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艰难征战志气歌
——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修复进口电除尘器纪实
  王克强 邹万龙
1989年11月1日,在安徽省宁国水泥厂的进口165平方米电除尘器修复工程鉴定会上,由国家建材局等13个单位组成的验收委员会认定,修复工程是成功的,除尘效率达到99.98%,超过了日本生产厂家99.818%的原设计水平。
消息传到担负修复工程的河北省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职工们格外高兴。这是他们冲破了对洋设备的迷信,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的一曲中国工人志气歌。
(一)
1988年元月21日,晚上9点刚过,宁国水泥厂内熟料窑165平方米电除尘器总控制室的自动报警红灯突然闪亮了。不知为什么,值班员竟没有意识到红灯闪亮表示着出现异常情况,反而随手关掉了警灯。
一场特大工业设备事故接踵而至。11点30分,高达30米的电除尘器成了火球,灼热的气浪熏烤得人无法接近……待有人发现,关掉电闸,这台电除尘器已被烧得面目全非,价值93万美元的设备变成了废铁!
怎么办?有关方面先后提出了几个方案:向原日本生产厂家订货,对方报价是原设备价的两倍,再加上其它费用,共需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在国内由某专业厂新造一台205平方米电除尘器,报价约为600万元人民币,交货期约为一年……4月份,河北省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经过调查,提出了修复质量达到原设计水平、工期短、报价为199万元人民币的方案。无疑这是最佳方案,但这家名气不算响亮的企业能干好吗?
在期望、担忧、疑虑中,双方于1988年5月7日签定了修复工程合同。
(二)
很快,一支70多人的工程修复队开赴宁国水泥厂。
尽管临行前预计到修复工程的难度,但到现场一看,修复队的职工们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七层楼房那么高的电除尘器,外壳像烙糊的面饼,原凸起的顶部盖板变成凹下的大锅,内部中墙板及立柱、上横梁均烧毁塌下,内脏部分的极板和极线变成一块块、一堆堆的铁镏子坠落在灰斗中,电场内七零八落的构件上积满了灰尘……
修复工作的第一件事是清理电场。场内积灰太多,人无法直接进入,只好用安全绳把人吊在半空中进行清理。烧熔后的极板和极线搅在一起,悬吊在半空中的人晃来晃去,有劲使不出。抢修队硬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昼夜苦干,把搅在一起的极板等各种零部件一片片、一件件清理出来。光是清理出来的废钢铁,总重量就达150多吨。最令人难以忍受的还是粉尘。人悬吊在半空中干活,下面是两米多厚的粉尘积灰,如果不慎掉下去,粉尘会淹没人身……极板、极线上也挂满了粉尘,稍一触动,便纷纷扬扬,抢修人员脸上是灰,身上是灰,吐出来的痰多半也是灰。
作为全国三大水泥厂之一的宁国水泥厂,非常希望修复工程不影响日常生产。抢修队在修复初期巧妙地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周密准备,仅用了7天时间,就低造价、快速度、高质量地建成了旁路烟道,保证了宁国水泥厂的正常生产。该厂当年的水泥产量不仅没有降低,到年底还超额完成生产计划8万吨,达到了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说旁路烟道保证了宁国水泥厂的日常生产,但电除尘器一日不投入使用,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就一日得不到根除。1989年元月,宁国水泥厂又向工程抢修队提出,能否先把电除尘器开通一半,让全厂职工和周围居民在洁净的空气中过春节?深深了解环境污染之苦的工程抢修队答应了,而且要利用厂方停炉检修的机会,力争在10天内实现单室送电的目标。
当周围居民忙碌着筹备年货的时候,工程抢修队展开了一场攻坚战。不少人吃住在工地上,困了打个盹,醒了接着干。现场总指挥刘廷智恰逢此时高烧不退,但年过半百的他一直没离开工地现场。经过连续7天7夜的艰苦努力,电除尘器西侧四个电场的极板、极线全部安装完毕,在除夕夜的鞭炮声中,单室送电成功。
电除尘器开通了一半,却使得修复工程难上加难。开通的一半与待修的一半仅隔着一层铁板,运行中散发出的200℃以上的高温,烧得人出气都困难,抢修队员们尽管穿着翻毛皮鞋,脚下垫着一层砖头,可还是像站在烧烫的铁锅上一样。干得再累,也不能靠靠隔板,因为一碰,工作服就能冒烟。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抢修队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东侧电场的修复工程。
(三)
在修复工作中,还有另外一个战场。
修复工程需要大量具体准确的零部件数据,可手头仅有日本方面留下来的不完整的安装图纸。图纸上找不到所需的数据,查看现场又面目皆非。技术人员只好把烧得变形的零部件一个个找出来,经过反复测算、比较,绘出了上百张图纸。
完成了基础准备工作后,技术人员根据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大胆提出,在保证质量、功能等前提下,既照原样修复,又改造更新,使功能超过原设备。根据当今电除尘器向宽极距发展的潮流,他们建议:将这台引进的电除尘器的极距由原来的300毫米改为400毫米,这样既可节省原材料,又可使电压升高,扩大流通面积。
这个建议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北京召开的论证会上,有人表示疑虑,有人说是狂妄,有的人甚至尖刻地说:“如果能用宽极距,日本人早就采用了。你们还能比日本人能?搞不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技术人员拿出实验的数据,并提出,在华北某地热电厂修复190平方米电除尘器时就已经使用过这样的宽极距,效果很好。
在强硬的反对意见面前,技术人员据理力争。论证会先后开了79天,修复工程随之停滞了近80天。停产的损失加上排污费的累积,真让宁国水泥厂难以承受啊!急得不少干部职工嗷嗷叫,真想到论证会上吼两嗓子:“为什么外国人的东西就一点不能动?”“难道中国人的好办法就不能用到外国人造的设备上?”
