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
——访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
侯炜
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公开发表的当天,我来到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同志的宅邸,聆听他对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感受。
历史的见证人
屈老是一位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他和邓颖超大姐是出席过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两位健在的代表。屈老从年青时代就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1925年被选为国民党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亲眼目睹了国共的两次合作与分裂。屈老清晰地回忆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打倒了北洋军阀,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他在中共的帮助和指导下,走上救国之路。五四运动中,他是陕西学生会会长,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做学生运动,曾到北京参加请愿,以头碰壁,血溅总统府,迫使北京政府接受学生提出的条件。抗日战争期间,他从苏联中山大学学成归国,投入抗日运动。以后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同志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他作为该组织的发起人之一,与“小民革”的同仁们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配合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各方面的政治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三次同“小民革”的同志谈话,肯定了“小民革”处处与党协商配合,与中共之间相知甚深。屈老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他也发挥不了作用。
战友情深
在屈老的会客室里,最显眼的是挂在墙上或摆在柜上的几幅放大照片,有他和岳父于右任、何香凝的合照,有单独与邓颖超同志的特写照,还有与周恩来总理并肩而站的双人照。这张张合影,真实地记载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战友之情,患难之谊。屈老指着一张合影,不加思索地说:“那张最有意义,是1962年周总理约我和张治中、傅作义去钓鱼台吃便饭时照的。”他拿过这张镶在镜框里的照片看了又看,情意绵绵,很有感情地述说了这段历史。当时台湾海峡局势紧张,周总理约他们3人去谈心,开诚布公地希望他们利用自己和台湾的特殊关系,提醒蒋介石莫要轻举妄动。事后,屈老给于右任写了一封劝告信,张治中给陈诚,傅作义给张群也分别写了信,表达了周总理的意思。他们协助共产党,为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作了一件大好事。屈老高兴地告知,这张照片在“文革”中遗失,是党中央帮助找回的。
作为党的亲密战友,屈老一直得到党的关怀。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迪化市(现为乌鲁木齐市)市长,后来到北京,在政务院任副秘书长兼参事室副主任,他有职有权。但使他最为感激的是,周总理在“文革”中智救他出狱一事。当年他被打成“反革命”并被“四人帮”关押在秦城监狱。周总理要求释放屈武,但遭到江青的阻挠。当国庆25周年时,周总理在“四人帮”拟定参加国宴的名单上,补加上了屈武、孙起孟等10人的名字,直送毛主席批示。毛泽东同志的一个大大的“可”字,便将屈武等10人从监狱接到人民大会堂。瞬间,屈武便由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说到这里,屈老的声音有些颤抖,眼里饱含泪花。若不是亲身体验,何以有这种深切的感情!
诚恳的协商
屈老现在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他参加过历届全国政协会议,长期参与国家各个时期大政方针的协商和国家事务的管理。难得的是,屈老现在除了有些耳背外,两眼炯炯有神,头脑清楚,仍能外出参加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他语重心长地说,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非常重视和信任的,每次决定重大政策之前,都要召集各党派领导人座谈、征求意见。党中央的每一个决议中,都包含了民主党派的意见。
谈到制订这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文件时,屈老说,他每次都参加讨论,会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也纷纷发表意见。这个文件是经过充分酝酿、反复讨论才定下来的,它既总结了过去成功的经验,又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是建国以来第一个规范有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相互关系的指导性文件。
“今年是90年代第一年,您对民革今后如何与中共合作有何要求?”我开门见山地问屈老。
