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全面疏导 多方启动
——缓解市场疲软十策
刘诗白
编者按:本报4月4日一版刊登述评《“两会”凝聚了人民的信心和力量》,文中提到四川代表刘诗白提出“缓解市场疲软十策”,被认为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现将刘诗白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四川省代表团小组会上关于“缓解市场疲软十策”发言的详细摘要刊登于此,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多方寻找解决市场疲软的办法。
在过去一年里,治理整顿取得较明显成效,迅速平息了抢购风,煞住了物价涨势,与此同时工农业生产继续增长。但也出现了新问题与新困难,这就是:市场疲软,产品积压,资金短缺,工业生产去年9月以来,两个季度低速增长。
市场出现销售疲软,并不是治理整顿采取的双紧方针不对头,而是在我国现行不完善经济体制和不完善经济机制下,实行有成效的、严峻的宏观紧缩政策难以避免的现象。1988年9月开始,严格地控制信贷,去年压缩基建500亿元,保值储蓄使储蓄增1334亿元,城乡储蓄达5100亿元,再加之发行国库券,这些措施收到抑制总需求之效,使全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量比上年下降。此外,前年抢购产生滞后效应,加之社会消费心理过敏,消费行为异常,物价越跌,人们越不买。以上因素,使市场销售由热转平、转滞,这是很自然的。可以说,销售疲软正是宏观控制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表现出的负效应。当然,市场过疲,销售困难面过大,时间延续长,与我们工作也有关。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是由于“宏观疏导方面采取措施不够及时有力,缺乏有效办法”。我相信,认真总结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改进工作,改变市场疲软。第一,掌握好总量控制的“力度”,做到紧而有度。第二,掌握好总量控制的节奏,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第三,掌握好保重点与照顾面的关系。第四,处理好强化储蓄与引导消费的关系。
市场疲软是前进中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国经济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出现困难和问题,完全用不着消极悲观。而且,市场销售疲软,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外在压力和机遇,正确对待这一经济生活中的负效应,坏事也会变好事,有利于治理整顿的深入。但市场疲软,业已影响到工业增长,带来许多困难,影响经济稳定,对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当前,我们应花大力气,疏导市场。回流资金,启动生产,搞活经济,要从市场抓起。
市场疲软,需要综合治理,要注意以下10个方面。
一、用活资金来启动生产、带动市场
缓解市场疲软,首要的是缓解资金短缺。目前资金供应紧张,部分企业不仅无力支付原材料款,无力在市场收购农业原料,而且连工资也发不出,生产难以为继。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因缺资金,影响购销活动,不能搞正常库存。为了缓解资金紧缺,需要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方法,当前特别要注意紧而有度,紧后要有松,大紧小松,防止过紧把弦绷断了。当然目前只能适度松动银根,不能实行“开闸”。今春工商行增加贷款800亿元,农行增加贷款200亿元,这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瞻前顾后,确保下半年的资金需要。为了在紧缩中做到扶优汰劣,要用好利率杠杆,贷款给效益好的企业。硬性规定不给哪一领域贷款,这种“一刀切”的作法,会给经济带来损失。为了缓解资金短缺,除了适当降低利率外,还应用好差别利率。要对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这样的微利高效(社会效益)企业,予以利率优惠。这个厂去年流动资金贷款2.9亿元,付利息3000万元,较1988年增加1100万元,企业负担沉重。
二、强化商业功能以疏通市场
目前市场既有销售缩减,又有流通不畅,拥有10亿人的大市场潜力尚未充分发掘,特别是农村大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商品难买,农副产品难卖。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商业的功能,充分发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要完善商业体制,现在商业企业既缺资金,又为保自身利润而不愿开展更多购销活动。要发挥商业的“蓄水池”功能,做到吞吐商品,稳定物价,希望国务院采取切实措施,用优惠利率贷款建立商品储积基金。另外,还要注意拓宽流通渠道。充分发挥集体、个体商业的辅助作用,搞活流通渠道。不可设卡过多,影响个体贩运的积极性,不利于零星、多样的工农副产品的销售。
三、用开发新产品来开拓市场
