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02-28

1990-02-28新闻联播 文字版

纪念说书艺术家王少堂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纪念说书艺术家王少堂<br/> 罗扬<br/> 去年是我国扬州评话艺术家王少堂同志诞生100周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厅、扬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行了王少堂百年诞辰纪念会,认真总结了他走过的艺术道路和艺术成就,以求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扬州评话艺术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br/> 扬州评话在说书艺苑中独具风采,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先后出现过许多卓有成就的说书艺术家,拥有众多的书目,吸引着广大听众。明代末年出现的大说书家柳敬亭,就是当时扬州评话界一位杰出代表。王少堂出身说书世家,是二十世纪出现的扬州评话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扬州评话和我国说书艺术的优良传统,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王家说书艺术,把扬州评话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少堂为人民革命的胜利所鼓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获得新的飞跃,终于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行列,成为一位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艺术家。<br/> 王少堂的大半生,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度过的。他受父辈的熏陶,从小爱上说书艺术,12岁就登台演出。他刻苦自励,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独运匠心,很快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但在旧社会里,说书艺人地位低下,饱经磨难和痛苦。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深重灾难,更使他认识到旧社会的罪恶,激起了对旧社会、旧势力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并把自己的所爱、所恨倾注在说书艺术当中。他通过《水浒》这部书,生动地描绘出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悲惨情景,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勇斗争,揭露了种种旧势力的罪恶,塑造出武松、宋江、卢俊义、石秀等众多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民的感情、愿望和要求,因而,他的演出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赢得“《水浒》王”的称号,被尊为一代名家。解放后,他以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认真整理传统书,一方面编演新书,力求把最好的艺术品奉献给群众,表现出一位人民艺术家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br/> 王少堂从小跟父亲学艺,同时受伯父的指教,接受了他们和他们的先辈邓光斗、宋承章两大流派的说书艺术。他还虚心向其他名家学习,注意吸收各个流派的长处,在继承先辈的艺术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条件,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这突出地表现在《水浒》这部书上。凡是听过他说这部书的听众或读过他这部书的演出本的读者都会深切地感到,王少堂的确有惊人的创造天才,经过他的创造性劳动,扬州评话《水浒》在深化主题、塑造人物、结构故事、运用语言和说表艺术等方面都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并逐步形成新的艺术流派。从他的艺术成就和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不创新,也难以继承,难以发展。只有把继承和创新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促进艺术的健康发展,取得预想的成功。<br/> 作为一代艺术大师,王少堂练就一套非凡的说表艺术。他的说表是那样细腻、准确、自然、生动,那样铿锵有力,节奏鲜明。他只用口讲指划,就能把书中的人物、情景,说得活龙活现,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的眼神运用得那么好,通过他的眼神的瞬息万变,人们就可以感觉到故事情节的波澜,人物思想感情的起伏,起到强化表演的作用。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形容他的表演:“他的一抬手,一扬眉,都能紧密地配合他口中所说的,不多不少,使人听到他的叙述,马上就能看到形象。”他的说表艺术的确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br/> 王少堂能够成为一位大艺术家,是与他的勤奋好学分不开的。他无门户之见,凡是有用的东西,他都用心学习,多方求教。他喜爱书法、绘画,注意从中悟出说书之道;他欣赏拳术,以便演好武打情节,并得到养身之法。连坐牢,他也当作了解社会的机会。解放后,他更加自觉地与工人、农民结合,在群众生活和斗争中锻炼自己。他虚怀若谷,永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所以,他的思想能够跟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他的艺术也不断有所提高,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同时,他热心培养人才,奖掖后进。他把自己的艺术一方面传授给筱堂、丽堂,一方面热情培养不少愿向他求教的青年演员。<br/> 王少堂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大艺术家,是当之无愧的。不幸的是,“十年动乱”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然而,王少堂的光辉业绩是不可磨灭的,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读《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读《汉语成语考释词典》<br/> 杨伯峻<br/> 刘洁修同志,我大致听说他的为人,默默地用功,踏实地工作。去年看到他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证实了我的印象。这部词典,不是工作踏实的人是做不出来的。我翻读了这部词典,对它有如下印象:<br/> (一)读书广博,收词丰富。虽说列入正文的成语仅七八千条,可加上同义异文、或词序不同的同义成语等等总共不下二万条。另外附有《熟语汇纂》,计收熟语六千多条。引用书二百多部,其中如《十三经注疏》只算一部,其余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全唐文》《全唐诗》等等大部头类书或总集还没计算在内,能够不说他征引浩博吗?<br/> (二)成语的收或不收(即取舍)有一定界限。他曾对吕叔湘先生说:“‘奇形怪状’有出处,你收了,那么,‘奇谈怪论’你收不收?也收。好,如果有一天又看见‘奇声怪色’,你收不收?遇到这种情形,不得不自己划个界限。”(见《吕叔湘序》)这是作者经验甘苦之言。我检查了这部书,果然只收“奇谈怪论”“奇形怪状”这两条,其余如“奇装异服”“奇形异色”都不收。界限太宽,失之滥;界限太严,失之略。宽严得中不容易,编纂者自有分寸,我认为是能得到绝大多数读者认可的。<br/> (三)引用书证经得起考验。第一引用书多用最常见最容易得到的版本;古典书籍最多用中华书局版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或文学出版社版,并且注出页码,使人一查即得。读者自然想到,当编纂者编纂这《考释词典》时,开始于若干年前,仅仅搜罗词条,誊写编次,也非几年功夫不可;当时有许多书未必都有最近最可靠的版本,但到快付排之前,编纂者再统一版本,重新用新版本作册、卷、页、栏的注码。这工作不难,但极琐碎,不是有很大耐心而极认真的人是不屑于做的。<br/> (四)每一条目,详举异文或者词序偶尔不同的,闻一知十。古人引用成语未必十分认真,有时也因记忆不牢,用其大意,或者用于诗词,协调平仄和押韵,自然难以一律。编纂者却细大不捐,一一采入,加以探讨。或溯源寻流,或据此证彼,疏而论之,几乎是一篇小考证文字,可作为词汇史观。有时成语起源较晚,如“纸上谈兵”,《词典》引用汤斌《汤子遗书》,汤斌生于明末,显于清初,而明人刘三吾《刘坦斋文集》已有“纸上之兵”的话,编纂者因“纸上谈兵”意义明确,引用广泛,宁肯用晚出的“纸上谈兵”为正目,先引“纸上”,再引“谈兵”,然后引“纸上谈兵”,最后到“纸上兵”等,以表现成语的形成过程。<br/> (五)这部词典不但词句解释详细,而且较难的字都有汉语拼音。条目都注有汉语拼音,较难的典故有通俗讲解,极能为初学应用。我认为这是一部雅俗共赏、方便大众的好书。

