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际经济动态

  “乌拉圭回合”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王毅
今年是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关键的最后一年。这场历时4年的马拉松式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是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开始的,预定于1990年底结束。3年来,参加谈判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已向谈判委员会提交了几百项建议,不同程度地阐明了各方对15项谈判议题的立场、解决的方法和方案。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15项议题大致可分为四类:
(1)有关“市场进入”的议题,即农产品、热带产品、纺织品和自然资源产品的议题,最终归结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让谈判。
(2)有关贸易竞争规则的议题,即保障条款、反倾销、反补贴和总协定有关条款的谈判议题。
(3)“新领域”的议题,即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
(4)有关多边贸易体制和程序的议题,即争端解决程序和总协定体制的改进。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在“乌拉圭回合”中期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问题,因为他们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一般都遇到高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在1988年中期审评会议之后,热带产品得到初步减让成果,但农产品谈判仍属悬而未决,纺织品和服装、自然资源产品等项谈判进展缓慢。
对发达国家而言,除传统议题之外,他们特别重视“新领域”的议题。美国和西欧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方面制订具有约束力的多边规则。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新领域中占有相对优势,但在这些领域,关贸总协定尚未制订多边规则,各国立法也不一致,所以它们竭力要求在新领域制订多边贸易规则,借此打开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议较多的是有关贸易竞争规则的议题,因为这些规则对于出口产品进入市场具有极大影响。例如,对保障条款历来有非歧视适用和“选择性”适用之争。欧洲共同体和美国主张引进“选择性”概念,即允许进口国针对特定出口国实行选择性的保障措施。而发展中国家坚持最惠国原则,认为选择性保障措施违反总协定原则,不利于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双方针锋相对,最后结果仍有待分晓。
人们普遍认为,“乌拉圭回合”是关贸总协定产生以来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矛盾和分歧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补贴和关税谈判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如保障条款和纺织品谈判等方面)。同时,在具体问题上各国往往依据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相互组合,协调立场,如“凯恩斯集团”就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各方利害关系和矛盾的复杂性。
二、3年来,各项谈判议题均有进展,但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重视的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新议题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而发展中国家急切期待取得成果的某些议题如纺织品、自然资源产品等谈判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由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利益相互交错,形成了各组的谈判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的局面。例如,保障条款谈判关系到纺织品贸易谈判,农产品谈判联系着补贴谈判,三项“新议题”的谈判牵制着“市场进入”的谈判。因此,在谈判的最后阶段需要在各议题之间综合平衡,互作妥协,作出一揽子解决。
“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参加多边贸易谈判的有10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任何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而更主要是由于它是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时刻进行的,关贸总协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的谈判范围和所制定的多边规则已经从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领域扩大到服务贸易等新领域。显然,这一轮谈判将关系到整个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贸易和经济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乌拉圭回合”的议事日程是雄心勃勃的,另一方面也是困难重重的。虽然通过谈判,国际贸易规则的适用范围有重大突破,但是能够取得的成果将是有限的。要想解决农产品补贴和纺织品贸易这类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方面,可望达成框架性协议;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有待于今后长期的努力。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会发生第三次石油危机吗?
日本杂志《诸君》1989年12月一期刊登了中东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小山茂树写的题为《发生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四个迹象》文章,摘要如下: 
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以来已经15年多了。石油问题和能源问题现在即将被世人所遗忘。但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新的危机的确正在悄悄到来,尽管是逐步的。
显示石油形势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近几年来世界的石油需求开始出现再次增加的趋势。1986年整个西方国家的石油需求比上一年增长了3%,是时隔很久之后首次出现的大幅度增加。虽然1987年石油需求慢慢稳定下来,但石油需求在1987年仍然增长了2.3%。1988年石油需求进一步增加,出现了3.2%的高增长率。
把这一潮流看作是新趋势呢,还是认为这只不过是暂时现象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研究一下在70年代后半期和80年代前半期由于什么原因造成了石油需求的减少。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其次是所谓的节能的进展。
再次,各国把需求转向其他的现成能源(煤炭、天然气和原子能)。
但现在,使石油需求减少的上述三种原因已全部消失。第一个原因即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现已被强有力的增长所取代。第二个原因即节能,在世界几乎所有地区都达到限度,最近,开始发生逆转。另外,向石油以外的其他能源的转换也逐渐困难起来。这样一来,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则不得不再次增加。这就是现状。
在石油需求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石油供应方面也发生了新变化。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这段时期内,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生产迅速增加,其日产量从1975年的1626万桶增加到1988年的2525万桶,增长了55%。但是,1985年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生产显然出现停滞局面,产量难以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在1988年11月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第84次全体会议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达成了以如下三点内容为主的协议。这三点内容是:1、限制日产量,每天生产850万桶;2、伊朗同伊拉克的生产限度相同;3、维持每桶石油18美元的价格。
