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一千多背包下乡后
本报记者 蒋耀强
1988年,广西来宾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旱灾—涝灾—旱灾的轮番袭击。全县受灾农作物占总种植面积89%,受灾农户占农村总户数92%,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1989年春节刚过,来宾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组织党政干部住进各个受灾村,与群众一道抗灾发展生产,决不让大灾之年“赤地千里”的惨相在共产党领导的时代里出现!
于是,1760名干部打起背包下乡了。
(一)
蒙村乡大步村有个黄境屯,离县城百余里,又处在深山沟里,是个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改革以来,县里和乡里的干部为了让大家富起来,想了许多办法。有些措施还没来得及实施呢,就遇上了这场大灾。初春,县长甘德川来了。看着破旧的房屋,感到一阵内疚。
甘德川钻房间,看米缸,在这个不足40户150人的小屯里查看了整整一天,发现全屯存粮竟不足20公斤。泪水盈在甘德川眼里,他咬咬牙: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
他当即决定,拨出救济款,发放救济粮,将棉衣、棉被送到困难户手中。
也在这时,县委书记覃广谋迈进了良江乡凌陶村。这个村的陶成湖,年过七旬,儿子、媳妇都已去世,4个孙子由这位白发老翁抚养。覃书记来到陶家时,陶家爷孙5人正围坐在灶台前默默地吃野菜。覃书记马上赶回乡里,为老人送来了救济粮。
有了党和政府的750公斤救济粮和110多元救济款,陶成湖一家安全地度过了灾荒。
在来宾县43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近2000个村落里,几乎都留下了下乡蹲点干部的足迹。
干部深入下去,群众安定下来。来宾县奇迹般地度过了灾年:大灾之年,全县没有饿死一人,没有一人出现浮肿,没有一家一户外出逃荒要饭。
(二)
第一批救济粮分发下去后,已到了布谷催春的时日。全县一合计,缺种5万公斤!
县里决定,赊销种子给群众,先播下种子,赶上农时,购种款以后再说。
清明时节,县长甘德川来到了蒙村乡屯朋屯。他发现一大片玉米苗已泛黄。他驱车跑了几个乡,情况相似,原因是肥料供应不足,一部分群众无钱购买化肥,一部分是有钱也买不到化肥。化肥太少,而且都是奖售用的,新近组织的议价肥一时又运不回来。
书记、县长试图说服有关部门先借奖售肥用,对方以“专肥专卖”的规定为由拒绝了。
回到村中,又看到玉米叶子一片片转黄。两位壮汉流泪了,他们豁出去了:按每亩玉米5公斤化肥供应农民,谁顶着不办撤谁的职。同时,拟文电告上级,请求同意他们“先斩后奏”的办法,地委、自治区领导很快复电:同意并且赞扬他们的做法。
有了1500吨肥料,玉米获得了大丰收。
农民喜滋滋地收获黄澄澄的玉米时,深有感慨:“县领导要是不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害怕丢官失职的话,这样的好收成就得不到了!”
(三)
来宾县受灾群众呼唤着党。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了!
农历八月十五晚,一辆吉普车来到良江乡塘圩村。司机一直等到7点多才见到了县委书记覃广谋。一看他那沉重的双腿,就知道他到群众家去了。
知道不是县里开会,覃书记狠狠地克了司机一顿。司机满肚委屈地对村干部说:“春社、清明、五一、端午、国庆等新旧节日,书记都没在家过,人家好心好意……”
下乡蹲点的干部,不但没有节假日的观念,他们还主动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对县长甘德川的家庭来说,1989年是不幸的一年:3月份,妻子患病住院;4月份,女儿被摩托车撞断了腿;5月份,大媳妇早产;高考前夕,小儿子得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9月份,甘德川因劳累过度跌伤了腰……
在家庭和百万灾民都需要他的时候,甘德川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妻子住院一个多月,他在蒙村与农民一道救灾30余天;女儿被撞伤时,他只委托妹夫前去料理;女儿从长沙回老家武宣治伤,经过蒙村,与农民一道引水插秧的他竟顾不上看一眼;跌伤腰时,医院要他全休两个月,第二天他便扎到了深山村寨;八月十五晚万家团聚时,他又一次抱病卧床。
领导身先士卒带了头,普通党员懂得了应该怎么做:卢良昌妻子是个老病号,已住院半年多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可是,接到下乡通知后,卢良昌二话不说,对邻居说了声“请多关照”,便卷起了背包;蒙村乡党委书记何敬望,在村里蹲点期间,妻子患细菌性骨膜溃疡,左眼失明。家人从抗旱的人群中找到他,他忍不住哭了,擦干泪水后,他请来人将妻子送到医院治疗,他又回到了戽水的队伍中。
为人民利益牺牲自己一切,在这些共产党员身上得到了体现。
共产党人的汗水并没有白流。尽管大灾之后的1989年又遇到了奇旱,来宾县却没有让灾情重新出现。这一年,全县粮食总产达2.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84%;财政收入达5300万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488.43元,增长50.5%。
年初提出的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群众生活改善的目标实现了!