刚柔之间见精神——听李光陆的笙演奏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刚柔之间见精神——听李光陆的笙演奏<br/> 吴文科<br/> 如果说5年前闵慧芬以她的一把二胡改变了我这个普通听众对整个中国民族器乐的偏见的话,那么,近期听了李光陆的笙演奏,我便惊异于演奏者在继承传统民族器乐演奏风格的基础上,用笙对民族器乐表现领域所作的独特努力与拓展尝试。<br/> 作为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乐器,笙对我们并不陌生。竽作为笙的一种,早已因“滥竽充数”的故事而为人所共知。笙与竽的区别在于管的多少与音位的排列位置。《宋书乐志》有载:“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竽;宫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竽的表现力显然较笙要强。但正使我惊异并感兴趣的,是李光陆用笙与乐队配合演奏了长达30分钟的协奏曲《白蛇传》,从而使这部由主题到结构形式堪与《梁祝》类比的名曲为听众留下了一份惊喜与满足。更重要的,是演奏者开创了以36簧加键扩音笙演奏协奏曲的先例。古老的乐器在李光陆的努力下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功能。而笙乐器的音域较窄且音强较弱等特点与局限,在李光陆那里恰恰成为表达白娘子与许仙那种重压之下爱情关系的绝好音乐语言:凄厉而至于嘶哑,幽咽而至于断肠!<br/> 不久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录制了介绍李光陆笙演奏的专题节目。长达60分钟的节目分上、下两次介绍了他所演奏的不同风格的曲目:如古曲《秦王破阵乐》,新编乐曲《太行乡情》以及拉美民歌《红樱桃》和各地边疆的地域风格乐曲。古今中外,均有涉猎。除他自己编曲的河南风情乐曲《大起板》外,《太行乡情》与《秦王破阵乐》两支曲子的协奏尤其富有特色。前者在表现太行乡思之情时,引子部分的演奏处理细腻而又飘逸,滑音技巧的自如运用极易勾起听众的乡思之情,悠扬深情的旋律很难让你感到是用笙吹出的而会误以为是笛子演奏。后者作为金戈铁马风格的乐曲,多由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但李光陆却执着地用笙进行了吹奏。从那把笙里面我感到了战马的嘶鸣与刀光的寒冽。此节目已作为国际交流节目之一而送往国外播放。<br/> 李光陆是河南邓州人,在他的演奏中你可以听出属于河南人的耿直与属于他自己的憨厚。他自幼喜习笛子、唢呐和笙,197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一直师从张之良先生学习笙演奏,与许多成功者一样,他的进步同样凝聚着老师的心血。1983年从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后,还先后为电视剧《诸葛亮》、电影《红楼梦》等多部影视片担任配乐演奏。同时与人合录出版过多种笙专辑盒带。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他今天笙演奏比较成功和富有特色的基础。祝愿他在多方面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完善并成就自己的笙演奏技巧与风格。