市场潜力很大,关键在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是否物美、质优、价廉,在于企业能否不断开发新产品,用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十六字经。在这方面,四川不少先进企业创造了不少经验。一级企业长虹厂,及时生产直角平面遥控彩色电视机,并采取其它促销措施,打开了销路,1989年生产65万台电视机销售一空,实现税利1.4亿元。希望我们的企业家发挥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眼睛向内,依靠自己渡难关,求发展,不要事事等待国家,依靠银行。
四、用好价格机制来促进销售
市场上存在价格销售弹性。这就是:降低价格,销量增大;提高价格,销量减少。前年一些商品提价过度,造成积压,当前对一些商品适当降低价格,很有必要。但要讲究方法。降得好,有利于促销,方法不好,还会强化消费者的降价预期,强化等待心理。例如今天降一点,明天降一点,或者竞相削价,大抛卖,大“流血”,这就只能引起消费者的错觉,造成持币待购和储币待购。因此,建议对该降价的商品,统一制定和安排降价促销措施,防止和减少盲目性。
五、用引导消费来激励市场
消费品销售呆滞,在于人们买得少。针对当前状况,有必要适当激励消费欲望,使人们多买一点。我们还处在紧缩时期,在总体上要实行控制需求政策而不能改弦更张,采取刺激需求政策。但当前需要进行必要微调,引导消费适当增长,除了采取经济手段,如降低存款利率1.26百分点,还应进行思想引导,既反对高消费,又不压制正常消费,提倡合理、适度消费。
六、减少对一些商品的不必要限制以活跃销售
当前足踏摩托车大量滞销,而不少城市采取多样措施限制其销售。对办公用的国产电子打字机、计算机、传真机的专控,似不必要,建议放宽。
七、限制不必要进口,提倡国货以扩大销售
当前产品市场销售困难,而盲目进口却尚未彻底煞住。高档消费品,如录像机市场基本被进口货占领;一般消费品,如照像机、烟、酒,也是洋货充斥,连化妆品也是大量进口。海南岛橡胶年产20万吨,为全国1/2,目前销售困难,但国内不少厂家仍然在进口国外橡胶。四川德阳东方发电机厂,发电机订货减少,但1989年有的部门仍然进口发电设备184万千瓦,新建的江油发电厂的32万千瓦发电设备,就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不能排斥进口,但不应该盲目进口,特别是需要有贸易保护措施。不进行必要的保护,把不该让的市场让给国外产品,我们的民族工业就发展不起来,现在是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八、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对于“短缺经济”的我国来说,应把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作为中心任务。只有搞好结构调整,我们才能防止在疏导、复苏市场中再度出现需求过旺和再次发生市场风波。市场是个“百慕大三角”,对未来的市场变化,人们难以看得很准,因此,当前只能立足于疏导。在搞活市场中,还要注意掌握好“度量”和适时调节,不能贸然地全面刺激需求。总之,要把疏导市场置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有效供给的基础之上。
九、采取有效措施,清理“三角债”
启动生产,活跃市场,必须解开企业身上的“债务链”。为清理三角债,政府业已采取恢复银行托收承付。根据企业同志意见,还应改进点贷资金使用方式,将用于清理“三角债”的点贷资金给债务一方。目前点贷给债权一方,在债务清理中欠人的被扣去,人欠的未扣回,反而增加了利息负担,因而企业不愿贷款,宁肯互相拖欠。
十、用好投资来启动市场
要有效地启动、疏导市场,需要有足够的投资需求,使它与现实的生产资料生产规模相适应,否则,我们的机电、水泥、汽车、重型机械,甚至发电设备等生产企业将难以摆脱困境,甚至会发生生产萎缩。但总量控制又必须坚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能突破。为此,只能有压有保,改善投资结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子上,首先保证效益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需要。其次,要充分保证和用好技术改造的资金。如何在坚持总量控制下,适当增加投资需求,适当扩大开工不足的、生产设备与基本生产资料的重点企业的产品销路,以启动生产,带动市场,这是当前应该很好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当前市场疲软的缓解,而且也关系到90年代经济发展的后劲。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逼”出来的办法
——吴县住房制度改革记事
本报记者 李茜
最近几年,位于太湖之滨的江苏吴县景象大变:一幢幢新居民楼拔地而起,大批旧公房翻修一新,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这变化从何而来?吴县房地产公司的同志回答说:变化来自住房制度改革。
吴县拥有60多万平方米公房,分布在全县32个乡镇,其中42万平方米是住宅,住户大都是店员、小学教师、手工业者。公房中1/3以上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老房,也有不少是五六十年代建的简易住宅。前几年,房管部门面临两大矛盾:一曰“紧”,即住房供不应求;二曰“破”,即大批公房年久失修,塌房事故不断发生。
矛盾的根子在城镇管理公房长期实行“低房租、大福利”政策。1984年以前,吴县居民住房每平方米平均月租金9分9厘,最低的月租金仅1分7厘,只够买一根针。那几年,吴县住公房的居民每年交纳房租60万元,而旧房维修费却要120万元。从1984年起,县财政停止了对房管部门拨款,房地产公司的日子更加困难。
如何摆脱困境?吴县房管部门的同志学习了中央关于住房体制改革的政策,认识到出路只有改革,走振兴房地产的新路。
