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阿妈妮来到了上海
1月8日《新民晚报》刊登林小兰的一篇文章,叙述了她一家与朝鲜族老大娘李今生的亲密关系,读来令人感动。特摘编于下。
十几年前,我和爱人在吉林延边插队,住在一个朝鲜族老大娘李今生家里,大娘已经丧偶,没有子女,孤身一人。老人待我非常好,我吃不惯、咽不下玉米高粱做的饭,她就将自己的大米省给我吃;我和我爱人结婚没有房子住,她又热情将我俩接到她家。1979年,我们按政策要返回上海了,老人却暗暗流泪。是啊,多少年朝夕相处,患难与共,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陡然要分开,叫她老人家心里怎么不难受?其实,我们内心又何尝平静呢?老人过去待我们恩重如山,现在她老人家有困难,我们岂能甩掉不管?后来,我们征得上海父母同意,把阿妈妮带回了上海。
在上海,我和我爱人按朝鲜族的生活习俗,给老人做合口味的饭菜;每月领到工资,总要给老人一些钱,让她去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逢到节假日,我们还特地陪老人逛逛公园,看看戏。我们千方百计安慰她,照顾她,让她生活愉快。
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兰兰,我想回延边。”“这儿不是很好吗?”“不,我已经老了,让我把尸骨埋在故土上吧!”尽管我和我爱人再三劝说,都无济于事,我只得尊重老人的意愿,筹集了1000多元钱,替老人买了一些衣物和食品,由我陪同送老人回吉林。
原来,老人的意思,是准备回故乡叶落归根的,岂料,事与愿违,老人在延边只有一个在林业局工作的侄儿跟她最亲近,可他对老人的到来态度冷淡。老人一生秉性耿直,见侄儿态度如此,很不愉快。我见此情景,不由得为老人的处境忧虑起来,一连几个晚上,我都寝食不安,最后我决定将老人再带回上海。老人开始有些犹豫,我劝慰她说:“阿妈妮,您不用难过,我送您来,是希望您安度晚年的,依您目前的处境,即使我走了,也放心不下啊!”她见我心诚,激动得热泪直流:“好,我跟你回去。”这样,我第二次把阿妈妮带回上海与我们共同生活,直到现在。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老太太哲学”的简单与深刻
1987年,天津市煤气供应紧张,在一次对话会上,市公用局局长王志成请求全市人民谅解,并列出一大堆的数字。当时的市长李瑞环严肃地说:“你要说什么时候解决,而不是罗列一大堆啰里啰嗦的数字。老太太不管那个,她只管一点火为什么没煤气!”回到局里,许多人感到委屈,王志成却吼道:“共产党员做官,就是要准备吃亏受气。我王志成和大家一块干,不让老太太笑起来,不是人!”
只管扳动开关就能点着火的“老太太哲学”简单得没有多少道理可讲,但从广义上却可以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哲学。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自己的宗旨,而人民群众也正是从党的宗旨和实践中逐渐认识、信任并追随我们党的。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事迹被人们所传诵。如汉飞将军李广曾做到“士兵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将军率部转战湘鄂,指战员们时常吃不上一点盐。一次,炊事员弄到一点盐巴,特地给贺龙炒在菜里,贺龙尝出后即把这碗菜倒在了大锅里。
如果说那时党能给人民的还只是为了他们的解放去流血牺牲,那么在我党成了执政党后,党要给人民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房子、炉子、菜篮子了。而恰恰是在这些问题上,有的党员干部往往满足于制定计划、开会部署、统计汇报,忽略具体落实、解决具体问题。
“老太太哲学”是简单的,又是极为深刻的。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弄懂这门“哲学”,让“老太太”们“笑起来”。
  (1月17日《农民日报》曲宏政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最新的双层旅客列车
1958和1961年两年,我国曾制造了16辆双层客车,先后在京沈、沪杭铁路线上使用。1989年8月30日,我国最新研制的双层旅客列车,在沪宁线上正式投入运营。这种车厢两头为单层,中间分上下两层,外壳乳白色,中间为红色,车厢内的四壁为淡绿色,设玻璃钢薄壳座椅。旅客可通过宽敞明亮的车窗,俯视江河,仰望群山,增加旅途的乐趣。
我国的双层客车虽然比一般客车高400毫米,但不会影响通过隧道和桥梁。全列车定员1970人,载客能力比普通客车提高60%。使用全空调方式,隆冬如春暖,盛夏似秋凉。车体长25.5米,采用低合金耐腐蚀钢材,自重50吨,允许时速140公里,运行稳定。
