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科技之光

  大别山区成功之路
本报记者 谢联辉
大别山区的变化,给人一个重要的启示——没有实现从自然经济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柱的商品经济转变,山里人就难以脱贫致富,山区经济就不可能振兴。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别山区人民的温饱,还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这是陶渊明笔下闲适自醉的生活。古往今来,大别山区有多少人向往这种田家乐,有多少人寻觅“桃花源”幻境,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些大别山区的老红军还解甲归田,想做“桃源”梦。
岂不知离陶翁时代1500多年的今天,人口已增加了25倍,当初可以荷锄“种豆南山下”,现今只能种在家门口;过去“方宅十余亩”,如今在大别山区每人平均不足0.9亩。中国人口密度大,而大别山区却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为我国山区之最。虽然新时代赋予了田园经济许多活力,但是,随着人口的递增,落后的自然经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家农户,老两口在50年代初结婚成家。原以为多生个小孩多添双碗筷,多瓢汤。30多年养了5个娃。过去生个娃还买个碗,到后来连买碗的闲钱都没有。1984年有人到过这个家,全家7口用4个破碗,一床30年前的被子盖不下7个人。
为了挣脱贫困,大别山人做过一次次努力。这里学大寨特别认真,许多县砍掉山林开荒,把田一直种到山顶上,甚至一度“割尾巴”,连养只鸡、养只鸭都不准,把全部劳力都捆死在“粮”上,到后来还是喂不饱肚子。“粮道”走不通走“山道”,可山里的竹木运到城里卖不出好价,砍柴烧炭合算点,一个冬春就砍掉一架山。可是,一个村、一个乡有几架山的木头好砍,又能解决几多困难?
指责干部不努力?有点冤。青黄不接时,这些县的各级干部忙着发救济粮;秋冬之交,又得给贫困户送衣御寒。穷山沟里近亲结婚多,地方病严重,痴呆傻病人就占全区人口的5%左右,其基本生活还得惦记。
埋怨干部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公平。“张书记”看准市场蚕丝价好,发动大家开荒种桑养蚕。刚刚有点盼头,蚕茧落了价。苎麻行情见好,“李书记”又组织人砍桑种麻。哪晓得好景不长,市场苎麻又滞销。结果,桑园毁了,麻田荒了,人心凉了。穷地方经不起变化的市场折腾。
大别山区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窒息,被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已经失去了挣脱恶性循环怪圈的内驱力,贫穷紧紧偎抱着这块烈士血染的土地。将军们重返战争年代曾经举行过“黄麻起义”、诞生过一支支红军队伍的故乡,重逢解甲归田的战友,看望烈士亲属,流泪了。
一批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用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打开了大别山区的宝库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
1986年初,国家科委负责同志宋健和鄂豫皖三省有关同志深入大别山区,探求山区脱贫致富之路。国家科委担当起18个贫困县的扶持工作。4年来,北京、武汉、郑州、合肥等城市数以万计的各学科、多层次科技人员先后参加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艰苦工作。
戴眼镜子的书生教拿锄把子的农民种地!大别山人好像被戏弄。
年年都种这种稻,为什么偏要听他们的,改种“杂种”!
结果,示范地杂交稻产量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75公斤。中国农民向来眼见为实,信了。
可这复杂的玩艺,“大老粗”能行吗?心里不踏实。城里这些人是“喝墨水”的、拿工资的,搞砸锅了不打紧,拍拍屁股走了,山里人怎办?
