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无视《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
一些地方越权批地情况严重
国务院要求认真清理并严肃处理此类问题
本报讯 记者蒋亚平报道:部分地方政府越权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一情况已经引起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最近,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今年上半年对有关越权批地行为进行一次认真清理,问题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据有关部门对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完全统计,1987年和1988年共发生越权批地案件9.7万起,占其间土地违法案件总数的8.7%,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面积占违法用地总面积的16.7%,其中个别省、市1988年发生的越权批地案件竟占当年土地违法案件总数的40%。
在一些地方,越权批地不仅屡禁不止,而且形式和手段多样化。有的是政府直接发文越权批地;有的是政府领导集体决定,主管领导签发,由部门发文越权批地;有的是部门在其政府领导默许下越权批地;有的将一个项目的用地“化整为零”多次审批,使非法行为“合法化”。如广东省某市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城市规划局经主管市长同意,在1987年至1989年1月间,越权批地6次,面积达6000余亩,其中1213亩就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分4次越权批准的。在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广东省有关部门对此提出批评后,该市置之不理,又于1989年3月至12月发出42个越权批地文件,非法批地7414亩。又如海南省澄迈县先后擅自批准21个单位征地16177亩。该县政府共发出26个批地文件,均属越权批地,其中有3份各批准一个单位征地1500亩。而《土地管理法》规定,县级政府只有审批耕地3亩以下、其他土地10亩以下的权限。
鉴于以上情况,国务院同意由监察部会同国家土地管理局,近期对有关严重越权违法批地的地区作进一步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并要求在1990年上半年,采取自上而下,逐级检查的方式,对《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地建设用地的审批情况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凡是越权批地的文件一律无效。越权批准占地的在建项目,原则上要暂停建设,按批准权限逐级报批;对有关主管领导人和直接责任者,要给予行政处分;妨碍清理或对如实反映问题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从严惩处。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短评

  追究越权批地者的责任
切实保护耕地,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制定、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正是实施这项国策的具体体现。该法对各级政府审批建设用地的权限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具有严肃的法律效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要坚决执行。
这篇报道提供的情况表明,各种越权批地的违法行为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有的县政府竟知法犯法,超越省级政府的权限乱批占用土地。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地方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难以刹住?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在于没管住对耕地有“生杀”大权的那支笔。一些地方政府从本部门眼前利益出发,批起地来大方得很,动辄数十亩、百亩甚至上千亩。他们连国家法律都不放在眼里,更甭说子孙的生计、民族的长远利益了。这种违法行为应当坚决予以制止并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近3年建设用地的情况,采取自上而下、逐级检查的方式,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责成监察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对重大越权批地案件进行调查处理。这是确保全面实施《土地管理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应按国务院要求,切实把这件事办好。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广东山区人民“走山路”追沿海
山区县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黄扬略报道:最近记者到广东山区采访,不少干部告诉记者:这里的人们汲取了几年前盲目仿效沿海的教训,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走的“山路”:立足山区,着力培育山林资源,从治理经济恶性循环入手治理生态恶性循环;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山区经济。他们说:走这条路,坚持不懈,总能追上沿海。的确,这几年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广东省面积的一半以上、人口的1/3以上属山区。80年代初,广东山区许多县乡盲目搬套沿海经验,结果吃了大亏。他们在省委引导下,认真分析了“人穷山光、山光人穷”的恶性循环,决心走“富民以治山”路子。几年间兴办起数十万个小果园、小茶园、小竹园、小药园和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小山庄,生产杂粮、杂豆、油料、茶叶、瓜果、南药等,源源销往山外,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以这些小规模、短周期、多品种的经营活动进行自我积累,慢慢向小园四周扩展,种树栽竹,绿化山头。
