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关于工人学哲学的调查与思考
  周文华
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很有必要
哈尔滨市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早。60年代工人学哲学、用哲学的空气比较浓,有不少学习哲学的积极分子,有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如因人、因地、因时,自愿结合、自选内容、自定计划、自学为主等。十年“文革”使工人学哲学遭受严重干扰。粉碎“四人帮”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许多工人重温《实践论》,在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思想混乱。一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古典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经验论”,都已落后于时代;二是“取消论”,认为学哲学是领导干部和哲学家的事,工人就是干活、出产品;三是“畏难论”,认为哲学太抽象,工人文化低,学不了。总之,工人学哲学没有必要。
工人学哲学究竟有没有必要呢?哈尔滨轴承总厂工人学哲学小组的回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如果不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理论思维能力,那就很难发挥主人翁作用。因为哲学是科学的认识问题的工具,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不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问题,就会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就不能深刻理解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学习哲学可以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更聪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
60年代全国学哲学积极分子魏淑琴、王洪华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学、聪明学。我们50年代刚开始做商业工作的时候,有满腔热情,却缺少科学办法。后来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心底里就像打开了两扇门:一扇门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另一扇门是用唯物辩证法观察问题。魏淑琴同志有一篇学哲学的心得文章,1960年3月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看到后,在1960年3月24日天津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哈尔滨市魏淑琴学哲学的文章可以看看。哲学是一种方法,不会就不懂工作方法。魏淑琴同志得知后,深受鼓舞。30年来,她坚持学哲学,写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心得笔记100余万字,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售货艺术》、《售货员指南》和《营销心理学》三本著作。
一些企业的领导同志也从十年改革的实践中,认识了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开展这项工作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广大工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思想武器,就会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帮助企业领导搞好生产经营工作。二是提高工人群众当家做主的责任感。三是提高工人队伍的政治素质。在这次制止动乱和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斗争中,很多工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表现很好。四是有利于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人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建设。
实践证明,工人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减少片面性和盲目性。组织工人群众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需要。
工人可以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工人学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哈尔滨市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他们围绕一些基本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主要是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近些年还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并选学了若干篇马列哲学著作。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学习掌握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引用一些数字和举出若干事例以外,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纷繁的偶然性中看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性。
哈尔滨轴承总厂工人学哲学小组的同志说,学哲学以前,在谈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时,往往是看现象多,看历史的规律性少。通过学哲学,过去不易理解的问题现在好理解一些了。
他们说,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判断社会制度的优劣,最根本的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往往只是用看到、听到的一些表面现象来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简单地把我国的现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进行比较。现在看来,这只是一种现象的比较法。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而社会主义新中国却只有四十年的历史,若也发展三百年,肯定要比资本主义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得多。还不要忘记另一个事实: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却是靠对外掠夺和对内剥削。既然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比较的尺度,那么合理的比较法首先是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比,与我国发展基础相近的发展中国家比。在旧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新中国只用四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时间才走完的道路。这样去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看得更清楚了。
哈尔滨轴承总厂工人学哲学小组的同志,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都感到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增强了。工人籍北驰说:“我现在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不是因为它是什么人讲的,而是因为我通过学习以后了解它是科学的真理。”
(二)学习掌握全面的辩证的观点,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青年职工学哲学小组的同志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注意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这包括:剥削制度的消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适用于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真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这些一般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坚持了它,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否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会走偏方向。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看到我们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正是这些国情,决定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目标、方法、步骤有自己的特色。
(三)学习掌握矛盾分析的观点,不断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工人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看问题,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哲学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去年春夏之交发生政治风波之后,许多工人学习了邓小平同志有关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论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到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长期性,认识到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时还会很激烈,心里便豁然开朗。
在调查过程中,工人理论骨干用朴素的语言讲出来的哲学道理,使我们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理论威力,更深刻地体会到列宁关于“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工人学哲学活动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为什么工人群众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根本的原因是革命斗争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工人群众学哲学活动和他们所取得的初步经验从多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第一,开展学哲学活动是向工人阶级灌输革命理论,提高工人阶级素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工人阶级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工人阶级阶级意志的客观要求。历史事实证明,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就不可能使工人运动从自发变成自觉。只有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他们具有理论上的明确性和信念上的坚定性,才能真正发挥工人阶级在稳定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等企业党组织认真抓工人学哲学,使工人群众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振奋了建设四化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最近说,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维护稳定,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当前,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切实组织好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重点的形势教育。在开展形势教育中,要帮助广大职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打开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思路。从调查看,当前要突出用三个基本观点来武装广大工人:(一)增强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在形势教育中,既要充分肯定十年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要讲清面临的困难,同时,要说明解决困难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治理整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看到光明的前景,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二)增强主观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坚持从国情出发。治理整顿是一次经济上的调整,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全局观点、整体观念,牢固树立顾全大局、艰苦奋斗、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三)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坚定长期同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帝国主义“和平演变”作斗争的思想,从深层次解决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问题。总之,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焕发起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第三,要切实加强对工人学哲学活动的具体指导。组织工人群众学哲学,需做好以下工作:要向工人推荐适宜阅读的哲学书籍或书目。图书馆、文化馆、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哲学书籍的评介、阅读咨询和哲学专题讲座,帮助工人群众加深对哲学原理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要加强辅导工作。辅导形式要多种多样,讲求实际效果。要突出思想性,做到观点准确鲜明。要加强针对性,注意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政策和实际问题,正确解答群众议论多而又认识模糊的疑难问题。各级党组织应当深入基层,总结工人学哲学的经验,指导工人学哲学活动健康开展。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马克思晚年背离了历史唯物论吗?