群众也没有忘记付出汗水的党和政府。县委、县政府办公室里增加了这样一些农民自发送的锦匾:“共产党恩重如山”、“人民政府爱人民”……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连点成线 连线成面
——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探索
本报记者 张铭清
由点(家庭、单位)抓起,在线(街道、行业)上推开,到面(区、片)上扩展。福建省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实现了由单体向群体,从单项到综合,变条条为块块的转变。如今,市区的2.7万个五好家庭、500多个文明单位、1000多幢文明楼院,已占全市区总数的一半以上。
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连线成片的共建活动,始自三元区的富兴堡。这个地区有68个单位。在初步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后,便觉得有几个单位联合起来的必要。随之,这类活动增多。继而,产生了对协调组织的需要。于是,富兴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便应运而生。协调委员会提出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制定了章程、制度、方案。他们先后投资60多万元共建了1.3公里的路面,盖起了3个农贸市场、4个居委会办公楼,办起了4个托儿所、1个老人活动室、1个居民医疗室、4个供煤点和1个公厕,基本上解决了辖区群众急待解决而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这些公益设施如没有协调会是不可能建设起来的。
协调会还充当了企事业单位治安联防的“红娘”。三明市火车站附近有23个单位和88座仓库。过去,他们“各人自扫门前雪”,致使该地区成为犯罪多、火灾多和卫生差的地方。自前年建立库区共建领导小组之后,制定了管理章程,明确了各方任务,狠抓了措施落实,现在成了基本实现无火灾、无刑事案件、无纠纷的文明库区。
三明市文明片区的自治组织多由当地基层组织牵头,理事会或协调会领导由区域内主要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其他各单位主要领导任常务理事或委员。管理章程中有目标、制度、分工、权利和义务。如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环境建设的“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制度,以及评比检查和量化管理制度,从而完善了协调功能,形成了既有群众性又有严密的组织性的共建网络。
在丰富的群众实践基础上,三明市把群众这一创造归纳为“六联六建”:思想政治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社会治安联防,共创安定环境;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科学文化联教,共同提高素质;环境建设联建,共建优美环境;经济建设联抓,共固区域繁荣。
实践证明,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从单元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克服单体自建的劣势,发挥群体共建的优势和整体效益。
形式反映内容,新的形式反过来还可以丰富内容。三明文明片的共建活动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又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干部群众集体主义、群体意识的增强,人们参与意识和民主管理积极性的提高,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等,无不与文明片的建设紧密相关。诚如三元区的同志说的,共建文明区域的活动,不但为丰富推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子,丰富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三明市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发挥了以城带乡的作用。市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正在向农村辐射。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三明市80%的乡镇建立了移风易俗群众组织,建成了552个文明村(镇),有14.57万农户成为五好家庭和双文明户。