经过漫长的消耗战,持反对意见的人总算开“绿灯”了,不过仍然加上那句话:“搞不好要负法律责任。”工程抢修队的技术人员坦然地笑了,他们的自信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在大胆改动极距的同时,他们又在原电除尘器的壳体上增加柱间支撑、双室的中隔板由单层改为双层等。经实践证明,改造修复后的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高于日本原设备水平。
1989年4月6日,宁国水泥厂引进的165平方米电除尘器修复工程全部竣工了。巨大的电除尘器像一把擎天宝剑,斩断了肆虐一时的烟龙。蓝天下的山门乡,又恢复了山明水秀的面貌。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香港彩印业企业家郑玉良先生在福建莆田办了一家独资企业,在当地以管理出色受到好评。不久前,记者到莆田参观访问,郑先生说:在管理方面——
“中国人可以大有作为”
  王伯伟 张玉钟 黄发兴
香港凯顺印刷(福建)有限公司,是一家独资企业,坐落在福建莆田市城厢区,是由香港凯顺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玉良先生独资400多万元创办的。
郑玉良先生是香港印刷业一位后起之秀。他办的一家彩印厂,生意兴隆,获利颇丰。为了发展印刷事业,他回到家乡投资,办起了这家公司。车间宽敞、明亮,工人们在紧张地工作着,一切给人井然有序之感。我们触景生情,同郑玉良先生谈起了企业管理。
“要把人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关键是管理。香港的彩印业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设备先进是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管理。改革开放,国内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是必要的,要同步引进管理,而且也不要瞧不起国内的设备、莆田的彩印厂,引进了国外设备、技术、也采用了国内生产的设备,双色彩印机就是北京产的。我的管理方法结合了本地实际,所以印刷质量同样是一流的。我把在莆田印的产品拿到香港给行家看,他们都很惊奇。”郑先生侃侃而谈。
“实践证明,中国人在管理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是创造一个使人能发挥作用的环境。”他说,“凯顺(福建)印刷有限公司里,我就很注重造成一个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内部小环境。我们厂里,有‘关系’进来的人不少。我的看法是,制度归制度,交情归交情。进了凯顺,就得服从凯顺的规矩,不能因个人情面破坏公司的规矩。否则今天迁就一个,明天就影响一片,后患无穷。”
郑先生说,开始他这么做,不少人不习惯,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不仅独资企业要这么办,国营企业也完全可以这么办,因为这是商品经济的规律。
抓管理,千头万绪,从何做起呢?郑先生认为,要紧的是一个“严”字。严管理才能出效益,出人才。我们吃亏,往往吃在太原谅自己。“严”字当头,才能把企业,把管理者和工人都置于“背水一战”的境地。有了这个最基本的,才有可能论及其他。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从村头走向世界
——记潜江市张金村幸福服装厂厂长周作亮
  胡北
你也许不会相信,他,身高不满四尺,左腿盘曲,两脚横拉,步履艰难,可他却以坚强的毅力,从村头走向世界,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界最佳农民企业家。他所领导的幸福服装厂从一个仅有22台家用缝纫机的缝纫组一跃成为拥有1500名职工、779台(件)进口服装生产设备的大厂。去年完成产值3640多万元,实现利润430多万元,创汇309万美元。1988年他的厂被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系统首家自辟口岸对外经营企业,并于去年6月,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验收。
这位富有浓郁传奇色彩的新闻人物,就是10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劳动模范的湖北省潜江市张金村幸福服装厂厂长周作亮。
领导好一个企业,对于周作亮来说,要付出多少倍于常人的心血啊!见面时,多少人都想知道这位残疾人获得成功的秘密。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他缺少的只是常人的外表,智慧、胆略和气度丝毫不逊于常人。
