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充满希望的黄土地
——访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张有实
新华社记者 杨兆波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确实逐渐落后、贫困了,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向东、向南移位。那么,黄河、黄土高原前景如何?难道只剩下光辉的过去让人们崇敬与回忆了吗?让我们请教一位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吧。他是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张有实研究员。
张有实,61岁,健壮、爽直,早年留学苏联,现任国家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负担着国家“七五”重点科技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考察研究任务。从1985年开始,他率领考察队数百名科学工作者用了5年时间对黄河及黄土高原作了综合考察。记者采访他时,野外考察工作已结束,正进入大总结阶段。
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恩赐
“请您谈谈5年考察所得到的主要结论。”
“我们的结论是:黄河流域虽然存在水土流失、风沙危害、洪水泥沙和干旱缺水等环境问题,但黄河仍然是一条黄金的河流,黄土高原是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仍将哺育我中华民族。要振兴中华就要振兴黄河流域”,张有实说。
张有实首先解释黄河、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关系。他说:“黄土高原是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以及长城以南这个范围。为了更好地为国土整治和经济建设服务,并保持黄河的完整性,我们把研究工作的北界推移到阴山,把这块完整的、四面环山的国土称为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有90%约56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黄河龙羊峡至桃花峪的黄河部分上游和全部中游地区。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约有3009公里、占全长55%的河段是在黄土高原地区流过。因此,黄河与黄土高原密不可分。这片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极丰富的煤炭资源。
张有实介绍说:
黄河上游:河源至青铜峡,河长约2604公里,落差约3315米,流域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这里水能资源丰富,可建14座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共达1400万千瓦。如果包括龙羊峡以上野狐峡的羊曲至多松的河段,还可修建8座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则黄河上游共可装机2000万千瓦。上游地区有铜、铅、锌、石膏等大型矿床,又与其他优势矿产区毗邻。它北靠名列世界前茅的以镍为主的多种稀贵金属共生的金川镍矿,南靠西和—成县铅锌矿带,西接以盐、石油、天然气、石棉及铅锌矿为主的柴达木盆地。这些地区都在黄河上游电力基地的经济输电半径之内。
黄河中游:青铜峡至桃花峪,河长2092公里,流域面积约49.7万平方公里,全部是黄土高原地区。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弯,该河段宽谷与峡谷相间,我们称它为“大河套”。黄河中游为泥沙主要产区,托克托至龙门区间的入黄泥沙占黄河总输沙量的56%。有人认为这个“大河套”是个包袱,甚至设想让黄河经渭河直奔大海,从而可甩掉使人困扰的多泥沙河段。其实“大河套”不但不是包袱,反而是极大财富,是大自然的一大恩赐。如果黄河不拐弯而向东直奔大海,倒是个极大的遗憾。因为,在黄河中游有世界罕见的特大煤田。经有关部门查明,黄河中游1987年煤炭的保有储量(埋深800米以内)达4000—5000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晋陕蒙接壤地区约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蕴藏了全国储量的1/3,而且煤质优良,低硫、低磷、低灰,热量高,炼焦煤、动力煤品种齐全。在鄂尔多斯储煤盆地埋深在1500米以内的概查储量则达18000亿吨,真是一片地下的煤的海洋。此外,还有丰富的铝土矿,稀土、铌、铁的共生矿,钼、铜、铅、锌、金、盐、天然碱、芒硝、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黄河为这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源,同时从万家寨至禹门口以及三门峡至西霞院间的峡谷段,共可修建11座梯级水电站,共可装机约780万千瓦。
黄河下游:桃花峪至河口,河长768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为广阔的冲积平原。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原油田、胜利油田都在黄河下游。黄河下游面积不大,但与广阔的黄淮海平原联系在一起。
巨大的资源将洗涤黄河流域的苦难
