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读一点欧洲近代史
王向东
在80年代结束、90年代来临之际,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变化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面对帝国主义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施行其“和平演变”的战略阴谋,我国政府迅速平息了去年春夏之交的那场反革命暴乱之后,国内局势稳定,政策稳定,人心稳定,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但是,正如江泽民同志去年国庆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我们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残酷性,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胜利信心,就很有必要读一点欧洲近代史。
欧洲近代史是从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发展的历史,从资本主义的萌芽到资产阶级政权的发展和巩固,无疑是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一面可资借鉴的镜子。读一点欧洲近代史,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不经曲折的。看看欧洲近代史,主要是英法两国的近代史,我们就不难看出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前后经过了几百年。从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建立共和国并判处查理死刑,到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其间仅有12年。而到1688年资产阶级“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国家,却经历了29年的艰难历程。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与巩固政权的斗争更为长期更为复杂。自1789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以后,中经波旁王朝复辟、七月革命、二月革命、路易·拿破仑政变等等,政治风云真可谓瞬息万变。了解了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经历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历史,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今天遇到的风浪和曲折就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好理解,对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就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读一点欧洲近代史,还可以使我们看到代表没落阶级利益的反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敌视和颠覆新生的社会制度的根本立场。欧洲封建主势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主要采用血腥残杀的手段,利用资产阶级立足未稳等暂时困难千方百计企图复辟,顽固坚持封建剥削阶级所主张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以及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并且不惜通过武装干涉来把它强加于别国。以《失乐园》《复乐园》闻名于世的英国文学家约翰·弥尔顿有一部完成于王朝复辟以后的杰作《力士参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封建主义势力复辟后身受的迫害和内心的痛苦。他借歌队之口这样责难“神”:
“你甚至叫他们
死在邪门异教的刀剑之下,
把他们尸体丢给野狗、猛禽;
或使他们作俘虏,
或朝代改了,在暗无天日的法庭里受负义群氓的审判处判。”
从这里,人们看到的是复辟王朝对新生社会制度的代表者是如何刻骨仇恨、如何驱赶放逐、如何枭首示众。这种必欲置诸死地而后快的立场,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联想到今天那些搞“和平演变”的人一心企图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特别是在他们认为有机可乘的时候,就制造谣言、挑起事端、策划动乱直至进行颠覆活动,以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十分发人深省的吗?
读史使人明智。读一点欧洲近代史,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我们认清到底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如同资本主义制度在它发展初期所经历过的一样,不可避免地会有迂回和曲折。但是,某些漩涡和逆流决不能阻挡历史长河的奔腾。如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代替封建剥削制度一样,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也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大趋势。读一点中国近代史,我们就能懂得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读一点欧洲近代史,我们就能懂得建设和坚持社会主义需要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这条道路上的风浪和考验。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联邦德国通讯

  科隆果菜批发市场见闻
本报记者 江建国
一年四季,联邦德国各地的超级市场里和街头总是摆着各种鲜嫩的蔬菜、瓜果,散发着阵阵清香,十分诱人。如果不看价格的起落,从这里找不到季节的差异。最近记者到科隆采访了名为“大市场”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和设在这里的市场管理局,探究了一番西德市场的运转机制。
科隆果菜批发市场建成于1940年,占地23万平方米,名副其实是个“大市场”。它的售货大厅内,各批发公司划地为界,设立起整齐的摊位,陈设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瓜果蔬菜,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柑桔、哥伦比亚的香蕉、新西兰的猕猴桃、西德的生菜、法国的芦笋……,一箱箱摆放整齐,并标明产地、等级、数量等等。各种果菜都很新鲜。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这里就车水马龙地喧闹起来,零售商们进来看样购货,然后把一车车鲜菜运走。等大小商店一开门,家庭主妇们就可以挑选蔬菜充填他们的菜篮子了。这个批发市场是西德最大的4个蔬菜批发市场之一,年批发量达100万吨,营业额在10—20亿马克之间,供应方圆100公里居民,最终消费者高达800万人。
这个大市场,地点好、交通便利。几条高速公路经过这里,对于生产者和进口商来说运输方便;销售条件好,以科隆为中心的中小城市密布,消费者集中。铁路支线有12条铁轨直通大市场,每天几百节车皮出出进进,而且与国际铁路快速运输网直接相连,北上?堡港,南下慕尼黑,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农产品也可直接运到这个大市场。这里服务设施配套成龙,银行、邮局、海关都在此设点,批发公司的办事处一个接一个,以种种先进方便的通讯设施与国内外保持着联系。运输公司、包装公司也都在这里安营扎寨。为了保持蔬菜新鲜,少受损耗,冷冻冷藏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容量达几万立方米的冷藏库,供批发商使用。可以看出,从订货、运输、包装、储藏等各个环节,安排得都较周到。
市场的运转关键在于管理。科隆市场管理局的文德尔先生向我介绍了他的任务。他说,这里有150家批发公司,还有几十家包装公司、运输公司,工作人员总计约3000人,其中既有130人的大公司,也有两个人的夫妻店,联系着远近几千个零售商。市场管理局所要管的,一是产品卫生标准。联邦食品局在这里驻有经过国家认可的专家,按照欧共体统一标准监督这里的农产品质量,如是否有害虫,是否包含有害健康的物质;二是检查产品规格和等级是否合格。按照规定,所有农产品都要在包装箱上标明产地、规格、等级、单位重量等;三是监督批发市场内部秩序,如摊位使用、交通、卫生等。市场管理重要的是公平,比如售货大厅某个摊位空出来了,几家批发公司都想要,该分配给谁?市场管理局要从丰富供应品种的原则来作出决定。
