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发掘生活中的美
 ——故事影片《哦,香雪》的诗效应
赵葆华
时下,不少影片追求刺激而不讲究美。强刺激、大跌宕、浓情感似乎成了解决电影经济困境的万应灵药。美,被冷落了。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新作——故事影片《哦,香雪》(编剧:铁凝、谢小晶、汪流,导演:王好为),像一首富有情趣的散文诗给银幕带来了清丽、淡雅的美。影片女主人公香雪,是个普通的山村女孩,她就像她所在的台儿沟的青山、小溪一样,蕴含清新、质朴之美。她淳朴:向列车上的旅客卖自家产的柿子和鸡蛋,从不讨价还价,总是说,“你看着给吧!”尽管她知道家里是多么缺钱!她善良:老画家给她画了幅肖像速写,她要回报,冒雨给老画家送来一筐新鲜玉米棒。她懂事:把好吃的(只不过是纯玉米面窝窝头)留给爸爸,自己吃差的。她不怕同学们笑话自己土,自己穷,在众目睽睽之下,啃杂面黑窝窝头,用爸爸做的木质文具盒。她像大山里的小溪一样单纯,灵魂没有受到一点儿污染。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香雪身上的这些人性美,无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影片并没有止于此,香雪身上同时萌发着现代人的追求。这集中表现在香雪对大山外面世界的向往,对新的生活、新的文化的向往。把这种向往变成现实的途径是香雪的努力学习和勤勉劳作。于是,我们看到香雪石滩开地的动人画面和对文化渴求的强烈情绪。她一次又一次地去看火车。她好奇地向旅客打听:“北京的大学要台儿沟的么?”她的女伴儿关注列车上城里人的服饰,她却注目于旅客的书包、文具盒……
这一切都统一在她淳朴的本性和传统的美德之上,使之构成为整体和谐的美。这种美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净化人们的灵魂。
影片表现的是大山皱褶中的小村和小村中不起眼的少女,它细腻地描绘了那平和宁静的小村,那和睦亲爱的家庭。也许这是喧嚣的都市生活所缺少的,疲惫的灵魂所需要的。影片正是在反复咏唱这种田园牧歌的基调上,呈现出香雪及伙伴们向往新生活的变奏,从而构成了一种单纯却繁富的美感。
影片对香雪身上所呈现出来的美,采用的是诗化手法。影片随处可见诗的象征。那大山皱褶中的小村,那崭新的台儿沟车站,都具环境的象征意义。大山中的小村寓意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的生活。台儿沟车站则意味着新生活的起点。那北京开来的火车,则象征着山外面的世界。火车每次在台儿沟车站停车一分钟,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激活了香雪和伙伴们的心。那令香雪渴望的塑料文具盒,显然已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爸爸本想不断用鸡蛋去换牛犊,香雪则用来换文具盒,这也具有诗的象征意味。那位突然出现在香雪面前的老画家,他对美的发现的阐释,也是影片创作者的自白。北京开来的火车几次停在台儿沟小站,引得香雪等几个少女们几次来看火车停站。这就像一个诗句的反复咏叹。它是一种递进式的重复,既推进故事,推进时间,又累积情绪,累积诗意。香雪等女孩第一次看火车进站,充满着惊奇。这突兀而来的庞然大物令少女们同它保持一定距离。火车离去时,“砰砰”的关门声给她们留下无尽的新事。香雪等人第二次看火车进站的情绪则转换为羡慕。凤娇羡慕城里女人的头饰,朵儿羡慕车厢里的电风扇,香雪则羡慕坐在车窗旁一位乘客的书包。第三次看火车进站则出现了交易。香雪和凤娇等女孩向乘客出卖自家的柿子和鸡蛋。第四次看火车进站则发展为交流。香雪和伙伴们渴望同城里人交流思想和情感。以至于凤娇单向地把诚挚的朦胧的爱情交给了列车员“北京话”,香雪渴望得到文具盒而被火车拉出了站。城里人开始惊奇地发现了这群心地纯洁得一尘不染的女孩们是多么的美丽……
影片中整齐明亮的火车站与错落简陋的小山村,准时进站的火车与农家悠闲式的擀毡,镇上中学生的午餐方便面与香雪迟迟疑疑然而终于拿出来的黑面窝头,这一组饶有意味的镜头,暗含着乡村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比。这种对比,造成两种文明形态的碰撞,强化了诗的氛围。
导演王好为就像一位深情的诗人,用摄影机把她献给故乡,献给少女,献给时代的美好诗句,写在了中国银幕上。