“总的来说,黄土高原地区,其中90%在黄河流域,其资源在全国占有极大的优势”,张有实说,“煤炭储量占全国的2/3,铝土占50%,稀土占95%,铌占60%,钼占40%,天然碱占50%,石膏储量占全国首位。黄河中上游的水能资源可建近30座装机容量共约2800万千瓦的水电站。从地区能源优势来看,上游是水电,中游是煤炭,下游是石油,最大的优势是中游的煤炭。此外,还有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光能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巨大的资源将洗涤一切灾难和落后。历史上仅仅地表资源就已哺育了我中华民族的成长,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那么黄河流域丰富的地下资源便是振兴黄河流域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她的进一步开发将会创造出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张有实指出:在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中,黄河、黄河流域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即以能源来说,到本世纪末,预计全国年需煤15亿吨,约一半要由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到下世纪中叶,预计全国年需煤25亿吨,约60%要由这片黄土地提供。到那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不可能有大的改变,而京汉铁路以东的煤田将近枯竭,全国95%的商品煤就得靠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到21世纪前半期,仅黄河中游的河边火电站链的装机容量至少可达1亿千瓦以上,为拟议中的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7—8倍,保证出力的20多倍。在黄河流域建立能源—重工业—化工工业基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
讲到黄河及黄土高原的治理,张有实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在黄河流域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崛起将会提供丰富的化肥、塑料薄膜、农业机械等支农产品,促使黄河流域建立大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工业和大农业发展了,社会财富多了,社会也必将得到相应的进步,环境的治理便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振兴黄河流域应该是以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主导、龙头,带动大农业现代化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为综合治理环境和消除自然灾害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张有实感叹说:“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曾经是优越的,否则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发祥地。然而,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生态环境发生了许多引人深思的变化,渭河、汾河变得不复清澈,黄土高原变得植被稀疏、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新中国建国之后,我国在开发资源、整治环境和消除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河已安流了40年。虽然我们仍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继续大力加强研究,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治理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以及下游地区洪水泥沙问题的经验是成熟的。”
张有实分析:“资源与环境是同一体,也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便相互促进;处理不好,则相互促退。这在综合治理开发黄河流域时特别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在黄土地搞建设,必须坚决执行‘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的方针。开发不但不能破坏环境,而且要带动环境的治理。为此,要改革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环境治理费用在实处。”
黄河哺育了我中华民族,还将哺育我们茁壮成长,去创造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文明。我们要为黄河有美好的前景而欢呼。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绿色宝库”的呼唤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见闻
本报记者 鹿舫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祖国北疆的“绿色宝库”。“这里是那样需要人才,是人才在这里就大有作为。”许多前来参观访问的人在感叹……
宝物真多,就缺能人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黑龙江大兴安岭、黑龙江伊春、吉林长白山——这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中,数内蒙古大兴安岭资源最丰。全国可采森林资源的37%在这里。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至今还沉睡着15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密密麻麻的乔木及灌木,数百种草本及真菌植物,上百种野生动物,40多种宝贵矿藏,270万千瓦的水能储量,无不等待着有专业知识和献身精神的人去唤醒!
