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为稳定发展建言献计
 ——祝贺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
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我们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
人民政协的历史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同时开始的,已经走过了四十年光辉的路程。四十年来,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团结,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政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为推动改革开放、两个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那场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斗争中,人民政协旗帜鲜明,坚决支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所采取的一系列正确措施。在平息暴乱以后,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稳定政治局势,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再次有力地说明,人民政协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不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长治久安,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积极作用。
人民政协汇集了各界不少专家,人才密集,对安邦治国可以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人民政协很重视提案工作,这项工作是人民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过去这一年,由政协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向党政机关提出不少专题调查报告。比如去年9月,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的意见与建议》,党和国家领导人甚为重视,国务院认真研究采纳。提出的重要报告还有《关于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全国政协还组织委员们在各地视察,重点了解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情况,写出了一系列视察报告。委员们在视察和提案中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地方党政机关的重视,有些已被采纳。事实表明,人民政协确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是一个高层次的智力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政协在这方面的作用必将更充分地显示出来。
不久前,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个文件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研究制定的,是四十年来我们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指导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推动振兴中华大业的马克思主义文件。它对于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只能坚持和完善,不能否定或削弱。为此,必须做到两条,一条是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条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内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方人士的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人民政协应当成为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这个重要文件的贯彻执行,必将使民主党派和各方人士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参政议政,履行自己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光荣职责,为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政协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通过政协的活动以及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努力,协助中共党委和政府加强与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随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进一步贯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正在克服困难,稳步发展,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发展趋势令人高兴。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要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使国民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决非短时间就能成功,要对困难做充分的估计,必须长期艰苦奋斗。为了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使建设和改革顺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无论是对国家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稳定,人民政协都负有重大的责任,我们希望各位政协委员畅所欲言,建言献计,共同努力,使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得好,开成一个对我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新贡献的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次历史性重大突破
  ——宝钢建设十二年历程
本报记者 章世鸿 萧关根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重点工程巡礼》专栏。关于宝钢的报道《一次历史性重大突破》,就是这个专栏的开篇。
重点工程都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项目,自然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确定的156项大型建设工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实,以后的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搞的重点工程很多,许多工程的规模宏大,技术水平相当高。我国在电力、煤炭、石油、运输和邮电、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和电子工业、轻纺工业、农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城市公用设施和旅游设施等方面都兴建了一系列重点工程。经过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已建成的大中型项目有几千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已有几十万个,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贡献。我们将如实记录、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具体地了解自己祖国雄伟的前进步伐。