韶关、清远、肇庆、梅州等山区市,近年来一面继续发展小规模、短周期、多品种经济,一面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农户与国家、集体之间多形式联合,对山地进行几百亩、几千亩甚至几万亩连片的大规模立体开发,从山顶到山脚分层次生产林木、果药、粮油、禽畜、塘鱼,建立起一批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山区商品基地,带动整个山区开发朝着长短结合、多产业、大批量的方向发展。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和山林资源培育,广东山区约2000万人口已有98%左右解决了温饱问题,山林生态也得到良好的恢复。全省自1985年来平均每年造林种果1000万亩,五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有林面积从1985年的6000万亩增加到一亿多亩。在这个基础上,山区人民又积极利用山外、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对山区资源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稳步发展山区资源型工业。目前,广东各山区县利用林业资源加工的产品如胶合板、微粒板、松香、油漆、油墨、木家具和竹器工艺品,农业资源加工产品如注射用无水葡萄糖、淀粉、卷烟、麻纺制品和凉果,以及大理石、水泥、矿产品等,已有不少成了傲视国内市场、跻身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
广东经济界专家告诉记者:培育资源、加工资源、综合开发山区商品经济这条路子,全省48个山区县都在走,每个县的综合经济实力都在不断提高,生态状况也不断改善。1985年以来,山区县每年的国民收入、乡镇企业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少山区县的农村人均年收入,每年增加近百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吉林综合开发山珍资源 名特产品市场不断扩大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市场报报道:近几年来,吉林省重视参茸药材、水果浆果、山珍食品、毛皮动物等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关部门在分析资源储量和开发前景的基础上,编制了综合开发规划,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名特产品市场不断增大。
吉林人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占世界总产量50%。替代进口的药用产品西洋参,自1986年以来,产量每年递增253%,到1989年,全省栽培面积已达1900多亩,年产20吨。鹿茸产量1987年开始回升,1988年达30吨。以参茸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和滋补品加工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到58家,产品430多种。目前,吉林省已建起参茸生产基地和资源保护开发区,初步形成4大系列产品:以参芪王浆、参茸皂甙片为代表的五加科植物系列产品,以鹿制品为主,包括田鸡、熊胆、蜂制品的动物药系列产品,以脑心舒、山珍精、复方树舌片为代表的真菌药系列产品,以醒脑再造丸、花粉素、月见草油丸为代表的疗效药系列产品。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既下大决心 又谨慎从事
  铁道部整顿公司进展顺利
本报讯 铁道部清理整顿公司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路各类公司撤并降了1552个,占47%。其中部机关直属及工业、工程、建筑、物资、通信、教育等大口的公司撤并降485个。已查处了与公司有关的大要案75件。全路原有在公司任职干部(包括离退休干部)869名,均已“辞去了一头”的职务。
去年8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发出后,铁道部及时成立了由部党组书记、部长李森茂同志亲自领导,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屠由瑞同志任组长的全路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选派得力的干部组成办公室。为了使全路清理整顿公司的工作顺利进行,层层建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
由于铁路面广、点多,公司多,情况复杂,部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结合铁路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公司撤并留的原则,并对全路公司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顿和处理意见。如:对铁路自备车收费加价,变相搞运输价格双轨制的问题,决定坚决取消铁路经营性自备车;针对铁路某些延伸服务的公司以车以票谋私的问题,明确规定,对那些单纯代办车皮业务、不具备延伸服务条件的公司坚决砍掉。全路各单位根据铁道部的这些原则,对本单位的公司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整顿。
部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在清理整顿公司的过程中,既决心大,又工作认真细致,谨慎从事。对12个铁路局,主要领导亲自一个局一个局地听取汇报,与各路局领导共同确定公司撤并留方案,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大大加快了步伐。
铁道部在清理整顿公司中,还做到了整顿公司与廉政建设,查处大案要案相结合。据统计,共清理出非法入股超分红11078股;清理以车谋私82万元;清理出“小金库”861个,金额达870多万元;清理转包工程截留700多万元;还清理劳务费、招待费超标问题。 
          (吴斌)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国家将选拔一批技术进步先进企业
在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上给予优惠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姜在忠)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国家今年将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选拔一批企业作为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对这些企业国家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记者从国家计委获悉,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必须是综合效益好、具备技术开发能力并形成了技术进步良性机制的;这些企业同时必须注重产品质量,其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这些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国家将在执行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以及专项贷款等计划时给予优先安排。