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府宅之梦难圆 肆意花钱行乐
——日本年青一代的心理状态
日本政府有关方面在金融部门作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日本人以前所未有的慷慨花费金钱和时间。
老一代日本人认为将钱花在娱乐上是可耻的。可是日本的社会学家说,今天的日本人也爱玩了。他们不但不像以前那样积极加班加点,而且工作之余,还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化妆舞会和家庭舞会;流连于日本式的富于人情味的小酒馆;有的人更喜欢把自己打扮成贵族,穿华贵的夜礼服和长礼服;有的人则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像电影明星、牛仔、歹徒或阿拉伯酋长;妇女们则爱追求时髦,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风光风光”。他们的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喜欢跳舞;有的喜欢客串表演;有的喜欢喝酒;有的参加赌博;有的骑着摩托车飞奔;等等。影响所及,娱乐行业也空前繁荣。
据分析,造成日本青年人爱玩和娱乐业繁荣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日本已成为世界富国,资产和人均国民收入均超过了美国;工作时间缩短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价格飞涨,寸土寸金,东京已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贵的地方。这使得大多数日本人渴求有一所自己的房子的美梦破灭。年轻人中有一种越来越不愿意存钱的倾向,而宁愿把钱花在及时行乐上面。 
     姜兵(原载《南方日报》)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图片新闻

1990年2月14日秘鲁“防止滥用毒品信息和教育中心”经常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教育青少年不要吸毒,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新华社发
下图为秘鲁首都利马的小学生走上街头,劝诫人们不要吸毒。圆形的标语牌上写着“要生命,不要毒品”。
上图为秘鲁青年学生在街头表演戏剧小品,宣传吸毒的危害性。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对狗猫的厚爱
法国科研中心的人种学家迪卡尔就人与家畜的关系做了一番调查后,于上月出版了一本书。在书中他写道,现代人们对狗、猫的迷恋程度标志“西方社会的一个转折”。人们发现,一场“革命”正在打乱我们许多同胞与动物的关系,“狗已不在其应有的位置上了”。
据统计,法国的家畜达3500万只,是儿童总数的两倍。每3户家庭中就有一户养狗,每4户中便有一户养猫。它们每年吃掉的肉食相当于整个西班牙的肉消费量。1988年,法国人为狗猫的支出达300亿法郎,占家庭开支的1%,比1980年增加了4倍。
近年来,狗猫在法国身价大增,更得人厚爱,连孩子们也自叹弗如。一位兽医颇有感触地说,某些狗的主人“从不放过一次为狗免疫注射的机会,而对他们的孩子却……”在巴黎大区,兽医站的数量在20年里增加了3倍。目前,昼夜开门的动物诊所有40个,而15年前仅有一个。一些动物健康检查中心也开始出现(每次检查需交1000—2000法郎),随之而来的还有配备着氧气装置的家畜急救车,专为狗设的出租汽车。代看狗猫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其价格为60法郎一小时,比代看孩子的费用高出一倍。
孤独曾被认为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其实并不尽然。据调查,饲养狗猫的并非都是孤寡老人,那些多成员家庭拥有的狗猫数量反而更多。法国家庭协会的社会学家保尔·约内的解释是,“成人想从他们同狗猫建立的关系中寻找他们在同子女的关系中失去的东西。”它们听话、感情专一、对主人感恩戴德。而现代社会的子女则更崇尚独立、自主,而疏远自己的父母。
人数众多的狗猫饲养者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一位市政议员私下承认,谁也别想对此采取限制措施,否则,从竞选角度看,那无异于“自杀”。
一些极端分子还对医学试验室进行有组织的破坏,放走用于实验的狗、猫。有人甚至主张用“胎儿、犯人和移民取而代之”。对此,法国的两位记者写道:法国人对他们动物伙伴的迷恋已到了没边儿的地步,甚至连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全不知晓了。              
          (姚立)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朝鲜通讯

  教学育人 促进农业发展
——访朝鲜元山农业大学
新华社记者 黎能清
初冬时节,记者访问了朝鲜元山农业大学,受到副校长金宅范的热情接待。
这位昔日曾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同台演出的小战士,今天已成为朝鲜有名的水稻专家。他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见了中国客人,真比见了亲兄弟还亲啊!说着,将一大盘梨和核桃送到记者面前,每个梨足有一斤重,脆甜、水足,黄澄澄的核桃也十分诱人。金宅范介绍说,这都是该校果树系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元山农业大学于1948年9月建校,是朝鲜第一所农业技术大学。目前它有教师、研究员400多人,设有农学系、农业生物系、农机系、果树系等11个系,拥有耕地为105町步(每町步约合15亩)的一个综合实验农场。在校生共有1600多人,该大学是朝鲜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金宅范说,建校以来,这个学校已培育出玉米、水稻等40多个新品种,它们在全国推广后,都获得了丰产。
70年代朝鲜开始大力围海造田,朝鲜劳动党中央把提高海涂粮食产量的任务交给了元山农业大学。金宅范带领一批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数年呕心沥血,终于研究出“温泉一号”水稻新品种。它的耐咸性高,根性强,在含盐量0.15%的水田里照样生长,每町步产量可达7.5吨,为朝鲜大面积发展海涂种植开辟了广阔前景。
朝鲜盛产苹果,但近年来各地苹果园都遭到病虫害的侵袭,许多苹果还未到收获期就腐烂了。元山农业大学水果系和农业化学系合作,研制出一种名叫“防腐1234号”农药,每年春天只需将这种农药喷在树干上,苹果腐烂病便可全部消除。喷洒一次药有效期为3年,而且对人体无害。
这所大学在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新生,首先教育他们立足于为农业服务。一年级学生夏天每周一次实践教学;二年级学生每周一次;三年级学生一周3天学习,3天实践;四年级学生秋季到合作农场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撰写毕业论文。理论教育占教学时间的40%,实践教育占60%。这样做,既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直观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元山农业大学建校40多年来,坚持社会主义教学方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他们正在各级科研机关和合作农场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表彰元山农业大学做出的成就,国家曾多次授予它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日成勋章。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美国通讯