1985年初,幸福服装厂因市场预测不准,生产的雪花呢大衣和西服由俏销一下子变为滞销。周作亮失误了。然而,他没有慌张,当机立断:“削价30%,处理积压。”有人大惊失色:削价30%,意味着企业要损失70多万元呀!也有人主张将厂里600多工人削减一半,以减轻负担。一时间厂里像烧滚的油锅泼进水——炸开了。有技术的人想拉队伍出去另干;一些没技术的人就小偷小摸,将厂里的材料往家拿;老实人唉声叹气;调皮的迟到早退……一句话,服装厂乱了套。同时出现了厂外业务单位对幸福服装厂的信誉危机,幸福服装厂面临倒闭的危险。
也许是几十年忍辱负重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养成的心理承受力支撑着周作亮吧,面对此情此景,他不慌张,不悲观,总结了两条教训:一是管理不严,对工人教育不够;二是信息不灵,自己头脑发热。他召开了职工大会,作了自我批评,并说明“先减价,先主动”的道理,取得了工人谅解,同时宣布不但不减工人,还要扩大生产范围,尽快上新产品。一下鼓舞了工人斗志,稳定了军心。
周作亮看到,来自田野的农工,散漫的农民意识,阻碍工厂管理升级,质量提高。他钻研国内外的管理知识,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劳动管理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和择优用工制度,自己带头执行。他的堂兄是生产科副科长,因工作马虎导致生产缺料,险些造成停产。他毫不留情地将堂兄开除出厂。他自己上班时迟到了5分钟,便主动在职工大会上作检讨,并宣布按规定罚自己款。人们看在眼里,劲头又来了。人均日产衬衣由15件上升到20件,产品合格率由55%上升到98%,原来离厂的职工纷纷申请重新入厂。
吸取过去的教训,周作亮比过去更勤奋地捕捉信息。他将杂乱无章、变化莫测的服装信息,按其与产品、市场的关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分为3个等级:
第三级——从商业部门出售的和市面上流行的时兴服装上直接获取的信息;
第二级——从服装设计院、研究所、各厂家及服装信息发布会、订货会等渠道所获取的信息;
第一级——通过认真研究服装市场变化规律,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所获得的代表社会需求趋向的信息。
周作亮说:按第三级信息生产的产品只能追赶服装潮流;按第二级信息生产的产品只能汇入服装潮流;只有按第一级信息生产的产品,才能高人一招,领导服装新潮流。
1986年上半年,周作亮就是利用第一级信息组织生产活面防寒服,在全国一炮打响。1989年他们生产衬衫147万件,全部销完。近几年,幸福厂内外销产品质量都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指标,产品合格率达到99.8%。
1989年4月,在湖北省鞋帽服装评比会上,振华牌呢大衣夺得第一名,这是继潮流牌衬衣、振华牌西装被评为部优、省优之后,他们创出的又一个优质产品。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1990年是纺织工业的品种质量年。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这是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出口创汇的需要。北京印染厂的职工决心——
迈开美化生活的新步伐
本报记者 李茜
话题是从这几年纺织品市场变化与工厂的应变对策开始的。北京印染厂厂长徐孝纯说,过去设计一个受消费者喜爱的新花样,一生产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米,只要有几个这样的新花型出台,工厂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吃上几年太平饭。他讲了个故事:前几年,厂里设计生产了大竹子图案窗帘布。当时,装饰布花样少,投入市场很受欢迎,全国各地都来订贷,厂里印了一批又一批,总共生产1000万米,加上各地印染厂仿制,结果许多城市和村镇,家家窗前树竹竿,连因设计大竹子图案而获奖的设计师,也不愿再看了。
现在,市场千变万化,逼着企业时刻注视市场,不失时机地推出新产品。近两年,北京印染厂千方百计为设计工作创造条件,如每年花费数万元资金,从国外订购各种纺织品和服装杂志、实物样品,每月为设计人员放映国际时装和流行花色录像,并鼓励设计人员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采集资料等等,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灵感。设计人员在分配上打破了大锅饭,每人的收入与自己作品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挂钩,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设计新花色、新品种的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适合消费者的口味。请消费者参加选择花型图案,是北京印染厂开拓市场的又一新招。去年春节前,他们把新设计的55个图案花型,送到被称为名优产品总汇的北京百货大楼,开了一个“选花会”,请八方来客投票选举自己认为满意的花型。当时参加投票者络绎不绝,有些青年集体商量选出最满意的花型后才写选票。北京印染厂从500张选票中,选取得票多的四种装饰布,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日夜加班赶印。10天时间,新产品就同顾客见面,一天卖了2500米。晚上百货大楼下班铃响了,还有不少顾客围着柜台要买。
