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家统计局等公布去年八项重要经济指标表明
我国社会需求得到有效控制
企业出路在于摆脱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的困境
本报北京2月5日讯 记者张国荣报道: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今天联合发布的1989年全国八项重要经济指标显示,去年我国社会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工资增势减弱。但工业经济效益滑坡,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控制投资成效显著。全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0亿元,比上年减少253亿元,下降9.2%。若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工作量下降幅度接近年计划控制要求。在总投资下降情况下,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等部门的投资都有所增加。
消费基金膨胀势头减弱。全年职工工资总额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幅比上年回落9.1个百分点,且增长势头逐月减弱,但地区间增长不平衡。广东省在1988年增长34.1%基础上,去年又增长22.5%,增幅居全国之首。
银行贷款前紧后松。去年全国银行贷款余额12403亿元,比年初增加1852亿元,增加额突破全年1600亿元的计划。一到三季度信贷管理比较紧,9月末贷款比年初只增601亿元。进入第四季度,贷款松动,最后两个月贷款增加额高达991亿元,占全年增加额的53.5%。
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1989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6%,增长率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海南等六省、市为负增长。
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升。由于原材料涨价、生产减速等原因,去年全民所有制预算内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上升22.4%。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未统计外,绝大部分上升幅度都在20%以上。
销售利税率下降。1989年,全民所有制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利税率由上年的19.3%下降到17.27%,比上年稍有增加的只有山西、湖南、海南、陕西。
资金利税率普遍减少。全民所有制预算内工业企业去年资金利税率由上年的21.99%下降到19.4%。其中下降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有天津、吉林、上海等六个地区。
能源消耗略有减少。1989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4.82吨标准煤,能耗降低率为1.43%。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降低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除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外,关键要解决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工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的步伐,使企业彻底摆脱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的困境。(统计表见第二版)
(附图表)
国家统计局 国家计委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1989年分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资料
注:本表为初步统计数(不包括台湾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全国总计数字中还包括了不分地区的投资数字,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与国家计委下达各地区的计划投资规模不完全一致,按计划口径考核的数字另行公布;银行贷款余额及其增加额全国总计数字中,还包括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的数字;职工工资总额含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及其它各种合营单位的职工工资,包括各种奖金和津贴;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统计范围为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销售利税率、工业资金利税率、工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统计范围为全民所有制预算内工业企业,这三项指标的分地区资料为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资料;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栏内的“-”号表示成本超支;工业能源消耗降低率统计为县及县以上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第1版(要闻)
专栏:

  调整产业结构 保障有效供应
国家产业政策获积极效应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吴士深)我国国家产业政策在实施中已经产生积极效应,目前全国产业结构矛盾恶化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为进一步治理整顿,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据国家计委产业政策司介绍,自去年3月《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颁布以来,各地方、各部门积极贯彻执行。到目前为止,已有67个地方和部门提出了实施办法,规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支持、限制的重点,使《决定》具体化,可操作性更强了。实施办法的制定,对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把相关政策协调一致,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各地方、各部门着力调整生产结构,保障有效供给。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的投入,积极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供应工作,并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从而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工业方面,主要是根据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要求,合理分配资金和物资,有保有压。据统计,1989年我国工农业增长比例由上年的5.33∶1回落到2.42∶1;能源生产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比例由上年的0.46∶1上升到1.65∶1。同时,各种投资类机电产品生产得到有效控制,一些高档消费品的生产随市场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逐步调整,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方、各部门通过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目前各地大上楼堂馆所之风已基本被刹住,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普通低效机床和锻压设备、铝门窗、易拉罐、低质白酒、普通人造革等加工产品以及耗能高的土法冶炼产品,也得到相应的控制。银行、物资等部门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建设项目在资金、物资供应上积极支持。据统计,1989年全国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已由上年的24%左右上升到28%左右,运输、邮电、农业的投资比重均比上年上升。
在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也有了部分调整。许多地区和部门着重对那些盲目建设和同国家重点企业争原料、污染环境严重、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据北京、上海、辽宁等七省市统计,去年共对9000多个企业分别实行了关停并转。
国家计委产业政策司分析指出,虽然我国产业政策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但经济生活中的种种结构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基础产业不适应加工产业的状况仍未缓解,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控制的部分产品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他们认为,在当前治理整顿期间,在总量初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必须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十分慎重地对待压和保的问题,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西哈努克亲王
祝贺柬埔寨人民近期取得的胜利
西哈努克表示将回柬解放区视察
本报北京2月5日讯 记者温宪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
会见开始时,李鹏告诉西哈努克亲王说:“今年过了一个很好的春节。中国人民很高兴。”他表示对在春节之后会见并宴请亲王感到非常高兴。
西哈努克说,现在,柬埔寨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自己的解放区。因此,我想最近在非正式访问泰国和新加坡之后,回到柬埔寨解放区视察工作,并在那里居住一段时间。
李鹏对最近一段时期柬埔寨人民所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他说,亲王回到解放区,对战斗中的柬埔寨军民是个很大的鼓舞,在国际上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中国永远是亲王的可靠朋友,你可以经常来往。
李鹏总理的夫人朱琳、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述卿、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等参加了会见和宴请。
会见和宴请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西哈努克亲王在2月3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宣布,从即日起将柬埔寨国名由“民主柬埔寨”改为“柬埔寨”。国旗改为几个世纪以来柬埔寨民族传统的旗帜。柬埔寨老国歌也恢复使用。
声明说,西哈努克作为柬埔寨国家合法元首,他的正式职衔是“柬埔寨主席”,“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改名为“柬埔寨民族政府”。声明说,柬埔寨的政体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体相同。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美前议员访华团时说
搞好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利益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朱云龙)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美国客人时强调,中国重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两国的关系。
李鹏总理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由美国前民主党众议员理查德·艾科德和前共和党众议员罗伯特·威尔逊率领的美国前议员访华团。李鹏说,中美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同处亚太地区。中美关系搞好了,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他接着说,所有有远见的政治家都会看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为两国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
在友好的交谈中,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来自大洋彼岸的30多位新老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李鹏向客人们介绍说,中国1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他说,中国的政局是稳定的,经济也是稳定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他说,北京和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准备亚运会。这是中国今年的一件大事。他表示相信,这次亚洲体育盛会将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特别是亚洲青年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美国客人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外交学会会长韩念龙参加了今天下午的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抵港
表示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新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今天下午从北京飞香港赴任。到机场送行的有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副主任李后以及英国驻华大使唐纳德、葡萄牙驻华大使博斯等。
新华社香港2月5日电 新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今天下午乘飞机从北京抵达香港。周南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说,良好的中英合作关系,是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重要保证,他愿为继续发展中英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贯彻执行中英联合声明,作出努力。
他说,香港各界人士和全体香港同胞的辛勤努力,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最坚实基础。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了信心,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周南表示,十分高兴能有机会到香港工作,并愿为香港的稳定繁荣、为内地与香港的相互合作,为香港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要闻简报

  去年铁路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铁路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劈山开路,铺轨修桥,全年共投产复线335.1公里,电气化铁路229公里,300公里新线已全部按计划投入临管运营,安排的19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这给我国钢铁大动脉增添了新的能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藏高原气象研究成绩显著 一批科研成果达到世界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据中国气象报报道,我国高原气象科研工作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气象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经过对青藏高原气象变化的长期观测,获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
1979年5月至8月,国家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了首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有2000多名气象科学工作者参加了这一宏大实验活动。这次实验及以后的研究,取得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宝贵气象资料,在青藏高原地面辐射平衡和高原的加热作用,高原对行星尺度环流季节变化的作用,高原夏季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以及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等方面,获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


第1版(要闻)
专栏:

  紧日子先从机关过起
  ——访仪征市“三大院”
新华社记者 费强 本报记者 孙健
江苏省仪征市,市委、市政府和人大、政协分三个大院办公,这里的人习惯地把它们称为“三大院”。
记者最近到仪征市采访,实地一看,“三大院”果然不寻常:
市委的大门还是解放初期修起的两个青砖墩子,窄得只能走一辆吉普车,如果不是门口挂的牌子,人们真会把这里当成是一所普通的中学。进了大门,院内是几排带走廊的平房,办公室是水泥地,用的是木头椅子。大院内最阔气的要算是常委会议室兼会客室了,四周一圈沙发,水泥地上铺着的塑料地板革已经磨旧。
人大、政协大院内也是一色的旧平房。市人大常委领导的办公室两间房合用一部电话。
市政府一幢灰色的四层楼,除政府办公室、市长办公室外,还挤进了十多个部、委、局。就连市长、副市长们也是两个人一间办公室。办公室的“首长密集程度”,在江苏省各市之中首屈一指。
仪征市不是没有能力把自己的“三大院”搞得好一些。这几年,仪征市工农业生产发展比较快,地方财政收入三年翻了一番。不少同志向市委、市政府建议,“三大院”该变变样了!市领导们心里装的却是另一本账:
前几年财政底子薄,现在财政增收了,要划出一块资金做市属工业企业小额贷款基金,放“水”,才能养“鱼”;全市农村中小学还有2万多平方米危房,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农田水利建设也要增拨一笔专项基金;市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基础设施的“欠账”也要适当补一补……
这样一算,手里的钱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
市委常委会专门做了决议:压缩经费支出,先从机关行政经费压起;机关过紧日子,首先从“三大院”紧起。
于是,市委大院门楼翻建的设计图纸被推到一边;市政府花1000多元钱把办公楼楼口大厅隔成了办公室,一下解决了5个单位办公用房紧张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原来打算添一辆新车,现在新车不买了,还调出一辆小车给市绿化委员会,节省了10多万元的开支。去年初,市里留了400万元机动财力作市属工业企业的小额贷款基金,到了10月份,许多机关单位想用这笔钱安排一些必需的开支,市长不客气地说:“对不起,你们谁也不要打这笔钱的主意。”
 仪征“三大院”面貌依旧,老百姓却得了实惠。市财政局的同志介绍,去年是仪征历史上地方财政拿钱办农业、办教育最多的一年。一个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正在全市乡村展开,全市城乡中、小学校危房也将全部“消灭”,环城路、新长途汽车站、中医院、男女浴室等公共生活设施一项一项地建成,交付使用。许多隔两三年再来仪征的人,现在一看都说,仪征像个样了。


第1版(要闻)
专栏:联合征文

  办公室续谈
申志强
读了人民日报去年12月21日《上海副市长的办公室》的报道,深为上海副市长们那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感动。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发扬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重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我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入于地市县领导和局长、主任、厂长、乡镇长们的办公室。其中不少领导的办公条件之优越,是上海副市长们远不能相比的。某市一个处级单位,十二个人四间办公室,两位领导就占了一半。一个年创利税几万元的国营小企业,厂长办公室内用塑料制品把屋顶、地面、四壁装饰一新。办公条件问题虽小,却多少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领导为工作方便,改善一下办公条件无可厚非。我不赞成那种要求领导和群众完全一样的绝对平均主义。问题是有一些领导干部不去努力改变群众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却默许下属为他们盖小办公楼、铺地毯、贴壁纸、购洋车……离群众越来越远。这样的领导当然是少数,但只要有一个,就会在他周围的一部分群众中损坏党的形象。
群众接触领导,很注意他们吸什么烟、坐什么车、住房、办公室条件如何之类的“小事”。领导干部当然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勤政,但也不可忽视这些廉政“小事”,否则就会因小失大,损害党的形象。愿领导干部们向上海的副市长们学习,也向江苏省仪征市的“三大院”学习。


第1版(要闻)
专栏:要闻简报

  我国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
目前,全国的环境状况大体维持在80年代初期的水平,局部地区有所改善。持续多年的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已被初步遏制。在这十年中,我国还对一万多个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了关、停、并、转、迁的治理措施;建成了1200多个烟尘控制区;建成6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许多城市实行了交通噪声控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400多个自然保护区。           