敢立包增产的字据!技术上的事全由“眼镜子”包,山里人信服了,一心跟着干。
河南信阳地区的大别山人,1988年拿出43万亩地让承包种杂交水稻,在天干旱80多天的情况下,亩产达到541.5公斤。1989年又签订了面积达105万亩的承包合同,平均单产557.6公斤,比过去增收45%,总增产稻谷1.873亿公斤。
种田包教,养猪也包教。过去山里养猪不是瘟就是死,费劲不少养头猪,只够过年。这3年,河南固始县14个村的一些贫困户,同畜牧师唐俊启和8名兽医技术人员签订了“六包一赔”合同,按照新法养猪3408头,成活率100%,家家户户增收近千元。
山里人从“眼镜”里看到了知识的价值、科学的作用,干什么事都爱听“知识”说的话,都愿照“科学”定的规矩做。
同样一块地,按专家的办法种,有粮有钱。湖北红安县实行“麦—烟—稻”配套种植,不仅稻地有炕田泡土、灭虫防病作用,对粮食增产有利,而且烟叶产量高,质量好。1988年檀树岗乡观音阁村农民秦祖民,在4亩6分田中实行配套种植,共收大麦850公斤、烟叶658公斤、晚稻1840公斤,每亩纯收入825元。现在采用这种模式种植的面积,全县达1万多亩,占烟叶总面积的41%。1989年这个县粮食总产量超历史最高的1984年,产的烟叶将加工卷烟14万大箱,利税要超过6000万元。
同样一架山,按专家的方法管理,叶茂果丰。湖北英山县改变过去建桑园“一年播种,二年嫁接,三年移栽,四年养树,五年采叶”的传统做法,开展蚕桑立体工程,采取品种搭配、宽窄排列、高低间作、轮采轮伐,利用桑树生长的“时间差”、桑园的“空间差”,充分捕获光能,提高桑叶产量,达到“当年栽桑,当年产值过千元,二年亩值超二千元”。
同样一池水,按专家方法搞养殖,鱼肥鸭壮。河南商城县鲇鱼山水库推广网箱养鱼技术,网箱养鲤1亩,产量超5万公斤,网箱养鲢15亩,产值逾70万元,农民获利20多万元。这个县的酆集乡改变传统养鸭方式,进行科学的系列开发,仅12个养鸭专业村,年养成鸭就达31万只,系列产值超700万元。
山里人信了科学,看到了曙光。以前把娃子从学校里往地里赶,如今把娃子从地里往学校送
现在,大别山区山变,水变,地变。村里村外不仅小伙子、大姑娘围着专家转,想学一“招”,连自称行家的种田老把式也放下架子跟在后面轰轰。
原以为大别山呆人多,傻人多,想不到这几年跟在“科学”后面转,真出了能人。湖北大悟县涂冲村养鸡能手李玉芳,几年来先后科学养鸡3万多只,为乡里人提供良种小鸡10万余只。这个县的新城镇毛集村熊波,趴在地里观察6500多个小时,琢磨出一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自己富了,还著书立说,积极搞推广,使全村和其它各乡镇花生增产三四成。
4年来的大别山区,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一个样。1989年底对国家重点扶持的18个贫困县作了一个统计:湖北5个县,1985年有22万贫困户,100万人,到1989年,有90.74%贫困户解决温饱;安徽6个县,1985年有37万贫困户,165.8万人,到1989年有83.8%贫困户解决温饱;河南7个县,1983年有46万贫困户,217.1万人,到1989年有95.5%解决温饱。18个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原来的100多元增加到358元,除少数几个县均超过了温饱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报效桑梓 兴学育才
——香港李嘉诚先生资助关心汕头大学纪实
陈衍俊
1980年5月,广东省成立了汕头大学筹备委员会。斯时,素怀“报效桑梓,兴学育才”之志的香港李嘉诚先生,毅然解囊捐赠巨资力促汕头大学之建立。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大学在1981年8月成立。
这是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盛事。
于今,一座初具规模、初具办学能力,有一流校舍建筑、一流科研设备的,含文、理、工、医、法、商、美术设计的汕头大学,已雄踞在汕头市西北面的桑浦山南麓。
青少年时期的李嘉诚历经战乱、饥馑、贫病、失学等人生的艰辛,他坚信,“无声的中国总有一天会变成有声的中国,总有一天会做出震惊世界的伟业来!”他心中深埋着理想:“要为中华民族,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自1979年始,在香港的李嘉诚先生恋国思乡之情弥深。他深情地说:“国家实行开放政策,使一切旅居海外的游子深感报国有门!振兴教育乃为国为民之根本,舍此不足以兴邦。”“捐资办汕头大学,是顺应潮流,合乎民心的,是我作为一个国民应尽的天职!”
李嘉诚先生为办好汕头大学,不遗余力。他不仅捐巨资帮助汕大的建设与发展;为提高汕头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他在香港成立了汕头大学学术基金会;还在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内,专门设立一个有14个人的工作班子专为汕大工作。
他本人尽管忙于重大商务,但仍不时为汕大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国际上先进的资料、图书、经验,阅读汕头大学校报;接待国际上有关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倾听他们对办好汕头大学的意见、建议,邀请他们到汕大做学术报告或经验介绍。
9年间,他多次放弃国际间的商务会议或商务洽谈,亲临汕大关心汕大的建设与发展。
他常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他。”他这样说,也认真地这样做。
1980年12月,李嘉诚先生亲莅桑浦山南麓选定建校校址。
1983年,他参加汕大奠基典礼庆祝大会。1984年香港地区经济面临暂时困难,他坚定地表示:“以破釜沉舟精神,千方百计,务使汕头大学建设以底于成。”他还勉慰教职员工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汕头大学,为祖国四化建设培育英才!”