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改革开放10年来,我国工业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加快引进技术和设备,企业技术进步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整个工业技术水平还亟需提高。国家优先支持这批技术进步先进企业,旨在我国工业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造成技术领域的局部优势,带动更多的企业发展生产。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王祥林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叶面宝”“喷施宝”被广泛应用
本报南宁电 记者郑盛丰报道:40出头的广西农民企业家王祥林,在马年之首透露出一个不寻常的信息:他领导的博白县喷施宝开发有限公司,3年来生产的两种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博林牌“叶面宝”和“喷施宝”,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使用6000多万亩,农民用户增收累计已超过10亿元。
饱尝过务农艰辛的王祥林,比许多人更深切认识到科技兴农的意义。1986年以来,他先后两次筹借巨资,购买了南宁和北京两名科研人员研制的农技新产品叶面宝和喷施宝的生产技术,办厂生产。为取得富于说服力的科学数据,王祥林四处奔波,免费提供产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试验。结果喜讯纷传,每亩农作物只需喷施1—2次,成本仅几角钱,便获得惊人增产效果:水稻增产10—20%,玉米增产15—20%,甜菜、甘蔗和瓜、果、茶等增产20~50%;折合亩均增收在50元以上。
为了验证王祥林生产的叶面宝和喷施宝的增产效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988年在7个省市区安排10个试验点,对10多种农作物进行应用试验,效果甚佳。1989年又扩大到在全国18个省市区的30多种作物上试验,同样效果喜人,各种农作物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
王祥林心里更踏实了,他派出上百名推销员,遍销全国,在各地设立了1000多个销售联系点。去年9月,王祥林的两个产品在全国农业及支农产业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上备受好评,农业部长何康指示要在全国好好推广。11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上,喷施宝荣获银奖,在5000多种参展产品中名列第二。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湖南大批干部上山植树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新华社长沙2月4日电(记者于磊焰)新年前后,湖南大批干部带上铺盖和工具,与群众一道上山植树造林。
地处武陵山系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提出,“林业要上来,干部要下去”,并且规定:群众没有发动起来,资金没有筹集起来,由党委政府负责;种苗没准备好,技术指导不落实,由林业部门负责;森林管护发生问题,由人武部门负责,还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寒冬腊月,全州抽调大批干部带着铺盖、工具,和群众一道安营扎寨,炼山整地。截至去年底,全州累计已上劳力20万个,整地12万亩。洞庭湖滨的临湘县25名县级领导带领905名机关和区乡干部包乡办绿化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规定不通知开会不回机关、造林任务不完成不回机关、无特殊情况不请假回机关。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出动6万劳力,整地近6万亩,一举完成去冬今春造林整地任务。
据林业部门统计,目前湖南有813名县以上领导在当地荒山最多的地方兴办609处绿化点,去冬以来,这些“绿色基地”新造林木98万多亩,有的已成为当地植树造林的样板。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认真清理整顿 合理开采资源
邯郸县促进乡镇煤矿健康发展
本报讯 河北省邯郸县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乡镇煤矿与国营大矿的关系,既保护了国营大矿安全生产和国家煤炭资源不被破坏,又促进了乡镇煤矿健康发展。
邯郸县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一些乡镇煤矿乱挖乱采,争抢资源,影响了国营大矿的生产,威胁煤矿和工人安全。为了搞好地方小矿和国营大矿的关系,去年以来邯郸县对乡、村级小煤矿进行了清理整顿。县政府成立了乡镇煤矿整顿领导小组,部署乡镇煤矿的整顿工作。他们的做法是:
——通过对乡镇煤矿的清理整顿,先后对16个无证建井,威胁国家大矿安全,破坏国家资源的非法小矿,首先下达“关闭令”。对令行不止继续非法开采的,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采取行政措施给予坚决关闭。同时还解决了33起越界越层偷抢资源问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
——在对违法小煤矿坚决治理的同时,对于国营大矿的采空区和边角遗弃资源,及其它不适合国营大矿开采的煤田,通过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同国营煤矿的领导会谈协商,取得国营煤矿同意划定边界,订立协议,在不损害大矿利益的前提下,让给乡镇煤矿合法开采或搞复采。
——与国营煤矿合作办矿。小煤矿既节约了成本开支,增加了收入,国营煤矿也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得到一定收益。    
 (廉洁)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以法治税 堵塞漏洞
  南昌税务局加强征收管理
本报讯 记者赵相如报道:南昌市税务局坚持以法治税,强化征收管理,去年共计组织收入12.2亿元,实现了超目标、超上年、超历史。
南昌市税务局通过整顿个体户纳税秩序,严厉查处偷漏抗税事件。在经过广泛宣传后,组织自查、重点检查后,全市个体经济税收较上年增长75.2%,查处了一批偷漏税问题,补税等计500多万元。与此同时,严厉查处偷漏抗税案件,共查处税务违章案件147起,查补税款516万元。全市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果树缺铁症 打针可治愈
山西万亩果园使用有效率达95%以上
