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开拓信息产业的有心人
 ——记亚雄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吴敏
  黄宣传
1989年9月10日,美国纽约。国际信息产业年会在这里拉开了帷幕。中国信息产业代表团首次光临这样的盛会,引起了与会者极大兴趣。
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然的中年人健步登上讲坛。他就是中国九洲交通信息集团理事长、亚雄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吴敏。
吴敏从3年前创办中国第一家民办交通信息咨询机构那天起,就立志要使中国的信息产业走向世界。现在,他那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
大凡成功都包含着一定的机遇,吴敏的成功也不例外。
1985年初春,冬寒还未退尽。吴敏创办的工艺美术装饰公司,有两吨装饰材料因缺运费无法从广州运回。他想,要是有空车回武汉,能顺便带回,可就好啦。于是,他在街上贴出了“求车启事”。没想到,启事贴出的当天,就有5个单位上门洽谈。结果,他节省了2000元的运费,而原来准备空返的车主增收1000多元。这使吴敏认识到了信息的价值,一个创办交通信息服务机构的念头在他脑中萌生了。
吴敏开始调查,作可行性研究。入夜,武汉长江大桥华灯初放。他伫立在车水马龙的武昌桥头,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车流,不停地数着空车“一、二、三……”
白天,他漫步车站、码头,看到货场上因运力不足,货物堆积如山。
他从交通部门了解到,我国公路货运长途空驶造成的浪费,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亿元,全国空驶率达48%。
武汉公安和交通部门曾规定,凡出武汉的货车,没有配载和路单,一律不予放行;禁止白天货车空驶通过长江大桥。但一到晚上,一辆接一辆的空车依然驶过大桥,汇成一股空车流。
信息不通造成空驶,空驶造成浪费。吴敏决定为空驶的车主和积压的货主当“红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1985年7月,他郑重地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不要国家一分钱,创办一个覆盖全国的交通信息机构。
吴敏选择的是一条阳光与荆棘交织的路。申请一交上去,议论和非难接踵而至。
“丢掉铁饭碗,去端泥碗!”父亲不禁暴跳如雷。
“不务正业,胡思乱想。”同事们也不理解。
一天,二天,三天……30天过去了,递上去的申请报告杳无音讯。他急不可待地去找有关部门,一位负责人冷冷地问道:“政府都难办到的事,你办得到吗?”
吴敏并不因此而灰心,他四处活动,到处游说。16个月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关部门终于批准他开业。1986年12月10日,武汉交通信息咨询服务部正式挂牌营业。
他向朋友借来4000元钱,在报社、电视台做了广告。与此同时,他与七八个同事一起,顶着凛冽的寒风,挨家挨户走访武汉三镇的企事业单位,招揽主顾。
1987年4月18日,服务部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位主顾。当主顾带着试试看的心情而来,满意而归时,吴敏的服务部的名声便不胫而走。服务部靠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优质的服务,站稳了脚跟,生意越来越好。3个春秋过去了,服务部发展成为“交通信息中心”,拥有计算机、复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心”电话不断,门庭若市,10多名工作人员整天应接不暇。
吴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现在,一个覆盖全国的交通信息体系形成了。全国除台湾、新疆之外,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建立了300多家交通信息中心,方兴未艾的“配载热”席卷中华大地,从业人员3000余人。1988年6月1日,“九洲交通信息集团”成立,正值不惑之年的吴敏挑起了理事长的重担。
一年多来,“九洲集团”通过提供交通信息,为有关企业单位夺回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对社会的贡献,则无法估计。仅他所创办的“中心”,3年多来,已为社会提供交通信息1万多条,为5000多辆空车配载货物25万吨,节约油料100多万公斤,取得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在纽约参加国际年会的日子里,吴敏忙于结交朋友,交流经验。他的最大收获,就是与国外信息产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元月24日,美国斯坦福技术贸易公司总裁专程来到武汉,与吴敏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目前,仅在美国他们就同七八家有影响的信息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