  兰云
前不久报纸上有文章讲“马克思晚年的困惑”,说马克思一生由于革命的“期望”屡次变成“失望”,因而在晚年陷入“最大的思想困惑”中,于是不能不“重新审视”他的历史唯物论。一是马克思“放弃了”《资本论》的写作(而且据说是在1878年最终放弃的),转而去研究“陌生”的东方社会和人类学。这件事似乎表明他从历史唯物论观点,转回到自己早期思想的“人道主义”观点。二是马克思从研究东方社会中,得出东方落后国家避免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看法,据说这意味着他否定了人类五种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适性,冲破了他自己的大一统的一元历史观。
然而历史事实是怎样的呢?马克思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可说是鞠躬尽瘁地坚持了对《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只是由于晚年重病在身,才不得不时断时续地进行这项工作,而不是什么从“1878年”起,“最终地放弃了”《资本论》的写作。
其次,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并不是离开自己先前的理论阵地去研究什么“陌生”的东西。这种研究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前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是他用以比较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特点,以及探讨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历史趋势的理论需要。马克思晚年对俄国公社可能成为俄国共产主义发展起点的论断,并不意味着他改变了“自己先前的理论”,成为他“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重大转折点。
相反,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发展道路的观点,根本没有离开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普遍历史规律,完全是根据他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而不是像有人所说,“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提出的。这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历史唯物论。因此,这不是表示他“重新审视”或“冲破”了历史唯物论,而是表示他再次应用和验证了历史唯物论。
          (摘自《现代哲学》1989年第3期)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怎样看待“类”的分析方法?
  王锐生
如果阶级分析法成为我们研究阶级社会的社会现象的基本指导线索,那么“类”的观点同样也应当成为我们概括、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首先,在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中,阶级只存在于一个不太长的阶段,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全部人类社会为其研究对象的。其次,阶级是人的分化,而“类”概念则是在思维中对人的综合。当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形成“类本质”、“类特性”的概括,毛泽东提出人的特点是具有“自觉能动性”时,他们都需要首先把人综合为一个族类、一个主体,以便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最后,“类”不是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抽象之中。人一出现,就以个体和类的方式存在着。作为现实的人,他是个体的。同其他动物相对立,所有的个体的人又是作为一个“类”而存在着。能否说,人类分裂为对立的阶级之后,就不再存在什么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价值了?当然不能。全人类确实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共同的利害。因此,我们既要讲阶级分析法,也要讲“类”观点,并运用它来观察、概括和分析社会现象。
另一方面,对于“类”的观点的运用也要防止片面性,避免把它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对立起来。大家知道,历史上取得统治的剥削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总是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全人类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者为了使无产阶级不受欺骗,总是强调要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剖析资产阶级学者在“全人类”的言词掩盖下的那些狭隘的阶级利益。全球性问题虽然表明全人类的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虚构,但这些问题本身是很复杂的。应当看到,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本身始终贯穿着阶级利益。有的问题,如防止可能毁灭人类文明的核大战爆发,确实关系到全人类利益。资产阶级也不愿意疯狂到与核战争同归于尽。正是出于他们自身的阶级利益,才有近几年核裁军方面的某种进展。这里谈不上有一种超阶级的“全人类价值”压倒了阶级利益。
有的问题,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尽管西方国家不乏出于对全人类命运的真正关怀而大声疾呼拯救地球生态环境的科学家,然而那里的跨国公司却利用发展中国家自然保护立法较为宽容作为降低生产费用的一个来源,拚命将危害生态的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这表明,尽管全球性问题需要人人站在全人类利益的立场上设法加以解决,但西方资产阶级却是按照自己的特殊利益去行事的。面对这种全人类利益与阶级利益并存、交错的复杂现象,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僵化的态度回到“阶级斗争为纲”是不对的;迷惑于“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而忘掉目前还是一个有阶级矛盾的世界更是危险的。
 (摘自《哲学动态》1989年12期《怎样从哲学层次上探讨阶级范畴》)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报刊文摘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能否被“超越”?