难能可贵的是,伴随着实践的进程,三明市精神文明理论研究活动也很活跃。近年来,各类研讨会开了20多场(次),交流了800多篇论文。研讨活动成了群众性理论学习的好形式。这对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提高了实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从80年代初治理“脏、乱、差”入手,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的过程。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们做到思想不松、组织不散、机构不撤,队伍不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受住了几度风雨的严峻考验。在动乱期间,全市无一人上街,无一校停课,无一厂停工,无一店关门,社会安定,秩序井然,显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功力。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干部要带头学雷锋
罗同松
我们身边,有的领导干部一提学雷锋,就认为那是青年人的事,是普通群众的事,好像跟自己没关系。这是不对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都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不断改造,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邓小平文选》)。向雷锋同志学习,首先是要改造世界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改造世界观,领导干部不仅不能例外,而且应当走在前面,学得更好,才能成为像雷锋那样对党和祖国忠诚,对社会主义热爱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领导干部的政治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表现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单位工作和建设的方向;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单位的风气。领导干部通过学雷锋做“雷锋”,使自己具备政治坚定、生活廉洁、技艺精湛、工作勤奋、作风扎实、办事公道和紧密联系群众的素质,才敢于提出“像我这样做”的有力号召,压倒一切歪风邪气,把自己所负责的那个单位、那份工作搞得朝气蓬勃。
许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好的单位,大都是领导干部走在了学雷锋的前面。在今天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形势下,不少单位组织群众谈认识,订措施,搞竞赛,这些当然有必要。如果再加上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便能够健康地开展。
提倡领导干部学雷锋,群众不会苛求领导人整天去做携老扶幼、缝缝补补、乘车让座等“一般好事”。他们可以从国内外斗争形势出发,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作为领导干部本人,“一般好事”如有机会,也应主动去做;很难想象一个“一般好事”都不愿做、不肯做的人,能管好大政方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荣宝祥可以享受党和人民的照顾,但他却热情地照顾别人——
老荣军敬老
张玉林
老荣誉军人荣宝祥是吉林省双辽县王奔乡敬老院院长,他在这个岗位上成功地工作近20年了。老人们一谈起他,感激之情就油然而生。
荣宝祥在解放战争中头和右腿多处受伤,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回到家乡后,他不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不向国家伸手要待遇,而是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敬老事业上。
1972年4月5日,老荣带着行李到了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几间低矮的破旧平房,老人穿的是开花棉袄,吃的是粗粮……看到这一切,老荣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为的是人民过上好日子,眼下这些老人生活这个样子咋行?人都有老的时候,人老了都希望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一定要好好工作,努力满足他们的愿望。
为了改变敬老院面貌,老荣没日没夜地操劳。种地没粪,他到处掏厕所,刨尿冰;养鸡没鸡雏,他从自己家里拿。他起早贪黑植树,扩建新房。