为了进一步拓宽业务,今年初,吴敏又组建起亚雄信息有限公司。“亚雄”首项推出的电话服务,无偿为个人和团体查询购物、维修、求医、保健等社会公共信息,对征聘求职、换房也只是收取很低的服务费。在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里,“亚雄”建立起初具规模的信息库和庞大的信息网络,业务范围也从提供生活服务、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陆续转为开发产品、促销、设备调剂、物资采购和新技术、新成果转让及资信调查等全方位的服务。
吴敏并没有止步。他的最终目标是,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的新路子。他说:“在发达国家,信息已进入家庭,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50%以上,而在我国,仅占12—18%,信息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要为缩小这一差距而奋力拚搏。”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平潮”不平凡
——记平潮饭店的生财之道
  胡甫臣 张恩全
江苏南通西郊平潮镇,有一家平潮饭店,归属于南通县商业局。饭店开业13年来,人们眼看着它一天天兴旺发达。原先,“平潮”只有一栋3层楼房,几十个房间,200多张双层铁架床,十分简陋;现在,新起了一栋5层楼和一栋会议楼,修建了水榭庭园,高档套间里安装了闭路电视,饮食部每天接待1000人次用餐。全店的固定资产已达402万元,相当于国家投资总额的9.5倍。
13年来,平潮饭店的年利润持续增长,从来没有滑坡。由最初的几千元增至上万元,几万元,十几万元,几十万元。1989年,在当地的旅游业、商业、饮食业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平潮饭店的营业收入依然大幅度上升,年利润达到80万元。
人们啧啧称奇,羡慕不已,并开始研究“平潮”的生财之道。
“20%>30%”的盈利公式
平潮饭店的生财之道,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薄利多销。
近几年来,社会上刮起了涨价风,物价部门对旅店餐饮业的床位收费标准也相应提高,平潮饭店却“闻风不动”,甚至“反弹琵琶”。至今,店里还保持着一部分只要花一元钱,甚至几角钱就可以让人住一夜的床位。高、中档床位的收费,也比同行业的低20%—30%。
饮食部经营的饭菜、点心,共有100多个品种,按25%毛利计价有4种,多数是20%左右,低的只有18%,甚至更少。有的同行向平潮的经理提出:“按物价部门规定,国营饮食业毛利率应是27%到30%,你们只有20%,会不会影响国家收入和企业留成?”经理含笑而答:有一年,饭店的饮食部曾将白斩鸡按30%毛利计价出售,7个月共卖出100只鸡,每只赚1.2元,共得利120元;后来毛利率下降到20%,4个月卖出了1000只,每只赚0.8元,共得利800元。请问究竟哪种毛利率对国家贡献大,使企业留利多呢?
“20%>30%”这个特殊的盈利公式,是平潮饭店多年的经验总结,反过来,又成为指导他们经营的一个重要信条。
饭店经营中的辩证法
平潮饭店之所以舍得让利,是因为以经理为首的全店职工时时想着消费者的利益,处处精打细算。
饮食部的价格细抠起来潜力最大。这几年原料不断涨价,经理就和炊事员们一起,对禽、鱼、肉、菜等近百个品种进行了上千次试验和计算,以求最佳的成品产出率,力争把饭菜的成本降到最低的限度。
譬如,同样的鲜虾,为什么他们能比人家便宜?原来,他们把流失的虾籽细心地收集起来晒干。每公斤干虾籽至少售24元。这样,鲜虾的售价就可降低了。秘密就在这里。
又如,厨师原先爱用市场上剥好的毛豆,每公斤成本2.2元。后来,他们买带壳的毛豆,自己剥壳浸泡,比买现成的豆子每公斤少花近1元钱。
价廉还要物美,才称得上最佳产出率,这也才是平潮人追求的目标。他们试验,一公斤干粉丝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可以变成4公斤多,但一捞就断,不好吃;用冷水浸泡两小时,只能出2公斤多,且质地硬,也不好吃;用温水泡一小时,质量最好,出3.5公斤,这就是最佳产出率。
他们就是这样时时处处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就连刀削土豆皮与毛竹片刮皮哪种损耗更小的差别,他们都不放过,硬是一点一滴、一分一厘地降低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在当地所有饭店的包子都涨到1角5分1个的情况下,唯独平潮饭店的包子不涨,仍是1角3分。一般饭店办“四个六”宴席(即六冷盘、六热炒、六大菜、六点心)价格是250元,平潮饭店只有130元,而且质量不低,服务还更好,极受客人的欢迎。
“我们维护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就会给我们经济效益。”这就是平潮饭店经营中的辩证法。
顾客就是上帝
在企业目标中,是把金钱奉为上帝,还是把顾客奉为上帝?平潮的职工毫不含糊地选择了后者。