新华社太原2月4日电(通讯员张程郝)山西省农科院果树专家朱文勇和他的同事最近取得一项苹果树黄化失绿症矫治技术的成果,果树患了缺铁症,打针便可治愈。
1985年,朱文勇等开始了强力注射法矫治苹果树黄化失绿症的研究。他们用手动式强力树干注射机,在树干光滑部位或根茎以下主根部位均匀注射3针配好的“药液”,3天后叶片叶脉开始复绿,7至10天叶子全部复绿,45天后叶功能得到修复,并且持绿期可达两年以上。
这项技术在山西省万亩果园使用后,治愈率和有效率均在95%以上,并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镇平手工柞绸生产“东山再起”
本报讯 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誉的河南省镇平县传统工艺产品——手织柞绸,由于受“蚕茧大战”的猛烈冲击,全县织机从一九八七年前的三千二百多台骤降到二百八十台。一九八八年以来,该县为恢复这项生产,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本县蚕区,每年收茧十万公斤左右,并及时把茧投放到缫丝户手里。还筹集资金,用于调进柞丝。截至去年底,镇平县织机已恢复到一千三百四十多台,生产出口柞绸六十多万米,占河南省出口量的百分之九十二,年创汇三百九十多万美元,成为我国唯一的手工柞绸出口基地县。         (赵绍普 常彦)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西安市不在马路建市场
新华社西安2月4日电(记者姜卯生)西安市城区集贸市场建设摆脱以往在马路上建了拆、拆了建,目前已建成固定室内市场32个,上市摊位达2500多个。
古城西安人口集中,街面、马路较窄,前些年城区集贸市场大都是“马路市场”,堵塞交通,影响市容。近几年市政府有关部门本着统一规划,仅去年就投资835万元,新建室内固定市场9个,扩建、改建市场12个。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挖山不止”的前南峪
赵晨亮
地处太行深处的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相传是愚公老人带领子孙挖山开路的地方。近些年,前南峪人继续挖山不止,治穷治愚,彻底摆脱了贫困面貌,被人们誉为“当代新愚公”。
现在,这里的8300亩荒山全部绿化,植被覆盖率达93.6%,林木覆盖率达84.3%,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他们请科技进山,果茂粮丰,目前果品年产量达48万公斤,比1977年增加6倍,粮食总产量比1977年翻了一番。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840万元,人均年收入2350元,成为太行山最富的村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前南峪党总支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了长远治山治水的规划。提出“当十年干部,创百年业绩”,把全村367个劳动力根据每人的技术特长,分别优化组合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工副业等4个专业队、24个专业承包组,带领村民向太行山开始新的进军。有人见前南峪人还在刨山,就说:“别傻干了,愚公早过时了,你们挖了20年的山,挖出了几个钱?”他们没听这些劝告,带领村民继续挖山不止。1980年以来,前南峪向山场投工70万个,共动土石280万方,修造沟状梯田3680亩,果树梯田1280亩,果树坪76400个,营造经济林4400亩。新栽树苗83000株,修建塘坝25个,谷防坝768道,搞了三处截流工程,修了三个扬水站、8300米防渗渠。辛勤的汗水,奠定了致富的根基。
这里从明朝就开始引种板栗,到1977年已有板栗树1.38万余株,但产量很低,株产量一直徘徊在5公斤左右。党总支书记郭成志“三顾茅庐”请来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民技师王金章。王金章被前南峪人的一片赤诚所感动,毅然决定留下来与前南峪人一道改变山区面貌。前南峪人在专家的指导下,把板栗种植改粗放管理为肥水管理;改自由生产为实膛修剪;改劣种实生繁殖为优种嫁接繁殖;改稀种为适当密植;改青打堆贮为自由脱落、沙藏栗实,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终于创出了一条太行山板栗高产之路。现在,全村板栗总产量达6万多公斤,比1977年增长二倍多,仅板栗一项实行科学种植就增加收入120万元。
前南峪人尝到了科技进山的甜头。他们又相继和河北师大、北京农机学院等28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先后造成十条高标准经济沟,建成一处目前全国最大的苹果园滴灌工程,可灌面积1470亩。同时他们还利用当地资源,向太行山要宝,建起了两座化工厂,工业年产值600万元,利润162万元。科技进山使前南峪的经济实现了新的腾飞。
11个年头过去了,党的富民政策使前南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一至九年级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村民口粮全部免费供给;水电费、医疗费集体分别承担60%和70%……但这还不是他们目标的全部,他们说:前南峪人要为开发整个太行山做贡献,让太行山老区人民共同过上富裕的日子。1982年,这里成立了“太行山板栗技术开发中心”,为两省八县143个乡培养了38700多名技术员,派出了3200人次技术骨干到它乡传授技术,无偿提供果树接码142万个,还帮助附近村办起了18个工矿点……前南峪已成为综合开发太行山的辐射源。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多功能防盗报警锁获国家专利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何天文)一个黑夜,几名窃贼窜入贵州省军区第一干休所宿舍区,企图撬开一住户的房门。不料,急促刺耳的报警声突然响起,窃贼仓皇而逃。这种多功能防盗报警锁的发明者是32岁的徐廷贵。这项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贵港茶厂建四年 人均创利超万元
本报讯 记者蒋耀强报道:名不见经传的广西贵港茶厂,近年在茶叶行业小有名气。这个建厂只有4年的新厂,年年实现人均产值超20万元,人均税利超万元,劳动生产率名列全国同类厂前列。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进出口贸易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图为赤湾港工人正从外轮上卸货。 新华社记者 黄景达摄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山东济南市姚家镇贤文村依靠党的好政策,由穷变富。去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1450万元,是1978年的十倍。同时,这个村涌现出344户五好家庭,40个双文明户。图为村支部为双文明标兵户戴光荣花。 钱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