1985年4月,李嘉诚先生第三次莅校,明确地提出“汕头大学要办成在全国乃至在东南亚的一流大学”,学生要为潮汕人民服务,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1986年10月邓小平在北京会晤他之后不久,李嘉诚先生一方面给校学生会主席写信,希望同学们“爱校如家,建设汕大”;一方面勉励汕大的教职工们“勇挑重担,乐育英才”;对校方,则情重语切地要求,“把汕大办成一所在国际上有影响有地位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1987年2月,汕头大学成立校董会,李嘉诚先生第五次莅校。他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亲力亲为。校董会旨在协助国家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汕大深化改革开放。他在香港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设立专项经费,为汕头大学培养一批硕士博士教师,以加强汕大教师队伍的力量。
1988年1月,李嘉诚先生第六次莅校,要求汕大的工作“要适应当今这个太空时代”,“要唯贤是用,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并参加由他投资逾亿港元建造的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平顶仪式”。他强调:这个教学医院“要培养出一流医生,要造福潮汕人民”。
7月,他第七次作汕大行,除参与汕大发展规划讨论外,还决定设立“敬业金”,以鼓励教职员工“乐育英才”;设立李嘉诚奖学金,鼓励莘莘学子为国富民强而发奋学习,健康成长。
去年4月他第八次莅校,研究工作,要求汕大师生员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办好汕大的目标上来。
在这之后不久,北京发生了那场风波。就在8月24日,李嘉诚先生致函汕头大学新任校长云:“……不管个人及客观环境如何变化,支持汕大之信念仍始终不渝。”“……务使汕大能够成为一所在国内以至在国际上高水平之学府,以造福祖国桑梓。”
11月李嘉诚先生第九次莅临汕大,看到学校安定团结,看到学校日益发展,看到学校欣欣向荣,他满怀豪情地说:“现在的汕大,天时、地利、人和均好!中国知识分子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我们要齐心协力,为汕大创异彩!”
在这之前,李嘉诚先生对汕头大学的捐资总数已达3.7亿多港元。为了汕大进一步的发展与建设,这次他又毅然决定,再增加2亿港元的捐赠。
李嘉诚先生的慷慨资助和热情关怀,使汕大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基础。
汕头人深情地说:“莫负赤子殷勤意,齐心协力攀新峰!”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投身科技兴农光荣
本报评论员
九十年代初,从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区传来一条消息:昔日穷得叮当响的18个贫困县的农户,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百分之八九十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听到这一消息,无不为之高兴。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的农民,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把科学技术知识带给他们的科技人员。为改变大别山区的落后面貌,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大别山的史册。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落后的农业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从落后的自然经济向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就必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植入农业生产中。在这方面,广大科技人员肩负着光荣的使命。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总的来说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即使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科技兴农不仅是贫穷落后地区的事,而且也是发展整个农业应当树立的战略思想。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以科技扶贫为荣,以科技扶贫为乐,到经济落后、贫穷的地方去,同那里的群众结合起来,谱写科技兴农的新篇章。
在全国,有18个类似大别山区那样的重点贫困地区;在每个省、每个地区乃至每个县,也都会有自己的重点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各级党和政府及有关科技部门应当着眼全局,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科技人员到这些贫困地区去,力求科技扶贫一步一步见实效。
到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各级领导对下去的科技人员要多关心、多爱护,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那些无私奉献、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应当大力表彰。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瓜菜伴鱼长 鱼虾菜中游
——鱼菜共生系统在上海研制成功
水中游鱼虾,水面生瓜菜,上下两层。蔬菜从鱼虾泄物中获得营养,而不必施用化肥;鱼池中的水同时得以净化,促进鱼的生长发育。这个鱼(虾)菜共生系统,是由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共同研究成功的。
这个鱼菜共生系统适用大中城市及工矿密集区,面积相当于土栽培的1/8,而产量一茬每亩可达万斤。这次试种的番茄、黄瓜、芹菜、生菜、韭菜、蕹菜等7种蔬菜均生长良好。
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影报道
(附图片)
1、渔业机械研究所的工程师张建华在蔬菜和鱼虾试验箱内测量水温。
2、园艺所研究员王化在测量番茄植株的高度。
3、工程师沈明明(右)和研究实习员袁智雄(左)测量河鲫鱼生长情况。
