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运河源头春意浓
 ——北京市首届农民艺术节文艺调演侧记
山风
早春三月,杨柳尚未吐绿,然而一踏上千里运河的源头——通州的土地,便觉春意浓浓。北京14个郊区县的“社会主义好”专题文艺调演,以缤纷的色彩、喜人的气氛为通州古城增添了盎然春意。
提起农民演出,不免让人想到一个“土”字。
如今的农民演出,仍有“土”味。不过,不再像过去那样土得寒碜,土得“掉渣”;而是土得新,土得美,土得气派。
这次调演中有不少节目,特别是农民和业余文艺工作者自己创作的节目,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演员在台上唱的、跳的、说的,都是发生在京郊农村里的“土”事。如房山区的京剧联唱《歌唱窦店新气象》、通县的女声独唱《运河夜曲》和男声小合唱《你我都是通州人》、怀柔县的男声独唱《双手建出新怀柔》、门头沟区的京剧清唱《门头沟好地方》、朝阳区的表演唱《村头小事》、大兴县的评剧《喜逛西瓜节》等,都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京郊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和农民新的精神面貌。这些节目土得新!
一些传统的、“土”味十足的民间艺术经过加工、创新,在这次调演中也大放异彩。海淀区聂各庄乡的《跑驴》、房山区望楚村的《狮子舞》,在传统的基础上又融进了一些表现新生活的舞蹈语汇,使其既保留了原有民间艺术的特色,又具有新的时代色彩。通县西集乡农民王新颖用唢呐这支古老的民间乐器,惟妙惟肖地塑造出《智斗》中三个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摆脱匠气,把唢呐艺术升华了一步。这些节目土得美!
说到“气派”,简直有点令人咋舌了。
演出场地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剧场。舒适的坐椅、漂亮的舞台、变幻的灯光、考究的布景,使观众犹如来到“村庄里的都市”。演员服装之漂亮,可与专业演员媲美。西服洋裙且不去说,单说中式“土服”,您再也找不见那“红布袄”、“绿布裤”、“蓝布褂”了。男女服装一律都用丝绸、呢绒等高级面料制成,或镶花边、光片,或绣花、滚边、飞边,色彩绚丽,光艳照人。节目所用的道具,如毛驴、狮子、荷花、花篮等,都制作得极为精致,宛如高级工艺品;就连手中的帕巾也是丝绸面料、金边绣花的。
这次调演中的“洋”味也同样令人惊喜。
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使京郊大地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群众文化生活涂上了现代色彩。通俗歌曲、迪斯科舞、铜管乐器、电声乐器带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和“洋”味,一下子闯进了农民的生活。当门头沟大峪大队和顺义县牛栏山乡的两支铜管乐队出现在舞台上时,光是那庞大的阵容、非凡的气势就够让人赞叹不已了。如果不经介绍,很难相信这些身穿漂亮制服、操洋乐器的人是道地的农民。海淀区东升乡张金才兄弟四人,西服革履,英姿勃勃,他们演奏的电声乐器博得了阵阵掌声。他家致富后,花两万多元购置了电声乐器,兄弟几人不仅自己娱乐,还常为乡亲们助兴。几位通俗唱法的演员以自然浑厚的歌声和大胆泼辣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一场《青年迪斯科》舞,更使剧场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充满生气。
不论是“土”的还是“洋”的,演员只要往台上一站,就透着90年代新型农民的精神劲儿!演出的节目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都已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通县侉店乡农民田永玲演唱的评剧,唱、念、做均有很深的功力,似不亚于专业演员;几位美声唱法的演员和不少舞蹈演员都显得训练有素,远不是过去那种在土台子上唱小曲、扭秧歌的水平了。
两天、四台、79个节目的演出,令我大开眼界。
这次调演的组织者之一——北京市文化局的同志告诉我,这次调演,不过是历时两个月的农民艺术节的一小部分。在艺术节期间,京郊几乎村村有歌声,乡乡搞调演。14个郊区县仅县乡两级就搞文艺演出1940场,演出节目近1500个,登台演出的有12万多人。大兴县采育乡近百名70多岁的老人在万人大集上合唱《社会主义好》,房山区委副书记编写京剧联唱,顺义县副县长学奏电子琴,都在京郊传为佳话。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前几年农民手里有钱,却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于是有些地方赌博之风日盛。今年艺术节期间,各乡、村忙着搞调演、办花会,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过新春,没有人再去赌博了。透过调演舞台,我看到了当代农民对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看到了京郊农村一片富足、欢乐、祥和的景象。


第8版(副刊)
专栏:

  八元门票不应白拿
山风
读了《八元门票没白花》(载3月23日《大地》),很有一点感慨。材料典型,不可多得,因而也想借“材”发挥。
既系狗尾续貂,有必要将8元门票的故事复述一下:某市歌舞团采取以假乱真的手法,请来几位货真价实的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劳工,冠以并非货真价实的“著名世界摇滚歌星”的美称,在江南某县城演出了一出“万人争看洋明星”的闹剧。某些观众在上当以后,发出了“以后对于‘老外’也不能盲目崇拜了”的感喟。付出了学费,买来了认识上的一点清醒,这8元门票看来没白花。
但仔细一想,又生发出一点异议。如果把“崇洋心态”的帽儿笼而统之地放到那些花了8元冤枉钱的观众头上,未免使人感到有点双重冤枉。因为“看新鲜”、“看稀奇”、“崇拜名人、明星”等等,实在是一种相当普遍但又含有某种不正常成份的社会心态。这种心态,不仅小县城人有,大城市人也有;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是有的。
笔者以为,真正应该从8元门票中汲取教训的,倒是那为数不多的这场演出的组织者和宣传者们,或者还可以加上为数不算少的至今仍认为“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人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生在江南某县城的这场闹剧,实在是我们文化艺术界的一个丑闻,是文艺界少数人崇洋心态的一次曝光。法庭可能难以诈骗罪立诉,但社会舆论却不宜漠然置之。
按理说,既名歌舞团,其组织者自应是懂得艺术的行家。艺术行家竟然把几个不懂艺术的“老外”请到舞台上去乱摇乱滚,并且随随便便而又挖空心思地给戴上“世界著名歌星”的桂冠,这能说不是对中国艺术舞台的玷辱,对观众的亵渎么?!
国家办的艺术团体,其主要任务在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而我们的某些文艺工作者却把西方和港台的低级“酒吧文化”之类的东西搬了过来,着意渲染,用以充塞人们的精神空间,岂不令人心悸!
鲁迅等早在30年代就深刻剖析和批判过“月亮也是外国圆”一类的崇洋论调。时光流逝了半个多世纪,沉滓泛起,老调新弹,不能不发人深省。“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所概括的这种自然规律,用以观察社会生活,也不无借鉴意义。中国的月亮有阴有缺的时候,外国的月亮何尝无阴无缺的辰光!笔者曾在国外度过一个中秋节,同样看到了阴影,看到了瘢痕,虽然同样月圆如镜,但似乎更多一点“乡思”,而缺少在祖国赏月时那样一种诗情画意和欢乐情趣。这就说明,无论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由于视角不同,观察点不同,思想感情不同,“价值取向”自然迥异。
“八元门票”事实上是白白花掉了,“八元门票”的乘数也被拿走、分光了。钞票,不算是个大数目,毋须多加惋惜。但拿了这钞票的同志是应该感到脸红手烫的。如果我们大家都能从这件事情得到一点教育,提高一点民族自尊心、自信力,那么不仅“八元门票没白花”,拿了8元门票的也不应“白拿”。


第8版(副刊)
专栏:

  在矿井腹地
刘莉
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
我和省电视剧创作中心的唐老师、矿上负责宣传的小夏,挤上一辆正在发动的工具车,去一二三○矿井腹地。
汽车在太阳已照得着的山梁上铆足了劲地爬,拐过几个山嘴,一二三○峰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在一二三○平硐口,我们听小夏简单地讲了井下安全事项后,就顺电机车道往里走。井巷很干,没有想象中的潮湿。不知从何而来的风凉嗖嗖的,明亮的灯光成一条线向地层深处延伸。
我和唐老师一边听小夏介绍这条巷道的历史,一边体味着脚下石子滚动时在巷道中激起的冲撞声。
井下是个神秘的世界。在隔绝了阳光、绿色和鸟鸣的矿井,每走一步,都能感到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我顺着头顶那条光的流线寻找。
巷道开阔了,这里是一二三○运输枢纽。粗壮的钢结构升降支架擎天立地,舒适的操作室装备先进。矿石汇集在这里后,自动滑进提升机,下降到九二○平硐运出矿井。小夏说,这套运输系统,是沙坝人和十四冶金公司5年来奋斗的结果。我完全能想象出,启动时,这地层深处壮观的景象。
当我们驻足在卷扬机房前,全都被里面那恢宏的气魄震慑住了。一位工人跑来开门,我们看他趿一双拖鞋,不由望着脚上的水靴犹豫。他笑了,指着靠墙一溜整齐的拖鞋说,请换鞋。
踏上猩红色柔软的地毯,置身于鲜花和光的温柔中,我仰视那幅巨大的油画《秋山红叶》,忘却了这是在地层深处,是在矿石挤压的空间,而感到仿佛是步入了豪华的歌剧院,隐隐的似乎有乐声弥漫……
那位工人说,当年打这个空间费了很大气力,先掏空四周,支护好顶棚,然后才爆破当中矗立的石柱。他指着卷扬机上方说,施工时,一个搞地质的就死在那。此时,他坐在操纵台前,30岁左右,朴实无华。可在他平静的叙述中,有着一种撼人的力量。小夏说,他是冶金公司留在这个矿的工人。冶金公司在沙坝施工的5年中,牺牲了10个人。工程竣工时,他们在矿井岩石上精心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我们沉默了,久久地沉默。
是的,这里的每一颗石子,每一根枕木,每一架支护棚,都留有我熟悉的人洒下的汗迹,留有他们粗犷的感情浇灌的理想,他们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矿山。在一二三○腹地,我听到的乐声不是幻觉,分明是山的吟诵,是矿工用生命奏响的英雄交响曲。
硐口,冬天的太阳和煦温暖。我不知唐老师是否找到了创作的感觉,可当我再次回头凝视,感到的是充实。我渴望,是的,渴望神圣的呼唤。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扇艺之花
马力
岳阳多特产,尤以扇著。梅兰芳深喜湘妃竹扇,所存数以百计。我来此,友人便以岳州扇相赠。我最以精雅的纸扇为贵。竹骨光滑,扇面端整,可见出裱糊的功夫。尤其那笔墨毫不马虎,或风光胜迹,或花鸟虫鱼,或古诗名文,尺幅之内自有灿烂世界。特别是绘有隐现于洞庭烟波中的岳阳楼全景,又配上范仲淹《岳阳楼记》全文的纸扇,可称拔萃之品。再如“屈子行吟图”配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题咏的折扇,让人想到“吴山烟锁子胥祠,汨罗水绕三闾宅”的玉笥山,仿佛听见悲愤的《离骚》。这些山水人物翩跹于纸面,也较好地体现了传统的画扇技法——山水以平远为宜,花卉以折枝为宜,人物最好不布景,即有亦以简约为妙。金笺扇面要重色才压得住,作水墨画较好,能仿米家雨景,尤易入目;若作浅绛山水,则难于出色。
诗画合璧扇应当在我国文化史中占得一个位置,文人多宝之且喜弄之。说书艺人更是视扇子为心爱之物,一扇在手,抖擞生风,那口中的烟粉、灵怪、公案便自然添了精神。通些文翰的风雅人,大约是非摇扇便不能显其潇洒,更无论觞咏。所以我说,岳州之有古老的文化品格,或许得益于这柄扇。
岳州羽毛扇是将天鹅、大雕等名贵禽羽梳洗后,以银丝巧织而成的,轻轻摇动,风柔若絮。彩色绒毛舞踏扇闪烁珠翠之光,极美丽,若伴袅娜倩影,给人“无风起舞,无花飘香”的感觉。骨扇以牛排骨雕就,玲珑精巧,洁白如玉,花纹多为“二龙戏珠”、“双狮滚球”等,民族风格浓郁。帽扇设计绝妙,收拢宛如一束盛开的鸡冠花,半开则是一把扇子,全开则是一顶太阳帽,集欣赏、引风和遮日于一体,若用个词形容,便是“盖帽儿了”!另有绢扇、宫扇、套扇、香木扇诸多品类,不具述。
岳州扇和苏州扇、杭州扇并称我国三大名扇,历史同样悠久。史载明清之际,有农民以山中楠竹制扇。光绪年间,制扇手艺传入岳州,延至今日。岳阳制扇厂年产量四五百万把,相当可观。有诗赞曰:烟波浩渺洞庭春,轻盈潇洒松竹青。千姿百态诗画美,扇艺之花夺天工。


第8版(副刊)
专栏:

  积水潭吟
纪鹏
遥想当年,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任职“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的最高官员)的办公地址就在潭边。当他看到连结着今日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和西小海、烟波若海的积水潭,作为大运河北方的终点码头,起航、停泊着百舸千帆,一年有100多万石的粮食运到京城,加速南北方粟布绸缎和各种物资的交流,促使大都的市井繁荣。虽然他那“令舟楫环城往来”的壮志未酬,但他终于谱写了北京水运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想他也该感到欣慰吧!
明清以来,通惠河不通了,20座闸坝也多失修败毁,积水潭的海子闸——澄清闸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积水潭再也见不到南北大运河的船队了……
浩瀚如海的水面也日渐缩小,又被分割成几片——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而什刹西海则保留现在“积水潭”的名字。但是北京人没有忘记积水潭,潭边山下仍然保留乾隆亲题的碑石,山上建起“郭守敬纪念馆”,辟为公园,令人游览。
积水潭,你是一面永不生锈的明镜,永远闪射着先人治水的业绩,激励着今人的科学治水,加强水危机的忧患意识,在北京创造出水的奇迹!


第8版(副刊)
专栏:

绿韵[水印木刻] 赵海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