屈老思考了一会说:“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我们一定要首先接受党的领导。中共中央这个文件的发表,使我们民主党派更感到责任重大了。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进一步发挥民革参政和监督的作用,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希望的种子
——记空军航空兵一师政委刘玉昌
1983年5月,刘玉昌由团政委升任师政委。一接到命令,他背着行李上火车、乘公共汽车来到师部报到。没有前呼后拥的迎送,没有饯行洗尘的酒宴,更没有“现代化”的家当,如同一个士兵的调动。
53岁的刘玉昌,黝黑的脸庞透着和蔼和坚毅。他经常告诫自己:空一师老班子“学习走在前,工作拚命干,生活不特殊,遵纪做模范”,曾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赞扬。自己一定要以老班子为榜样,让一师这面红旗更加鲜艳。
机关干部食堂的23号碗柜,放着刘玉昌的碗筷。他任职6年,始终和机关干部一样排队打饭。他每年下基层200多天,一直坚持不到招待灶吃饭。有一天,是部队的飞行训练日,刘玉昌跟班飞行回来晚了,炊事员忙要给他做饭菜。他说:“不用了,剩啥吃点啥,我还要去机场哩。”
两年前,师里盖了两幢新宿舍楼,里面是清一色的单元房,各种设施齐全。和这两幢新楼隔窗相望的是30年代建的旧楼。刘玉昌一家4口住在这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里。他的住房面积还不到规定的一半。前两年建楼时,也有人提议给师领导增加几套。后来管房部门又打算将空闲的招待所改建翻修,为师领导改善一下住房条件。这些方案都被师党委否定了。刘玉昌多次对营房管理部门的同志说:“现在住房都很困难,一下子解决不可能,但我们的原则是,先空勤,后地勤;先基层,后机关。做具体工作的同志要掌握这条原则。”
刘玉昌下部队或外出开会,坐的是“面包”、“吉普”、“大客”、“解放”,有时还蹲大敞篷车。一次,上级决定拨给该师一台“蓝鸟”牌轿车的指标。党委会上,刘玉昌却说:“师领导坐这样的车,太特殊,只要有车坐,不耽误工作就行。”
“在有情可原中自省,在无人监督处自律”。是刘玉昌自觉保持廉洁的一个显著特点。有一次刘玉昌外出开会,在北京的叔叔第一次来串门,走时买的是飞机票,机场离家很远,机关车管部门的同志破例派车为老人送行。刘玉昌知道后,到管理科一分不少补交了10元钱油料费。在刘玉昌的带领下,党委“一班人”在遇到干部战士为调动、转业、复员、上学、提升等请客送礼时,自觉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收。一次,上级领导机关给师里送来一些虾,机关同志给每个常委多分了几斤。刘玉昌知道后,立即找到当事人,严厉批评说:“常委有规定,不管分什么东西,领导要和机关干部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随后,他和常委们都补交了虾款。
刘玉昌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每年下基层或到机场跟班飞行,长达7个月左右。他当了6年师政委,有4个春节是在千里之外的部队和干部战士一起度过的。同志们说:“逢年过节别人往家里跑,我们的政委却总是往下面跑。”
刘玉昌对全师的飞行员和连以上干部的情况了如指掌,不但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而且熟悉他们的基本情况。无论是干部、战士,还是职工、家属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他谈心。他们有实际困难,不管是大是小,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刘玉昌都热心接待。他曾给12位飞行员当过“红娘”,他还常去地方有关部门为一些飞行员家属、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为他们的子女入学、就业而奔波。
刘玉昌同志坚持做好这些看起来平凡而又不容易做到的“小事”,他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干部、战士的心田。
                  新华社记者 孙茂庆
                  新华社通讯员 李志臣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伍玉琼执法无私
王炳全
广东省花县新华镇政府婚姻登记员伍玉琼,从事婚姻登记工作近10年,她依法按章办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9年初,花县开始了住房改革。伍玉琼的儿子工作单位规定,如果办理了结婚登记,就可以分到一套房子。儿子提出要登记结婚,但他的女友离法定婚龄还差3个月。伍玉琼完全可以不露声色地为儿子办理结婚登记,但她立即意识到:自己手中的这个权是党和人民给的,绝不能用这个权去谋取私利。于是,她耐心地做儿子的工作,讲清楚不到法定婚龄登记结婚是违法的道理;自己是婚姻登记员,要带头守法,不能为分房而做违法的事。通过开导,她的儿子放弃了办理登记的要求。
伍玉琼在新华镇有不少熟人和朋友,一些人为使没到法定婚龄的子女能够提前登记结婚,常有人找上门去求情。但伍玉琼都能坚持原则。一天,伍玉琼的一位熟人,带着儿子前来登记结婚。伍玉琼发现户口簿很新,而男方又没有带身份证,觉得可疑。男方家长编造了诸多原因,并要求伍玉琼看在情面上将就办理。伍玉琼坚持原则,一定要审查身份证。结果,男青年拿来了身份证,与户口簿相对照,年龄相差1年零3个月,登记手续当然不给办。
