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干部
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理论水平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全军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作出部署,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即将在全军掀起。
总政治部近日发出的通知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国际国内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加强全军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对于加强军队政治建设,保证我军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做到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对于推动部队的建设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政通知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当前要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确定1990年全军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军以上领导干部、师团领导干部以及营以下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的学习内容分别作出规定,既要有系统性,又要突出重点。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重点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关于事物联系发展的观点;关于对立统一的观点;关于实践的观点;关于历史的观点;关于群众的观点等,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知提出,团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主要采取短期轮训和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办法进行。同时提倡和坚持个人自学。鼓励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挤出时间读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养成自觉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总政的通知强调,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要刻苦读书,勤于思考,努力做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偏向。要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当前,要紧密联系国民经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实际,联系“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激烈斗争的实际,联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实际,联系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分析矛盾,把握规律,认真改造世界观,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坚定无产阶级立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读书与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相结合,以研究带动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使理论学习的收获转化为部队建设的实际成果。


第1版(要闻)
专栏:

  切实关心群众生活
本报评论员
九十年代第一个春节过去了。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节日市场供应充足,文化生活丰富多采,基本上达到了“欢乐、祥和、文明”,群众是满意的。春节过后,我们在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努力,持之以恒,切实关心群众生活。
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这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鲜明体现。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精辟地阐明了关心群众生活同完成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他的这篇著作至今仍然是我党群众工作的重要指针。今天,党中央号召我们恢复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生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关心群众生活的好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一些积蓄已久,影响人民生活的尖锐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是,我国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并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当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难处。特别是近两年,由于经济过热,消费基金增长过猛,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问题,国民经济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这使群众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行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必将克服暂时的困难,使我国的经济步入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但是,这要有一个过程。“过紧日子”是近几年我们要始终坚持的一个方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格外注意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对那些有突出困难的群众的生活状况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越是在群众困难的时刻,越要注意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头。
现在,国家经济比较困难,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用于改善人民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各级干部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搞清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说清楚。在这里,最重要的是领导要了解真实的情况,不论是通过什么渠道反映上来的问题,都要十分重视,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要出了大事才知道。
过紧日子,领导干部要带头,要和广大群众同甘共苦,多为群众雪中送炭,少为自己锦上添花。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并廉洁奉公,做出实绩,哪里的群众就心平气顺,社会安定,领导也受到人民的拥戴。近几年来,各地都出现过一些抓“菜篮子”、抓市内交通、抓住房、抓市政建设成绩突出的干部,为当地群众所称道。他们的思想、作风值得学习。