第1版(要闻)
专栏:要闻简报

  民航在29城市电脑联程订票
一个规模庞大的计算机联程订票网络正在北京、上海等29个城市的民航售票处悄悄铺开。到今年夏季,这个网络开通后,这些城市的旅客在当地就可以订购由其他城市起飞的民航飞机机票了。      
   (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二月四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五颗实用通信卫星。 张桐胜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规模大 投入多 效益好
冬修水利取得十年来最好成绩
恢复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五千二百万亩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鹿永建、通讯员营幼峰)去冬以来,我国亿万农民不避严寒大力兴修农田水利。水利部的专家称,这场遍布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热潮,规模宏大、多方投入、讲究实效,取得近十年来未有的好成绩,为夺取今年农业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利部的统计表明,截至今年元月15日,全国冬修水利共投入劳动积累工32亿个,完成土石方42亿立方米,恢复、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5200万亩,除涝面积1600万亩,改造盐碱、渍害低产田1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00平方公里。此外,还解决了600万人及35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去年入秋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下达后,各地党政领导部门积极动员部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陕西、新疆、福建、广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市、自治区还建立了由政府负责人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国务院领导、水利部及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领导还纷纷来到水利建设工地,参加劳动,进一步唤起群众多年未见的热情。
在全国上下为农业升温的呼声中,出现多方投资办水利的景象。目前,全国省、地、县、乡四级财政已集资20多亿元,国家按水利年度已预拨农田水利补助费5.8亿元。群众集资办水利的积极性高涨,自筹资金超过20亿元。农业大省四川去冬以来多层次多渠道集资,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共7亿元,相当于前十年总和的一半。
各地都把去冬今春水利建设重点放在现有水利工程的维修、恢复、配套、改造和提高上,力求今年见效。在具体施工中,以小型工程居多,并尽可能利用农业机械施工,机械化程度比往年都高。各地还因地制宜选择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东北、华北和广西等地,多以抗旱保水为中心,挖掘水源,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洪涝、台风较多的海南、浙江、福建等省以修复水毁工程为重点;黄土高原地区则普遍开展梯田、沟坝地、滩田建设。
去冬今春,我国出现了各行各业支援水利建设的好势头,计划、财政、物资、银行、石化、商业、供销、宣传等部门向水利建设倾斜,人民解放军先后有8万人次投入水利冬修。
马年已到,春季生产即将开始。水利部要求各地再接再厉,在去冬挖沟挖渠搞了大量土石方工程的基础上,抓好桥、涵、闸、站等水利建筑物的配套工作,尽快形成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今年的农业生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外运总公司去年业务兴旺 交接进出口货物七千多万吨
本报北京2月5日讯 记者秦京午报道:从今天召开的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经理会议上获悉,该公司去年办理进出口货物交接7500多万吨,为我国实现出口创汇432.8亿美元作出了贡献。
据统计,外运公司进出口货物交接7500多万吨中,海运货物6481万吨,铁路运输1000万吨,空运进出口完成41000吨,供应港澳物资188万吨,汽车运量达942万吨,海运、大陆桥和多式联运共完成集装箱运输23万个,仓库储存量13.4亿吨天。
该公司去年实现利税总额4.4亿元,超额9.1%完成国家下达的利润指标。
外运公司是经贸部所属专门从事外贸运输的大型企业集团,已有40年经营历史,是中国各专业外贸公司总代理和进出口运输的主渠道。
外运公司目前已拥有自营船近百艘、150余万载重吨,船舶代理业务去年达3700多艘次,比上年增长50%。


第1版(要闻)
专栏:要闻简报

  淮河流域崛起新商品粮基地
治淮40年来,豫皖苏三省一齐动手团结治水,在上游山丘区,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库5200多座。中游利用湖泊洼地,建成蓄洪泄洪工程10多处。在下游开辟了入江水道、新沂河、新沭河和苏北灌区总渠。此外还建成4万多座排灌站和许多大、中、小型灌区,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全淮河流域现在亩产已达350公斤左右,每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0亿公斤,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真正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