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畅谈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全总举行劳模代表座谈会
倪志福希望代表从我做起结合实际提合理化建议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实习生彭红、记者徐克洪)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上午邀请1990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进京代表以及全总劳动模范报告团的成员进行座谈,共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在热烈的气氛中,倪志福、于洪恩等同劳动模范们一起畅谈了工人阶级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上海水泵厂工人严大文、哈尔滨采金船设计院院长华子元、新疆财经学院副教授张念慈、新疆石河子市八一毛纺织厂工人王金风等劳模代表在发言中谈到,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我们一定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模代表们还就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工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倪志福在座谈中希望代表们从我做起,结合本岗位、本工种、本专业和本单位的实际,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党和国家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1版(要闻)
专栏:重点工程巡礼

  数万职工披荆斩棘十二年成效显著
古交矿区建设进度快质量好
以矿区为中心形成现代化城市雏型
本报太原4月28日电 记者王艾生报道: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古交矿区建设进度快、质量好。12年前,这里还是吕梁山东麓的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原,如今展现在眼前的已是一座具有现代化雏型的城市——山西省古交市。
1978年8月,开发古交煤矿区被列为与宝钢、大秦铁路线同一等级的国家重点工程。次年,一支由2万人组成的煤矿建设大军,打响了开发地下“乌金”的战斗。
古交,已查明蕴藏50亿吨优质煤。煤质好,煤种全,易开采,低硫,低灰份,是主焦煤。国家总投资33亿元,到1993年全部建成,总产原煤1650万吨,全部入洗为精煤。古交成为我国最大的焦煤基地,它的产量可以供给全国冶金焦1/4原料。
古交的开发,是我国煤矿建设史上进度快、质量好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参加古交矿区建设的二十几家设计单位和30多家施工单位,以工人阶级英雄气概,战胜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抢时间,争进度,一切为了快建成,早出煤。截至1989年底,全矿区已完成投资20.03亿元,井巷进尺17.89万米,土建工程竣工面积115.87万平方米。到今年9月,全矿区可形成125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
古交矿区建设者因地制宜,勇于改革。他们采取“井上多开口,井下多摆头,抓联锁,抢贯通”施工方法,及多种工艺新技术,使开发岩石平巷工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5%,斜巷工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已建成的西曲矿井减少初期工程量6080米,将建成投产的马兰和东曲矿,减少初期工程量1.3万米,节省投资4000万元,平均缩短工期2年半。
古交的矿建队伍,来自汉、回、苗、壮等10多个民族。他们热爱矿山,热爱古交,乐于奉献。被称为“矿山铁人”的井下采煤工亢龙田,十几年如一日,年平均出勤356天,并出义务工482个。1986年12月25日晨,采煤工作面即将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他不顾个人安危,带领矿工奋战3个多小时,终于制止事故。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古交矿区的开发和建设,带动和促进了古交市的诞生和发展,形成了以西曲、马兰、屯兰、东曲、镇城底五大矿井为轴心,拥有20万人口的城区。太原至古交以及矿区专用的49公里铁路已全部通车。古交矿区及连接太原等地的二级公路已修通80余公里。沿汾河两岸修起防洪堤坝,筑起横跨汾河及季节河的大小桥梁51座。320多幢职工宿舍及单身职工楼拔地而起,现代邮电通讯设施、煤气厂、巨大的引水工程及污水处理厂……正在兴建。
矿区的开发,带动了古交市的建材业、运输业、轻工业,食品业、加工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也应运而生。过去穷乡僻壤的人们,也开始关注商品信息,为矿区服务的农业悄然兴起,新辟菜田6000亩,旺季蔬菜基本可以满足供应。1989年古交市工业总产值2.57亿元,比1978年增长20倍。


第1版(要闻)
专栏:

  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仅十天
浦东已成外商洽谈投资热点
百多位海外客商纷至沓来
新华社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夏儒阁)美国芝加哥国际投资公司代表麦克尔先生日前对上海开发浦东新区工作人员说,他们将组织大批厂商前来上海浦东开发投资。