群众生活,群众情绪,关系着国家稳定的大局。在治理整顿时期,安排好群众生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是困难,越是要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头,越是要爱护群众在国家困难的关头表现出的顾全大局的可贵精神。应当相信,只要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在关心群众生活问题上真正尽心尽力,和人民同甘共苦,他们就会理解和体谅国家的困难,与党同心同德、共度难关。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一颗与人民群众共同跳动的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了解民情 广交朋友 多做实事
贵州五千机关干部奔赴基层
省委常委和副省长都有各自的联系点
本报贵阳2月6日电 记者胡跃平报道:贵州省首批下到基层帮助工作的5000名县以上党政机关干部,今起将陆续奔赴全省各地。
在今天召开的干部下基层动员大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广大干部在新的一年里,到基层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学校去,到街道去,了解民情,广交朋友,多做实事,和群众同甘共苦。省委书记刘正威强调,抽调机关干部下基层,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转变机关作风的需要,是锻炼和培养干部、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也是推进工作、完成任务和稳定大局的需要。他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关心、爱护和支持下基层工作的干部。
贵州省抽调干部下基层始于1986年的挂职扶贫和对口扶贫。4年来,各级党政机关选派了15000多名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形势教育,帮助贫困山区开发经济,对贫困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为继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贵州省决定在今年内组织4批、共2万多名县以上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帮助工作。今年下基层的主要做法是,组织调研小组,着重在本系统、本部门开展调研工作;选派工作小组,着重到一些条件差、问题多的基层单位蹲点,帮助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继续组织干部参加扶贫,除在原定的县开展扶贫外,开辟一些新的扶贫工作点和扶贫项目;选调100名政治素质好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基层联系点的工作制度。目前,所有省委常委和副省长都已经确定了各自的联系点。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实用通信卫星进入准同步轨道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许志敏)记者从国防科工委指挥中心获悉:我国2月4日发射的第五颗实用通信卫星已经进入准同步轨道。
这颗卫星发射成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按计划进行跟踪测量控制。今天上午9时34分,实施远地点发动机点火成功,卫星顺利进入准同步轨道。目前正在进行定点前的姿态调整和控制。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英国夏普勋爵时重申
中国重视发展中英关系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周树春)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夏普勋爵一行时说,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英关系的发展。
夏普勋爵一行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邀请来华访问,这是他第十次访华。李鹏总理对夏普勋爵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不管国际上发生什么事情,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会忘记为发展中英友好关系作出贡献的老朋友。
夏普勋爵在谈到英中关系时说,英中两国的贸易从未停止过,而且会继续进行;“如果我们现在放松对中国的贸易的话,对谁都没好处。中国继续在贸易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并且同香港的贸易也在继续向前发展,这令我们十分高兴。”
李鹏介绍说,去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是好的,贸易额有较大增长。他表示相信,中英贸易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他表示希望中英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展双方在能源、交通、电信等领域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
谈到香港问题时,李鹏说,中国提出“一国两制”的政策,态度是真诚的。使香港继续保持远东金融、贸易和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符合中国四化建设的长远利益。他说,希望香港保持繁荣和稳定,然而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内地的支持。李鹏重申,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英关系的发展,“我们将严格按照中英联合声明的精神,解决两国间存在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团)董事长荣毅仁和贸促会会长郑鸿业等参加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今日“库尔班”
万江勇 茹军风
50年代,在紧靠新疆喀什噶尔的和田,老大爷库尔班要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80年代,在喀什噶尔,又出现了一个库尔班式的老大爷,他叫买买提·乌斯曼。
买买提出生在屠宰之家。旧社会,他和父亲靠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八口人。有一年冬天,买买提赤着双脚,穿着破衣烂衫,揣着小刀去地主家宰羊,因为连饿带冻,晕倒在地。狠心的地主派管家把他扔进雪坑。要不是父亲来找他,他就没命了。
新疆解放,买买提高兴极了。从此,他活得浑身是劲,越干越快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光,古城喀什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买买提重新操起了卖肉的行当,成了个体户。
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没过几年,他盖起了小洋楼,买来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家人和和美美。买买提老汉一直在想,怎样报答共产党、答谢邓小平他老人家?
有一次,他在《新疆支部生活》杂志封面上看到一幅照片,一个维吾尔族老农民向邓小平敬献哈密瓜。他激动了,也想献给邓小平一件礼物。
一天夜里,买买提对老伴说:“从明天开始,你什么也别干了,好好绣几顶花帽。要把花纹绣得漂亮些,精美些,到时候想办法送给邓小平,表表咱们的心意。”第二天一大早,他吩咐女儿下班早点回来做家务,让老伴专心绣花帽。
夜深了,花白头发的老伴一针一线绣花帽。两眼发酸,揉揉眼睛再绣,她要绣出维吾尔族人民感谢共产党的赤诚之心。
春节前,买买提怀着激动的心情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
“敬爱的领袖邓小平:
我——买买提·乌斯曼和我的全家,从古城喀什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您健康长寿。
在共产党的关怀下,我们过着愉快安宁的日子。
在汉族兄弟的传统节日——春节快要来到的时候,为了向您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敬献两顶我们维吾尔族人的传统用品小花帽,所献物品礼轻而情意深,请收下。
祝您健康长寿,祝您春节快乐!”
