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闪光的中国歌剧之路
  ——“中国歌剧精选欣赏会”观后
胡士平
这大概是第一次吧,或者说是个创举。我们曾观赏过歌剧选场音乐会,聆听过歌剧选曲音乐会,却从未见过像总政歌剧团举办的这种样式的歌剧精选欣赏会。它的妙处是由一条明确的编导者的总体构想(意在展示中国歌剧文化70年建造的足迹及其成就)主导着全场,将精选出来的歌剧片段和唱段缀合在这条主线上,对每个片段又作精心的剪裁组合再创造,使它们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具有“欣赏会”特色和富有新意的舞美设计的烘托下,导演精巧的运用歌队、舞队、独舞、合唱等手段作有机的陪衬、映照,以扩大观众想象的空间,增强其感染力,手法新鲜,时有创新的亮点闪烁。它使观众在不到两小时的观赏过程中,全身心地欣赏了23部中国歌剧的精采片段和选曲。一位普通观众在演出结束时,惊奇而又兴奋地赞叹道:“嗬,中国还有这么多歌剧呀!”
中国歌剧知多少?自本世纪20年代初,黎锦晖先生的第一批儿童歌舞剧问世以来,中国歌剧舞台上演出过的歌剧,仅《中国歌剧故事集》收进的就有93部,其中不乏歌剧佳作,艺苑精品。那些为观众喜爱的流传甚广的歌剧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怀念和记忆,那些脍炙人口的歌剧唱段至今仍在群众中传唱。无奈歌剧演出是一项大工程,我们的歌剧院、团还未能建立起保留剧目轮换演出制度,歌剧爱好者要想一睹他喜爱的某部歌剧的再度演出,经常会发现那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老剧目难再演,新剧目又难产,观众长久看不到歌剧,便很合理地怀疑:还有歌剧吗?有的青年观众则不知歌剧为何物了。现在总政歌剧团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欣赏歌剧的新方式,是非常可喜的,而且成功了。
它的成功并不止于这种新的演出方式把这些歌剧佳作的精髓成功地表现了出来,还在“精选”本身的成功。当然,不同的编导者会有不同的选法,再加上舞台演出时间的局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70年来歌剧的风采,确实不易。总政歌剧团的“选本”不能说是完美的,但确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歌剧真实面貌。这23部歌剧的精选本(10个片段,13首选曲)是中国歌剧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看到,中国歌剧有过自己辉煌的年代,产生多种风格的歌剧作品,中国的歌剧之路是一条闪光的多采的路。虽然,无论是纵向或横向审视中国歌剧的历史和现状,它还很不成熟,甚至还很幼稚,前进的步子十分艰难,以至长时间徘徊于低谷。歌剧究竟是一门高度综合又要求极高的舞台艺术,70年的历史,对于一个人来说已进入“古稀”之年,该是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对于中国歌剧来说,则还未达“不惑”之年,尚有诸多困惑,离成熟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不可自满自足,但也不要妄自菲薄。毕竟我们已有了70年的经验,有一定数量的歌剧佳作,其精华部分是真正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充分接受了外来营养,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的艺术精品。这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础,不可不珍视。
中国气派,民族神韵,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但最终体现在演员身上。五十年代郭兰英演《白毛女》,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说,没有郭兰英就没有《白毛女》的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
总政歌剧团是我国歌剧队伍的主力军之一,阵容本就强大,为了这台歌剧欣赏会的演出,又特别邀请了几位名角。我想也可以说,正是有了杨洪基、秦鲁锋、孙丽英、陈俊华等这样一些演员,才最终决定了整体演出水平的高层次。
总政歌剧团歌剧精选欣赏会的演出是一个创造,是对中国歌剧的一次奉献,也是一声呐喊。这声音将引来四面八方的回响。
(附图片)
1、杨洪基演唱歌剧《白毛女》选段。
2、孙戈弋、陈伶演唱歌剧《柯山红日》选段。
3、王静、李烈演唱歌剧《江姐》选段。
4、孙丽英演唱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
肖引章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摄影文学”有广阔前景
成昕
“摄影文学”是摄影艺术和文学相结合的一种在当今世界流行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摄影活动的普及和繁荣,使摄影文学这朵奇葩在社会主义的文艺百花园里愈开愈艳。
摄影文学,在我国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艺术品种。它是直观的由连续摄影画面有机组合而成的视觉艺术,它是文学与摄影相结合,又包括着编导、表演、暗房制作以及版面设计等综合性造型艺术。摄影文学鲜明的写实性和创造艺术的综合性,使摄影艺术在现代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艺术活动最初出现于二十年代的欧洲,后来在意大利逐渐得到认可和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广泛发展和流传。现在摄影文学已流行于世界各地,其中西班牙、苏联、拉丁美洲、日本、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尤为流行。由于世界上许多文学家、摄影家、影视家、戏剧家、社会名流和电影明星对它兴趣浓厚,并积极参与这项艺术活动。在文学作品中,摄影画面常常作为封面和插图,摄影艺术和文学作品的联姻,并与导演、表演艺术相匹配,不仅扩大了广大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同时又开辟了摄影艺术和表演艺术的新领地。因此,一批国外摄影家把《包法利夫人》、《红与黑》、《奥赛罗》、《唐璜》、《茶花女》、《浮士德》、《斯巴达克斯》、《静静的顿河》等大量文学名著编摄为摄影文学作品,他们不仅在杂志上发表,而且被制成幻灯片出售,还通过举办展览,在电视台连续播映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活跃的社会语言。据我所知,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摄影文学作品,是1982年发表在《连环画报》上的《追求》,它的问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久,全国30多家报刊也相继拓辟版面,将摄影文学这一新兴艺术品种介绍给读者。目前摄影文学这一图文并茂的艺术新形式,已经在全国得到推广、普及和发展。1986年6月,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及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参赛作品600余部,观展人数达到中国美术馆最高纪录。大赛期间,社会各界人士对摄影文学的发展,予以充分的肯定。摄影家陈凡说: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应该看成是照像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应看成是文学创作历程中,别开生面的形象化补充。摄影文学界在决定继续举办全国第二届摄影小说大奖赛及展览的同时,先后创办了《大众摄影小说报》、《摄影小说报》、《摄影小说家》等报刊,并成立摄影小说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摄影文学创作人才、推出了一大批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我们相信,我国摄影文学在艺术的殿堂里,将占有一席地位,并以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采跻身于海内外艺术之林,摄影文学有着无限美好的广阔前景。