自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以来快30年了。在这30年中,成员国从起初的5个国家增加到13个国家。而且,各国的实力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发生了分裂。
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今后很难轻易地恢复或迅速实现团结局面。尽管石油需求逐渐增大,但石油输出国组织未必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今后其产量仍会继续超过自己所规定的生产限额。如果是这样,则有可能相应地阻止石油行情的正式回升。
如果把石油输出国组织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分开来看,在1988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已确认储量为6760亿桶,而且,相当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整个储量的82.5%的5580亿桶集中在五个海湾产油国。
从储量同产量之比来看,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储量的枯竭则更加明显。西方国家的储量同产量的比值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前后下降,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的1979年至1980年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过,此后随着石油价格的暴涨,储量同产量的比值逐步增大,最近出现了良好的结果。但是,这只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特别是海湾五国的石油储量同产量的比值改善的结果。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储量同产量的比值却根本没有得到改善。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而且从1974年的18下降到1988年的11。而储量同产量的比值持续下降就意味着存在乃至要发生石油危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危机逐年增加,这就是现状。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需求继续增加。从石油供应来看,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已不可能再扩大石油生产。
显然,这样一来,在不久的将来市场支配力就会转移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是海湾产油国手中。但是,如果达不成协议,那么,只要石油需求继续增加,发生石油危机则只是时间问题。
今后石油形势如何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石油需求状况今后的变化。
美国的纯石油进口依赖度,虽从最高的1977年的46.5%下降到1982年的28.1%,但现在已重新转为增势。
关于过去的两次石油危机,中东发生重大的政治冲突是其导火线。其背景是美国的石油进口急剧增加。因此,世界石油供求关系紧张也是发生石油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今后美国的石油进口继续急剧增加,那么,这就会成为给发生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可能性提供现实性的因素。
(附图片)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0亿吨,油田大多分布在尼日尔河下游三角洲和沿海一带,以及近海海域。图为艾斯克拉瓦斯海上油田的石油平台。
本报记者 申明河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日本家电销路出现下滑势头
陈封
日本生产的电视机、录相机、收录机之类民用电子商品的年销售金额在八十年代中期曾达一千五百亿美元,但现在出现了下滑势头。据日本电子工业协会估计,九十年代第一年的民用电子商品生产将停滞不前或下降,在全部电子工业产品中所占的比率也将由黄金时代的百分之三十降至百分之十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各国消费者争购日本电子产品的热潮已大大降温。这类商品在日本、美国和西欧各国的销售市场已到了饱和程度。而且打算更换旧彩电或录相机的人也都宁愿转向质量相若但价格便宜的南朝鲜货了。
更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厂家拿不出一种具有革命性或可称为划时代的新产品,目前市场上摆出的新产品如全自动密纹片唱机、八毫米胶片录相机等等都只不过是某些部件的改进型,引不起消费者必欲得之而后快的热情。
日本工业结构的变化也是使民用电子商品市场呈现不景气的原因之一。自从一九八五年年初日元对美元的兑换率上升以后,生产民用电子商品的厂家便预见到好景不长。它们尽力在技术上提高产品的局部功能以保持在音像市场中的地位,例如去年日本产的彩电半数以上的荧屏都是三十四英寸以上的宠然大物。同时一些厂家加速向低工资国家(如泰国和马来西亚)迁移,首先移动的是制造缴纳增值税较低的音响设备工厂,然后是制造电视机和录相机的工厂。
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日本民用电子器材厂家到国外设厂的行动可获得短期效益。而从长期生存的战略来说,它们必须转向价格昂贵的工业用电子设备和零部件。这就需要加强各厂的研究和发展部门。
中小厂家投入研究和发展方面的资金一般都仅占各自总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以下,不足以跟上国际技术迅速前进的步伐。大厂家如索尼公司每年支付的研究经费占其总销售金额的百分之十二,三菱公司占百分之九,夏普公司占百分之七。《经济学家》的文章认为它们则可在长期竞争中站稳脚跟。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研究竞争对手 提高产品质量
刘绪民
10年前,美国施乐复印机公司由于销售额大幅度下降,曾陷于严重的困境,而日本理光和佳能等公司的复印机拚命地挤施乐公司的地盘。致使该公司占世界复印机市场的份额从1974年的86%下降到1984年的16.6%。后来施乐公司对它的竞争者进行了仔细研究,终于发现它们的秘诀:日本公司严格恪守质量标准。再回过头来冷静地看看自己的经营管理,则发现几乎每一级都存在着松散和效率低的问题。施乐公司主席戴维德·基恩斯从他的竞争对手那里汲取了教训,1983年他在本公司发动一场质量全面管理运动。公司把10万名工人组成作业班组,鼓励工人开展车间发明和合作解决问题,并对生产的每道工序都规定出新的质量标准。这样做的结果使该公司的生产成本和残品减半,消费者的满意率增加38%,终于以价廉质优重新夺回世界复印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战前,美国人崇拜外国货的风气很盛,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这种风气已逐渐消失。然而60年代美国货质量下降,这种风气又有所抬头。按照国家产品质量等级,美国好的或非常好的一级产品占94%,日本的占85%,而日本货在美国市场的一级产品中占42%,美国本国的产品才占市场的38%。
美国制造业普遍面临来自日本的剧烈竞争。过去美国公司往往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一种口号来喊,而日本企业却在静悄悄地改进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去美国企业界人士一旦失去市场份额,便怨天尤人,要求当局采取保护措施。如今他们已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今天已有数以千计的美国企业掀起了学习施乐公司经验的热潮。它们借鉴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的概念,鼓励工人积极参与生产监督和技术革新。企业领导制订出新的质量管理条例,并认真监督贯彻。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业公司为了培养工人的质量观念,组织工人搞社会调查,了解消费者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情况。据调查,美国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美国产品的质量近5年确实有了提高。87%的大公司扩大了它们改进产品质量的计划,并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