  袁惠民
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今哲学不再是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决定谁之争,主题已经转换了,主要是合理与不合理的分歧。
根据这种观点,所谓合理与不合理的分歧,虽然有观点分歧,但没有世界观以及真理和谬误的是非界限。这实际是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有长处,它们在各自领域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在这个主题中,无所谓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其互相对立的价值也就自然泯灭。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它把本来是两种哲学派别的对立,用一个似乎是“新颖的”主题分歧,模棱两可地调和起来了。这种观点批评唯物主义吞并了精神,批评唯心主义吞并了物质,似乎很公道,但却使主体的精神因素肿胀到脱离了物质,明显表现了对唯物主义的偏离。
固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物质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因时代不同而转换着主题,可是主题的转换不等于各自观点的前提离开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
       (摘自《现代哲学》一九八九年第三期)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我国人口的忧患意识与希望
  邬沧萍
一、对我国人口应忧患些什么?
人们对我国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年增长率高问题的忧患,首先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直接感受。我国人口的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上学、看病难,住房交通拥挤,生活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更有不少人进而担心,人口每年以15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我国发展战略第二步,即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会不会落空。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人口的忧患还要看得更深、更远。对人口忧患的深层认识,可以初步归纳如下:
 1、人口的分母效应,也就是人均观念的问题。衡量一国的生产、经济、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是人均指标,特别是其中反映生产成果最有概括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重要产品的人均产量和消费量。我国许多重要产品产量如粮、棉、肉、煤等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指标的世界位次则排在后列。分母效应还反映在人均生产条件(如人均的生产资料、人均动力、人均能源等)和人均生活保障条件(如人均居住面积、多少人有一个商店、医院等)低这个方面。
如果说人均产量、消费量或人均的生存保障条件低,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变的话,那末,总量有限的自然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的分母效应就无法改变。我国人均资源本来少,如果还要继续下滑,就会使我国在当代国际竞争中总是处在不利地位。为子孙后代设想,对控制人口增长问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2、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难以摆脱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和平均主义的困扰。在一个人口多、劳动力多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国家里,必然出现多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两难抉择。在一个人口众多、每年人口增加很多的国家,常常被迫选择更多就业这个涉及社会公平问题的方针,因为从深层来看,它同政治上稳定是有联系的。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打破“大锅饭”、打破平均主义、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口多的制约。
3、国民收入在消费与积累的分配中,难以做到两全其美。在一个人口多、增长快、每年国民收入额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在消费和积累之间分配总是感到捉襟见肘。有限的国民收入,首先要用于满足原有人口和新生人口的基本需要,同时又要使原有人口的生活有所改善,这都要占用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实际上这是以减少积累为代价的,其后果是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要多积累一点国家建设资金,就必然要降低消费基金的增加额,分摊到庞大的人口,生活就很难有多大改善,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发展。
4、妨碍人口素质的迅速提高。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增长又快的国家,解决生存的需要已很不容易,发展的需要就很难放在优先的地位。我国满足11亿人口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和普及教育,已有很大缺口和欠账,提高就更为困难。满足身体与文化素质的基本需要同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将长期存在一定的矛盾。
5、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强大压力有增无减,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庞大的人口对土地、水资源、森林、牧地、各种生物资源施加的压力是很大的。人口的继续增加,会使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势必限制更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造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二、人口的忧患与希望同在。
人口的忧患意识绝不应引申成对我国前途的悲观失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外来的强大政治和经济压力都未能压倒我们,主要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人口大国。大国的好处在于能集中人力、财力和资源办一些经济同样落后的小国无法兴办的事业。
但作为人口大国,其政治经济优势的体现是有前提的。首先需要有凝聚力,不然人口越多就是更大的一盘散沙。增强凝聚力只能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中国地广人众,谋求十几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唯一的选择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把人口变为人才。到本世纪末,中国若能培养出几千万或更多中等以上建设人才,中国的面貌将会真正改观,世界各国也将会刮目相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