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03-21

1990-03-21新闻联播 文字版

改变“大国家、小字典”的形象——访辞典编纂专家王同亿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心探访<br/><br/>  改变“大国家、小字典”的形象 <br/> ——访辞典编纂专家王同亿<br/> 袁晞<br/> 王同亿,今年50岁,湖南桃源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靠自学通世界语和12门外语,被誉为“奇人”,别号“王十国”。近十年,他主编了《英汉辞海》、《英汉大学词典》、《日汉科技词汇大全》、《英俄日德法物理学词典》等十余部大型辞典;个人纂写了《英语单词速记法》、《大学理工科英语单词速记法》等多种工具书;他编纂的书共达1亿余字,可谓著作等身。<br/> 王同亿现在正主编当代第一部巨型现代汉语大词典——《语言大典》,记者就此访问了他。<br/> 问:我国从古到今有多种语言工具书,您现在主编的《语言大典》是所谓的“第二代词典”,它与以往的同类书比较有哪些特点?<br/> 答:《语言大典》可以说有五大特点:一是“多用”,它集现代汉语词典、古汉字词典、汉英大型词典于一身,是一部多用途的语文百科全书;二是“新”,“大典”主要收集本世纪的用语并给出最新定义,近年流行的“官倒”、“侃大山”等社会新词都尽收其中;三是“广”,这部“大典”收单字(不含异体字)14000个,复合词30余万条,包括各个学科,是当代收词最广的断代性词典;四是“深”,收录字、词定义严格、周全,比如“打”字就有71个义项,对应71个不同的外文词;五是“准”,定义明确无误,例证经过反复核查。<br/> 问:传统的中国辞书有难于查找,释义不周全等缺陷,《语言大典》是怎样弥补这些不足的?<br/> 答:中国的汉语词典多厚古薄今,收词年代跨度太大,又强调收人名、地名和典籍名,比较难查,有的常用词汇有时又没收入。《语言大典》的条目集中于近代常用语,词条齐全;所收古汉语注重释义,不像以往以罗列例句为主,实用性很强。一般汉语释义用字词互训,如“生意”释“买卖”、“买卖”释“生意”,“儿”释“子”、“子”释“儿”,释义不确切。而《语言大典》是用多字、多词释一字,如“子”的本义定义为“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这样的解释全面、准确,而且一律用普通话释义,不会误解。<br/> 问:您说《语言大典》还有汉英词典的功能,这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br/> 答:至今出现的汉英词典,是用多个英文释一个汉字(词),什么情况下用哪个却没有说,《语言大典》中每个汉语词汇的每个义项都有严格的对等英文,并在各对等英文之间给了辨异,便于中国人用英文,也便于外国人学中文。<br/> 问:《语言大典》是部大部头的辞书,怎样能够普及,让更多人使用呢?<br/> 答:我们编《语言大典》的同时,还在这部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同时编写了中型的《中华字典》,相当于现在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还编了跟《新华字典》相仿的小型的《中华学生字典》,以适用于各种文化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br/> 问:在现在语言工具书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会有很多人换用这套新辞书吗?<br/> 答:要社会认可新的工具书需要长期的推广,在使用中比较、更新。我们这个系列因有上述优点,我相信会有大量读者选用并且喜爱的,我估计出书后的十年间就能在社会普遍运用,奠定其在中国辞书中的地位。<br/> 问:这个系列辞书什么时候能出齐?<br/> 答:从实用的目的考虑,将先出版《中华字典》和《中华学生字典》。这两本字典现已完成,即将问世。《语言大典》采用边审定边排版的流水作业,今年内可以出齐。我想这一系列辞书的陆续出版将逐步改变外国人说中国“大国家,小字典”的状况。<br/>                    (苗地插图)<br/> (附图片)