礼品从古城飞向北京,飞向中南海。不久,邮局送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买买提激动万分,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
去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买买提每天都从电视上焦虑地注视着北京发生的一切。在那段日子里,他变得沉默寡言。看着狂呼乱喊的场面,他流下激愤的泪。烈士崔国政被活活打死,他流下了悲痛的泪。望着神采奕奕的邓小平,他流下了喜悦的泪。
当年的库尔班,实现了他那迷人的梦: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今天的买买提说:“我知道邓小平同志实在太忙,不忍去打搅,可是我作好了准备,一定要去北京。”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东备耕春耕热火朝天
水利投资逾5亿 劳动积累工超2亿个
本报广州2月6日电 记者梁兆明报道:南粤春来早。备耕春耕生产正在广东从南到北热火朝天地展开。
全省农村呈现80年代以来少见的感人气势:
——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亲自上阵,调动千军万马。尚处于寒冷天气的粤北韶关市,为了赶在春耕大忙之前把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坳背水库修筑好,市委书记冯灼锋、市长高祀仁带领3000多名机关干部开赴工地,参加挖泥、挑土、筑坝劳动。
——水利建设规模大、进度快。去冬以来,全省各地投入水利建设的资金已逾5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是乡镇和群众自筹的;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积累工日超过2亿个,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长1倍和69%以上,已完成土方量近2亿立方米。
——改造中低产田成效显著。地处粤西山区的肇庆市,270万亩水田中,年亩产5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占3成。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夺得粮食大丰收后,投入1400多万元,掀起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目前为止,仅是群众投入义务工完成的土石方就达600多万立方米,全是按高标准要求改造的中低产田已达30万亩。
“立春”刚过,全省各地正根据省委、省政府近日提出的要求,重点抓好几件事:一是落实组织好种子、种苗,抓好春种作物的整地和下种工作,保证粮、糖、油作物种植任务的完成;二是抓住雨后时机造林,进一步绿化南粤大地;三是加紧完成农田水利和改造低产田的各项配套工程,保证在今年早造生产中发挥效益;四是切实加强冬种春收作物的后期管理。


第1版(要闻)
专栏:

  党的好干部韩云娜
赵先芝 褚少研
编者按辽宁省辽阳县委副书记韩云娜活着的时候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死得也并不轰轰烈烈,但她为什么生前能受到人们那么广泛的爱戴,死后又受到群众那么深切的怀念?其原因就是她时刻记住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热爱群众,为人民做好事。她不愧是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评价是公正的。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自然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本报刊载这篇通讯,就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向韩云娜同志学习,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兢兢业业,奋斗终身。                   
坎坷之路
1988年夏,韩云娜就任辽宁省辽阳县委副书记就碰上了难题。那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政工干部受冷落,辽阳县有80%的政工干部想改行。
韩云娜深深同情并理解这些同志的心情。
韩云娜做过多年宣传工作。1962年,她大专毕业,被分配到辽阳县乡村当教师。1982年,她从县第一高中走进县委大院,任县委机关理论学习室副主任,1983年2月,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同年12月任宣传部长,县委常委,1988年8月,任县委副书记,分管意识形态工作。她了解政治工作的难处,更懂得我们离不开政治工作。她对宣传部干事老于说:“宣传工作很重要,不能因为眼前挫折就放弃它!”
对要求改行的每个人,她都三番五次地与他们谈话。韩云娜首先苦口婆心地留住了县委机关的宣传骨干,继而挽留了县机关一批要求改行的政工干部,稳定了全县的政工队伍。
人留住了,但实际困难还没有解决。全县乡镇宣传委员平均年龄48岁,工资级别较低。韩云娜到处奔走,终于在1989年改善了全县乡镇宣传委员的待遇。
为了帮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们解决困难,她跑到砖厂买来砖,帮老于盖上了房子;到乡下去看望被车撞伤的老何;小金的孩子在端午节期间住了院,她3次去看望,还送去了粽子、鸡蛋、饺子、水果、饮料,孩子高兴得直喊:“韩姨真好!”