饭店的对门是南通地区6县1市唯一的肿瘤医院,病人和病人家属是他们传统的服务对象。全店职工尽可能满足这类顾客的种种特殊需求,使他们住得舒适,吃得可口。有的病人久治未愈,临终前嘱咐亲人,一定要感谢和表扬饭店职工提供的精心服务。
这家饭店有些规矩是远近闻名的:一天24小时随时接待住店和供应热菜热饭;房间、床位可以根据旅客需要加以调整;饮食部当面看货议价,当时加工上桌。因此,不少长途车司机、个体专业户以及南来北往的农民旅客,宁愿多跑些路,也要到平潮饭店来住宿。
一次,7个养鸡专业户深夜11点多才到,值班服务员照样笑脸相迎。这类旅客来得晚,走得早,带的东西多,喜欢住在一起以便相互照应。服务员就给他们开大房间,寄放车辆物品不另收费。贩鸡的专业户住店,小鸡群需要透气、有光,他们就破例准许房间通夜不关灯、不关门……
近几年知识分子出差的多了,这类旅客喜欢住单间,有时单人房间不够,饭店就把双人间让一人住,并不多收费。
对想办家庭酒席的顾客,饮食部派厨师,带着炊具、餐具和配好的菜,上门精心烹调,而且不收小费和礼物。
饭店既重视做成千上万元营业额的生意,也不轻视微利业务,甚至主动加以包揽。他们开办了为学生包早餐的业务,为100多户家长减轻了家务负担。学生们每早6点来店,只花1角6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馒头、稀饭加小菜。
平潮饭店的优质服务温暖了所有来客的心。前年,有两位来自广东的僧人,先后走了7个省,只有在平潮饭店吃到了斋饭,僧人十分满意。
诸如此类的故事说不完。正是在送往迎来、吃饭睡觉的平凡工作中,平潮人创造了誉满各地的业绩。旅客和各单位赠送的锦旗、镜框、纪念品达3000多件,表扬信累计700万字。
值得称道的“家店联合企业”
平潮饭店的劳动制度很有特色:职工们一天工作10小时,节假日顶岗不倒休,在这里是正常现象。旅馆部、饮食部、商品部的44位职工却干得轻松愉快:“我们习惯了”,“我们愿意这样干”。
这里有什么奥秘呢?一是店领导和老职工言传身教,二是饭店处处想着职工,形成了凝聚力。
譬如,店里建起了2300平方米职工宿舍,成了家的职工都有1套舒适的住房。职工食堂包下了职工全家的1日3餐,新鲜菜蔬、鸡鸭鱼蟹主要自己养育,花不了多少钱,却吃得非常可口。孩子有饭店的幼儿园管,女职工生育,可以享受一年的产假。
住房、食堂加幼儿园,把职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职工们每天清晨漱洗后,在店里毫无牵挂地一直干到很晚,也就十分自然了。
大家说:“店在家边,家在店中,我们是家店联合企业”。
随着饭店利润年年递增,职工收入也不断有所增长。现在,全店职工的月收入平均已达200元,每月家庭的日常开支只占不到20%,勤劳致富在这里已不是一句空话。
说一说朱经理
平潮饭店的经理朱骅,今年54岁。饭店的创业、成长和发展,凝结着他的心血和辛劳。
朱骅开店,有几条始终不渝、一以贯之的原则。
一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企业赚钱,要靠勤俭、诚实的劳动,绝不赚黑心钱,绝不能不择手段。
二是身体力行,从严治店。他在店10多年,从未收过旅客1包烟、1件礼,从未在店里陪客吃过1次饭,更未拿过店里1棵菜、一滴油、一粒米,也从不巧立名目多拿奖金。相反的,他多次用自己的奖金买东西送给全店职工。他到外面作报告,从不吃请、收钱、收礼。前一段社会上吃喝风、请客风、送礼风盛行,朱骅依然坚持严于律己,即使遭到讥讽非议也不动摇。凡是住过平潮饭店的旅客,佩服饭店工作人员一个个都“纪律严明”,这就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了。三是奉职工为企业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平潮饭店职工的集体福利越办越好,同朱骅的这种观点是分不开的。朱骅办店,很有开拓精神。不爱不义之财,不等于封闭、守旧,不等于不要企业利润。这几年,饭店开办了不少新项目。如和附近生产队合办了豆制品油坊,既保证了饭店货源,又降低了饭菜成本。平潮饭店还和本县绣品厂、上海第4服装厂等单位联合开办服装加工厂,搞多种经营,生产的服装已出口美国、日本。朱骅还十分重视在职培训。现在,全店职工1/3是深圳函授大学经济管理班学员,由店里负担学费,保证学习时间。
不难想象,平潮饭店的发展前景,肯定是不胜光明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三“打”上门客
  王洪跃
在江苏省灌云县扬集镇,传颂着“三打上门客”的小故事。故事主人公就是被人们喻为铁面“土地爷”的镇土地管理站站长、共产党员刘有富。
春天,是建房的好时节。今年2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刘有富还未起床,就听到轻轻的敲门声。他刚打开门,本镇一位居民就满脸笑容,手提鼓鼓囊囊的两只包,进了屋,殷勤地说:“听说你家生活不宽裕,这点小意思,请站长笑纳。”说着他就把包里的名烟、名酒向外掏。刘有富急忙按住他的手,说:“这些东西,我不需要,如果你有事,就请到办公室去谈。”来者软磨硬泡纠缠不休,刘有富严肃地说:“我决不会收下你的东西。”来者看他态度坚决,说:“看样子,站长是要打我面子了?”“请包涵,这个面子,我是非打不可了。”边说,老刘边站起来送客。