这个厂尝到了花色新,投产快的甜头,1989年他们新投产的花色品种达800多个,新花样选定、投产到出成品,从过去的一个半月缩短到现在的半个月,最快的4天即可与顾客见面。
与各名牌服装厂合作,分别向各家提供具有不同特色的面料,制造出不同特色的服装,既可丰富市场,提高服装的销量,又能提高本厂产品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这是北京印染厂又一成功尝试。目前他们与红都、大华、北京衬衫厂、中原服装公司、长城风雨衣公司和瑞丰服装厂等20家名牌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长城风雨衣公司用他们专门提供的绿色、莲色上面有小圆点的面料生产的风衣,因款式新,面料好,获全国风衣评比一等奖。他们生产的纯涤高密烤花绸,专供瑞丰服装厂制做的羽绒衣,在服装市场风靡一时,仅一个月销售额即达120万元。
北京印染厂在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方面的快节奏,换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89年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1%,出口增长53%。徐孝纯说,在新的一年里,北京印染厂的职工愿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加上与服装厂的密切合作,把人们打扮得更漂亮。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清洁工世家
  ——记王淑娟和她的亲属们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在哈尔滨有数百个家庭,每家都有几口人同时在清洁队,“与马路结亲”。这里向您介绍的,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王淑娟和她的担任清洁工的亲属。
奉献——从选择职业开始
从1979年至1981年,三年间,王淑娟和她的一个哥哥、三个姐姐都相继当了清洁工。
1979年,哥哥王淑坤初中毕业,他面临三种选择:到父亲的环卫部门当清洁工;到母新的建筑队当搬运工;到轻工企业找活儿干。干了30多年清洁工的父亲王礼主张儿子去清洁队。老实巴交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到清洁队运垃圾。别人为他介绍了七八次对象,都因女方嫌他“职业差”没成。他也曾为此而烦躁过,但一干起活来,就顾不了这些了。同志们鼓励、照顾他,领导上表扬他。渐渐,他感到干靖洁工也有出息。后来,他当上了组长,成为先进工作者。他说:“清垃圾,很多人不愿干,但总得有人干。”他坚守在清洁工岗位,现在已建起了幸福的小家庭。
哥哥上班的第二年,王淑娟高中毕业了。她曾为自己编织过许多美好的理想,偏偏考大学落了榜。爸爸、姐姐劝她报考清洁工。人们对清洁工的偏见,哥哥、姐姐们谈恋爱接二连三碰钉子,曾使她犹豫不决。父亲、姐姐、哥哥毫不动摇地在环卫岗位上做贡献,清洁队劳模们的事迹,使她感到自己比他们并不特殊,于是她高高兴兴地迈入了清洁队的行列。上班不久,与她同时入队的一些人纷纷“找路子”离队了。她不羡慕她们“走运”。她明白,地上的灰尘容易扫,要除掉人们心灵上的垃圾,可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她决心干一辈子清洁工,用辛勤的劳动美化自然环境,也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
委屈——为了方便千家万户
清扫街道,既不像上战场,面临生死考验,也不像企业家,要冒亏损的风险。但它有独特的难处。这难处,不是指成年累月与垃圾、厕所打交道,而是时常要受些委屈和侮辱。
王淑坤的运输小组,在街上买饭都困难。有一次,他和同伴到一家饭馆去买饭,人家嫌脏把他们撵出来。他们最初生气,但一寻思,自己身上是脏些,进饭馆会影响人家生意,也就不再计较。从此,他们不再去饭馆,常常在小摊上买烧饼和咸菜,随便找个地方吃。
比起淑坤,姐妹们的委屈更多。天不亮就外出扫街,有时会遇到流氓。王淑华的家离劳动地点和通勤车站都很远,上班要骑车一个多小时。有一次,在半路上,她遇到一个流氓,硬把她从自行车上拉了下来。幸好有位老工人路过,才帮她解了围。有时大白天,也会碰上让人非常生气的事。去年8月的一天,王淑华正在一幢居民楼下扫地,突然一个纸包砸在她肩上,纸内的粪便溅了她一身。气得她真想骂一顿,可又一想,这么多住户,不能让人家一起挨骂吧。于是,她忍下了气,擦擦衣服,继续扫街。说起这类事,王淑娟姐妹们都说:“要求人人都那么文明,不现实。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何况千家万户呢!”