荣宝祥就像一团火,温暖着敬老院里每个老人的心。藏青山老人患了严重肺气肿和腰腿疼病,老荣亲自赶大车送他到15公里外的县医院看病。老藏走不了,他就背着楼上楼下跑,又透视,又化验,又安置住院;老荣负过伤的腿阵阵发痛,他一手扶着楼梯扶手,一手按着老人的身子,一步一步地上楼。从一楼到三楼,每个台阶老荣都必须咬着牙才上得去。
看到这种情景,在场的人都向老荣投去敬佩的目光。
一年冬天的一个漆黑夜,北风裹着雪花一个劲儿吼叫着。在外边巡逻的老荣刚回到自己屋里,忽然听到一声喊叫。他跑出屋,只见一个人冲出屋子,在雪地奔跑——原来是患有精神病的于殿才喝多了酒,犯了病。老荣追上去,抱住老于,然后背着他一步一滑地往屋里走。突然,老荣滑倒了,受过伤的腿又疼痛起来。他忍着剧痛把老于背回来。谁知老于喝多了酒,一下吐在老荣的身上、脸上,老荣毫不在乎。他给于殿才洗完脚,抱上热炕,盖上被子。于殿才醒来,看到老荣还在守着他,激动得一把抓住老荣的手,边哭边说:“荣院长,我只比你大几岁,可你拿我像老人一样对待,实在叫我受不了啊!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死了也忘不了你。”老荣笑着说:“这是我的责任,应该做的事情。”
盛夏的一天,天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80多岁的黄淑珍老大娘患子宫癌进入了晚期,老荣虽患有高血压病,天一热,头晕脑胀,却仍然守在黄淑珍身边,喂药,擦汗,扇风。黄大娘弥留之际说:“老荣啊,我不行了!屋子里太臭,快——快走吧。”黄淑珍见老荣还是守在她身边,眼角涌出热泪,使尽全身气力断断续续地说:“还是共产党——好,老荣——好——好……”老荣呢,也含着泪用热水给她洗脚,洗脸,穿衣,给她送终。18年来,在荣宝祥的关心照顾下,100多位老人含笑而去。
看见荣宝祥成天脚不停手不停地在敬老院忙活,一些好心人劝他:“老荣,你60多岁了,有家有业的。过去你为革命光荣负伤,是有功之臣;现在你又是省市劳动模范,该享享清福了!”荣宝祥回答说:“我是党员,办好敬老院,是我的职责。”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三战士勇斗六歹徒
赵忠斌
面对6名气焰嚣张的歹徒,3名探亲归队途中的老战士毫不畏惧,勇敢搏斗。2月13日,北京军区某部专门召开表彰大会,为程林、杨青、胡永军3名退伍在即的老战士,各记三等功一次。
2月7日,湖北籍战士程林、杨青、胡永军探亲期满,结伴乘车归队。当汽车行至湖北省浠水县竹瓦镇时,有6名歹徒强行搭车。司机无奈,只好让他们上车。这伙歹徒上车后,寻衅滋事,骂司机,撞旅客。一青年旅客看不过,说了他们一句,这伙人立即大打出手,并将司机推下车,打翻在地。
程林、杨青、胡永军见状,挺身而出,严厉制止歹徒们的犯罪行为。这伙歹徒不但不听,反而打起3名战士来。3名战士奋起反击。在搏斗中,程林身上多处受伤,头部裂开一个三寸多长的口子,血流满面,当场昏迷。杨青下嘴唇被歹徒击穿。战士们的勇敢牺牲精神打动了旅客,大家纷纷上前帮助子弟兵。这伙歹徒一见势头不妙,赶忙破窗跳车。在车下向车内扔石块,击伤旅客十多名,一个少女被打伤眼睛,汽车左侧的车窗玻璃全被打碎。战士胡永军忍着身上伤口的剧痛,脱下上衣,和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程林一起,用身体和上衣挡住窗口,掩护乘客下车。杨青一面指挥大家实施正当防卫,一面去打电话报案。
这伙歹徒慌忙逃窜,战士们一见,立即下车追捉。公安机关人员闻讯赶来,将歹徒全部擒获。
3名战士勇斗6歹徒的无畏行为,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很多群众写信给部队和公安机关:“这伙害群之马,往日在这一带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横行乡里,为所欲为。是三名解放军战士帮助我们除了害。”黄冈公安处在致部队的函中说:“感谢部队培养了这样好的战士。”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正气凛然
——记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于瑞田
伍立杨 侯振岩 杜永超
在沂蒙山区金融界,提起莒县工商银行行长于瑞田,无论是“老银行”,还是“新金融”,也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无不把他引为沂蒙金融界的骄傲。
大家夸他是一身正气的争气行长。
去年初春的一个夜晚,一辆超豪华皇冠轿车徐徐停在于瑞田家门口,车上下来的是某皮革制品厂厂长。寒暄之后,厂长的助手在于瑞田耳边嘀咕着。老于面有愠色,说:“放肆,太放肆!”原来,这个厂为了获得30万元的额外贷款,抢先来到老于家,并在轿车后箱内放了一台54厘米直角平面遥控彩色电视机以及两件高级裘皮大衣等物,想以这些东西来买通他。老于说:“做政策不允许的事,用金山也买不动我!再提此事,我可就不客气了!”老于义正词严,这些人只好悻悻地走了。翌日,他们又托人来说,可以把于瑞田年逾古稀、重病在身的叔父从某县医院转到省里最有名气的医院,全部费用由那个厂负担。于瑞田从小受这位叔父的养育,情深似海,他佩服这些人对自己境况调查得周详独到,然而这伎俩也太拙劣了。他想,有些人崇尚“世路难行钱作马”的信条,确实打动了个别骨头软的人,但他们永远理解不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操行!同这种人,老于永远也不会有共同语言。因为他作为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心血与挚爱全都倾注于革命老区经济的腾飞发展上。