(月11日《南方日报》祁耀坤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雷射电影
成都市和平电影院近日增设一新的娱乐项目——雷射电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
雷射,即英语“激光”一词的音译。雷射电影是80年代激光技术和数码电路技术的产物,它以一个形同唱片的雷射碟代替影片,以激光照射放映,通过大屏幕电视机或投影机显示。由于雷射电影具有很高的解像力,并配以理想的环境立体声设备,因而画面极其清晰,声音效果更趋完美,这些都是录象所不能比拟的。
目前,在我国放映雷射电影的只有广州、上海和成都等少数大城市,影片均从国外进口,并配以汉语道白或字幕。
      (1月13日《四川日报》一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三大名马
三河马、河曲马和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
三河马,因产自内蒙古三河地区而得名。它的祖先虽然是后贝加尔马,但是由于它在水草丰美的三河生活繁衍数十年,并和别的马种发生血缘关系,所以,其外型、体质和性能等方面形成独立的品种。它的优良特性是体质结实,坚忍耐劳。
河曲马,也叫吐谷浑马、南番马、乔科马,1954年正式定名为“河曲马”。据史料记载,这种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肃玛曲县、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它由蒙古马演进而来。它体躯匀称、外观清秀。
伊犁马,产自古代乌孜国故地——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其精华集中在“天马”故乡——昭苏县。它是一种杂交改良马,享有“天马”美名2000多年。它毛色美观,头部清秀,外貌悍威,胸深腰细,神经敏捷,适应性强。
              (蒋建华辑)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音乐送客
本人素以读书为乐事,某晚有暇,便骑车前往中山图书馆当读者。读兴正浓时,忽然一阵悠扬的音乐传来,那是抒情的《明天会更好》。原来,闭馆的时间已到,读者纷纷离席而去。
这里,没有关窗户的噼啪声,更听不到管理人员的粗喉咙。一段抒情的乐曲,便唤醒了沉醉中的书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山图书馆的独特发明,只觉得,当曲终人散,告别该馆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快意。
     (一月二日《现代人报》陈儒斌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美国记者与防弹背心
美国有一句俗话说:笔胜于刀。于是很多记者以“无冕之王”自命。然而这些“无冕之王”亦有一层深深的忧虑:人身安全难保。记者在实地采访刑事侦破案时被枪弹击中的事时有发生。最近美国记者新闻自由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披露,密西西比州《先驱报》聘请的一位摄影记者被人开枪击中。去年12月,美国入侵巴拿马时又将一名西班牙摄影记者击毙。这些情况更加重了美国记者的忧虑。
为了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许多报社开始把防弹背心也列入了“新闻投资”。《华盛顿邮报》去年为其派往各地的记者购置了20件防弹背心。《波士顿环球报》、《波士顿先驱报》、《迈阿密先驱报》以及其它各大报社也都为自己的摄影记者购置了防弹背心。
这样一来,原先只为军警生产的防弹背心也开始转“民品”了,而且不断花样翻新。密执安州一家公司生产的一种“媒介战术夹克”型防弹背心,被新闻界人士戏称为“一线希望”牌产品。根据广告介绍,这种背心一般口径的枪弹射不透。这种背心外面套了一件口袋重叠的夹克,背面贴有“新闻媒介”四个醒目大字。设计师说:“这样至少警察不会向你背后开枪。”
但穿上防弹背心也并不绝对安全。《迈阿密先驱报》的记者说:“你的头不是可以被击中吗?”另一个更难堪的事实是:防弹衣并不防刀。看来,“无冕之王”的安全问题并不是配备一两件新产品就能解决的。
       (1月17日《工人日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少年妈妈”  
——英国新的社会大问题
1989年9月下旬的数据表明,在英国中学四年级女生中,每50人中有1人怀孕。如今,在16岁的英国少女中,怀孕者已达到了16512人,比1986年多了5%。目前,40%以上的英国16岁少女曾经做过人流手术,比1987年多了9%。在全英格兰、威尔士去年进行人流手术的14.6万妇女中,有1/12是女中小学生。不久前,英国人口检查中心还公布了一个更为骇人的材料:今日英国不足16岁的少女中,一共有25637人怀孕。
其中有13500人还生下了孩子!
