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抱孙遐思
王昌定
小孙子出生四个月了,他妈妈产假已满,必须上班,工作单位相当远,带孩子困难,想在附近找个托儿户,偏又一时找不到,再说,大冬天里,初生的婴儿也经不起折腾。好在我和老伴都离了休,两人一商量,决定把这一任务暂时承担下来。老伴有心脏病,带孩子却比我内行,便以她为主,我当她的副手,一切听她的指挥。年过花甲,老夫妻离开工作岗位,居然又当起保姆来,天下的事情,往往难以逆料。
当了“保姆”,才知道这项劳动并不简单,说是不辛苦,一天到晚总也闲不住,想看看书,写封信,甚或写篇小文章,就都需要钻空子了。名曰离休,离则离矣,休却未必;然而这不休,似又无关治国平天下的大计,充其量不过儿女情、家务事而已。可是话又说回来,抱小孙子也并非毫无报偿,当你情绪烦躁的时候,看一看孩子的笑脸,心中便会涌出一丝丝的甜意,一切的不快都会在这笑脸前消逝,幸福尽在不言中。近几年常听到一首歌曲,叫《读你……》,那是指在情人脸上读到的东西,对我已无任何实际意义,但我却从小孙子的脸上读到了许多从未体验过的东西,它令我振奋,令我忘记衰老,更令我思考未来。须知,这些小生命,正是祖国的希望所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他们的世纪。正因此,我们这些当爷爷奶奶的,当爸爸妈妈的,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笑脸,还要想到孩子们的前途。对此,我有欢愉,也有“忧患”。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很多独生子女成了“小皇帝”,试想:如果一大批“小皇帝”一旦长大成人,横行霸道,为所欲为,那将是一个什么世界!我希望我的小孙子能够真正接好社会主义的班,脚踏实地为社会主义做点有益的事情。我不盼他成龙成凤,也不盼他成为精英,因为龙凤是不存在的,精英毕竟只是少数,更何况精英也有真假之分。不见夫去年五六月间曾喧闹一时的所谓“精英”吗?他们究竟“精”在哪里?“英”在哪里?说穿来,不就是要推翻共产党,颠覆社会主义祖国吗?这样的“精英”最好还是没有,当然,有一点也没什么了不起,人民终究会把他们识别出来的。
现在人们喜欢谈论忧患意识,前面因抱孙子引起的一番话,也可称之为小小的忧患意识,但比起那些“精英”们的“忧患意识”,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代表作《河殇》,那“忧患”该是何等“深广”!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下5000年,几乎找不到可以引为自豪的东西,历史是一片空白,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都等于白搭,中国近百年的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翻天覆地斗争,都不值一提!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据说,“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全盘否定我们自己的一切,然后再来个全盘西化。可叹的是,这条美妙的道路尚未开通,描绘这幅蓝图的苏晓康之流,却已“西化”到背叛祖国,逃亡国外,卑躬屈膝地去仰承外国主子的鼻息了。《河殇》的“忧患意识”只能宣告破产!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刘宾雁,写过不少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报告文学,在他的眼中,社会主义一团糟,到处都是阴暗面,到处都有人向他这个“刘青天”顶礼膜拜。数年以前,我曾有幸在长江边上一座历史名城里,听过他一次自吹自擂“刘青天”的长篇讲话,那真叫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似乎整个中国之大,就靠他刘宾雁一支笔、一张嘴来拯救了。当时会场之中,捧场的竟也大有人在。记得就在那以前不久,他发表了一篇题名《第二种忠诚》的报告文学,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对祖国“忠诚”的典型,偏偏这位典型不肯给他做脸,他的文章发表的墨迹还没有干,那“忠诚”的典型就叛逃到外国去了。刘宾雁在他那得意忘形的讲话中,自然不会提起这件尴尬事,更不会因此脸红;这一点,在他讲话的当时,笨拙如我者尚难理解,时至今日,我才彻底明白:他所塑造的“典型”的行径,不正是他在字里行间隐隐约约指给人们的一个方向吗?就连他这位“忠诚”的发明者,不知是根据第几种“忠诚”,也从美国悄悄溜到台湾,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地在国民党那里“当小学生”去了!