这几年,莒县工商行的工作一步一个新台阶。每当行里的同志扛回一面面锦旗,夺得一个又一个第一,取得新的荣誉称号的时候,莒县工商界的人士,特别是企业界的人总会感慨地说,于行长不光给银行争了气,也为我们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争了气。
莒县盛产花生,因其粒大饱满营养价值高,而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然而当国家确定莒县为花生出口基地,莒县外贸部门在执行收购任务时,却因资金短缺而左右为难起来:收购吧,没有钱,只好给农民开白条,但这几年农民已恨透了白条;不收吧,经济损失不用说了,还要影响国家的外贸信誉。当于瑞田了解到县外贸公司这一窘境,且对口专业银行又无力相助时,他便亲自抓资金调度,为外贸公司挤出800万元的收购款,不仅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也使莒县农民大大受益。
莒县酒厂是莒县骨干企业之一,但它的原设计能力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酒厂便向工商行申请贷款进行技术改造。对于这个新计划,于瑞田懂得它对莒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扩建需要的100万元资金,银行却拿不出。于瑞田决定打破常规,“借水行舟”,向社会筹集资金。连续10天,于瑞田率领全行职工昼夜奋战。白天上机关,跑工厂,到各个发行点坐阵指挥;晚上则召集各路人马凑情况,研究制定新的计划。饿了,咬一口自带的干粮;困了,和衣在沙发上打个盹。职工们看到年过半百的老行长为企业的发展吃这份苦,不少人流下感动的泪水。经过全行努力,仅用10天就筹集到100万元。当酒厂的同志接过这笔巨款时,热泪盈眶,连事先想好的感激的话语也忘得一干二净。有了这笔巨款,酒厂如鱼得水,扩建项目很快完成,当年完成利税750万元。
莒县工商银行连续几年被省、地授予“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去年被中国工商银行评为“优质服务文明单位”。但是于瑞田还是老样子,不恃功傲人,不因功松劲,更不以功索利。
他是高级经济师,却和普通职工一样住着两间房,把比较宽敞的房子让给别人住,以至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回家时连个床铺也没有,要借宿。他是一行之长,行里小车两三辆,他从不用公车办私事,就是外出开会,他也是骑车的时候多,坐车的时候少。1985年夏,于瑞田的儿子因只差几分没有考取临沂地区工商行中专学校,儿子便私下托爸爸的熟人从中活动,于瑞田得知后,为此大动肝火。
“老于,孩子只差几分,学校可以考虑嘛。”
“我看这件事算不上什么特殊,你在银行工作40年,同志们不会有意见的。”于瑞田谢绝了同事们的好意。“爸爸,你也太自私了!”一向憨厚、老实的儿子,事后也一反常态地指责他。人非草木,儿子的话刺痛了他的心。于瑞田没有责怪儿子,晚上,他缓步走进儿子的房间,见儿子坐在床边流泪。他抚摸着儿子的肩头,眼睛湿润了。他深沉地说:“孩子,你还年轻,不理解爸爸的心呵!道路必须靠自己走,靠别人走出的路是危险的。”儿子一怔。第二年,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钢铁哨卡
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喀喇昆仑钢铁哨卡”的新疆边防某部神仙湾边防连驻地海拔五千三百八十米,大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百分之四十八,是全军最高的哨卡。年平均气温零下九摄氏度,每年冰雪封山期长达十个月之久;七、八级以上的大风,一年刮三百多天,真可谓“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然而,坚守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哨卡官兵们,继承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顽强的毅力征服着高寒缺氧,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日复一日地站岗、训练、执勤、巡逻。他们用赤诚的心,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民族尊严,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了一首卫国戍边的奋斗之歌!     
        (郭土改 摄影报道)
(附图片)
云海站岗
雪地练兵
苦中有乐
执勤途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