想说一句话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想说一句话<br/> 杨远宏<br/> 想说一句话<br/> 甚至对着摇晃的影子<br/> 甚至对着无言的栏杆<br/> 我想说一句话<br/> 小河的波纹荡着霞光<br/> 我的那句话 其实只像<br/> 河边刚刚抽吐的嫩芽<br/> 我愿小船<br/> 像鱼尾一样摆动<br/> 我愿每一声婴儿的啼哭<br/> 都像撒向河中的渔网<br/> 我的话<br/> 其实就是那朵<br/> 开在船舱的灯花<br/> 我们在岸上等了很久<br/> 又一次次走回岸上<br/> 河滩的卵石被踩得发白<br/> 远处的家<br/> 粉白的墙壁白了又黄<br/> 姐姐出嫁那天妈妈生下了我<br/> 十年后<br/> 我长成水田中碧绿的稻秧<br/> 我的话<br/> 其实就像田边土坎的侧耳根<br/> 一样的平常而血红清亮<br/> 又过了十年我开始写诗<br/> 那句话我始终没有说出<br/> 我想<br/> 它一定像<br/> 开门关门的声音那样动人<br/> 一定会使钢铁开满带泪的花朵<br/> 一定像屋顶的炊烟<br/> 那样优美动人

魂系大地 幡悟丹青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魂系大地 幡悟丹青<br/> 齐含笑<br/> “一切生命都会有新生和老死,只有大地亘古不变;一切事物都包涵真实与伪善,只有大地从不把我们欺骗”。生生不息的大地是养育人类的母亲,亦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br/>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当王界山在一番闭门造车,所获甚微之后,才真正地认识到植根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都是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有赖于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近年来他数涉高山、大海、峡谷、溪流,那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大自然勃发了他的创作欲望,那记忆中的山川草木,人物风情时常融汇笔端,随墨生发。其中最为动他心魄的还是大西北的荒山原野、穷乡僻壤;乡亲们那真朴、憨厚,热情好客的一张张脸庞更使他久久不能忘却。生活的艰辛非但没有吓倒这里的乡亲们,相反却造就了他们愈加执著倔强、忍辱负重的性格。王界山在大西北感受到了中国农民的宽容和善良,感受到了华夏山山水水的博大和沉雄。<br/> 大自然赐予王界山极大的创作激情。他采用传统的笔墨技法,现代的构图布局,画出了《黄土高坡》等一批反映西北风情的山水画,试图在作品中体现出民族传统内在的优秀气质,又具有当今时代的思想及其情感。使大自然与心灵的体验融为一体,把客观的感受升华到主观的理想境界之中,这就是他的艺术追求。<br/> 饱览生活使王界山找到了探索艺术的答案;纯粹以表现自我为法则,一味地玩弄笔墨游戏,“终日伏案南窗之下,”足不出屋搞猎奇创新,其结局必然会导致昙花一现,好景不长。只有一手抓住传统、一手抓住生活,借鉴和吸取古今中外之精华,厚积而薄发,才能保持艺术生命的长青不衰,才能增强艺术创作的旺盛活力。<br/> 山高水长,征途漫漫,攀登艺术的珠峰需要劳其筋骨、上下求索,脚踏着无垠的大地,扎扎实实地向前行进。唯此,方有可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黄土高坡(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黄土高坡[中国画] 王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