为千家万户扫大街,清晨上班,孩子扔下,早饭做不成,下午三四点到晚上七八点又去上班,大量家务事干不了,为丈夫、公婆增添许多麻烦。大姐王淑荣,数年中,常把孩子锁在家里。王淑娟呢,为了少影响工作,小孩辉辉刚满6个月,她就下决定给断了奶。在婆婆精心照料下,长得白白胖胖的,可就是不认她这个亲娘。
辛苦——为的是大家更舒适
盛夏的一天,王淑娟发现邮政街市场边小商贩扔的一大堆豆角烂得发黑,冒着黄汤绿水,路人掩鼻绕行。清理这堆垃圾,本属市场管理部门的事,但王淑娟觉着,若不及时清除,太影响市容。她立即推上车子,将这一大堆烂菜一车车地拉走了。
班内时间常给自己加活儿,班后或星期天,王淑娟还经常为美化市容尽义务。去年夏天,由于队上人手少,工作很紧张。当时,她已怀孕,弯腰不便,每天下早班,腰酸腿疼,但她仍顶着烈日,照样坚持干。清洁箱上的鼻涕和痰块用刷子刷不净,她就动手往下抠,桶内的垃圾倒不出,她就用手往外掏……
妹妹的行动,使姐姐王淑华大为感动:“我落后了,得向淑娟学习。”她每天早出晚归,为全队同志绑扫把,专拣最脏最难的活儿干。夏日,大雨滂沱,垃圾常堵塞下水道,她用手去掏,常弄得浑身泥水。面对这一切,她想的是:“要让居民、行人感到环境舒适,就得辛苦点。”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油田节油车
近几年来,中原油田中原运输公司交通车站职工提出“生产原油节约油”的口号,逐步把烧汽油的交通车改装为烧天然气的气包车。目前27台使用天然气的交通车每年为国家节约汽油324吨。
本报记者 许林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人才到位业自兴
  张秋平 周宁
苏州汽车电器厂厂长方基浩求贤若渴。
无锡一家大厂有一位机械工程师,名叫沈尚励,经方基浩多方游说,愿意调入苏州汽车电器厂工作。可是他所在工厂提出一个条件:调走可以,必须交出住房。
好!方基浩二话没说,当场写下了保证书。很快,沈工就住进了苏州汽车电器厂买的一套商品房。
方基浩平时对花企业的钱精打细算,这次竟如此大方。有些人不理解,联名写信上告方基浩偏心。方基浩在职工大会上动了感情:“我们厂急需技术人才。有了人才,才有过硬的产品,才有企业的活路。大家想一想,一套房子几万元,可人才创造的价值多着呢!有些人啊,不知怎么就是想不开!”
方基浩想开了。
1985年春末,方基浩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这家工厂当厂长。工厂只有200来人,工程师只有1名,产品单一,生产不景气,濒临倒闭,许多职工正想
“跳槽”。方基浩认准了人才是企业之本。一上任,他就大作人才文章。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人才到位,发挥聪明才智。就是这位沈尚励,在开发新产品中几次立下大功,并创办了工厂的研究所。
几年来,方基浩先后引进了几十名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工厂已有高级、中级技术人员60多人。他们积极开发新产品,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工厂已有10种产品获得省、市优质产品称号,并成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的定点配套厂。最近第二汽车制造厂又把为年产30万辆“雪铁龙”轿车配套的组合开关生产点选在该厂。
方基浩常说,人才竞争应是平等竞争,机会平等。谁有真本事,就让谁大显身手。
中专毕业生陆建兴年仅26岁。一次厂里研制一种市场急需的汽车组合开关,他毛遂自荐要唱主角。有人认为他太年轻、资历太浅,不宜当主帅。方基浩根据平时的了解,力排众议,同意了他的要求。小伙子果然不负厚望,很快就研制出这种组合开关,被南京汽车制造厂选为配套产品。今年一年这项产品就可盈利几十万元。方基浩给他记了特等功,并奖励300元和一套住房。
方基浩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并抓了全厂职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和班组长的培训,使全厂职工的技术素质有了提高,为工厂的技术进步打下了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