忧患意识,本是一句关心未来、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好话,古人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这种志士仁人的胸怀。然而它在某些人心中,却完全变成另一种含义,把它照直翻译出来,就是唯恐天下不乱。为此,他们可以把缺点无限夸大,更可以指黑为白、指鹿为马、弄假成真,其目的无非是把水搅浑,然后混水摸鱼,乱中夺权。当年林彪、“四人帮”是这样干的,今天那些“精英”们,那些搞官倒、私倒的“硕鼠”,那些以各种方式盗窃国家财物的腐化堕落分子,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干的。他们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面孔,干的却是挖社会主义墙脚的勾当。至于那些新老帝国主义者,就更不用提了,他们一面到别的国家去烧杀抢掠,一面却又扮成救世主,声嘶力竭地在那里叫嚷:“中国没有民主呀,没有自由呀”;难道他们妄想在我国搞复辟之心,不是路人皆知的吗?
我只顾自己寻思,没有注意,怀抱中的小孙子已经熟睡了,嘴角依然浮出甜蜜的微笑。


第8版(副刊)
专栏:

  北竹岛散记
毕克官
不知多少次了,每当遥望金线顶,都会涌出跑去看看的强烈愿望。传说,古时一匹神马从山顶急驰而过,所过之处留下一条金线。这个神话故事,多年萦回在我的脑海;还有山麓下那座夜夜闪烁的灯塔,也召唤着我的一颗童心。现在,这童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金线顶是威海市北竹岛村的一座小山,它东临大海,像一只伸开的手臂,从南边拥抱着威海港湾。我伫立在金线顶瀛洲宾馆的窗前,极目东海,烟波浩渺,苍苍茫茫。刘公岛屏风似的立在港口。一幅多么壮丽迷人的图画!
瀛洲宾馆是威海的一家高级酒店,设计不同一般。金色琉璃组成条条金线,错落地覆盖在高大的现代化建筑上,别致美观。这不是神话中金线的再现么?从经理到服务员,人人一口家乡味的普通话,土里带“洋”。这里的服务质量是第一流的。服务员姑娘,个个落落大方,微笑总是挂在漂亮的脸庞上,是一支素质不错的服务队伍。这里的餐厅,给人较深的印象是饭菜做得精致,富有海味特色。当我们知道,从经理、厨师到服务员都是农民时,不免有点惊讶了。
威海旧时的农村我是熟悉的,因为我出生在那里。但我还是怀着强烈的愿望,想看看今天的北竹岛。我们走出完全现代化的酒店,走下山去寻访“农村”。一路上,但见厂房林立,机声隆隆,汽车奔驰,商店邻毗。经人指引,我们来到村民居住区。见到的是排排新屋,条条胡同非常干净。我所熟悉的海草茅屋只是偶尔可见。眼前的一家,门户半开着,我们闯了进去。当女主人知道我是威海人,同姓,又是北京来客后,便非常热情地接待起来。这是一个独门独院,北房三间,厢房是厨房、浴室和储藏室,厨房浴室都是瓷砖墙面。房间几净窗明,沙发茶几,布置得就像新房一样。给人印象更深的是女主人待人的大方和彬彬有礼,像个有文化的人。她30多岁,是村里服装厂的工人,年收入2000元以上。丈夫在村里果园工作,不用说收入也会可观的。女主人端过自制的甜点心“抓果”招待我们,而且非要塞几块让我们带走不可。抓果触发了我对儿时的回忆。原来刚刚过了七月七,乞巧节家家做抓果是威海的古老风俗。我有几十年没吃它了。一边品尝,一边思索:家乡的农村变化大,农民的变化也大;但家乡人那股豪爽热情劲儿没有变。还有那一块块抓果,依然保留了古老的风情。
离开齐整的排房,眼前是一个更新的居住区。这里座座小楼,兴建工程还在进行。它们的内部装修,想是比排房更讲究一些了。见一家楼下还建了汽车房,路旁停了一辆黑色卧车,想是也在等待新居吧?