对一些已到法定婚龄,在登记中受到阻挠的,她按规定给予办理。女青年黄某,与省河运学校一男职工相爱,女方的母亲以男方是外省人为由而极力反对,不给女儿户口簿。伍玉琼知道后,亲自了解,证实他们都达到法定婚龄,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免去了审查户口簿的程序,为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伍玉琼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但又注意把党和政府对年青一代的关怀,体现在她的工作中。在广州铁路客运段工作的一位男青年,前来登记结婚,但他的婚姻证明书只盖了科室的公章,不符合结婚登记的要求。而当天下午两点半这对青年就要到北京旅游,时间很紧,怎么办呢?伍玉琼主动提出在中午休息时间帮他办理结婚登记,请男青年立即回广州铁路客运段重写证明。午休时间,伍玉琼一直等在办公室,认真地为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使这对青年夫妇愉快地踏上了旅途。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周轩和十三位孤寡老人
张文婷 杨宝红
他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普通的煤气管道维修工,有机会经历如此难忘的一幕:1989年10月8日,他作为“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获得者代表,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位憨厚的小伙子,就是北京市煤气公司一所团结湖站青年修理工、共产党员周轩。
那是1981年仲夏的一天,周轩背着工具兜和往常一样,按照报修单上用户的住址,敲响了光华里16楼2单元侯玉兰的房门。推门进去,周轩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窄小的厨房里,一位老奶奶的两只小脚颤巍巍地站在小板凳上,一只手吃力地开着上面的截门,另一只手捏着燃着的火柴往灶眼上点。骤然而起的火苗差点烧着老人的衣角。周轩急步上前,扶下老人。原来,这种单眼灶没有小截门,只靠离地1.7米的大截门控制。这对常人来说是举手之劳,可对体弱的老太太却是件难事。周轩回到单位,找了些废旧零件,焊了一个煤气架送给老人,又把单眼灶改装成一个配有小截门的双眼灶。侯奶奶高兴地一个劲儿唠叨:“这下可好了,再不用登高了。”这一件小事使周轩久久不能忘怀。
周轩常想,在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点理解、帮助和温暖,更何况对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呢?于是,他经常利用工作间隙,去为侯奶奶干些家务。
1982年3月,站里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把困难户登记在册,定人、定户、定时上门服务。周轩对此十分认真,在自己的管片内,先后走访了36个居委会,确定了13位孤寡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并排了一个表,轮流为他们买粮、买菜、买煤、洗衣服,凡是老人干不了的力气活儿,他都包了下来。他用自己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创造一种真挚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呼家楼南里26号楼的廖华大爷年迈体弱,老伴儿瘫痪在床。老两口住在四层,屋里没有暖气,常常为买煤犯难。自从周轩照顾他们后,每年入冬前,他都提前帮老人买好蜂窝煤,再往返几十趟搬上楼,每次都累得腰酸腿疼。
1983年夏天,东城区赵堂子胡同的孙大爷,肺气肿病情恶化。周轩写信把老人在河北老家的唯一的侄子叫来。一天晚上,他俩用三轮车送老人去医院。途中忽然下起了大雨。周轩把仅有的一块塑料布盖在老人身上。赶到医院后,他们被淋得透湿。在孙大爷住院期间,周轩白天上班,晚上和他侄子轮流陪床,端屎端尿,喂饭喂水,同病房的人都羡慕老人有两个好“儿子”。
东光路6号楼2门4号居住着姑嫂二人。小姑子冯玉莲84岁,嫂子冯王氏87岁,都早年丧夫,如今在政府和街道居委会的资助下相依为命。一次,靠双拐行走的冯玉莲上厕所不慎,摔伤了腰。周轩得知后,下了班立即赶到她家。请大夫,买膏药,又给老人按摩,一直到后半夜。老人流着眼泪说:“我熬了几朝几代,也没碰上像你这么善的人,全托共产党的福啊!”老人把他的行动同党连在一起,使周轩看到了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从此,他把两位老人当成亲奶奶来照顾。
周轩的真情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领导、同事和社会的肯定。但是,也有人说他“无利不起早,准是冲老太太的遗产去的。”周轩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告诫自己:宁肯受点委曲,也不能撒手不管,伤了老人的心。他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借助法律手段:1989年9月26日,煤气公司和朝外街道办事处分别以法人资格出具证明,周轩与冯家二老签订了义务抚养协议书,并办理了公证。从那以后两位老人的生活由周轩负责,老人去世后遗产由朝外街道办事处收回。
办理公证的前夕,周轩来到老人家。冯奶奶把他拽到自己身边:“孩子,你坐下,奶奶有话嘱咐你。”说着,老人从一个裹着好几层布的小包里,拿出6张定期存款单,“这6000块钱是我们姑嫂俩攒着防老的,如今用不着了,你拿去吧,奶奶不对外人说。”周轩的心中一颤。他知道这是老人的一片诚心,可又怎么能要呢?“奶奶,这是您二老一辈子积蓄的血汗钱,您留着慢慢花吧。”老人哭了,两行热泪顺着脸颊往下流:“人心都是肉长的,咱不沾亲不带故,你风风雨雨照顾我们七八年不说,还月月给送零花钱,我们于心不忍啊!”周轩哪里知道,从1982年至今,他每回给奶奶钱,奶奶就撕一张月份牌装在一个小袋里。细细算来,已有2000多元了。老人的真情感动了周轩。他含着泪对奶奶说:“您老人家的心意我领了,可咱祖孙两代的情份不是用金钱能换来的,为钱我就不来了。”周轩当着老人的面,把那些月份牌扯碎扔掉了。
1988年8月20日,周轩在鲜红的党旗下举手宣誓,实现了他的夙愿。他决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更多的温暖和快乐献给人民。