改革是从商品房开发起步的。1984年,他们贷款50万元,在浒墅关镇香桥住宅小区建造商品住宅楼3660平方米,很快售出,盈利10万多元,打响了商品房开发的第一炮。接着,他们又在团结桥、木渎镇翠坊、陆墓镇宋泾桥、东山镇莲花村建立住宅开发区,区内的设施配套,道路畅通,绿树成行,环境优美。同时,他们还在各乡镇建立了14个商品房开发点,并将商品房建设纳入了乡镇市政建设总体规划。
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房地产公司从1987年开始,把部分资金投入乡镇商业用房的建设,先后投资347万元,在黄棣、湘城、通安、望亭、木渎、陆墓等14个乡镇,建造商业用房1.4万多平方米,拓宽街道,调整和增加了一批商业网点,使一些乡镇的镇容市貌迅速改观。
5年间,吴县房地产公司在全县开发建设各类商品房20.6万平方米,实现利润450万元。现在,这个公司的商品房建设以速度快、质量好、售价低、质量高闻名全县。
“低租金、大福利”,使房地产部门成了单纯行政机构,头脑里没有商品经济观念。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他们开始认识到,房屋也是商品,房管工作应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吴县房地产公司由一潭死水变成了活泉,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很快转化为社会效益,公房维修工作大大加强了。居住在老旧公房里的,大都是乡村小学教师、理发员、合作商店的职工等等,他们收入微薄,无力买房,工作单位也没有钱给他们修建职工宿舍,只好栖住在设施简陋,年久失修的破旧公房里。房改后,房地产公司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1987年,他们抽出开发商品房的利润150万元,对老旧公房住宅区分期分批进行分片综合治理,包括屋顶整楞、墙壁粉刷、油漆门窗、改做地坪、翻修下水道等等。目前已完成治理工程13万平方米,占老公房面积的65%。综合治理后的公房住宅区,道路平坦,上下水道畅通,住房焕然一新。
居住条件改善了,公司与住户的关系也随之起了变化。过去住户拒交、拖欠房租的现象比较普遍,自1987年以来,公司房租收缴入库率连续3年达到100%。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抓住良好机遇 落实产业政策
余建亭
1989年3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我曾到浙江、上海、辽宁作过一点调查,深感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现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材料和调查中所见所闻,提出一些意见。
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是长远大事,也是紧迫任务
要使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扫清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其中主要障碍之一是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
⒈基础产业生产能力远远不适应加工产业的需求。我国农业还没有摆脱徘徊的局面;煤炭工业的骨干统配煤矿在建规模小,采掘比例失调有所扩大;原油新增储量少;电力供应形势虽有好转,总量仍然不足。加工产业的生产能力超过基础产业的能力。⒉一般加工产业生产能力很大,高水平的加工产业能力却很小,高水平的工业制成品大量依靠进口。⒊省、区、市之间产业趋同化严重,区域优势未能很好发挥。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引进和互相封锁的现象。⒋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一些重点产业生产集中度过低,专业化与协作程度很低,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历史遗留的,有些与经济体制有关,也有认识上的和工作上的原因。治理整顿期间正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个良好机遇,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贯彻产业政策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发布《当前产业政策要点》刚刚一年,开始取得了一些收获和效果。1989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一定调整,停缓建项目1.8万个,新开工项目比上一年减少2.2万个。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一般加工产业项目得到控制,符合产业政策的能源、交通、原材料产业的投资比重有所增加。全国乡镇企业按产业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已关停并转300万个。