                     ——编者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多的一个大工程,经受了12年风风雨雨,如今屹立在东海之滨。如果你去宝钢,一进大门,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钢铁新城,乳黄色的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乘车匆匆绕厂一周,需要45分钟,这里听不到机器轰鸣声,见不到黑烟和天灯,马路宽阔,绿荫遍地,静悄悄的,犹如进入一个现代化城镇,旧的传统的钢铁厂的概念在你头脑中消失了。
围绕着宝钢建设,12年中间,国内外有热烈的争论,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国还是第一次出现宝钢这样的企业。兴办这样一个大企业,全国人民都承受了一定的负担。但是,宝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也就不会有宝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现代化意识增强,加上宝钢人的锐意图强,人们对宝钢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更高的层次,逐步认识到宝钢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是我国现代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国内外各种正面的反面的舆论,都是推动宝钢进步的动力。宝钢人没有辜负人民的期待,12年间,取得第一批可喜成果。
——1985年一期工程建成,建筑质量获国家金质奖,施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投产后一年即达到设计指标。整个工程没有留尾巴,这在我国钢铁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1989年宝钢产量是370万吨,超过设计水平20%,税利比1988年翻一番。产品质量达到世界钢铁工业实物先进水平。
——宝钢二期工程主要项目热轧厂已试车半年,冷轧厂大部分工程考核完成。连铸厂已开始投产,这三项工程具有80年代中后期水平。宝钢生产的冷轧薄板将满足我国轿车、家用电器生产的需要。
——宝钢投产以来冶炼了127个钢种,新开发的新钢种50多个。
——宝钢已为全国200个企业提供了900多项新技术和管理软件。宝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国内独一无二的。
——宝钢一期工程引进的设备占90%。二期工程热轧、冷轧、连铸三个主要项目的设备国内生产的占44%,高炉、烧结、焦化三项设备国内生产的高达90%。
——承制宝钢二期工程设备的国内企业有300多家,这些企业通过同国外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创制了新一代产品,不少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受到国外专家的赞扬。许多企业由此上了新的台阶。
——宝钢产品已向国外输出,在国外获得信誉。
宝钢的出现,使我国钢铁工业水平由60年代跃入80年代,可以同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到1992年,宝钢的钢产量将达到670万吨。在今后10年内,宝钢不但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为国家创造大量利税和外汇,而且还将自筹资金建设更宏伟的三期工程,使钢产量达到1000万吨。最近,凡到宝钢作过调查研究的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宝钢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必将能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世界钢铁业形势看宝钢
把宝钢放在世界钢铁工业的大环境中来考察,那么,它的出现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建设现代化的宝钢,正是立足于这种全局性的宏观认识。
提出建设宝钢,是在1978年。那时候,美国拥有现代化的强大钢铁工业,产量达1亿多吨。后起的日本,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兴建了宝钢式企业7个,产量猛增到1亿多吨。由于国内外需求量已经满足,他们的钢铁生产一度停滞,因而有人把钢铁工业称为“夕阳工业”。但这时候,在第三世界,钢铁工业恰如旭日东升。南朝鲜一马当先,新建了两个钢铁大企业,其中一个,产量即达1000万吨。巴西、印度也在创建大钢铁厂。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他们懂得,钢铁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支柱,光靠进口钢材,决非长久之计,从战略上看,要跻身于先进国家的行列,只有靠自己来发展钢铁业。平地起家,兴办大型现代化钢铁厂,正是从根本上扭转落后局面的一条捷径,也是日本走过的道路。在这样的时刻,拥有10多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却还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厂。尽管我国当时的年产量已达到3000多万吨,但质量与品种远远落后。显然,在我国兴建宝钢,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战略步骤。在建国30年后的1978年,这样做,应该说不是早了,而是晚了。试想,如果12年过去了,我国还没有一个宝钢,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将会继续扩大,即使产量能上升,但不能弥补由于技术与品种落后而带来的严重损失。
各国对宝钢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反映了国外人士出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心态。有人认为中国太落后,很难建成宝钢,好心的国外朋友曾鼓励宝钢建设,但能否成功,也忧心忡忡。这样,宝钢的成败,确实是对中国人民意志力的一种严重考验。宝钢人12年内取得的成就是对国外人士一个极为有力的回答,证实中国人民不但能兴建宝钢,而且管理得并不比国外的差。宝钢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岁月,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将以宝钢为新起点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国内的议论:我国钢铁业发展该走什么路子?
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鞍钢主要走挖潜改造的路子,为此而投入很大的精力和物力,使我国钢铁产量有一个较快的速度,成绩喜人。在50年代,鞍钢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它培育了整整一代钢铁战士。在宝钢工作的老一代人,很多在鞍钢度过了青春;宝钢新一代人很多也是鞍钢人的后代,具有坚韧不拔的鞍钢精神。但到70年代末,除了这条路子,中国能否再闯出一条新的路子,这就是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崭新的基础上建立新厂,以缩短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现在看来,这两条路子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国外也是如此,以日本说,老厂和新厂的产量各占一半,但技术领先的还是新厂。因而两条路子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是许多国家钢铁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建新厂引进大量设备,需要花很多钱。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优质钢材不足,在80年代,每年需要从国外购买大批钢材,其数量一年多于一年,平均一年支付的外汇基本上相当于兴建宝钢所需要的外汇。我国每年输出石油的收入几乎全部用在购买钢材上了,这种局面是我国所很难长期承受的。因而,我们不但需要一个宝钢,而且还应该有第二个宝钢。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起议论。这种争论并不是坏事,它促使宝钢人更加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宝钢一期工程达到高质量,二期工程国产化水平迅速提高,舆论压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议论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差异。1985年,许多人到宝钢学习管理,他们认为,宝钢的做法高不可攀,“中看不中用”。到1987年,许多企业开始重视科学管理,他们的认识变了,他们认为宝钢的全面经验虽不能学,但基层管理经验是可以学的。到1989年,随着不断采用新技术,科学管理意识更加强了,人们开始发现,光学宝钢的基层管理经验不够,如不全面学,基层管理也很难奏效,这样,宝钢整套的科学管理的体制引起许多企业强烈的兴趣。这种认识上的变化,使许多企业向宝钢靠拢,对宝钢的认识也逐步深化。