自4月18日李鹏总理在上海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开发浦东、开放浦东以来,来自美国、联邦德国、英国、瑞士、日本、泰国、南朝鲜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00多位海外客商接踵而至,洽谈投资意向。
浦东开发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外商。日本兴业银行、长期信用银行的代表称,他们看中了浦东,准备在七、八月份以专题研讨会开路,继而进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泰国正大集团的代表对在浦东经营房地产业表示了极大兴趣。瑞士苏尔寿设备制造及工程公司代表表示要在浦东开办独资企业。台湾敏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要在浦东合资生产高技术的摄影镜头。
许多海外客商还进行了实地考察。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小平同志论民主与法制》出版
共收集论述文稿二十五篇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论民主与法制》一书,新近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司法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为这本书出版联合举行首发式。
《邓小平同志论民主与法制》一书,收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论述文稿25篇。这些文稿科学地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性质、任务、目的、方法和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法的学说,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首道、王汉斌、屈武以及政法、宣传、文教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首发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党中央国务院致电慰问青海灾民
希望震区人民团结一致重建家园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天打电报给青海省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向他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并希望他们团结一致,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慰问电全文如下: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青海省军区并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兴海县地震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和支援灾区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
1990年4月26日北京夏令时18时37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兴海县之间发生6.9级强烈地震,使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向遭受地震灾害的人民群众致以亲切的慰问;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医护人员和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灾区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广大干部,在抗震救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广大群众一道,奋起救灾,使地震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党中央、国务院希望灾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团结一致,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搞好生产自救,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党中央、国务院相信,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及灾区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迅速战胜地震灾害,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中共中央 国务院
            1990年4月28日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份出色的答卷
——记亚运会游泳馆及其建设者
缪鲁 程汝鉴