目前,英国政府不得不召集各方专家,为解决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大问题——“少女妊娠”、“少年妈妈”而寻求良方。然而,在这个素有文明美称的王国,如今出现这种有伤风化的趋势,恐怕与其产生的原因一样,并非短期内能解决。
 (1月13日《青海日报》青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他投下中国第一颗实战氢弹
1971年12月30日。警备森严的军事要地:西北某机场。
飞行员杨国祥凝神屏息,驾驶强击机腾空而起,飞向碧霄。
杨国祥深知这次飞行任务重大。他将在预定地点投下中国的第一枚实战氢弹!
1964年,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要使氢弹具有实战意义,必须能适载,能投掷。
“我们需要出类拔萃的飞行员。”九院的同志经过3个月的跟踪,选中了杨国祥。
杨国祥是穷苦彝胞的孩子,在党的关怀下成为中国第一流飞行员,并升任强击团团长,连续在蓝天上翱翔1500个小时。
杨国祥进入预定地点,向塔台作了报告。
塔台发出投掷命令,杨国祥果断地把手伸向推脱装置机关。然而,投掷装置无动作。
杨国祥愣了片刻,驾着飞机,绕了个“8”字,采取应急办法,再度进入投掷圈。他的手指第2次伸向推脱装置的开关。
然而第二次投掷仍然没有成功!
杨国祥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一咬牙,又飞了一圈,进入投掷范围后,采取超应急措施第三次投掷,依然没有成功。这时飞机里的汽油仅够飞半小时了!
北京。周恩来总理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等待西北某机场的信息。终于,电话铃响了,对方急促的话音,使总理浓眉微微一颤。
一颗具有数万吨当量的实战用氢弹,随着杨国祥驾驶的强击机在空中盘旋,任何气候的、温度的、气流的、速度的变化,都可能使这颗氢弹突然爆炸:不仅飞机和飞行员转瞬之间灰飞烟灭,整个基地也会成为第二个广岛,一片废墟……
为了保护科技人员,总理下令:除塔台指挥外,所有人员,无一例外,全部撤!撤!撤!
杨国祥呢?总理捏着话筒,沉吟半晌,终于沉重地说道:“要相信我们的飞行员!”
此刻,属于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他必须作出抉择。他不在乎中国热核科研的史册上是否会增添一位烈士的英名,但党和国家巨大财富、科学家的心血结晶,就要毁于一旦!强烈的使命感,使杨国祥头脑冷静下来,他坚定地说:“我要带弹返航!”
杨国祥稳稳地驾驶飞机,在惊人的寂静之中,稳稳地在西北某机场着陆。人们蜂拥而上,向杨国祥欢呼。
北京又来了电话,周恩来总理说:“带氢弹着陆成功,这是一大奇迹,要好好总结经验。”
1972年1月7日,西北某机场再次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事故原因找到了,上一次失败,是因为推脱装置变形而造成。杨国祥进行再次投掷。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整个机场已经成为琼玉世界。这样的天气起飞,无疑对他是次严峻的考验。杨国祥驾机起飞,进入沙漠后,塔台发出命令,杨国祥一按开关,推脱装置动作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杨国祥驾驶着飞机,一个大回旋,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随即,氢弹爆炸!天空闪起一朵硕大的蘑菇红云,翻卷升腾!世界舆论惊呼: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实战氢弹!
       (1月12日《中国社会报》傅荣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国家的贫富差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南美大国巴西,百分之二十的富人占有百分之六十七的总收入,而百分之二十的穷人只占有百分之二的总收入;在墨西哥,百分之二十的富有阶层占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总收入,百分之二十的贫困阶层只占有百分之三的总收入;在阿根廷,上述比例分别为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四;在厄瓜多尔,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美国社会学家指出,拉美富有家庭,其别墅遍布各地,生活水平远远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上层社会。但是,另一方面,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的家庭的生活水平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贫穷国家相差无几。
   (一月八日《新华日报》平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图片设计:苑锡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