就说那些能酿制优质果酒的野果吧,全林区一年最少也可以产2500万公斤。国家每年收购走的不到1/10,为什么大量的都烂在山上?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儿缺乏学酿酒专业的技术人才。
林区内农牧业用地有18万公顷,如果能充分利用,一年可以收获粮食、蔬菜40万公斤。眼下靠天收,一年至少也可以产优质牧草30亿公斤,足够30万头大牲畜吃的。
可是,现在林业系统喂的马牛羊加到一起也不过3万,原因之一是这儿缺畜牧兽医,养羊烂蹄病严重的问题至今解决不了。
战胜困难靠人才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富饶的,但广大职工居安思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党委主办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日报》正在开展“认识困难(森林资源困难,林业经济困难),战胜困难的讨论。许多同志都从战胜困难谈到林区对人才的渴求。
乌尔旗汉林业局的几位负责人说得好:“以为搞林业就是挖坑栽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摆脱森林资源困难,就得具备一支有正确的林业科学理论作指导和有效地应用先进技术措施的专业骨干。”
库都尔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柏松林一再向来访者说明:由封闭的生产型向开放的生产经营型转变;由单纯砍树、卖树向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转变,是缓解林业经济危困局面的希望所在,而这又同样需要大量专业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
近年来,库都尔林业局通过招聘、招标等形式,在职工中启用了一大批能人,先后办起数十家非规格材细加工和采伐剩余物深加工企业,生产卫生筷子、地板砖、家具和纤维板等。
1989年,库都尔的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产值占总产值的44%,在森林采伐量比1988年减少1/4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财政包干计划,养活了原有的职工,还安置了90%以上的待业青年。
根据测算,整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的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产值要想在今后三年内占到总产值的40%,即达到库都尔林业局1989年的水平,全林区起码每年需要造纸、木加工、工业企业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50多人。
锻炼人,关心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仅需要人,而且锻炼人,关心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设计院院长张耀仁常说:我们搞林业设计的,是林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大兴安岭又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在这多年冻土地区如何勘察、测量、建造道路、桥梁、房屋?几乎一切都要设计院的同志自己动手从头摸索。这既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又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
大学生毕业分配到这儿工作一两年就得挑大梁。一副副重担压得大伙儿自强不息。向行家里手请教,求母校师长指点,做得主动极了。
设计院的一些数得着的成果,如冻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柔性路面设计,海拉尔市伊敏河大桥设计,大兴安岭大中河流水文分析等,都是压担子“压”出来的。
林区的各级党组织尽心尽力地当知识分子的贴心人。像满归林业局有大专毕业生54人,其中40%的人入了党,75%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
全局的工程师、技师、经济师、主治医师、中学一级教师都搬进了面积为75平方米的住宅楼,每个中专毕业生的宿舍也有55平方米。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在实践第一线

  “半个农民”的洋博士
  ——记中国农科院一级研究员李竞雄
  卢绍荣
在我面前的这位长者,清瘦的脸颊上架着一副普通的白色眼镜,一头花白的头发,一身蓝布中山装,给人以深沉、庄重而朴实的感觉。
他就是在农业科研的绿地耕耘了40年的全国著名细胞遗传学家和玉米育种专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一级研究员李竞雄。
1948年深秋,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得细胞遗传博士学位的李竞雄,满怀着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和振兴中华民族农业科学事业的决心,带着玉米遗传研究和育种的珍贵材料,从大洋彼岸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李竞雄是我国杂交玉米研究的开创者,40年共选育出10多个玉米良种。50年代末,他选育出生长整齐、产量高的农大号玉米为第一批杂交种,并连年跑遍晋南、晋中各县,用5年时间推广到500万亩,使玉米杂交种子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1966年,玉米大斑病大流行,叶子枯萎,棒子像香蕉一样耷拉下来。农民说:“这病咋治?没药。就得想法儿改新品种。”于是李竞雄又多方搜集抗病材料,和同志们一起育出抗病害的杂交种“大单1号”,大大提高了玉米杂交种的抗病能力。
70年代,他又适时地提出了玉米抗病育种和品质育种的目标,并于1977年成功地育出了多抗性生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于1984年被评为国家发明一等奖。这是在玉米中唯一获得国家发明奖的品种。由于这一品种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适宜种植地域广泛,从1977年到1988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34亿亩,共增产玉米117亿公斤,增值34.9亿元。