亚洲规模最宏伟、设施最先进的游泳馆——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馆定于四月二十九日正式启用,它的建成为中国建筑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坐落在首都北郊的这座游泳馆,在北京亚运会三十三个比赛场馆中最引人注目:两根七十米高的巨柱,吊起银光闪闪的传统式大屋顶,整个造型犹如鲲鹏展翅欲飞。馆内,碧水盈盈的游泳池长度误差仅为万分之一点三,是国际泳联规定的允许值的三分之一,为水上健儿创造佳绩提供了相当理想的条件;跳水池可供二十一人同时凌空竞技,所有的跳台都可用液压控制升降。去年十二月底,这座游泳馆刚刚竣工,国际泳联的一位主要官员便前来参观,他逗留良久,临走时,竖起大拇指连连赞道:“这是一座了不起的游泳馆,是东方传统建筑风格与二十一世纪建筑水平的完美结合。”对于建设者来说,这句权威性的评价,具有很高的价值。它表明,经过两年半的日夜奋战,建设者们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了全国人民的重托,向世界显示出中国举办亚运会的能力。
承建游泳馆工程的是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这是一支曾在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毛主席纪念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图书馆等建设中屡立战功的队伍。然而,一九八七年六月,当这支以善打硬仗闻名的队伍领命来到北郊工地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巨大的困难。
游泳馆建筑面积虽然只有三点八万平方米,但由于难度大、标准高,实际工程量却相当于建四五个普通体育馆。如果参照国家建筑工期定额,至少需四年才能完成。可是,当时距亚运会开幕仅有三年时间。大量采用的新材料、新结构,使工艺异常复杂。如斜拉索人字形球网架、大曲面大弧度钢制屋面板等,都是国内房建业的首次尝试。乍接图纸,就连技术最拔尖的人,也不由得心里打鼓。亚运会的资金紧张,使他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断料缺钱”的困境。
正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这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创下了新的业绩,使游泳馆奇迹般地提前落成竣工,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回顾那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建设者们谁也数不清自己所耗费的心血,所奉献的智慧。人们把全部感情都凝成了一句话:“为了今天,为了亚运会,什么都值得。”三建公司副经理、体育中心工程指挥长郝有诗加了一句:“我们只是第一线部队,在我们身后有上到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没有这种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成功。”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部署青海震区救灾工作
立即组织慰问团赴灾区帮助抗震救灾
青海党政军全力动员各类物资陆续运抵灾区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国务院副秘书长李昌安今天召集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青海地震灾区的救灾工作。
4月26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生6.9级地震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灾区的救灾工作。今天早晨,国务院秘书长罗干打电话给青海省副省长班玛旦增,转达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对灾区军民的慰问,了解灾情和救灾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立即组织慰问团赴青海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帮助地方政府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慰问团将由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同志带队,国务院15个有关部委派人参加。
能源部、国家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已派出负责人和科学技术人员先期到达青海灾区。
新华社西宁4月28日12时电 (新华社记者孙宁海、党周、中国青年报记者马应珊)记者从地震灾区了解到,青海省各级党政部门正在全力组织灾区群众抗震救灾。大批物资已运到灾区,灾民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部分灾民开始从露天搬进刚刚架起的帐房。
这次地震把处于地震中心的塘格木国营农场的3万多平方米房屋夷为平地,使农场2000多户居民无家可归。据救灾前线指挥部负责人、青海省副省长吴承志介绍,截至发稿时不完全统计,死亡118人,另有130多名伤势较重的病人已被送往海南藏族自治州的3家医院治疗。
600多名武警官兵和大批省、州、县、乡的干部已奔赴灾区,帮助那里的群众抗震救灾。大约50卡车的救灾物资已经运到灾区。这些物资包括帐房、油料、食品、饮料、棉被、毛毡、棉衣和炊具。目前,灾民已领到食品和衣服。已运到的900多顶帐房正在支架,灾民开始从露天搬进帐房。


第1版(要闻)
专栏:

  专家严密监视青海震情
近期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据地震分析预报中心的专家分析会商后认为,26日发生6.9级地震的青海共和、兴海震区,余震活动基本属正常范围,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青海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做了监视震情的紧急部署,加强对余震的监视、震后趋势的分析,以及震害调查评估等抗震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国家地震局还遵照田纪云副总理指示,从北京、兰州调派了5名地质、工程、力学等方面的专家赶赴震区,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龙羊峡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库区滑坡预测等应急对策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报国情