中午,刘有富刚端起饭碗,早上来过的那位客人,又“光临了”。还未等刘有富开口,一个厚厚的大红纸包就递了过来。刘有富连忙站起身,拽住已向外走的“不速之客”,有点生气地问:“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话你就明说。”那人这才吞吞吐吐地说:“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请站长给我在街面上找一块宅基地。”“审批宅基地,一要符合规定,二要集体研究。否则,不管给我多少钱,我也不能卖这个面子。”那人只好拿着红纸包悻悻而去。
深夜11点,刚刚就寝的刘有富突然被一阵敲门声吵醒,起床开门一看,一套崭新的家具摆在门前,那位“客”又来了,笑盈盈地说:“站长啊,你屋里空荡荡的,我这套家具先借给你用吧!”刘有富一边用手拦住家门,一边说:“你要求划宅基地的事,我已做了调查,不符合有关规定。”客人急切地说:“什么规定不规定,权不是在你手里吗?”“我手中是有点权,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怎么能把权力当作商品和你做交易呢?”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学一学朱骅开店
  凌霄子
朱骅开店与众不同。
他担任平潮饭店的经理,一不靠漫天要价“宰”顾客为生;二不靠偷工减料昧着良心赚钱;三不靠请客送礼拉关系过日子。然而,平潮饭店的生意却那么红火,开业13年,年利润持续增长,从来没有滑过坡,即使在市场疲软、各业都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平潮饭店的营业收入仍然大幅度上升。
这就显出了朱骅的绝活儿。朱骅的绝活儿说穿了,不复杂,也不神秘,无非两句话:老老实实做生意,勤勤恳恳为他人。
这两点,说来容易做来难。
请看,他放下经理架子,和职工一起,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和计算,以求最佳成品产出率,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他真心实意把顾客尊奉为上帝,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爱他们所爱,憎他们所憎。
他从心底里认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他们谋福利。
能做到这些,实在不容易。当然,从长远看,一切都有回报。
正因为平潮饭店立足于内部挖潜,企业才有了名副其实的、功夫过硬的基础管理。
正因为平潮饭店维护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才会趋之若鹜,给他们带来年年增长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平潮饭店时时处处为职工着想,职工才会把饭店当作自己的企业,形成了“家店联合企业”,棒打不散的利益共同体。粗看朱骅用的是笨功,其实是巧劲。
一个企业,若想长久兴旺发达,应当走朱骅的路。相比之下,那些只一门心思钻空子、做“一锤子买卖”的“企业家”,不觉得脸红吗?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大企业节水的潜力大
  任兆欣
首钢是用水大户,大量的水被用于冷却,不间断地给机器设备降温。
通过观察与了解,记者感觉首钢人惜水节水的意识是比较强的,一般都知道现在水资源很贫乏,水质下降,工业用水耗量大,不节约会影响人民生活。但数据表明,近几年生产每吨钢所消耗的“新水量”却在不断增加。仅以轧钢这一生产环节为例,1987年轧制一吨钢坯需水6.54吨,1988年需水7.13吨,1989年则上升到7.17吨。
在大型工业企业里,生产用水的大量节约主要依靠技术设备。节水设备陈旧、损坏或新设备不能使用,成为企业节水的巨大障碍。比如用于空调的水,只是降降温,没有任何污染,完全可以循环使用。但这需要一个密闭的净环水系统,把分散在各空调器里的水收集起来。不具备这个条件,干净的水就白白流掉了。 
采取新的节水措施、安装新的设备,需要场地、更需要资金,要申报、要等上级批准。一套设备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而首钢内部生产用水每吨价格为3分钱,多用1万吨水,才多交300元水费。在没有强制性节水措施的情况下,人们难免只算本单位的经济帐。
首钢初轧厂一位“管水”的干部作了这样一个颇有意味的比较:节约用水、计划生育和绿化环境这三者都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而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是万物生长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更重要一些,但现在无论管理、资金,还是舆论宣传,对于节水问题的重视都很不够。
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搞得比较深入人心,主要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到各级单位都设有专门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这项工作的推广和实施。而节水工作缺乏一贯的领导和必要的强制措施,偶尔大声疾呼一阵,最后常常不了了之。