从1983年起,他又先后被推举为“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国家玉米攻关项目负责人。这一项目主要是进行丰产抗病、优质杂交品种的选育和特用玉米品质选育的研究。在他的主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七五”期间提前一年半育成了40个新品种,比原定30个品种大幅度超额完成了任务。这些新品种原定覆盖面积5000万亩,实际上提前两年推广到6480万亩。玉米新品种应用生产,仅1988年一年即增产玉米66亿公斤。
据统计,目前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3亿亩,杂交玉米种植已达2.4亿亩,占80%。李竞雄的心中该是多么欣慰啊。
李竞雄的成就是显著的。然而谁又能想到他回国后刚开始搞试验时,竟连必要的授粉纸袋都没钱买。时隔几年,他才得到某学会资助的100元钱,制成一个种子柜,以防老鼠的“偷袭”。大概是艰苦惯了吧,时至今日,他虽已成为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却连片纸琐物也不肯轻掷。用过的一个装种子的牛皮纸袋,也要擦去旧字迹,重新使用二三年。
从事玉米研究的科研人员,人称“半个农民”,常年要在地里干。玉米开花有季节性,但有时白天要参加会,他就起早摸黑去做准备工作。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他一干就是几天,汗水湿透了衣衫,全然不顾。他对玉米花粉过敏,引起浑身红肿奇痒,抓破成疮。有时胃病复发,他忍着疼痛,坚持在田间授粉、杂交、选种。有时天公降雨,过后道路泥泞,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家把裤腿一卷,照常下地了。有同志劝他别去了,他回答说:“玉米需要我。”
50年代,由于“环境决定生物遗传变异的理论”得势,遗传学被视为“唯心主义”,李竞雄也在被批判之列。公开研究遗传学不行了,他便搞起玉米良种的培育,用自己的实践坚持真理。
十年动乱中,玉米发生大斑病,李竞雄培育的双杂交种也没有幸免。他因而受牵连,被送进“牛棚”,不久被赶到大寨“劳动改造”。但他没有把个人的屈辱记在心上,而是利用“改造”的机会,与农民广交朋友,在秀岭陡坡之间搞调查研究,搜集材料,终于完成了优质新品种的选育。
辛勤的耕耘,丰硕的成果,使李竞雄不断获得殊荣。1981年,他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农业部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党代会代表;1989年先后两次受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李竞雄走过了人生76年的光辉历程。他向祖国人民奉献了数不清的玉米良种,也奉献了可贵的精神食粮。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编后

谱写科技兴农新篇章
李竞雄研究员40年如一日,为培育玉米良种的精神和成绩令人肃然起敬;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呼吁人才的报道,令人激动;北农大研究生王建民的一席话,令人精神振奋,十分欣喜,倍受鼓舞。
把农业搞上去,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负有光荣的使命。发展农业,除农业政策等其它条件外,关键是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在这方面,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是大有可为的,具有很大的潜力。
春回大地,万物萌生。沐浴着大好春光,各地农业科技工作者正在纷纷下乡(许多人一直蹲在乡下),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帮助、指导农民夺取全年农业的丰收。他们将通过若干花钱少、增产效益显著、适用性强的良种技术、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通过对农民的科技培训,谱写科技兴农的新篇章。
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成果,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希望各级政府能在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予以配合,以便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耄耋之年赤子心
——记卢龙县老教育家薛祝华
  张富祥
卢龙县石门镇的老教育家薛祝华先生今年已经82岁了。抗战期间,他把自己的全部房屋家产,拿来办“义学”(石门中学),造福乡里、支援革命。解放后,他继续任教。虽几经“磨难”,但他仍矢志不渝地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以“艰苦奋斗”“治学严谨”为世人所传诵。
    入托难牵动老人心
1987年,他见石门镇许多工厂机关的职工干部子女“入托难”问题很突出,就决心在自己80寿辰之际,重抖精神,发挥余热,再为人民办一件好事——自费办一所幼儿园。
老人家的热望,很快得到了县政协、县教委及镇村政府的支持。
于是,他拄着拐杖和自己的小女一起,到职工住所挨门进行入托登记。
房屋借好后,缺教具,经和小女商量,他把多年来节衣缩食积攒的准备给小女办嫁妆的两千元钱,全部拿来购置桌椅、教具等。他还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方案,亲手编写教材。
    一身兼数任,全心育幼苗
他不但是园长,还是辅导员、清洁员和警卫员,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这些“小花朵”身上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石门镇广大群众的赞誉。
两年时间过去了,孩子们茁壮成长。可薛老已到82岁高龄。耳朵听不见了,腿也走不动了,他想把幼儿园交给国家。
上级答应了他的请求,决定由石门街小学接收薛老的幼儿园,由省级优秀园丁、28岁的张立华接这个班。