人们告诉我们,北竹岛地薄人多,过去农民缺粮少钱,日子不大好过。1979年起,人们终于开了窍,认识到靠海近城又是侨乡的优势,便放开手脚,创起业来。他们一手务农,一手大兴工商副业,先后办起了机械配件厂、服装厂、毛纺厂、皮件厂等工副业项目,成立了华侨振兴股份公司,是全村的经济活动中枢。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生活也不落后,威海市经常举办全市性的歌咏比赛,北竹岛多次获得第一名。
金线顶真的出金子了,但它并非神马跑出来的。回宾馆路上,夕阳西下。路过果园,压低了枝条的果实,将影子泻在地上。凉风习习,果香阵阵。三三两两的人群,或骑车或漫步,向海滨走去。一天工作结束了,村民们要用大海的浪波冲刷去疲劳和汗渍。我们回到瀛洲宾馆,站在金线顶上,只见山脚下的海滩一片热闹景象,村童嬉水,情侣逗趣,老老少少都是那样的尽情。抬眼望去,刘公岛外是甲午古战场,现在却是那样宁静。我这离乡已久的威海人,此时此刻不免思绪万千,家乡的山美水美,家乡的人更美。五十年前想看的北竹岛,终于看到了,但她却是一个我怎么也想象不到的崭新的北竹岛了。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多彩的世界
孟伟哉
《在色彩不同的国家里》是“认识世界丛书”中的一种。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今日之世界。本书共收入55篇记实散文作品,作者极少重复。他们都是北京语言学院出国任教的教师,在国外生活时间较长,因而观察了解得较多较深。他们所描绘的地域,涉及到欧美亚非拉许多国家。这就是说,它是由50多双眼睛看到的世界,50多个人感受到的世界,是任何一个个人在现在的情况下很难(极难)做到的。把50多个人的观感、经历、见闻荟聚在一起,让你通过阅读在几天之内仿佛漫游了整个世界,这岂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幸事吗?以我而言,也曾经到过几个国家,但因为时间的短暂和其他种种的原因,恐怕终生都不可能到达这50多个人都到过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这本书里,有如此多的真实可信的生活的信息——欧美的衣、食、住、行,非洲的贫困和风靡全球的迪斯科、牛仔裤,以及崩克现象,老年人问题,青年人问题,妇女问题,金钱问题,爱情、友谊问题,……物质文明和人的理想与生活目的等等,它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多,是如此之令人激动和沉思,这才是我所看重的它的价值。我以为,这对于每一个想要生活得健康、有益的人,同样也都有参考价值。
世界是如此之多样和复杂,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人情世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是如此的差异,我们该选择怎样的建设之路呢?——这就是我读了《在色彩不同的国家里》的校样后的心理反应。我相信,它终究会成为一本畅销书。


第8版(副刊)
专栏:

  “城市之光”
顾孟潮
如今“玩照相”的人真多,在北京的一些主要旅游点,自带相机照像还要排队抢镜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摄影爱好者的队伍壮大甚快,人均照相机比例发展很快,很需要提高摄影技术和艺术水平。以建筑物为对象的摄影作品恐怕为数不少,但作为一个编刊物的人,我们往往为了选一张适合刊用的建筑照片、城市照片伤透了脑筋,可见我国建筑摄影的水平更需要提高。去年末揭晓的《中国·40年建设》摄影赛(建设部建设杂志社与北京银河印刷技术信息公司联合主办),收到的以国际饭店为拍摄对象的作品近10幅,大概是因为这幢建筑本身设计水平高——获1989年度建筑设计一等奖,而且它位于首都大门北京车站对面,构成下车旅客对首都的第一印象,选材显然是不错的。多数作者都拍彩色片,广角镜头,力求多取一些,或让其显得更雄伟一些,或采撷一角加以夸张,甚至把龙年“画蛇添足”的那张牙舞爪的龙搞得很突出。但评委们一致赞许的是“城市之光”。因为这幅作品用黑白强烈对比,经过技术处理勾勒出白云的轮廓,突出了建筑最美的曲面,略去其他细节,手法简练,犹如出自版画家之手。中国40年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确实值得大书特书,应当有更多的镜头对准展示祖国新貌的建筑。
摄影术发明已有150周年,但建筑摄影艺术得到发展主要是近40年的事情。如今人们已无法想象没有建筑摄影建筑界将会是什么状况。外国有那么多名建筑、名建筑师为世人熟悉,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建筑摄影艺术的发达。在中国要确立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让人们更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城市和人民,恐怕也要借助一些建筑、城市摄影之光吧?
建筑摄影在美国《建筑百科全书》的条目中被解释为:建筑摄影是用照相机制作建筑图的艺术和科学。对于一个建筑设计事务所来说,它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媒介,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一方面是获得公众对已完成建筑物的认可;另一方面作用于吸引雇主将新的建筑设计任务委托给建筑师。这里讲的都是广告信息作用,其实建筑摄影艺术陶冶人精神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它能加强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促使人们热爱环境,建设环境。
建筑摄影兼有风光摄影和新闻摄影的特点,既要发现美、表现美又要表现真实,是一种难度更大的摄影。好的设计常常带来摄影的魅力。然而区别设计的好坏、城市的美丑,需要艺术的鉴赏力。技术和艺术在建筑摄影作品上相得益彰,建筑摄影水平的提高几乎与设计水平同步,需要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摄影艺术家的共同努力。
(附图片)
城市之光 杨晓利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