晏殊的家风——读书随感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晏殊的家风<br/> ——读书随感<br/> 晏政<br/> 看了2月23日《大地》所载《家训胜“万金”》一文,不由想到要给敝姓先贤晏殊的家风写点介绍文字。<br/>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词坛泰斗,被誉为“导宋词之先路者”。虽然他历居显官要职,但其治家之道在史书上是语焉不祥的,又少有这方面的轶事传闻,更不见他有什么教子家书、家训之类的东西载诸典籍,刻诸碑文。晏殊大概是个身体力行派,或曰身教重于言教派吧。从笔者所接触到的一些零星史料中可以看到,他的家风是比较正派而又严格的,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br/> 欧阳修在《神道碑铭》中赞颂晏殊说:“其于家严……未尝为子弟求恩泽。”这话不假。晏殊曾因事开罪过皇帝老倌儿,“罢参政知事”,挂了个工部尚书的空衔“下放”到颖州当知州,后徙知陈州。在陈州期间,仁宗皇帝有一天忽然记起了这位外放的“旧学”老师,问宰相:“晏某居外,未尝有所请。”皇帝是说难道晏殊就没有一点儿个人的要求提出吗?宰相把这个信息捎给了晏殊。按常理揣测,这是他自己要求调回京城或者为儿孙“求恩泽”的绝好机会。可是晏殊只是给皇帝写了封信,“问起居而已”。公元1054年,晏殊64岁了,“以疾归于京师”,病重了,仁宗不仅派太医“朝夕往视”,而且准备亲临府第去看望他。这本来又是个“临终托孤”,为子孙“求恩泽”、谋前途的好时机,然而这个倔老头儿又一次放弃了这个“最后的机遇”,递上一纸奏文,谎称病势转好,不敢“以疾病扰吾君”。晏殊不依仗皇帝的宠信谋求私利,于此可见一斑。<br/> 晏殊身历北宋真宗、仁宗二朝,这两个皇帝都曾对他“倍加信爱,受特遇之知”。他做过礼部、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尚书,拜过枢密使,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至宰辅,爵临淄公,可谓权倾一时。当时许多手握重权的达官显宦,例如范仲淹、孔道辅、韩琦等皆出自其门下,当过宰相的富弼还是他的女婿;至于由他亲手提拔的各级各类官员,更是难以胜数,其官场“关系网”既广且密,自是意料中事。然而令人奇怪得很:晏殊的八个儿子中,竟没有一人仕途显达,当的都是芝麻粒儿大的闲差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那位大名鼎鼎的小儿子晏几道,不仅“文章翰墨,自立规摹”,而且“忠厚耿介,谨守父风”,用现在的话说,可算是德才兼备吧,但终其一生,却“沉陆于下位”,他的名字见遗于《宋史》,即其故乡《临川县志》亦缺而不载,在沉默潦倒中度过了一辈子。从这种父荣子“贱”的强烈反差中,我们不是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视到晏殊治家之严格、正道么?<br/> 黄山谷在《小山词序》中说晏几道有“四痴”,例如“仕途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人百负之而不恨”等等。应该说,这都是做人的很好的品格。而这些品格的形成,显然是同晏殊的家庭教育、家风熏染分不开的。晏殊不仅注意子辈道德规范的教育,而且重视引导他们像自己一样“潜心六艺,玩思百家”,终于造就出了晏几道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一代词宗”。晏几道继承家学,光大父风,同他的父亲一起并称“北宋临川词二仙”,其小令的艺术成就甚至超过乃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能不是晏殊家教的骄傲。晏殊没有利用职权为儿孙谋求一时“恩泽”,却为中国文学史奉献出了一颗璀璨的艺术之星,这难道不是他治家之道的高明而独到之处吗?<br/> 我赞成《“家训”胜万金》推荐吕坤的《家训》。这篇碑文确实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贯穿了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崇高的传统美德”,至今读来仍富教益。但说这《家训》胜过万金,似又言重了一点。因为在我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留下来的家书、遗训,何止万千,但他们的后人能恪守祖训、照此办理者又有几人?!家训虽好,不过徒托空言。有句名言:“一个实际行动远远胜过一打宣言”。我们为弘扬民族文化,今天仍然愿意读读吕坤式的《家训》,从中可以得到某种启迪。但我想更需要提倡的,恐怕还是晏殊式的“身教重于言教”的家风,用以作为自己治家的某种参照系!有感于此,是以为文。