这天,天气晴朗。屋内的九月菊开的正旺,院里的老柏树显得格外挺拔苍翠。隆重的交接仪式开始了。
    拜托啦,拜托啦
老人家把教具、桌椅等全部献给了学校,把自己亲手编写的新年度教学计划交给了张老师。
最后薛老又从怀中取出自己近年积攒的500元现金,用颤抖的手递到张老师的手里,喃喃地说:“给孩子们买些新书、新玩具吧!以后就全靠你啦,拜托啦,拜托啦……。”
话还没有说完,他已经激动得不能自已,呜咽起来。
小张也早已泣不成声,只断断续续地说了三个字“放心吧”,深知自己的使命。
孩子们见薛老要离开他们啦,从四面八方扑向薛老的怀中。薛老用手抚摸着孩子们,一串串泪珠早已落到孩子们的头上。
与会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这时,会场上放起了鞭炮、敲起了锣鼓。按议程,石门镇党委、政府和石门街小学分别把“教育功臣”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两块精心刻制的金字大匾赠给了薛老先生。县政协也为他记了大功。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学农 爱农 立志献身农业
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 王建民
我原本不想学农。1983年参加高考,意外地被河北农大录取,曾一度使我感到懊恼和委屈,觉得“低人一等”,以致从不愿对人说自己是农大的学生。时过境迁。6年之后,当我有条件重新选择的时候,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农业,当了北农大的研究生。因为我越来越深地感到,无论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学的学生,还是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为我国农业的振兴、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担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还在上大学时,我和同学曾一起到过太行山,亲眼看到了山区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善良,但也看到了他们的贫穷、愚昧和落后。有一些家庭在春节的时候还吃不上一顿大米饭或白面!难怪一位当年是老八路的省委书记到了太行山看到老区人民的生活之困苦后,也潸然泪下了。我的同学义务给农民们修剪果树,可农民们无论如何也不许他们修剪,说:“果子是长在枝子上的,枝子剪掉了还怎么长果子?”令人哭笑不得。这几年太行山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山区人民通过因地制宜地发展林果业、养殖业,逐渐富裕起来了,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我们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和科技人员不愿到艰苦环境中去,以致许多地区缺乏科学技术而不能摘掉贫穷的帽子。
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在河北省迁安县农业局工作。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村实际。迁安是个半山区县,在全国属中等发展水平。但每到春耕秋种时,人力犁地的情景还是时有所见。每当看到一家老小拉着纤绳犁地的场面,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在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需要有差距。一次,我到一块菜田里,发现那里秧苗由于感染病毒病正大片大片地萎蔫死去,老乡们非常焦急,七旬老菜农很诚恳地向我请教救治办法。我无可奈何,病毒病还没有特效农药,喷别的药也没有多大作用。望着那正在死去的秧苗,望着那憨厚、朴实、长满老茧、心急如焚的老前辈,我只能难过地摇摇头。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当我得知国内陈章良博士等已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获得了抗病毒病的植株时,欣喜若狂。经过慎重地考虑,我决定报考植物遗传工程方向的研究生,为减轻并最终消除病毒病对农作物的危害尽自己的努力。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人的价值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读过尼采、叔本华、萨特等西方哲学家的书,但没有从中找到答案。两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渐渐明白了:我们只有贴近时代和社会、贴近可敬可爱的劳动人民,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无穷无尽的生活动力。从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那里,我发现了真善美,体察到了他们的疾苦和需求,产生了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他们尽管过着比我们还要简朴的生活,却供养我们上大学、读研究生。就像对生身父母一样,我们对劳动人民同样负有一份永远也报答不完的恩情。
我国的农业还较落后,我们的农村还不富裕,作为农业大学的学生,未来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怎么能够漠视这种落后和贫穷的存在而无动于衷呢?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勤奋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将来为劳动人民作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改变祖国的贫穷和落后贡献一份力量。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湖北大同湖农场筹资四十万元,办起有线广播站(室)十八个,使偏僻的湖区能及时收听新闻和科技信息,活跃了文化生活。
图为线务人员检修广播线路。 刘立邦 丁光明摄


返回顶部