  美日关系面临新的考验
本报记者 张亮
随着美苏关系的逐步缓和,近来美国国内对来自日本的经济威胁议论纷纷。《华盛顿邮报》最近发表的一组长篇连载和《纽约时报》关于一次民意调查的报道尤其引人注目。前者认为,目前“美日关系处于战后最低点”;后者说,目前25%的美国人对日本失去好感。这两家大报的看法似乎反映出当前美日关系中的一个新动向。
美日关系紧张的原因何在?
首先,这是美日经济实力消长变化的必然反映。《华盛顿邮报》刊登的醒目图表显示:世界十大公司中,美国仅占两家,而日本则占7家;世界十大银行均由日本包揽,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仅排第24位;日本在美国的累计直接投资总额高达533亿美元,而美国在日本的同类投资只有169亿美元。另据估计,到201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将相当于美国的80%—85%,有人甚至预测在本世纪末日本就可达到这一水平。
其次,由于“冷战解冻”和美苏关系改善,美国人已将注意力逐渐转向国内问题尤其是经济问题,来自日本的经济威胁自然成了美国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此外,日本不久前购买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制片公司和洛克菲勒中心更加引起了美国人的忧虑和不满,因为在美国人看来,这意味着“失去了对自己国家及其文化的控制”。
《华盛顿邮报》还认为,美日间相互使用的言辞也变得“尖锐刺耳”。日本人普遍把美国看作是一个“懒惰和衰落的巨人”。而在美国,不少人认为日本是一个“贪婪”的国家,要求对日本的不公平贸易做法采取强硬行动的呼声甚高。
美日关系中的这一新动向不能不使华盛顿和东京感到忧虑。两国领导人都表示决不能使双边的伙伴关系破裂。的确,美日在经济关系上虽然矛盾重重,但相互依赖程度极深。日本需要美国的巨大市场,销售其汽车、家用电器和半导体芯片等。美国眼下则需要日本的资金填补财政亏空,同时美国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日本的多种高技术产品,如果美日之间爆发经济战,不仅双方都会受害,甚至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因为美日两国的年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40%以上。
然而,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加之美国将其国家安全的重点由军备竞赛逐渐转向经济竞争,美日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矛盾必将激化。因此,如何排除困难,加强协调,缓和矛盾,继续保持双边的盟友关系,对华盛顿和东京当局无疑都是一个考验。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法国通讯

  “语言市场”一瞥
本报记者 张启华
随着各国之间交往的迅速发展,更多、更好地掌握外国语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学习外国语已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一些方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交换、学习的网络,人们称之为“语言市场”。近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世界语言博览会就是一个语言市场的缩影。参加这次展览的有二十七个国家,设有二百五十个展台,介绍六十种语言。语言市场不是“书市”,而是一个学习外国语言的大课堂。
博览会的主办人说,共同体成员国使用九种语言,为适应一九九三年欧洲大市场,语言的准备非提前不行。所以在这次展览中,共同体国家和美国的规模最大。西方国家力求占领、扩大它的语言市场,这是本届博览会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学校正规教育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外语教学正在从课堂走向市场。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界高度重视人员的外语素质。法国工商会在全国举办的外语培训班达三百多个,有效地解决了外贸战线上所谓“三语人才”的欠缺。与此同时,各种五花八门的语言公司越来越多,竞争十分激烈。有六十年历史的老牌《阿西米勒》出版商,已出版包括中文、日文、泰文在内的二十多种语言教材和录音带。语言市场正给这些外语公司大显身手的机会,它们都宣称拥有最先进的教学手段。
语言市场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语言环境,让人们在实践中掌握语言。各语言企业、公司在博览会展示的“语言旅游”、“家庭寄读”、“专题进修”,全都面向国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语言工业”也出现了,这是当前语言传播、交流的新发展。人们不仅大量使用电脑处理语言信息资料,而且用自动翻译机代替人工劳动。展览会上,意大利亚科斯蒂尼参展的三台自动翻译机受到广泛注意。据主人介绍,这台机器可互译英、法、德、意和西班牙五种语言,一份十页的材料,一个小时就可译完。据统计,一九八八年,仅在西欧市场上,翻译机的营业额就达三百亿法郎。
兼营中国旅游业务的法中友协和凤凰书店也参加了语言博览会。它们展销汉语教科书、字典、语法、古汉语、书法等书籍,并请汉学家当场向观众讲解学习汉语的要领。贝尔桑教授刚刚同中国同行合著《汉语和书写启蒙》一书。他拿着这部新著对公众说,他们经过科学研究,认为只要学好、用好书中提出的四百个字,就可阅读书报文章。这对那些认为汉语难学的西方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启蒙”。不过,汉语要真正打进国际语言市场还要做很大的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