鼓曲唱曲展风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鼓曲唱曲展风采<br/> 张世英<br/> 早春2月,上党古城到处标语高悬,彩旗招展,欢歌笑语,一片欢腾。长治市人民迎来了“长治杯”全国曲艺(鼓曲唱曲部分)大赛。<br/> 这次大赛是由中国曲艺家协会、长治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br/> 全国曲艺品种近400个,80%以上是唱的或有说有唱的曲种。近几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曲坛一度出现了唱的不如说的受欢迎的现象。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从事鼓曲唱曲艺术的同志仍坚守民族说唱艺术阵地,为弘扬民族文化默默奉献。从各地众多曲艺节目中推选出来参加这次大赛的140个节目,就是近年来鼓曲唱曲艺术的新收获。<br/> 这些节目的题材风格样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汉族的京韵、梅花、西河大鼓,苏州弹词,二人转,山东琴书,河南坠子,潞安大鼓,上党鼓书,上海说唱,四川扬琴、清音,还有少数民族的好来宝、折嘎。大多数节目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现实生活的新面貌、新思想,有较高的思想艺术质量。少量的传统作品也赋予了新意。<br/> 参赛的演员和伴奏人员都是中青年。不少是早已闻名的曲艺佼佼者,也有一些近年来出现在曲坛上的新人。他们热爱曲艺,有强烈的事业心,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显示出曲艺队伍后继有人,曲艺事业大有希望。<br/> 在鼓曲唱曲中,音乐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参赛作品的音乐唱腔设计、伴奏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创新。在保持曲种特点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勇于创新。如京韵大鼓《长江第一漂》,在保持刘(宝全)派擅长演唱金戈铁马的风格上,又结合作品内容,设计了许多新腔曲调,由于完全融化其中,仍不失京韵的特点。四川扬琴《浣华夫人保成都》的音乐设计,既保留了四川扬琴板腔的体系,又对其冗长、拖沓的节奏进行了改造。同时还挖掘整理,采用了百年不用烘托气氛的闹台,表现战争的将军令,刻画各种人物的浪眼三板传统曲牌,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虽然伴奏有扬琴、鼓、京胡、二胡、琵琶几件乐器,但演出却有千军万马之势,壮烈雄浑。<br/> 花朵,要靠栽培浇灌。正是各方面的众多人士把心血和汗水洒在曲艺艺术园地上,才开出了茂盛的花朵。长治曲坛新人崔常娟表演的潞安大鼓《柳二狗与小广州》,获得了表演一等奖,这其中也有着著名曲艺家魏喜奎的心血。这位老艺术家不辞辛苦,两下长治为她辅导。<br/> 四川著名清音演员程永玲为了培养新人,她自愿放弃了参赛的资格。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放弃业务演出,掖奖新人担任评委。<br/> 许多评委,不是从本地区、本单位利益出发,而着眼于培养人才,发扬了高尚的风格。担当评委的高元韵、魏喜奎、刘兰芳、程永玲等中老年艺术家,还不辞劳苦到工矿慰问演出。<br/> (附图片)<br/> (左图为崔常娟表演潞安大鼓王支文摄)

重温一些闪光的事情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重温一些闪光的事情<br/> 衣晓峰<br/> 不知不觉<br/> 我们忘了打补丁的朴实<br/> 不知不觉<br/> 我们忘了一些良好的传统<br/> 不知不觉<br/> 我们的行为变得冷漠而生硬<br/> 重温一些<br/>  闪光的事情<br/> 重忆一个<br/>  草绿的姓名<br/> 重念一本<br/>  蒙尘的日记<br/> 重塑一个<br/>  亲切的灵魂<br/> 重新开始<br/> 对待生活以真诚<br/> 重新上路<br/> 像雪山草地上那一回长征<br/> 憬悟的钟声响了<br/> 悦耳的清脆一改往昔的朦胧<br/> 我们的脚步<br/>  叩给大地听<br/> 我们的心脏<br/>  敲给自己听<br/> 该抛弃的理当抛弃<br/> 不该扔的扔掉心疼<br/> 这个道理<br/> 让我们沉重而轻松<br/> 犹如郊外的一次踏青<br/> 疲劳中的欣慰油然而生

红石榴(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红石榴[油画]景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