以上事例说明,一年来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这仅仅是起步,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有些同志对落实产业政策不够重视,因此组织实施不够有力。在强调指令性计划时期,国家计划中就体现了产业政策的要点。现在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制定产业政策就更为重要了。由于各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预算外资金和社会资金迅猛增长,乡镇企业崛起,许多地方实行特殊政策,“三资”企业大量涌现。如不制定、执行明确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上的缺陷还会扩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能正确地吸引与利用外资。第二、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上热门产品的劲头很大,力量不集中,投资分散的现象依然严重。例如汽车、彩色显像管及玻壳、录像机、聚脂、冰柜、压缩机、空调器等,争着一齐上。在某一省内,曾经出现过90多个电冰箱厂,经过整顿仍有10多个。第三、执行产业政策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有关的经济杠杆,这方面虽然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仍然配合得不够,未能有力地促使基础产业薄弱环节优先发展。
在财政体制上实行层层包干,对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今后产业的布局都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不改革现行体制,很容易促使地方不顾全国某一个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超过需要,仍继续发展利厚、税多、价高、易建的加工厂。过去几年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引进、地区分割等,与层层实行财政包干的制度有密切关系。
几点建议
⒈有些同志认为,国家的产业政策主要是管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这是一种误解,必须澄清。国务院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各地必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能因局部和短期利益而破坏国家的整体和长期利益。”因此,必须明确产业政策是覆盖全社会的,各种经济形式都必须贯彻执行。
⒉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保证产业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当前产业政策能否落实,关键问题是看能否有效调整银行信贷结构。为此,建议国家按照产业政策对银行贷款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使贷款优先投入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利用调整税率等办法,对某些高收益的产品及时进行调节,以避免高利润产品一哄而起。对高附加值产品、节约能源或原材料的产品、实行专业化与协作的产品及其他国家重点支持的产品,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予扶持。
⒊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还远远没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认识,贯彻落实产业政策还缺乏群众的支持与监督。因此应当重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实施产业政策的情况,鼓励表扬那些领导重视,认真执行,取得成效的单位,及时批评揭露违反产业政策的行为。
⒋贯彻落实产业政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并加强领导和监督。除运用经济杠杆外,还需要有行政的、法律的和纪律的手段,建立健全产业政策监测检查体系。同时加强全局观念,因为对一些地区和单位来说,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会改变他们原来的计划和打算,还可能要牺牲某些暂时利益。
(附图片)
建设中的大亚湾核电站。 冯和平 王辉 蒋铎 摄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短评

  住房改革要因地制宜
吴县房地产部门,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贷款建造和出售商品房的办法,克服“低租金、大福利”的弊病,推进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县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说明,要靠改革开创新局面。
可能有人认为,吴县的房改同有些地方的房改相比,只是浅层次的,步子迈得不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住房商品化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各异,县镇的住房改革也应因地制宜。只要有利于打破住房“大锅饭”,有利于向住宅商品化迈进,并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高兴,就应该肯定。据有关部门统计,县镇的公房住宅约占全国公房住宅的40%。这是一个大数字,它关系着基层单位400万职工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搞好这方面的改革,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