4、池中饲养成功的肉质鲜嫩的河鲫鱼。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愿以文化献乡亲
——记雷大昌创建农民文化宫
杨峰 金锁
山西省临猗县牛杜镇西关农民雷大昌于1986年5月创建“农民文化宫”,坚持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和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引导农民正当致富,教育青少年走正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雷大昌今年47岁,自幼喜书爱藏,见邮便集,能写善画,漆裱兼工,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农村实行责任制后,他在自家分得的20亩责任田上打井整地,科学种田,粮棉连获丰收。他又买了两台4轮拖拉机在农闲时跑运输,并外出油漆裱糊。致富后,他针对有些青年农民精神空虚、斗殴赌博的现实,决定在村中心创建一座“农民文化宫”,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他的想法立即得到村党支部的支持。于是,他把自己历年来积攒的3万元积蓄全部投资到这上面。
这座农民文化宫坐北向南,一排6间共120平方米,宽敞、明亮,内设3室。图书阅览室订有32种报刊杂志,收藏着主人积累30多年来节衣缩食购置的中外文史名著、农业科技、思想修养、法律知识、美术绘画、文化教育等图书1.3万余册;娱乐游艺室备有各种棋具、球类。去年他又购置了收录机、彩电、录相机及发电设备,即使停电,仍能照常活动。文化服务室办理工艺美术,代购图书,开展法律、科技、信息等咨询服务。创办3年来,他坚持农忙晚上开放,农闲全天开放,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和赞扬。来这里借阅图书的有1200人次,参加游艺的8500多人次,喷字48家,绘画宣传板面32块,代购图书150册,代写诉状19份,书写婚联、春联320幅,满足了当地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要求,吸引了大批青年。
由于大部分项目提供无偿服务,收入难以为继,他每年还得从家里拿出一部分钱来贴补。去年,有些单位和个人提出以每年3000至5000元租金要承租他的房子开商店,都被他断然拒绝。
有人问他图的啥,他说,给子孙留的钱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但用知识、科学武装人们头脑,就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故国情深
——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副研究员贾凤兰
张梅珍 崔长生
1986年秋天,美国得克萨斯州分子医学研究院。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会议厅中,几百双湛蓝色的眼睛一齐射向她——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女性贾凤兰。只见她健步走向主席台,谦恭地接过研究院院长特意授予她的荣誉证书。证书上印有一枚金色的五星徽章,上面写着:“贾凤兰医学博士为分子医学研究院卓越免疫学研究员。”这是这家研究院第一次为大陆中国人颁发的荣誉证书。
贾凤兰的指导老师翰教授走过来,意味深长地说:“研究院已正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总领事馆发函,表示愿意让你留在这里工作。贾,留下来吧。这里需要你,你也需要这里的科学。”
翰教授的话真情实意,贾凤兰的心潮水澎湃。
1986年,美国得克萨斯分子医学研究院写给中国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封信函中写着:“我们认为你院的贾凤兰博士非常勤奋,工作非常努力,她是一位很能出成果的科研工作者。我们非常喜欢并愿意她在美国从事研究。”
贾凤兰十分珍惜在美国的科研生活,但是她觉得:“那里再好,也不是归宿。”
祖国,那里有生她、养她的土地。贾凤兰是个工人的女儿,是共产党把他们一家从苦海之中解救出来。她上了大学,攻读了研究生,又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她想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报答母亲的恩情!
那里有她执著追求的事业。她永远也忘不了她接诊的第一位癌症病人,病人临终前用哀怜渴求的目光望着束手无策的她……从此,贾凤兰暗暗下了决心,向癌症挑战。
那里有为她付出多年心血的导师。贾凤兰的导师黄桢祥教授是蜚声中外的生物学专家。他40年代初在美国搞的研究,被国际医学界视为病毒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想起黄教授,贾凤兰不禁潸然泪下,黄教授寄给她一封信:“我得了白血病,伏在病榻上给你写信。如果失去了生命,我并不惋惜,但唯一遗憾的是我的研究项目面临中断……我盼望着你尽早回来……”接到这封信,贾凤兰再也坐不住了,决定提前回国。
1986年秋,她谢绝了美国教授的挽留,毅然回国。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她接替了黄导师的3项尖端科研课题。
为了证实非致病性病毒对某些肿瘤的治疗作用,生命垂危之中的黄导师毅然开始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把“新城鸡瘟病毒”注入自己的体内,以观察血癌细胞生长、发展、变化的情况。贾凤兰的心碎了,她深知,导师为攻克癌症殚精竭虑,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导师含笑告别了他的医学事业,他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使贾凤兰深受感动。
为了将科研课题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贾凤兰于1988年底调入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总医院党委大力支持她的科研工作,以最快的速度为她改建了实验室,配备了技术助手,调拨了科研经费。为了解决她的住房困难,医院还优惠分给她一套三居室的住房。
对知识分子的关怀,莫过于对他们事业上的支持。贾凤兰决心把知识和智慧献给祖国,用加倍的努力来报答党的关怀。她忘我地工作着。美国人对她的预言言中了。她研究的课题,一项获1988年国家卫生部孙氏鼓励医学科研基金个人三等奖,一项获1989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她研究的“肿瘤免疫抑制因子”又通过了国内有关专家的鉴定,申报了科技成果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