宝钢开创的这条新路子如何走?没有先例,宝钢不能不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走过一些弯路。例如:大规模引进带来的国际合作如何进行,就是一个大难题。宝钢在国际合作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了三个台阶。1978年,第一期工程由日方一家公司总承包,当时由于缺乏经验,加上急于求成,在引进工作中有局部失误和浪费。二期工程开始前,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就变得聪明起来了,改变了前期的做法,而采取“外商总负责、合作设计、合作制造、技术转让”的形式,这样,完全摆脱了一家公司的控制,自己搞制询价书,自己选择厂商。热轧、冷轧、连铸三套主要设备引进工作就比较顺利,国产化的水平也大大提高,失误很少。第三阶段引进二期的高炉、烧结、焦化等项目时,方式又有重大变化。这些项目的总体设计、工艺设计由国内负责,大部分设备立足国内,仅引进国内尚不能制造、国际上新开发的新技术,采用“点菜”的方式,按小成套或单机引进,而且货比三家,最后择优选定厂商。经过十二年改革开放的锻炼,宝钢的对外谈判工作确实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国际合作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无价之宝,学会这一套将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对今后我国的引进工作具有普遍意义。
走宝钢这条路子,决不意味着自力更生精神的削弱。宝钢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小平同志视察宝钢时的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把学习外国与自己创新相结合。一切引进,完全“照搬”是不可能的。外方提出的各种方案,应该尊重,但也要结合国情,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例如,二期连铸工程是由日方提供先进设备和技术,但是宝钢建设者对日方提出的施工方案,没有停留在照套照搬,而是学创结合。当连铸工程地基开挖时,为了确保毗邻的炼钢厂生产安全,日方推荐了支顶方案,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创造性地采用拉锚新技术,比日方推荐方案缩短工期六个半月,节约投资900多万元。还有引水工程建设,也是宝钢一个重大的创造。由于长江口水质含氯离子时多时少,不符合工程的水质要求。宝钢专家掌握了长江口氯离子含量变化的规律,采取“避咸潮取水”办法,仅花二年半就在长江口胜利建成引水工程。这一新技术对解决沿海城市水源提供了新经验。宝钢开拓的这条新路,涌现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将自力更生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条新路将越走越宽阔,信心也越走越强。
宝钢在不断增强辐射力
宝钢的历史重担并不仅仅是出优质钢材,而且更要带动我国钢铁业向现代化迈进,发挥钢铁工业基地的作用。国务院有关领导人曾指出:宝钢应消化、吸收国外经验,再把它输送到其他企业去;为国家提供第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更为冶金等工业培训一流人才。这正是建设宝钢更深层次的目的。宝钢如这样做,创造的价值就很难用经济数字来计算。
宝钢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到。在这方面,应该说,宝钢已经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宝钢消化后开发的新技术正在向29个省市推广,已经为200多个企业提供了900多项新技术,在鞍钢、武钢这样的重点企业也部分吸取了宝钢的新技术。
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许多企业有迫切的意义。当前传统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两种途径:一般企业都是在未改变传统体制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这种改革是局部的,原来的生产格局未动,因而有的有成效,有的则流于形式。另一条是宝钢式的改革,即从国外全面引进成套的管理项目,使整个生产过程程序化、系统化、自动化。显然,像宝钢这样一整套复杂的高度连续化、自动化的技术装备,如果沿用传统管理方式,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达到高质量、高效率是不能设想的。接受宝钢的新技术,同时也不能不接受宝钢的管理方式。现在,不少先进企业在移植宝钢的新技术时,也同时引入宝钢的管理软件,逐步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
宝钢的人才培训也有新的特点,对职工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有一整套培训程序。新人才需要有更强烈的现代化意识,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一个工人只懂工艺,而不懂计算机,那就无法工作。技术干部除自己的专业外,还应懂经济,懂经营,懂管理,甚至还要参加商务谈判。新人才的诞生需要有新的环境条件,宝钢正具备这样一个具有新的生产条件的环境。因而,宝钢的人才是新一代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也正在趋向成熟。
宝钢为发挥基地作用,开始了一系列工作。
宝钢成立技术经济协作公司负责推广由宝钢引进消化吸收并经过开发的新技术和管理软件。他们已举办多次学习班,听课的有几千人。对于来宝钢学习的人有求必应,技术资料开放,服务不计报酬,还上门服务,帮助一些企业解决各种难题。
宝钢受冶金部委托,成立了现代化管理中心,为全国冶金行业培训管理人才,输出成熟的管理经验,已办了几期训练班。
1988年8月成立了宝钢集团,有52家勘察、设计、金融、大学及机电企业参加。宝钢为集团成员单位试制急需的钢材新品种,顶替进口,同时开展人才和技术交流。宝钢还通过集团,把设计、施工、生产、科研配起套来,运用综合优势,承包工程,更好地发挥“基地”作用。他们还为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技术改造、老厂扩建提供成套服务或实行总承包。
宝钢的辐射力正在增强,辐射面正在扩大,发展趋势十分喜人。企业界对宝钢寄予厚望。
宝钢人和宝钢精神
没有宝钢人,也就没有宝钢十二年的成就。办成一切事,人是决定性因素。在宝钢,你可以听到许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动人的故事,这也许是加深我们对宝钢建设意义理解的最好的教材。
宝钢人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但一到宝钢,就扎根宝钢,同宝钢同命运共呼吸。他们热爱宝钢,以做一个宝钢人而自豪。
什么叫宝钢精神?那就是热爱宝钢、热爱祖国的主人翁精神;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从高从严,一丝不苟的苛求精神;顾全大局,互相协作的团结精神;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创一流精神。
宝钢精神是50年代鞍钢精神和60年代大庆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宝钢精神无处不在,设备安装的高标准,学习新技术的严要求,各项产品的高质量无不渗透这种精神。
宝钢建设十二年是惊心动魄的十二年。许多宝钢人远离家乡,身住工棚,冒着严寒酷暑,年复一年地奋力拚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81年国家经济面临调整,宝钢工程停缓建设。这时候,他们坚守岗位,队伍不散,人心不散。已经引进的36万吨设备安置得严严密密,保护得完好无缺。整个工地依然井井有条。
1985年9月,一期工程完成并投产。1986年,国外专家按合同撤离,那么,中国人能不能独立地管好宝钢?有人不是没有怀疑。但这一年,25项主要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一年达产”,没有先例,解放后建的几个大型钢铁厂,最快的十年才达到设计目标。
1987年8月,宝钢码头被外轮撞断,这件事震动全国上下,宝钢面临停产的危险。在全国支援下,仅花83天时间修复了码头。当年生产没有减产,铁、钢、坯产量还超过了设计能力。上海市在这一事故发生后给宝钢极大的支援,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亲自抓这件事,还亲自参加了宝钢召开的“抢修保产”庆功大会。