——记高级工程师周承材、范潮芝夫妇
新华社记者 蒋永武 光明日报记者 朱振国
他和她,一对中年知识分子,20来年竟然在山窝窝里为国家搞出20多项重要科技成果。了解这对夫妇顽强拚搏精神的人,无不由衷地赞叹他们是甘苦与国相依的优秀知识分子代表。
这对中年知识分子就是济南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周承材、范潮芝。
“祖国的需要是‘自我设计’的座标”
周承材、范潮芝夫妇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同是贫寒的农家子弟,同在清华大学就学,都是靠国家救济款、助学金完成的学业。特别是有着同样赤诚的爱国报国之心。
1970年,读完研究生又经过一年多农场锻炼和农村插队生活的周承材走进军营,被分配到驻在山区的一个部队里。别人不解地问他:“你一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分到这地方,难道不感到委屈吗?”周承材说:“我这个靠助学金读出来的人,今天能为国家出力就心满意足了,有什么委屈的!”此后,周承材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当社会上“自我设计”的口号流行时,有的同行“跳槽”了,周承材却毫不分心。有的同学从外地、甚至国外来函邀请他去干这干那,他也从不为之动心。他说:“国家需要就是‘自我设计’的座标,我不能这山望见那山高。”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不仅自己扎根艰苦之地,而且还把爱人范潮芝从城市拉了来。
那时,范潮芝在江苏名城扬州市一个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早就知道周承材是个很有水平的角色,想把他拉过去。当部队领导提出周承材不要走,还要把范潮芝“特招”入伍的意见后,周承材和范潮芝在征得扬州方面同意后,满口答应了。他们认为,部队条件是差些,但自己所从事的国防科技事业,关系国家安危,为大局作出牺牲值得。从此,这对夫妇开始了在山区比翼双飞的艰难历程。
在周、范夫妇原来工作的单位,大家都知道一件“级别落地,科研开花”的事。一次调整工资级别时,范潮芝比同等资历的同志低了两级,周承材低了一级。原因是“档案资料不全,需外调”。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他们没有动摇献身国防事业的信心。他们的态度是:“你调你的,我干我的。”外调一拖就是一年多,调级没解决,可他们已完成了一个科技项目,其中一个装置被解放军总部作为换代产品向全军推广。
1985年,我国政府决定裁军100万,周、范所在的武汉军区撤销,原单位简编,上级决定他俩转业到地方工作。这可了不得,来人来函相请的络绎不绝。有当地方领导的同学请他们去辖区工作,当所长的同学、当公司经理的亲朋好友登门请他们一展宏图,且都许诺他们在大城市,高薪要职。
在新的转折关头,周承材、范潮芝夫妇想的不是自己的“出路”,而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为国防事业再多做一些贡献。他们唯一的准备工作是把母亲和孩子送回老家,等待新去处。然后就夜以继日地整理资料,维修设备,继续开展研究。他们奋斗100多个日日夜夜,居然又完成了一项国防建设急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个项目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奖。
周承材、范潮芝在被确定转业6个月后,济南军区领导已了解到他俩人才难得,品德高尚,希望他们调济南军区工作。有的同志觉得确定转业6个多月了,人家又有很好的去处,怕工作不好做。部队领导同志说:“跟他们商量商量,就算是第二次入伍吧。”听罢部队领导的意见,这对夫妻只沉思了片刻,就说:“行。啥时报到?”来人说:“越早越好。”第3天,他们就把行李家什扔上了去济南的卡车。
他们“第二次入伍”了。有人笑他们“缺个心眼”。他们却认真地说,我们不能把国家给的知识作为讨价还价的本钱。
“此身不搏待何时”
一年夏天,周承材、范潮芝夫妇接受了一项重要科技项目。当时,范潮芝在家没白没黑地画图纸,周承材则千里迢迢到南京一家工厂加工一个部件。为了节省有限的经费,他跑到离厂十几里的一个部队战士招待所吃住,晚上睡在没有蚊帐的有十几个床位的大房间里。招待所负责人看他身份证是工程师,劝他不要住这里,他几经央求才住下来。部件加工好,坐火车必须托运,要花一笔钱。而乘船可以随身携带,省钱。他毅然决定走水路。两头离码头都很远,雇三轮车要花一笔钱,乘公共汽车又怕挤坏部件,他就找了根扁担,顶着似火骄阳,挑着近50公斤来到码头。下了船又把器材挑到部队。
设备研制出来,野外安装点离城镇较远,附近又无村庄。为了节省每日往返时间,周承材看中了稻田边一个废弃的牛棚。白天,饿了啃馒头加咸菜,渴了喝河沟水。夜里,山风刮得破旧的牛棚咯吱咯吱响,黄沙直往屋里灌,他满不在乎,一心一意扎到研究工作中。就这样,从六月麦黄到七月流火,直干到稻田结了冰,大雪封了山。周承材的脸晒得像非洲人,手冻得犹如烂土豆,终于攻下了这个项目。
度过青春,人到中年,年年月月,周承材、范潮芝夫妇从来没有过“八小时上班”的概念,每日工作十五六个小时那是常事。人们计算过,他们每年至少要完成一年半的工作量,大学毕业20年挂零,等于已为国家工作了30多年。
有段时间,两个上中学的孩子成绩下降。家长会上,老师一再批评他俩“不管孩子家庭学习,对后代不负责任”。两口子这才商定,每晚轮流在家“值班”辅导孩子学习,不“值班”的去工作间加班。
