代,这种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仍在持续。美国是反对朝鲜半岛实现和平与统一,激化紧张局势的主要责任者。
声明说,在朝鲜半岛,不存在所谓的“南侵威胁”,这是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了的。朝鲜政府最近几年来提出了要求美国停止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分阶段从南朝鲜撤军等和平方案,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
声明指出,如果美国真心希望和平与缓和,就应该在朝鲜半岛放弃对峙和战争政策。从南朝鲜撤走军队和核武器,为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采取实质性措施。
声明呼吁,为了阻止美国和南朝鲜今后继续举行大规模的“协作精神”演习,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政府对朝鲜给予积极的支持。
新华社平壤4月27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由比利时社会党政治局委员、比利时瓦隆地区主席威利·伯根率领的国际调查团一行4人26日抵达平壤,前来调查朝鲜军事分界线南方一侧是否筑有水泥墙。
据报道,朝鲜军事分界线南方一侧全长240多公里的水泥墙构筑于七十年代后期。今年1月,朝鲜北方建议南朝鲜拆除这道水泥墙,以便实现北南方的自由往来和全面开放。但是,南朝鲜一直否认水泥墙的存在。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联总统同叙利亚总统会谈
讨论中东形势、苏联犹太移民和两国关系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4月28日电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28日说,尽管西方和美国主张对话与合作的力量十分可观,但仍存在试图利用形势来恢复“美国领导世界”的诱惑。
戈尔巴乔夫是会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时说这番话的。
据塔斯社报道,两位总统在会谈时讨论了中东形势、苏联犹太移民和两国关系等问题。
阿萨德指出,西方某些集团企图利用苏联忙于应付国内事情而加强了对进步力量和阿拉伯世界的压力。戈尔巴乔夫说,这一重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西方现在有一种复仇倾向,“这一倾向首先同东欧事件有关,并建立在令人迷惑不解和反共的陈词滥调的基础上”。
阿萨德提出了阿拉伯人十分担忧的苏联犹太人向以色列移居的问题。戈尔巴乔夫说,最近向以色列增加移民同苏联在民族关系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有关,外部原因也有,比如美国正好对移民关闭大门。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阿表示愿同美苏重建外交关系
苏联美国愿同阿复交
新华社地拉那电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阿利雅说,考虑到形势的变化,同美国和苏联重建外交关系的问题已提上了日程。
阿党九届十中全会最近在地拉那举行,阿利雅在会上讲了话。阿尔巴尼亚报纸全文发表了他的讲话。阿利雅强调,“如果现在美苏像它们所说的那样,真正改变对阿的态度,我们没有理由不欢迎。我们过去没有、现在也不想与任何人为敌”;“过去和现在我们都愿意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管其社会制度如何”。
阿利雅还表示阿愿同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说,欧共体现在已是举世公认的现实,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在经济上、政治上对阿有利。
据新华社莫斯科电 苏联外交部发言人佩尔菲利耶夫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苏联注意到了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阿利雅在阿党中央全会上关于阿有意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的表示。苏联认为,恢复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助于加强和平和国际合作。
他说,苏联把阿方的这一表示看作是朝双边关系正常化迈出的积极和重要的一步。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美国政府24日表示愿意同阿尔巴尼亚讨论有关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特怀勒说,美国已注意到阿尔巴尼亚领导人拉米兹·阿利雅在本星期早些时候的一次讲话。他说,美国的大门是敞开的。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伊朗表示愿同伊拉克认真谈判
新华社联合国4月27日电 伊朗外长韦拉亚蒂今天在这里说,伊朗准备同伊拉克就执行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进行认真的谈判。
韦拉亚蒂对记者说,他在昨天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时强调,在海湾地区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唯一途径是公正、全面、迅速和无条件地执行安理会的598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是在1987年通过的。它要求伊朗和伊拉克在实行停火后将它们的军队各自从边界上后撤。但两伊因在阿拉伯河归属问题上意见分歧而使双方就撤军等问题的谈判未取得任何结果。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最近向两伊双方提交了举行直接谈判的日程建议。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结束
就德国统一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政治联盟问题留待进一步研究
新华社都柏林4月28日电 (记者王生良)为时一天的欧洲共同体特别首脑会议今天在这里结束。12国首脑们就德国统一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对于欧洲政治联盟问题,只是阐述了各自的想法,留待进一步研究。
首脑们对德国统一表示欢迎。会议发表的声明说,欧共体将对加速德国统一作出“积极的和富有成果的贡献”,并逐步使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共体的正式成员。声明说,这一过程应当是“平和与和谐的”,应在不影响经济平衡和货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声明还认为,民主德国在统一后可以在不需要修改欧共体条约的情况下加入这个实体。欧共体愿意为德国统一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欧共体委员会在会上就德国统一和实现与欧共体一体化问题提出了三个步骤:一、内部调整阶段,从实现两德货币联盟着手,辅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二、过渡阶段,从两德正式统一开始;三、最后阶段,完成同欧共体的一体化。这一建议已作为文件在大会上散发。