1988年初春,上海流行甲肝病,宝钢有2000人受到感染病倒。宝钢一面抢治病人,一面坚持生产,一人顶两人用,人人奋力向前,这一年,又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1989年北京发生动乱的日子里,上海一度交通阻塞。家住上海市区的数千名职工无法按时上班,在岗工人不顾疲劳连续奋战,有的一连加了八个班。许多工人骑自行车或长途步行来上班。这几天,钢铁产量仍创最新纪录。
宝钢人立志创世界一流产品,建世界一流企业,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38岁的炼钢工人、全国劳动模范王增亚12年来创造了许多“第一”,在日本实习期间,最先掌握运用计算机操作转炉的技术,成为宝钢在日本实习的第一个“独立操作转炉”的炉长;他在宝钢炼出了第一炉钢,在国内第一个炼出了芯棒钢和高炉炉壳钢,第一个创造了回收能源大于消耗能源的“负能炼钢”成绩。
宝钢科技工作者也在为宝钢能生产世界第一流产品而奉献毕生精力。宝钢副总工程师、焊接专家曾乐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曾乐在解决工程建设中大量的焊接难题的同时,与伙伴们含辛茹苦一起创造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精密焊接实验室,为解决电子计算机中的插件板和集成块的焊接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去年曾乐把这个实验室无偿地移交给宝钢总厂。冶金部副部长、宝钢工程总指挥黎明称赞曾乐身上有一种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曾乐在去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之一。
宝钢为全国提供的不仅是优质钢材,而且还有优质人才,这两者是同步的。
宝钢党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如一地对职工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宝钢、热爱本职工作教育,帮助每个职工树立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兢兢业业建设好宝钢。党委还把科学管理、经济措施、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三管齐下”,取得很好的成效。1.4万多名党员站在宝钢建设和生产的前哨阵地。
宝钢的历史是宝钢人写成的。他们已经写下了光辉的开篇,翻过这一页,将是更加光辉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更加理解宝钢人和宝钢精神,从那里发掘出尚未问世的内涵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
(附图片)
宝钢高炉生产区远眺 钟志仁 贝金国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新闻发言人卢之超通报会议议程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孙勇、王迎春、黄日尧)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卢之超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说,将于18日下午开幕的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会期12天,主要议程是,审议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列席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卢之超在新闻发布会开始时回顾了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召开后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他说,政协全国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一道,为稳定政治局势,促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很大成绩。
随后,卢之超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冯克煦、赵伟之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政协如何在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发挥作用?卢之超回答说,政协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政协内设有各种专门委员会,提出的很多意见、建议被党和政府采纳。前一段开展的“扫黄”、除“六害”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听取了政协的意见。卢之超说,从去年开始,政府在全国人代会召开前,都要把《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拿到政协常委会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这样能使政府提出的措施、制定的政策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针对一位外国记者提出的政协在中国的经济形势方面有没有发言权,是否支持国务院的经济政策时,冯克煦说,政协对国务院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是支持的;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角度来说,政协是协助政府把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定得更完善,贯彻执行得更好。他说,去年全国政协经过充分调查后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发展农业的意见与建议》和《关于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等,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重视。政协委员在各地视察后提出的2000多件提案中,不少是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有关问题提出的,这些提案很多已被采纳。
有记者问,政协如何鼓励中国知识界尽量积极谏言,并使这些谏言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接纳?赵伟之回答,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在去年春末夏初的政治风波中,知识分子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他们关心国家的安定团结,希望稳定,对中央的政策和措施是完全拥护的。卢之超说,我国各界知识分子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一些失误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们的意见是为了把我国的建设事业搞好,与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党和政府在制止动乱和平息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之后一再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努力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协是最广大地联系知识分子的场所。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要求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
集中精力参加人代会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李鹏总理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为开好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向各部委提出了要求。