希望各地借鉴吴县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稳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使广大群众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还得“一把锹”管水
王学龙
“用水大户”农业的节水对全局影响甚大。在农村基本生产单位由过去的生产队转为一家一户以后,农业灌溉中发挥村民小组一级“统”的功能,实行“一把锹”管水,对节约用水意义很大。
“一把锹”管水,是集体指派专人放水灌溉、关闸蓄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管水办法也有了变化。有的村民小组组织领导健全,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如我们安徽省怀宁县三桥乡龙门村,一九八一年以来一直坚持分户承包土地和统一管理水利相结合,村民组长兼任全组公共塘堰看水员,灌溉中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先灌低田,后灌高田,避免了用水浪费与纠纷。但是,也有不少村民小组的服务与管理职能基本丧失了,库塘堰塥无专人管护,用水浪费,该蓄水时不蓄水。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应从健全村民小组建设、恢复完善“一把锹”管水做起。怀宁县今年认真抓了村民组长选配工作,乡镇向村民组长发了聘任书,既明确落实报酬,又规定具体职责,将统一管水用水列为重要考核内容。这样,能使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生产用水纳入集体管理、统筹安排的轨道,使珍贵的水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大家来谈“水”

  从另一面找良方
柴生光 冀纯堂
魏县地处冀南平原南端,全县97万亩耕地,苦水区占1/3。境内的漳河及与河南省接壤处的卫河,一般只是夏季雨水较大时才有水,平时利用不上。全县农业主要靠地下水,而机井只有1万多眼,灌溉面积仅20多万亩。水,桎梏着农业生产,影响着魏县的经济发展。如何解决水的问题?在我们这样的枯水地区怎样使宝贵的水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呢?县委、县政府确定:以挖掘潜力为主,实行“开、节、管、配、蓄”五管齐下的措施,综合治理农业水利。实践证明,“五字方针”效果不错。这说明即使在我们这样的地区,在水的问题上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所谓“开”,即开发地下水。我们以苦水区为主,两年共打深井102眼,扩大浇地面积3万多亩。在资金确实困难的村,先打几眼浅井,利用微咸水在关键时浇一次。有的村在棉花播种和播小麦时,临时打压管井,以解燃眉之急。近两年全县新打浅井1631眼,扩大灌溉面积1.5万亩。
“节”,即推广节水措施。过去农民浇地都用土垄沟,离井300米的地块,抽一个小时,水还流不到地头。我们组织干部下乡推广节水措施,地上地下结合。两年来,全县已铺设地下防渗管道3.5万多米,推广地上软塑防渗50万米,年可节水约5万立方米。
“管”,即加强机井管理。我县针对一些乡村一井多机、一井多泵、管理混乱、跑冒滴漏严重的现象,推行了机井承包管理责任制。一井一机一泵,有跑冒滴漏的机泵不准使用。实行承包制后,“井长”注重了维修,使向外喷水的泵不喷了,漏水的输水管不漏了。到1989年底,全县已有近万眼机井落实了承包责任制。
“配”,即为机井和河渠配套。在开发地下水的同时,我们注重抓了配套工作,根据井的状况,选择机泵,固定在井上。近二年已新配套机井961眼,使已开发的地下水及时得到利用。到去年底,全县累计配套机井9024眼。
“蓄”,即蓄积地上水。夏季大雨倾注,可入秋后庄稼叶子又打卷了。有时水库放水过多,使宝贵的水白白东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抓住季节,尽量多蓄水。两年来,共引、蓄水1亿立方米,平均每年5000万立方米,比1987年多1800万立方米。
水资源严重匮乏虽然是一大难题,但终不能钻在难题里无所作为,要跳出这个“难”字,寻找可以利用、开发的另一面。我们正是从另一面找到了良方,使我县的农业缺水问题得到了缓解,还扩大改善了灌溉面积。目前,全县可浇地面积已达66.2万亩,比过去增长近20万亩。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粮食生产连年丰产,去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第6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编后

并非无所作为
华北水告急,这是无可回避的严酷现实。问题是在这一现实面前,我们是否就无所作为,听任摆布了?
不,办法和措施还是有的,关键看你怎样认识,是不是去努力,去争取。河北魏县从当地缺水的实际出发,实行了“开、节、管、配、蓄”五项综合措施,就使缺水问题得到了缓解。这虽不是什么新鲜办法,也没有什么“轰动”效应,却实实在在,能起作用。
魏县的最大特点就是把群众动员起来了,从一点一滴着手,爱惜水资源,充分发挥水的作用。如果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动员群众,集思广益,集细流于大川,积以时日,何愁水危机不能缓解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