关于政治联盟问题,首脑们从本国利益出发提出了多种模式,最后决定让外交部长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并责成他们向将于6月召开的欧共体正式首脑会议提出报告,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和何时举行新的政府间会议来讨论这一问题。
关于欧共体同东欧和中欧国家的关系问题,首脑们一致同意尽快举行谈判达成一项“联系性协议”,并考虑建立一个政治对话机构。
会议还就欧安会的召开问题提出了指导原则。共同体建议欧安会下次会议年底前在法国巴黎召开,并建议在维也纳建立一个筹备委员会,从7月份着手进行工作。
首脑们一致同意在预定的1992年底建立欧共体统一大市场。
会后,欧洲理事会主席、爱尔兰总理豪伊、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和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联合举行了记者招待会。科尔对欧共体其他国家支持德国统一表示感谢。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单独举行记者招待会强调指出,法国和联邦德国提出的政治联盟将夺走欧共体成员国的主权,明显流露出她在这个问题上的犹豫和担心。
据新华社都柏林4月28日电 (记者王生良)欧洲共同体特别首脑会议今天上午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幕,12国政府首脑会聚一堂讨论德国统一、共同体与东欧和中欧国家的关系以及欧洲政治联盟问题。
会议是在严格的保安措施下进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200名记者前来报道这次会议。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尼加拉瓜新总统会见我特使
新华社马那瓜4月26日电 尼加拉瓜新总统比奥莱塔·巴里奥斯·德·查莫罗26日在马那瓜会见中国特使、卫生部长陈敏章时表示,她将在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
查莫罗夫人是25日就任尼加拉瓜总统的。陈敏章特使应邀参加了就职典礼。
中国特使在会见时向这位新总统递交了杨尚昆主席的一封信。杨主席在信中对查莫罗夫人就任总统表示热烈祝贺,并邀请她访问中国。会见是在总统的家中进行的,气氛亲切而友好。会见时,尼加拉瓜新外长恩里克·德赖弗斯和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黄志良也在座。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我大使举行招待会庆祝中津建交10周年
据新华社哈拉雷电 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宋国清4月24日在哈拉雷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津巴布韦建交10周年。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政治局委员兼外事书记斯蒂芬·恩科莫和津巴布韦政府高级官员等150人出席了招待会。宾主高度赞扬中、津两国日益发展的友好关系。
津巴布韦1980年4月获得独立后,中国是最早同它建交的国家之一。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我歌唱演员获国际歌曲比赛特别奖
据新华社巴黎4月24日电 (记者郭京花)中国中央歌剧院歌唱演员王蕾在巴黎刚刚闭幕的第3届国际奥芬巴赫歌曲比赛中荣获观众特别奖,中央歌剧院的其他两名演员林金元和刘珊也获特别奖。
本届奥芬巴赫歌曲比赛于21日至23日在巴黎举行,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4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获得比赛男女第一名的均为法国演员。中国、苏联和美国选手因用本国语言演唱,只能作为特邀选手,争夺特别奖。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尼加拉瓜与萨尔瓦多关系正常化
尼加拉瓜政府新任外交部长恩里克·德赖弗斯二十五日宣布,尼加拉瓜与萨尔瓦多将实现关系正常化,并互换大使。
尼、萨两国外交关系是去年十一月中止的。当时,萨尔瓦多政府指责尼加拉瓜援助萨尔瓦多游击队。德赖弗斯外长表示:“尼加拉瓜将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对话,并与所有愿意同尼加拉瓜发展关系的国家建立关系。”   (本报专电)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科威特成立全国委员会
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二十二日晚在一项法令中宣布组成一个过渡性全国委员会。
他说,在强调国家统一的同时,全国委员会将对恢复议会活动作出评价和建议。
科威特埃米尔一九八六年一月解散了议会。
今年早些时候,前议会议员要求恢复议会。科威特政府同意恢复议会活动,但坚持要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代表对话寻求恢复议会活动的新方案。 (新华社)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将同印度合作生产教练机
美国表示愿与印度合作,在印度生产一种超音速双座喷气式教练机。
这一意向是正在新德里访问的美国航空贸易代表团团长詹姆斯·罗伯茨在同印度国防部高级官员举行的会谈中提出的。罗伯茨二十四日对记者说,印度方面对美国要求合作生产这种教练机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新华社)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以色列两架直升机相撞
以色列两架军用直升机二十二日夜间在占领区巴勒斯坦河的拉马拉东北部上空相撞,七名以色列士兵丧生。
这是以色列空军史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尚未透露。
                         (新华社)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国两列火车出轨
一列载有大约四百人的客车二十三日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东南部出轨,七十多人受伤,其中二十人重伤,但没有死亡的报道。
二十二日,一列满载原油和烧碱的货车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河畔出轨倾覆并爆炸起火。大约有十万加仑原油流入河中。铁路局副局长贝尔说,几百英尺高的大火在四十八公里外的地方都能看到,二百多人已被迫从出事地区疏散,该地的自来水供应中断。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