                 (北京《支部生活》供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为党旗添光彩
地处煤海之乡的山西省大同市王家园村,周围厂矿林立,交通方便,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较为优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村党支部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农村中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全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去年,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5倍;经济总收入比1978年翻了三番多;集体固定资产总值比1978年净增836万元。每年还向国家提供肉、蛋、奶、苹果、蔬菜等总量达75万公斤,成为大同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
集体经济发展了,对国家的贡献大了,群众富了。村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却没有放松。他们要求每个党员做到不赌博、不大吃大喝、不用公款请客、不沾集体便宜。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与个人致富的关系。现在,全村49名共产党员、7名村干部都坚持在集体企业里工作,没有一个捞外快的。村党支部还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我是共产党员”、“党员奉献日”等活动,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近几年,95%的村民都进了新房,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封润一家祖孙三代仍住在二十多年前的旧土房中,群众过意不去,要帮他盖房,他说:“等全村的村民都住上新房,我再盖也不迟。” 
         王万仁 兰建国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家庭法制宣传站
田九星
山西省寿阳县的七里河乡,地处石太线交通要道。这几年,七里河乡开展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全乡“家庭法制宣传站”迅速兴起。
40多岁的农民苏忠善在乡里率先办起家庭法制宣传站。他自费订阅了多种法制报刊,还收集了许多法律方面的资料,他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向乡亲们宣讲法律知识。乡里推广了他的普法经验后,全乡40多个自然村先后出现了100多个“家庭法制宣传站”。
七里河村有个贾政梅,常以迷信活动骗人钱财。苏忠善发现后主动上门宣讲有关法律,晓之以法,告诫她走劳动致富的路。在苏忠善的耐心帮助下,贾政梅决心痛改前非。
这个乡五顷垴村青年史春柱,在外乡与一些不务正业的人结拜兄弟,染上劣习,发展到偷盗,被劳动教养两年多。他被解教后回到村里,对前途失去了信心,20多天窝在家里不出门。村党支部书记史长富和“家庭法制宣传站”的邢福春老人一起,多次上门找他谈心。邢春福说:“春柱儿,只要你好好劳动,人家不会瞧不起你,生活的路长着哩,要有重做新人的勇气。”村支书还让他承包荒山造林。在其父亲和妹妹及乡亲的帮助下,史春柱承包荒山百亩,他用劳动的双手栽下了落叶松,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新绿。
史春柱走向新岸的事传到寿阳县城里,一位姑娘了解真情后,主动上门向他求爱。
“家庭法制宣传站”在七里河乡的出现,有力地促进着全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目前,全乡干部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不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乡里还涌现出遵纪守法户1802户,这个乡被省、地、县命名为先进集体。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英雄壮举时 并非一日功
——记北京军区炮兵某部战士王东卫学雷锋的事迹
李天印 谢玉久
春节前夕,北京军区炮兵某师隆重召开学习战士王东卫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表彰大会。政委徐福安说:“王东卫的英雄壮举虽然出现在刹那间,但并不是感情的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坚持学雷锋的结果。”
“舍己救人 品德高尚”
去年11月19日15时50分左右,由兰州开往北京的44次特快列车即将驶进河北沙城火车站,突然发现距列车100多米处有一老人在铁道上蹒跚而行。站台值班员急得满头汗,跺着脚,挥舞着小旗,撕破嗓门呼喊:“快闪开!快闪开!”但老人毫无反应。火车司机焦急如焚,一边鸣笛,一边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可老人还是慢不经心地往前走,列车虽紧急制动,但巨大的惯性仍使它以约65公里的时速急驶。80米、60米、40米……老人还在道轨上。在场的人们都为老人捏一把汗。
千钧一发之际,正在站台候车的战士王东卫听到喊声,飞身越过一铁轨,一把将老人推出。就在他脚跟脱离铁轨的同时,机车擦着他的衣襟呼啸而过。在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英雄壮举,都惊呆了。
列车在离现场约170米处刹住了,司机跳下车发现两人已经脱险,他跑过来紧紧握住王东卫的手连声称赞:“真了不起!”