李鹏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开好人代会是全国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对于全国一年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宪法,我们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工作的监督,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国务院各部门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去年我们要求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列席人代会各代表团的会议,与代表们一起讨论,听取意见,介绍情况,解答问题,这种作法代表们比较满意,今年我们还要这样做。
李鹏要求国务院全体会议的所有成员在人代会期间不要请假,不要到外地出差,除了事先定好的国际活动、经批准可以参加外,一般不要出国,要集中精力参加好人代会。同时,要求国务院的各直属局也要做好准备,接受代表的监督,解答代表的询问,向代表介绍情况。
他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这次人代会开好,开成一个总结经验、振奋人心的会议,开成一个鼓励大家继续前进的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
 ——就人大工作访彭冲副委员长
新华社记者 何平 张宿堂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实现形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冲。在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个岗位上,他已经工作了整整12年。
广泛的民主基础
在人民大会堂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彭冲向记者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首先在于我们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具有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根据宪法规定,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七届全国人大近3000名代表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既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也有干部、知识分子。此外,还有归侨、妇女代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代表。彭冲认为,这种选举权的普遍性,既保证了工人阶级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地位,又体现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国各界、各阶层、各民族的大团结,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制定国家法律,决定重大问题时,既能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又能兼顾到各界、各阶层、各民族的特殊利益。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具有最广泛、最坚实的民主基础。
彭冲向我们介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进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是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从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二是确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中都实行差额选举,改变了过去候选人和应选人人数相等以及经过预选可以实行等额选举的规定;三是对选举程序和方式等问题作了一些改进,要求在提名、酝酿、确定代表候选人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定的民主程序,以保证尊重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选举权,改变了过去由领导机关协商提名候选人的作法,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候选人。此外,在介绍候选人、候选人与选民或代表见面、回答选民或代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就是制定宪法和法律。从这几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看,制定法律的过程,就是发扬、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也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的过程。
彭冲向记者介绍:为了做到积极而又慎重地制定法律,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些审议、制定法律的程序。一般说来,审议、制定法律的程序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首先听取说明,经初步审议后交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修改;同时,把法律草案发给各地方、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对法律草案先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各种会议听取各地、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意见,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委员的审议意见和各地、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由委员长会议提交常委会进一步审议。在审议法律草案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展开充分讨论,听取意见。在对一些重要条款争论较大、有较多委员持不同意见时,暂不交付表决,不勉强通过,而是进一步调查研究,补充修改,直到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后,再提请常委会审议表决。因此,有些重要的法律,常委会往往多次反复审议。
彭冲接着说,为了更广泛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法律的制定,我们对一些重要法律草案还在报纸上全文公布,公开讨论,征求意见,以便更好地集中全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使制定的法律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更加严密和周到。像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集会游行示威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草案,就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这种在立法中的民主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向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立法,使我国这10年来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彭冲告诉记者:从1979年至今,除宪法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共审议通过了88部法律,20个补充修改法律的决定,45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一共153件,清理法律、法令134件。立法工作的重大进展,使我国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经不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可依了。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他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特别注意了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他引用几个数字证明他的看法:在已经制定的88部法律中,有关经济方面的40部,有关对外开放的19部。