宣传部的同志赶写材料打夜班,韩云娜从家里送来热气腾腾的饭菜,笑着说:“我慰问你们来了!”一年发大水,在各乡镇抗洪抢险第一线的10多名宣传部干部,每人分别收到了韩云娜捎来的一包海米。乡镇宣传委员来县里工作,她自己去安排食宿,晚上又从家里带来烟、茶招待大家,说说笑笑之间,就把工作做了。大家服气地说:“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就是累死了也舒心!”“工作干不出样子,拿不出手,心里愧得慌。”
搞政工的舒了心,政治工作在辽阳县有了起色;全县涌现出9个省级文明村,占全市的60%左右;县城被辽阳市命名为“文明县城”;县委宣传部连续4年被市里评为优秀宣传部;韩云娜在省里介绍了全县文明建设经验,并作为辽宁省的唯一代表出席了全国精神文明村镇建设汇报会。
雨夜之烛
大雨滂沱,山路蜿蜒。吉普车颠簸而行。韩云娜坐在车上,要去甜水满族乡参加“采珍珠”赛会。行前,随行的同志说:“下大雨就别去了!”她说:“已经答应人家,不能食言!”
这里的山路,她不知走过多少回。1985年5月,她任县委宣传部长,从县广播局借台吉普车,讲定用两天两夜。她同另外两名干部,天没亮就上路。头一天跑了3个乡镇,到晚上10点多钟才吃上饭;第二天从早晨5点跑到晚上11点多。两天里,他们共行程近500公里,调查了9个乡(镇)、7个村和10多家农户。这次“快速调查”,找到了本县精神文明建设失衡的根源,并据此制定出分类指导本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有车跑远处,无车走近道。她每年有2/3的时间下乡工作,全县21个乡(镇)的300多个村几乎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车队的司机跟韩云娜下乡,起早贪黑,挨累受饿,开始有些受不了。一次,她到山区了解学生辍学情况,听过乡领导汇报不算,还要深入村、户调查,最后非要等到把上山放牛的辍学生找回来唠上几句才走。中午饭推迟到下午3点来钟。司机饿得不行,但看到老韩手捂胃部、头上直冒虚汗,还能说什么呢!
去年春夏动乱期间,韩云娜病重,她仍和县委领导分头到工厂、农村、学校宣传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县委关于“不信谣、不传谣、不上街声援、坚持工作和生产”的决议,稳定了全县的局势。
吉普车的灯熄了,韩云娜办公室的灯亮了。办公桌上,一摞待批的文件和一堆未阅的报刊在等着她。对这位多次被省、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女领导干部”等称号的她来说,工作、学习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她住院手术之前,又考取了市委党校本科班。几年来,她写出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讲稿、论文等,为县委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超负荷的运转,不规律的生活,使韩云娜的身体一天天垮下来。去年8月,她的胃部发胀,进食困难。医生让她住院治疗,她急了:“那不行,还有一大堆工作等着我。”她白天下乡,晚上到医院输液,这样坚持了10余天。
她没有想到,一个可怕的字眼已在医院的化验单上出现:癌。她从人们的言行中觉察到自己病得不妙。县委紧急开会决定:韩云娜必须入院手术。
住院前的一周,韩云娜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研究山区片计划生育包点问题;去小北河镇蒲河村检查共青团工作;到县工商联等部门交待工作;把自己的办公室收拾干净,把笔记本整理好……
8月11日,细雨蒙蒙。晚7时许,韩云娜坐在首山乡兴隆台村委会会议室里,望着墙上挂的一排排奖状、锦旗,不由百感交集。这个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后进贫困村。为改变这里“村脏、人乱、集体穷”的面貌,她先后来村里近200次,帮助办企业、搞规划、建学校、幼儿园。她亲眼看到这个村由穷变富,从脏到洁,成为省文明村。今天,她与其说是来开会,不如说是告别。村党支部书记沈广顺和党员、团员、村干部及群众共120多人坐在她的面前,就着因停电点的蜡烛,聆听她讲话。村民们哪里知道,韩云娜此时正像这雨夜的蜡烛,快要燃尽了。