第8版(副刊)
专栏:

  富于学术价值的译本
 ——读田德望译《神曲·地狱篇》
吕同六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小说家萨凯蒂,在他的《短篇小说三百篇》中,描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一名铁匠,一面叮叮当当地挥锤打铁,一面琅琅背诵但丁的《神曲》。足见《神曲》一经问世,便在意大利不胫而走,家喻户晓。据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时常朗读《神曲》,且能背诵其中许多名句。可见《神曲》已然超越时空,具有了久远的魅力。
不过,《神曲》的诗韵太过优美,结构太过谨严,长达14233行的诗作,完全按照三韵句和十一音节的格式,连锁押韵,一押到底。说实话,要把但丁这样一部鸿篇巨制译成汉语,真是难于登青天。因此,日前读到田德望教授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神曲·地狱篇》,喜悦与钦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田译无疑把我国对《神曲》的介绍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是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意大利大学者克罗齐则从审美角度评论,“但丁是一位天才”。具体到《神曲》,鉴于它的艰难深奥,学者们的探究颇多歧异。黑格尔认为《神曲》是基督教中世纪的史诗。有人说它兆示了中古文明与意识的危机。也有人说宗教改革乃《神曲》的主旨。近来更有学者断言,《神曲》的主题是宣扬政治复仇,因为诗人把他憎恶的教皇、政敌统统打入地狱,接受酷刑,而又在天堂中为他推崇的皇帝预先留下了荣耀的位置。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东西方的阻隔,使中国人认识这位大诗人要晚得多,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但丁被中国维新派奉为革命的先驱者,受到讴歌。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们,对但丁怀有更亲切的感觉,对《神曲》有着更深切的理解。青年时代就读过《神曲》的鲁迅,“钦服”这位“伟大的文学者”。他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迨兵刃炮火,无不腐蚀,而但丁之声依然。”茅盾30年代发表题为《神曲》的文字,把《神曲》同屈原的诗作比较,剀切中肯地指出,“这东西两大诗人中间有着不少有趣味的类似。”
《神曲》最早的中译本当属钱稻孙的译文。1921年,为纪念但丁逝世600周年,他在《小说月报》发表《神曲》《地狱》前三歌。译者采用骚体,汉意对照,行文古雅。
1939年至1948年,王维克用散文译出全部《神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解放后多次再版,印数累计高达60余万册。1959年,朱维基翻译的《神曲》问世,这是一次用现代自由诗体翻译但丁巨著的可贵尝试。
谈及《神曲》的翻译,我想提及两位不该遗忘的译者。40年代,诗人于赓虞曾翻译《神曲·地狱篇》,惜因战乱未能付梓。60年代,北京大学研究西方文学的吴兴华教授曾译出《神曲·地狱篇》。据谢蔚英女士告,吴教授文革中受到迫害,悲痛地把译稿付之一炬,令人扼腕叹息。
田德望教授翻译的《神曲·地狱篇》,是我国首次直接从原文译出这部世界古典名著。田教授高龄70有余,学识渊博。他精通意语,又通晓英语、德语。他以意大利权威的但丁学家波斯科和雷吉奥合编的《神曲》最新版本为依据,又博采其他各种版本之长。由此,同以往译作比较,田译的一大特色是译文紧依原著,忠实可信,文字谨严、流畅。
《神曲》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诗人以诡奇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泛表现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情状,对中古时代的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这是诗作的博大精深之处,但又构成阅读的高难度。田译的另一大特色正在于,准确的译文,伴以丰富、详尽的注释。这些注释融汇了译者数十年潜心研究《神曲》之独到心得,同时又吸取了国外但丁学家研究的最新成果。《神曲》中不论奥秘幽涩的象征、隐喻;众多的圣经、神话和中古文学作品的典故;含蓄深邃的内涵,译者都穷幽显隐,予以透辟阐发。对既往译本中的误译和误解,也作了令人信服的纠正。我以为,田译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是迄今译文质量最具水准、最富于学术价值的译本。


第8版(副刊)
专栏:

  话说“翻坎儿”
艾藻松
曾以油画《父亲》蜚声国内的油画家罗中立,创作过一幅有趣的风俗油画:《翻坎儿》。画一幼儿蹶着屁股爬过高高的门槛的情景……其画乡土气息浓郁、意味深长。我借题说项,来谈“翻坎儿”。
翻坎儿,指攀越障碍之意。用俗话讲,叫“过坳”。翻了坎,过了坳,才好走、好跑。
如果你学术上或事业里要有建树,就必须翻坎儿。这里,“坎儿”指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而“翻”呢,则指刻苦钻研、勤奋习练、忘我拚搏的过程。陈景润为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难题,殚精竭虑、耗费了数年心血,至今不辍;朱建华跃过二点三九米的世界高度,汗洒横杆。据测,他起跳时的着力点就承受了上千斤的压力呢!
当然,不是人人都要攀登世界高峰。但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也要翻坎儿的。这些“坎儿”,可以是学习上的“山坳”、生活里的坎坷、工作中的难题,也可以是思想上的“扣子”、政治上的幼稚,还可以是前进路上的“关卡”,等等。如“关卡”,一个人成长就有生长关,读书有升学关,工作有能力关,还有生死关、荣辱关、苦乐关、家庭关、金钱关、公私关、权力关……
要过这些“关”,固然少不了付出辛勤的汗水、克己奉公,等等,但更紧迫的应是思想的“翻坎儿”——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早年,无数革命先烈和老一辈革命家,都十分注重首先确立这一“观”的。故成就了一代伟业!鲁迅为拯救民众于愚昧中,先学医后从文,只是他接受了马列主义先进思想,才成为伟大文豪的。去年春夏之交的事件中,一些年轻学生之所以被少数搞“自由化”的“精英”牵着鼻子搞动乱,就是这些年“教育失误”和“自由化”泛滥,而使一些青年学生迷失方向未实现思想的“翻坎儿”的结果!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各级党组织抓了政治教育等工作,高校以至整个社会都出现了许多“翻坎儿”的新气象。据报载:山西十五所高校中,就有六千多名大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全国上下,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指导工作,学雷锋树新风正形成大气候。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波澜壮阔的、促进思想上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翻坎儿”。可以相信,这一思想上的“翻坎儿”,一定会促进九十年代国民经济实现“小康”的“翻坎儿”!


第8版(副刊)
专栏:

  珍惜蔚蓝
顾土
熠熠闪烁的星辰镶嵌在明澈的天空;一泓清泉奔涌而出;周围是四季的景观:荷花摇曳,迎春花绽开,枫叶流丹,银妆素裹;在哺育人类的摇篮——地球型状的舞台上,倩影翩翩,歌声悠远。当我们置身于以“摇篮在呼唤”为题的献给“地球日”文艺晚会的时候,这里的一切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大自然是何等的美妙;也像是在喻示:污染环境将会使人类失去多少可珍贵的东西。
记得从前,写文章的人只要一提到城市的发达,就好用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来形容。可实际上,浓烟和噪音却给生活添加了许多烦恼,减损了生命的力量。环境污染早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成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应该关注的急迫问题。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一场有2000万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保护环境活动,此后这一天便被定为“地球日”。今年恰是这个日子诞生20周年,由一些世界知名人物和环保组织组成的“地球日”协调委员会向全世界倡议,要求在4月22日前后,在全球开展各种活动,呼吁人们保护岌岌可危的环境。这台文艺晚会就是对这一倡议的响应。而晚会既有韦唯、刘欢等歌坛的名角,又有来自台湾的崔苔菁、林惠萍和香港的秦沛,还有印度尼西亚歌手尤莱西卡和南斯拉夫的卡尔罗,则表明对生态环境的忧虑是一种各民族和全世界的共识。
晚会的节目几乎都是专为环境保护而新创作的作品,这在近些年的演出中并不多见。尤其在目前歌坛正处于比较沉闷的时候,能有这么多的作品问世,就更显得可贵了。序曲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翩跹起舞,唱起《绿色星球》:“当你快乐地旋转,请记得我的名字,我是你真正的朋友,不做愚蠢的孩子,不再让你叹息,不再让你哭泣,为你缝制新衣,送你绿色的欢喜。”孩子是未来,我们珍惜生态正是为了他们。所以当他们无忧无虑地歌咏时,场内一片肃然,此时此刻,我们真不知是自责还是内疚。解小东和解小尉兄弟的舞台形象和歌声给观众的是青春欢乐的感觉,这时台下的情绪大为活跃。我想,或许人们目前对流行音乐的欣赏更倾向于那种年轻兴奋生气勃勃的类型。
就整台演出本身来说,并不是很有光彩。这恐怕在于从头至尾的创新作品,使人短时间内难以全部承受,而且一人一歌那样走马灯似地朝前赶,观众也来不及品味演员和作品的风格及情调,这中间又缺少台上台下适度的感情交流,好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见,演出的总体构想是极为重要的。
(附图片)
图为“献给地球日”文艺晚会一场景。邓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