“当然”,彭冲说,“我们的立法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需要,许多重要的、急需的法律尚待制定。因此,今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任务还很繁重、艰巨。委员长会议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彭冲还指出,为了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大会工作做到法律化、制度化,近几年又制定了一些这方面的法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委员长会议议事规则等。
对“一府两院”依法监督
对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听取并审议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工作监督的基本形式。这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等有关方面的工作报告,包括国民经济、财政预决算、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物价、社会治安、清理整顿公司、加强廉政建设、扫“六害”等方面的情况报告。
彭冲说,“在审议这些报告时,代表和委员们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同时积极地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他举例,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些代表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准备撤销铁道部、交通部,设立运输部的设想提出了不同意见。国务院经过研究,采纳了代表们的建议。还有,在去年8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在审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清理整顿公司情况的汇报时,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和意见。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马上召开了常务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四项措施,成立了全国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清理整顿公司的工作。
彭冲补充说,人大如果对法院、检察院处理的特别重大的案件有意见,可以要求法院、检察院做出汇报,也可以依法组织调查。如确属错案,可以责成法院、检察院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纠正或处理。比如,1985年辽宁省台安县群众给我们来信,反映三位律师由于为被告辩护,被鞍山市人民检察院以“包庇罪”非法逮捕。经过人大常委会和有关方面调查,证实这的确是一起冤案。在我们的干预下,这起冤案最后终于得以平反。
彭冲指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施监督的工作中,始终注意了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最大多数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为标准。对于法律规定由政府、法院、检察院行使的职权,不进行干预;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的事情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
人民代表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是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重要形式。国家机关认真办理这些议案和建议,既是尊重代表行使职权,也是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的重要渠道。据彭冲介绍,党和政府等有关方面对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十分重视。这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颁布的法律,许多就是根据代表提议制定的。
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和常委会委员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为丰富了。彭冲接着说,近几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实行了委员证、代表证制度,从而使得代表和委员们随时随地能够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还经常组织各种视察组、视察团,就一些重大问题、一些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彭冲说,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这几年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宪法的要求、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正如有些代表和委员们指出的,监督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今后需要认真总结几年来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对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监督的程序和方式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使监督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已经分别制定了实施监督的规定或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正在研究起草人大监督法。
彭冲最后表示相信,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将出现新的局面。
                      (本报有删节)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尚昆主席致电祝贺戈尔巴乔夫当选总统
新华社北京三月十七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今天打电报给戈尔巴乔夫,祝贺他当选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电报全文如下:莫斯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米·谢·戈尔巴乔夫同志:
在您当选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之际,向您表示祝贺。
中苏两国是相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希望我们双方按照去年五月中苏高级会晤时达成的协议和中苏联合公报的精神,使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一九九○年三月十七日于北京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两分之差击败老对手南朝鲜队
中国女篮夺回亚洲桂冠
本报新加坡3月17日电 中国女篮姑娘今晚在这里举行的第13届亚洲女篮锦标赛决赛中,经过一场扣人心弦的激战,以78∶76击败老对手南朝鲜队,夺回上届失去的亚洲桂冠。
中国队和南朝鲜队今晚夺冠之战,是两队交锋史上的第19场较量,此前双方各胜9次。上半时结束,中国队以47∶39超出对手8分。
下半时中国队开局打得不好,被南朝鲜队用3个3分远投将比分追了回来。此后双方展开紧张的拉锯战。最后,中国队终于以两分之差击败南朝鲜队。
南朝鲜队和日本队分获本次比赛第二、三名。这两个队将和中国队一起代表亚洲参加今年7月举行的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台北队名列第四,痛失出线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