除此以外,市场管理局还管理着市内40个露天蔬菜市场内的1000个零售商,任何一个零售商都必须在摊位上方大字标出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及时交纳租金、服务费,收摊后还要将场地清理干净。有专人每天对产品质量和卫生进行抽查。我问他,在批发零售种种环节上有无以次充好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他说这种情况在大市场内很少发生,因为谁骗上别人一次,他声誉就完蛋了,别想在这里站住脚。当然,对零售商监督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一旦发现,就会对他们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亿元俱乐部”
“亿元俱乐部”是由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建立并提供的一个有关世界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数据库(简称BDC数据库)。它收有世界各国八百多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其三万五千家子公司的基本情况,装有八百多家公司从一九七一年以来的十五万笔数据信息。其中,年销售额在十亿美元以上的有七百八十四家,它们的年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强。
“亿元俱乐部”涉及工业、农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公司的数据指标包括:总资产、年销售额、税前收入、税后净收入、股东权益、研究开发支出费用、雇员年收入、投资额、出口总额和公司雇员人数等十九项指标。此外,该系统还存贮了六十年代以来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数据。
            (国家信息中心国际处提供)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美国石油进口扶摇直上
本报记者 张亮
美国目前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有多大?据美国石油研究所发表的统计报告,今年1月美国的日均石油进口量猛增至913万桶,创197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进口石油已占美国石油消耗总量的54%之多,这使美国有关人士深感不安。
据分析,导致今年1月进口石油扶摇直上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去年12月下旬美国出现破纪录的低温天气,结果家庭取暖用油需求大幅度上升;二是美国国内石油生产继续下降,前者为临时因素,后者则是长期因素。
通常来说,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减受石油价格所左右。例如,1985年石油价格较高,因而刺激了国内的石油生产,当年美国进口石油只占其消耗总量的31.5%。但是1986年石油价格暴跌,美国的石油产量随之锐减。在过去几年中,美国的石油日产量减少20%,即170万桶。今年1月美国的石油日产量降至742万桶,比去年同期下降5.5%。当然,美国石油产量下降还有其它原因,如油井产量低和开采费用高等等。
经济界许多人士认为,进口石油剧增对美国是一大潜在威胁,因为人们对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仍然记忆犹新:加油站大排长龙,通货膨胀直线上升。此外,进口石油增加还阻碍美国外贸不平衡状况的改善。去年美国的外贸逆差为1132亿美元,而石油进口费用就高达400多亿美元。
为了应付不测风云,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提出“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迄今,美国已在地下油库储存了5.8亿桶石油。按照目前的进口量,它可维持76天。到90年代末,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增至7.5亿桶。布什总统在1991年度预算报告中提出增加拨款,加速石油储备。国会参议院还通过一项法案,将战略石油储备指标提高到10亿桶,估计众议院也会通过类似的法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经济札记

  一箭双雕引起惊恐
杨贵兰
最近,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共体国家外长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在1992年共同体统一大市场建成后应有一段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欧共体应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对西欧的汽车出口,以保护欧共体国家汽车制造商免受来自日本的竞争压力。但对于过渡期的长短以及如何要求日本实行自愿限制等问题,各国外长意见分歧,未能达成协议。
这表现了欧共体国家在日本的强大经济攻势面前的复杂心情。
由于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又担心自己有可能被排斥在将于1992年底建起的欧共体统一大市场之外,日本加快了向西欧投资的步伐。它积极在欧共体国家投资设厂,在“欧洲要塞”里制造产品,就地直接销售,这样既能绕过贸易壁垒,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真是一箭双雕。
近几年来,日本在海外投资办厂、购买不动产的风潮已从大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988年为470亿美元,1989年比上一年度猛增近30%,突破600亿美元大关。日本对西欧的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由1986年的15.5%迅速上升到1989年10月份的25%。据调查,每隔4年,日本对西欧的投资额就增加2倍,预计到1995年,日本在西欧的投资将猛增至1150亿美元。
与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向欧共体市场迅速扩展的同时,日本的金融资本也在欧共体国家迅速扩展起来。截至1987年6月底,67家日本银行已进入欧共体12个国家。
日本在欧共体国家投资建立的企业,尤其是那些能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地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企业,不仅受到像希腊、西班牙等较落后国家的欢迎,而且也能被英国、西德那样发达国家接受。
但是,日资大举进入西欧,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对于日本产品尤其是汽车的大量涌入,欧共体国家就不无惊恐之感。日本汽车进口使欧洲至少要失掉12万个就业岗位。在汽车制造业居于经济领域之首的法国,更激起了强烈反应。法国标致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雅克·卡尔韦问道:“我们想遭到与美国一样的命运吗?”“日本市场顽固地紧闭着,而为什么要向日本工业开放欧洲市场?”在统一大市场建成前夕,欧共体要制定出对待日本汽车和资本于1992年后进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一系列统一法规。欧共体国家外长最近就限制日本汽车进口问题举行的会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由于日本设在欧共体国家的汽车制造厂对欧共体各国造成的影响截然不同:英国、西班牙受益,法国受害多、受益少。因而,这次会议在许多具体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由此可以预料,不管是哪种产品,汽车也好,电子电器也好,也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从日本本土直接来也好,绕道北美也好,或者直接在欧共体国家生产也好,日本商品要想进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而不经一番艰苦“拚搏”是很难如愿以偿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人力三轮车仍是孟加拉国一种主要交通工具。图为达卡街上的三轮车流。 新华社记者 吴定保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奥斯陆是挪威王国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港口之一。图为奥斯陆港。本报记者 吴迎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