绿化工作有每年一度的植树节,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大一点的单位都有绿化办公室,每年有一定数目的绿化专用基金,能做到专款专用。而节水工作却不具备这些“硬”环境。如果各个有节水潜力的企业,都能在预算中留出一部分节水专用基金,用于节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保养,那么,节水工作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要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得到缓解,不仅需要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还需要自上而下加强管理,需要一定数量资金的支持,也需要舆论宣传的帮助。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水的重要并不亚于……
大企业往往都是用水大户,因其大,往往浪费惊人,节水的潜力也很惊人。现在很多同志都已看到了这一点,并采取措施积极做好节水工作,但是潜力还远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什么原因?恐怕在于水的问题还没有真正成为领导的经常性的重要议题。
应该肯定,这些年无论是农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都注意了节水惜水的宣传,过去那种把水排斥在经济工作之外的现象已大有改观,人们对水的看法和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与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事业相比,显然还大有差距。正如首钢那位干部所说,无论在领导、管理、资金上,还是舆论宣传上都很不够。
事实已愈来愈清楚地说明,水的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人们已经非常重视的一些事业。现在该是把它放到应有位置,重新制定和确立一些切实的政策措施的时候了。     ——编者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大家来谈“水”

  铁路节水不可小看
  张孝宏
铁路也是用水大户。机车开动,车辆洗修以及旅客饮用等都需大量的水。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浪费。注意了,节水的潜力就能挖出来。这几年北京铁路局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近几年,北京铁路局把节水列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全局自上而下逐级下达了水耗量控制指标,逐级承包,定期考核,节奖超罚。
其次,完善节水管理制度,重点抓了耗水设备的技术更新改造,研制和推广节水型设备。天津站试制成水冲厕所“红外线控制自动供水器”,经试用,每处厕所每天由原来耗水一百四十吨,降到三十吨。如果全站六处厕所全部用这种节水设备,每年可节水二十多万吨。
为节约用水,去年路局指示:除外事活动外,停用一切喷泉。在加强综合节能管理中,对“跑、冒、滴、漏”浪费现象也加以重视。路局根据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制定了《北京铁路局能源监察处罚实施办法》,并聘请了一百零二名能源监察员,持证行使监察处罚职权。今年监察员在秦皇岛地区巡视时,发现一个单位宿舍有一处跑水,没按时进行维修,按规定罚款一千元。对主管段长和业务部门及使用单位也给予重点罚款。由于执行处罚办法,各单位及用户,都加倍注意了节水工作。
采取了以上这些措施,北京铁路局去年节水一千五百一十三万吨,节水率达百分之二十点一。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可设立“报漏奖”
  王彭栋 董玉星
不久前,某城市郊外的一处本来水已不多的人工湖忽然涨满了水,园林管理部门只得扒口子排水。后来一位路经此处的水厂班长发现了“秘密”:湖附近的供水管道被某施工单位砸坏,漏水已半个月了。这位班长立即向管水单位报漏,避免了更大损失。对此,笔者深有感慨。
在城市,节水和防漏、补漏都很重要。一个城市如果管网漏水得不到及时修理,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使市民产生误解。人们会认为:看来还是不缺水,否则怎么不快修管道呢?
减少管网漏水,除了应完善听漏监测手段,加强堵漏技术工作外,还应该动员起全社会成员及时报漏。办法之一是设立报漏节水奖,能不能规定,凡发现管网漏水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抢修者,由自来水公司给予一定的奖励,或通知对方单位给予表扬。这样,我们的节水编外管理队伍就会扩大了。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山东省莱州市草制工艺品总厂产品有20多个品种、700多个花色,产品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工人在编草提篮。
刘振祥 迟萍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