倾斜之爱
1985年夏,肆虐的洪水冲开太子河大堤,直扑唐马寨镇,冲倒房屋,吞噬庄稼,情景万分凄惨。
已是夜里10点钟,正在沙岗村抗洪救灾的县里干部老洪和另一干部刚要躺下休息,忽听门外车响。老洪说:“准是韩云娜来了!”他没有猜错。这些天来,韩云娜和县里领导时而乘小船,时而踏泥泞步行,到受灾户家中访问,为灾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去年春的一天傍晚,韩云娜听说庙沟村一家农户食物中毒。此时已过下班时间,她饭也没吃,驱车行程80多公里,赶到出事现场,到医院看望了中毒者,作了妥善安排,回到县里时已是午夜零点了。
韩云娜身体不好,不去看病,却经常敦促患病的同志去医院;她经济上本不宽裕,却掏钱为首山乡兴隆台村一位做人流手术的妇女送去50个鸡蛋;星期天,她还帮助兜里没钱的上访妇女安排住宿。一天早晨,她骑车上班,被迎面开来的汽车撞倒,腿、手、头多处受伤,司机吓得脸色惨白。她忍痛坐起来,连连安慰司机:“我没事。”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赶来,要送她上医院。可她坐在自行车的货架上,按时赶到会场。
在机关干部的印象里,韩云娜是一位知心的大姐;在普通群众的心目中,她是值得信赖的好干部。唐马寨镇沙岗村党支部书记朱殿福到县里找韩云娜反映征购粮中的问题。这件事本不归韩云娜管,但韩云娜没有推诿。她把主管副县长和县粮食局长请到镇里,专题解决朱殿福反映的问题。
韩云娜每天早出晚归,对家庭关心甚少,孩子的学习,她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大部分家务活,也由婆婆和丈夫负担。她为没有很好地尽到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而时常内疚。为此,每逢节假日没安排工作,她便在家拆拆洗洗、扫扫擦擦,一忙就是一天。她为婆婆、丈夫和孩子忙里偷闲打毛衣,而自己的毛衣到入冬还没缝上袖,只好穿“半成品”。前年,她买了粉红色毛线为女儿织手套,至今只织了一半……
时过午夜,韩云娜还在和丈夫刘永昌交谈,刘永昌是县师范学校的教师。韩云娜对丈夫说:“前两天,化验结果出来了,但医生不给我看。如果是癌症,那我还得加紧工作。”
清廉之风
韩云娜捂着胃,推开家门,一个趔趄差点倒下。婆母扶住她,心疼地唠叨:“你呀,白天生龙活虎像个健康人,晚上回家就成病人了。”她强颜一笑,说:“妈,我不要紧!”说着就换下满身灰尘的衣裤。
婆母发现儿媳的裤带快要折了,抽出来一看,不由得心中一酸:“这条皮带还是云娜结婚那年买的,至今已是22年了,皮带早已失去光泽,一头已打绺。“早该买条新的了!”婆母说着就要扔掉裤带。儿媳连忙说:“补补还能用,扔了太可惜!”婆母摇摇头,戴上老花镜,在灯下一针一线缝补皮带。
其实,韩云娜何尝不爱美!可她童年受苦,青年受挫,结婚后和丈夫的工资只能维持清贫的生活,哪还有闲钱去打扮啊!
韩云娜是县委副书记,每天登她家门的不少,其中也有不空手的,但都被韩云娜谢绝了。她对人说:“这是我的规矩。”
有一年夏天,韩云娜到甜水乡检查工作,乡宣传委员老佟发现她脸庞清瘦,吃饭很少,就花20元钱买来100个鸡蛋。韩云娜急忙掏钱给老佟,老佟说啥也不收。以后,她托人捎去两次钱,老佟都不收。半个多月后,韩云娜来乡里开会,特意找到老佟,硬把20元钱塞给他,并批评了他。直到老佟把钱收下,她才转怒为喜。
韩云娜每年有大半时间下乡,可从来不许人家特别招待。她常说:“我是下来工作的,不是下来改善伙食的。”团县委新年送给她的挂历,她退了回去;唐马寨镇开运动会发给她的纪念品,她不要;某报社送给她的200元发行费,她分给了部下。一次,她的女儿小康英到办公室去找妈妈,看见桌上有稿纸就拿起来摆弄。一位干部见她喜欢,顺手给了她两本。小康英拿回家中,不料被妈妈严厉教训了一通,直到哭着认错为止。
还有一次,韩云娜拿3角钱对办公室秘书说:“麻烦你帮我买3张邮票。”秘书说:“你有信就拿来,我一块发吧!”她说:“这是我的私信,不能和公信一起发!”