一次,范潮芝凌晨四点醒来,见晚上去加班的丈夫还没回来,她往工作间打电话,好一阵没人接。“夜间静得很,电话铃那么响,他能听不见?莫不是真的被电打死了?”顾不得夜寒风冷,她披着衣服,呼哧带喘地赶到工作间,见丈夫正聚精会神地工作着,连隔壁的电话铃声都没有听见。
看到他们日渐憔悴的面容,同志们劝说他们要注意身体。周承材和范潮芝听了常常欣慰地报之一笑。他们在笔记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借以自勉:“正是报效祖国日,此身不搏待何时”。
一次,范潮芝在工作间安电灯时,不慎摔伤,膝盖肿得不能走路。送军区总医院包扎、敷药后,医生要她住院,她惦记着正在进行的工作,硬是不肯。单位领导让她全休,她却每日让丈夫用自行车推着,白天上班,晚上加班。一个多月,天天如此。
一天,周承材带领大伙到野外架设天线。突然,天线拉线断裂,20多米高的铝杆滑倒,把他打倒在地,顿时昏迷了过去。在场的人员都惊呆了,只见他的右手腕划了一条15厘米长的血口子,鲜血喷涌,赶紧将他送入医院抢救,缝了两次才算止住血。可伤口还没有愈合,他就急着要出院。医生不同意,他恳求说:“我手不能干,可脑子能转,出去当个场外指导总行吧!”医院只好让他边打针,边工作。打了一个多月的针,伤势痊愈。他满意地说:“我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时间,不是‘捡’来的吗?要不力争,人生中的这几十天就算白活了。”
“个人名利事小,国家需要为大”
1983年,周承材和范潮芝从一些中外科技资料对比中发现,国外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很快,再过两年就要换代了。而我国有关部门还没有着手研制。如不赶在此前上马,必将给我们造成很大被动。他们非常着急,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研制新设备的想法。随后,郑重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写出报告。在报告还没有批下来的时候,他们抓紧时间查阅有关资料,计算数据,制定研制方案。后来,周承材又专程到北京,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自己的设想和方案,上级非常重视,同意了周承材的设计方案,并特批经费,列入计划。
但上级下达研制任务时,考虑到另外一个城市上这个项目的条件更好些,决定由那儿的有关部门具体实施。科研项目易主,领导担心他们想不通,来做工作。没想到,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只要对国家有利,谁搞都行。”随后,他们主动把自己用心血换来的设计方案和有关资料,全部送给了研制单位。
过了几天,范潮芝还不放心,对丈夫说:“老周,家里的事我管,你干脆去那儿帮他们搞吧,人家看你我的资料到底不顺手啊!”周承材赶到那儿,既当“高参”,又动手干。配合有关单位,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
这项科研成果后来获国家部委科技一等奖。有人劝周承材、范潮芝去问问奖励的事。他们回答:“反正成果是给了国家,个人奖不奖没啥关系。”
1982年前,周承材、范潮芝夫妇已出了20多项技术革新和改造成果。但他们只管出力不管出名。一次,军区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同志来到他们所在单位检查工作,看到这里的很多设备和装置都是从来没有见过,查问哪来的,才知道是周承材、范潮芝夫妇的成果。
“你们为什么不报奖?”领导惊讶地问道。
“麻烦。”周承材说:“要写材料,打报告,层层审批,大家都麻烦。只要部队用着顺手就行了。有报奖的时间,我还不如用来为国家科技进步多搞几项研究哩。”
这对夫妻终生难以忘怀的是他们上大学的经历。在校期间,学费、书籍费、伙食费差不多都是国家给的。周承材的老父在临终时对儿子说:“我除了给你一个姓周的名字,别的都是党和国家给的……”夫妇俩回忆以往,心情难以平静。他们认为把知识视为私有是可耻的行为,自觉做到名利面前不伸手,而且还把自己积累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人。
1982年,大学生周本超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分到了部队。组织上决定让周承材来带他。看着这个虎虎有生气的年轻人,周承材满心欢喜。他亲自带着小周一起调查,帮助他选科研课题,手把手地教他设计方案,一年以后,在老周的指导下,小周就研制出了自动录音设备,获科技成果四等奖。上报成果时,小周把周承材的名字写在了前边,被周承材划掉了。小周再写上,又被周承材划掉。小周只好在说明书上写上一句:“感谢周承材同志给予了大力帮助。”这也被老周勾掉了。他严肃地对小周说:“我的知识是党和人民给的,传给你们是完全应该的,你不必感谢我!”
这些年来,周承材、范潮芝夫妇亲自带出的科技骨干就有10多个。他们一个个挑起了本单位科研事业的“大梁”,新老同志团结攻关,一项接一项成果从这个山窝窝里“飞”了出来,飞到军区,飞到全军,飞到全国……汇成了一曲激越的报国交响曲。


第1版(要闻)
专栏:

本报摄影赛一等奖作品:
依依惜别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军户农场党委书记许明杰因工作需要,调离该场。听到这个消息,近百名各族群众自动赶来为他送行。许明杰在军户农场工作了六个年头,他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埋进这片土地,使全场12个民族的兄弟团结奋斗、粮食连年增产,人均收入增长5倍多。去年军户农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许明杰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在离别之际,他同各族职工紧紧拥抱,难舍难分。
上图为俄罗斯族干部艾尔肯与许明杰挥泪惜别。下图为各族干部和群众前来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戴增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