第8版(副刊)
专栏:

  《卫士之歌》戏里戏外的思绪
简光
湖南省湘潭市湘剧团最近携带着他们在短时间里创作演出的大型湘剧《卫士之歌》进京作慰问演出,在观看演出的三军指战员中激起了一阵十分热烈的反映。
《卫士之歌》的剧情及其所表现的情与理,对于我军将士既不复杂,也不生疏。解放军某部连长刘卫国在其久盼的婚礼举行之际接到了部队“立即归队”的电报,毅然星夜返回,随部队赴北京执行戒严任务。与此同时,他的妹妹刘小华却作为学生代表来北京声援绝食学生,参加所谓“民主运动”。兄妹俩在北京相遇,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相见。哥哥在执行任务中惨遭暴徒毒打,最后被烧死,妹妹则在狂热的激情和不舍的手足情中目睹了哥哥的惨死,终于在父亲的教育下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悔悟。该剧以家庭关系作为戏剧冲突建构的基本框架,人物的行为和性格既在父子、父女、兄妹、恋人等关系的情理之中,又在这些关系的情理之外,从而将戏剧内涵导入更加广阔的社会天地之中。该剧演出之所以能使许多将军和战士不禁流下感动的热泪,主要就在于这种情理结合,相互辉映的艺术表现方式。它以情说理,以理含情,艺术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忠于党和祖国的光辉形象,也艺术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的素朴认识与深厚感情。该剧在湖南各地演出100余场,数以万计的城乡干部群众同样也产生了共鸣。
应该说,《卫士之歌》是近些年来少有的直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重大题材和重要内容的一台大型戏曲。而从正面热情地讴歌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塑造充满着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的英雄形象这一点来看,勿需讳言,它也是少有的。这样看来,《卫士之歌》的意义就超出了戏本身的情与理。它再一次告诉我们,亿万人民和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既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表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品质,艺术创造就应该满腔热情地去表现,去讴歌,去塑造。在短时间里创作演出这么一台大型湘剧来反映平暴斗争这么一个重大题材,创作者们主要依靠生活本身的昭示,因此这个戏所给予人们的也就多生活本身的酸甜苦辣,而少艺术营造的精美神韵。从艺术创造上讲,这自然是一种不足。由此看来,既充满着高度的热情与勇气去关注与反映现实生活,又使艺术创造不完全囿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态与意蕴,真正做到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面有艺术家们纵横驰骋的广阔而自由的天地。这也是《卫士之歌》给人的又一启示。


第8版(副刊)
专栏:

  《篝火》出版
张育瑄的诗集《篝火》最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近作三十余首。诗作歌颂了改革开放时代普通劳动者的业绩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贡献,特别是对祖国大森林的讴歌,表达了作者感受火热生活的热情。          
  (黄鹤)


第8版(副刊)
专栏:

  《王中王》《冠中冠》将出版
为了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将推出反映中外体育明星的报告文学集《王中王》、《冠中冠》(陈正果、王华兴、王贵娥编著),已聘请体育界、文艺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为编委,河北省政府为本书的出版拨专款给予补贴,以便这套精美的姐妹体育丛书及时奉献给广大读者和亚运盛会。
  (王昕)


第8版(副刊)
专栏:

  《水浒语词词典》出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水浒语词词典》(李法白和刘镜芙合著),该书为专书词典,收录《水浒传》中的词语三千余条,一一援例详加求解。
(陈杰)


第8版(副刊)
专栏:

吉林市昌邑区少儿艺校,由6至11岁的孩子组成了“小雪花艺术团”,四年来为社会义务演出百余场。2月24日,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邀请“小雪花艺术团”赴京演出,这是小演员正在表演京剧“遇皇后”片段。 王景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