去年7月,韩云娜带人去企业了解厂长的思想状况。制鞋厂厂长向她介绍了一种新产品。陪同的县二轻局局长对韩云娜说:“你要是穿出去替他们宣传一下,做做广告,那就好多了。”韩云娜说:“必须给钱!”厂长急忙说:“做广告宣传,我们从来不收钱!”韩云娜不容分辩留下了钱,带走了一双鞋。
8月18日早,韩云娜身着一套新做的蓝白相间的裙服,脚穿“广告鞋”,来到县委书记康文第办公室告别。老康已知韩云娜患的是胃癌,要求她立即住院动手术。他握着韩云娜的手说:“你去做手术,好好休息一下,县里不能没有你这位副书记啊!”韩云娜笑着说:“我的工作已安排好了,你和蔡书记多受累了,等我病好后,咱们再一起干!”
春蚕之死
韩云娜躺在病床上,鼻子、手腕等处插了4根管子。病床前,站满了前来探望的人。她挨个向前来探问的干部群众打听,问工厂的效益,问农村的灾情,问机关的工作,问家常。
9月的最后几天,她处于半昏迷状态,嘴里还不停叨念:“这个事……我来作。”“山区建设还要抓紧……”
韩云娜心中念念不忘的只有工作。
10月1日凌晨,为共和国的繁荣而拚搏40年的韩云娜,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10月3日,辽阳县刘二堡殡仪馆前。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500多名干部群众代表,抬着数十个花圈,在这里向韩云娜同志遗体告别。两位小学生精心扎成的黑花戴在韩云娜的遗像上,两边挂的挽联上写道:
鞠躬尽瘁为人民亦悲亦壮
高风亮节称楷模无愧无私
今年初,中共辽宁省委已作出向韩云娜学习的决定。


第1版(要闻)
专栏:联合征文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陈炳弟
最近,常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广东电台广告部向全省军属致以亲切问候!”每每听到这个十分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口号,感触颇深。
多少年来,人们把参军入伍看作是十分光荣的事。战争年代,有多少父送子,妻送郎,夫妻双双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和平时期,又有多少兄弟姊妹并肩参军的感人情景。作为军人,穿上军装,满脸生辉;作为军属,门上那“光荣之家”的标志更令人敬慕。十几年前,我参军那阵子,大队敲锣打鼓,全乡人都出来欢送,大家高呼“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口号。乡亲们又是戴红花,又是握手,男女老少都投来赞许、羡慕、自豪的目光,那场面实在激动人心。
然而,近几年,人们对参军入伍的态度远不如从前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口号似乎变得有点陌生了,不少地方出现了“征兵难”的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的国防意识淡漠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因此,我认为,重新树立“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时尚很有必要。一是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不少地方已办起了“国防园”、“国防馆”等教育场所,还可采用幻灯、广播、墙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防知识,增强全民的责任感。二是要完善各种政策措施。目前,军人在转业、复员、工作安置以及家庭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应逐步加以解决。对于军属的困难,一些地方成立了“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军属服务小组”等组织,为她们排忧解难,深受欢迎。我希望“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口号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响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上雀峪村历来水源奇缺,群众吃水困难,经济发展缓慢。这几年,市、区、乡领导多次现场办公,拨专款打深机井,终于在今年春节前打出了清水。
图为新打成的机井冒出清水,村民们欢呼雀跃。
焦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