被救的老人叫李殿林,今年68岁,是沙城火车站退休工人,多年失去了听觉和说话能力,当醒悟过来时,他一下跪在王东卫的面前,泪流满面。事后,李殿林的儿子、女婿举着“舍己救人,品德高尚”的大红锦旗专程赶到部队,感谢王东卫的救父之恩。
“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王东卫是河北博野县人,父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近40年,多次被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家人对党一往情深。王东卫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立志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孩子。上小学时,他刻苦学习,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每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并第一个加入了团组织。
一天上学时,王东卫看到小学生张宪光不慎将胳臂摔成骨折,疼得直翻滚,他赶紧找来一辆自行车把张宪光同学推到医院,掏出身上仅有的5角钱挂了急诊,接着又连忙赶到张宪光家里报信。当回到学校时,误了上课,老师批评他迟到,他一声不吭。直到张宪光同学的家长到学校感谢他时,老师才知道这事。
1984年冬季的一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后同学们都回家了,王东卫留在教室封火炉,突然班主任储铁锁因急性阑尾炎发作,疼痛难忍。王东卫背起储老师就往医院跑,在医院整整陪了一夜。储老师激动地说:“我真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欣慰,也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军营需要好儿郎
村里有一位70多岁的孤苦伶仃的老人,生活需要人照料。王东卫从12岁起就承担了照料老人的工作。老人承包了二亩责任田,王东卫同父亲、哥哥一起,帮着种、锄、浇、收;老人病了,他请医抓药,端水喂饭,照顾得十分周到;村里放电影,他提着凳子、搀扶着老人去看;星期天,他用自行车推着老人赶集上店;至于拉煤、买粮、打醋之类的事儿,更是由他承包了。一次,天下着暴雨,王东卫担心翟大娘的房子漏水,他冒雨跑到翟大娘家,发现房子漏水,他找来一块雨布披在大娘身上,把大娘背到自己家里。雨一停,他就找来几个帮手给大娘把房子修好。
翟大娘逢人便说:“俺就是儿孙满堂,还比不上东卫一个。”
王东卫曾在日记中写道:“雷锋、王杰、董存瑞等英雄人物都出现在部队,说明部队是培养造就英雄的熔炉,我长大一定参军,立志当一个雷锋式的好战士。”
去年3月,征兵工作开始了,王东卫跑到村民兵连长家第一个报了名。他的表哥是全县的首富户,听说他要当兵,急忙跑来找他:“我办了三个厂子,固定资产几十万元,你给我当会计,每月工资500元,再给你买一辆摩托,当啥子兵呀?”王东卫谢绝了表哥的好意,决心到部队把自己锻炼成材。
王东卫带着美好的理想,带着亲人的重托踏进了军营,军队的良好教育,使他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更好的升华,他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也给部队增添了新的光彩。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济南军区某部总机班班长于海燕(中),以雷锋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入伍以来接转电话5万余次无差错,被上级部门评为优秀士兵。图为她带领新战士在冰天雪地中进行接转训练。孙庆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